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大唐王-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触碰。
  朱聿鐭是一个不能按常理去揣摸的人,同样更是一个怕死的人,两相结合之后,便是这小太监莫名其妙的便替朱聿鐭死了一次,而且死的还是如此的轰轰烈烈。
  只是当天,便即拉着包括内宫御马监总管太监,御膳房总管太监等十数位跟此事密切相关的嫌疑人物一同驾鹤西去,同样被牵连进来的太医、太监、宫女至少百位。
  外面还有御膳房总管所咬出来的,跟这仙药有关的十数官员商贾,虽然朱聿鐭与倒霉的王大用都明白,被咬出来的这些人估计大半都是无辜的,但却没有任何放过的意思。
  相反,王大用这个心胸狭隘的死太监,更是进一步扩大的目标范围,而且在朱聿鐭的默许下,十分无耻的公报私仇,将之前收买东宫讲师的几位朝廷大员,以及民间的几个大世家也全部拉扯了进来!
  PS:这打脸来的太快了,就在昨天俺觉得之前的订单都完成的差不多了,觉得已经可以喘口气了,到月底都不用加班了,谁知道今天就又来了十几个单子,弱弱的说一声,俺说还是改回两章的话,会不会被打?


第281章 眼光
  绍武元年腊月初八。
  华夏有句谚语,过了腊八便是年,这一天本来应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
  但在南京城中,只要有点身份的人,都没有觉得一点喜庆,相反却是不断的瑟瑟发抖着。
  ‘仙药案’依旧在不断的发酵着,只是几天工夫,已经有近两成的朝廷官员搬去了诏狱暂住,之前有直接关联的家伙们,比如御医、御前房总管,御马监总管等,已经被凌迟了五人,其他人最好的结果也是一个成年砍头,妇孺妻女入教坊司的下场。
  这种情况下,更是人人自危,谁都害怕下一步就轮到自家被关进去的顶梁柱头上,每次看到锦衣卫从家门口经过时,都会直接吓的迸住呼吸,害怕下一秒就看到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上门抄家。
  为了不落得个这般下场,这些有家人被关入大牢的官员、士绅们,每一家都是滚滚的银子涌入镇抚司,完全顾不上文人的面子了,只求能够通融一二,不要让自家背上欲加之罪。
  至于反对皇帝大肆株连的,更是一个也无,堂堂皇帝陛下遇刺,无论如何大肆株连,都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这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谁真的蠢到对着干,下一刻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每日间官员之间碰面,已经只谈公事,再也不聊税务部了,更不敢相互聊仙药案,甚至连文人们之间最喜欢谈的风花雪月,也无人提及。
  似乎只是数日工夫,整个大明京师的官场气氛便即肃然一清,人人都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除了工作,再无其他。
  这并不是吓的,事实上经过这几天的发酵,还没有进去诏狱的官员们,基本上都已经能确定了,这次的事情,已经基本上与他们关系不大了。
  毕竟这一次进去的人,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他们这些小鱼小虾,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之所以没人谈论这事,也正因为如此,能混到京官安稳的坐着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傻子,个个都是顶级的人精。
  谁都看出来了,皇帝明显是找不到幕后主使人,眼下就是趁着这个机会,狠狠的敲诈勒索一笔钱财而已。
  也正因为看出来了,就更加没有人敢于多说什么,毕竟这种事情都干的出来的皇帝,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节操可言了,面对一个没有底限和节操的人,尤其还是一个生杀予夺大权在手的马上皇帝,大家还是老实一些的好,毕竟祸从口出,可并不是说说玩的。
  大家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上,若是因为自己一点点小聪明,把前程给丢了,那才是最蠢的蠢货。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觉得今年年味比较喜庆的,比如普通百姓与一些穷官们,他们都是在抱着吃瓜的心态,只差搬一个小板凳坐好看这一连串的好戏了。
  朱聿鐭也是这其中这一,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献上‘仙药’的御膳房总管供出给他仙药的人,是一个商会的大掌柜,但是当锦衣卫找到对方住处时,却是发现早已经人去楼空,甚至这家商号也只是成立半年不足后。
  朱聿鐭已经知道,想找出来幕后之人,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除非能象后世那般信息发达的时代,只靠扫脸便能识别此人的身份信号。
  但是作为一个无数钱财手中过的皇帝,他自认为自己的日子过的也是极难的,尤其是这个大家都想过个肥年的当口,他不认为自己要钱不要脸的行径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脸皮能值几个钱?哪有花花银子拿在手里安稳?
  而且这事朱聿鐭干的也是一个理直气壮,毕竟这借口是别人送来的,自己差点一命归西,出手之人必是你们这个群体之中的某一个,拿你们点钱压压惊,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之事么?
  更重要的是,他这次一下子弄翻这么多人,这些人如今身在局中,尚且不知,只能不断的送出银子来走个后门,为全族买个平安。
  而且这个平安也会很快到来,最晚在小年之前,朱聿鐭便会将大部分人放归,让他们全家过个好年。
  毕竟割韭菜也是一门学问,不能将韭菜根都给伤到了,保持韭菜们身心健康,才是长久割下去的前提条件。
  当这事平息之后,他们平静下来估计都会明白,这是被皇帝敲了竹杠,这种窝囊事事后必定会越想越气的。
  为了出这口气,这些家伙们必定会选择报复,无论是联合幕后之人,还是向自己报复,朱聿鐭都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只要活动的人多了,他迟早能够顺藤摸瓜找到今日此事的主使者,若是这些人傻到独自向自己挑战,那就更加轻松惬意了,朱聿鐭会好好的给他们上一堂什么叫破家灭门的法律课。
  ……
  崇明岛。
  腊月初四,海关总署衙门正式在此开业,不,开始办公。
  与之前的大明一样的是,这次新开张的海关总署并不收税,而是收取来往船只管理费,兼河道清理费。
  因为不是收税,所以根本不需要再按照明太祖朱元璋所定的三十抽一,而是以船只大小,载货量多少作为收取管理费,清理费的依据。
  因为这海关总署是刚刚开始拦路抢劫,不,收取管理费,业务方面还是有些不太熟练,于是高价挖来了之前在海上拦路打劫出身,极为专业的的郑家嫡系人手,前来协助定价。
  不仅如此,热心王事的郑家在听说皇帝要成立大明四海公司,以统一收货与定价之后,更是派出大量的财力和人手参与此事,所涉猎的行业几乎跨越整个海贸全部,财大气粗的郑家,甚至都已经有了垄断整个海外贸易的企图。
  这个结果当然是税务总理衙门不可能同意的,你一口气将所有肉全吃了,哪大伙吃什么?
  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在朱聿鐭同意后,大明与郑家各自出资五百万两白银,朝廷占据四海公司的六成股份,郑家占据三成的股份,而剩下股份则是朱聿鐭特意留下来的。
  受后世上市公司的启发,这最后一成股份,朱聿鐭直接将之分为五万份,每份都价值一百两银子,然后由税务衙门负责出售,他打算用这些股份集资出朝廷与郑家同样数量银子而来。
  当然,这只是一场试探,朱聿鐭想要看看,大明商人中有没有足够精明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家伙,他要挑选出来一些,日后会有大用。


第282章 前瞻
  通过各地的税务衙门与官府的公告,四海商贸公司向外公开招募股东的消息,很快便即让东南数省有心之人人人皆知。
  因为出售股份的时间是腊月二十,因此当下人人谈的热闹,前去衙门打听的人也不少,但是真的提着大包小包去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当然更多相熟之人,也因为海关总署与四海商行成立之事,免不了开始相互之间的串连碰头会。
  不过当然不是讨论如何抵制税收政策的,眼前这皇帝摆明就是一个没节操的与民争利之辈,大家都是文明人,跟他这种臭不要脸根本说不通道理。
  更别说如今各地的明军都已经开始戒严,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来这些丘八们的攻击。
  甚至听说常州府有一个进士老爷,头些日子想趁着农闲之际,清理一下自家田地的水渠积淤,便召集了两百余佃户干活,为了让这些佃户们好好工作,进士老爷更是杀猪宰羊,做了一顿好菜招待这些佃户。
  但是这顿饭才吃到一半,便即被数百大兵给围了宅子,喝问他们集结人手是否是想造反?
  若非这饭本就是在庄外吃的,根本就没有一点防备的意思,而且进士老爷第一时间上前陪着笑解释,并且任凭这些丘八盘问佃户,估计就得直接被灭了门了。
  不过为了送走这些瘟神,原本进士老爷打算拿出来修葺水渠的工钱和材料钱,全部都拿来打点了不说,还另外封了数百两银子给带兵的将领,这才将这事给了结了。
  听说事后进士老爷也不是没有向故旧诉苦,写信给友人让他们在朝廷中给自己鸣冤,但信件发出去后,大部分人都是连信都不回一个。
  偶尔有几个比较交心的,也根本没有任何出头的意思,反而告诫这位进士老爷,这段时间低调一些,莫要自寻烦恼。
  这回信顿时将这位老爷气的大病一场,从此再不提及此事。
  这事传开后,就更让人没脾气了,讲道理那昏君不听,发牢骚又怕被揍,这日子过的还真有些心累。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只能享受吧。
  税收之事已经再无回旋余地,再不情愿,也只能忍痛割肉饲虎这一条路可走了。
  不过这四海公司招募股东的消息,却是让很多人的兴趣都来了,虽然和朝廷一起做生意,而且赢利之后还有分红可拿,绝对算的上是好事,但心中总未免有些怪异。
  但就算没有分红,只要能够搭上朝廷这条船,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唯一有些让人不爽的就是这股份也未免太高了些,一股一百两银子的价格,委实让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尤其是想在四海公司内有发言权,就必须拥有一百份股份的前提,更是让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望而兴叹。
  更坑爹的是,购买这些股权之时,不能用真金白银,只能用大明宝钞!这样严格的种种约束,哪里是想让人参与的意思,分明是变着法子让大家不得参与嘛!
  唯一一个利好便是,有这股权的,便算是披上了体制的衣服,除了每年的例行分红之外,还可以见官不拜而已。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是朱聿鐭在让大明从封建制向国家制转变的尝试,通过服兵役与为国纳税,成为后世的公民制近代国家。
  虽然朱聿鐭对于议会制不感冒,毕竟这玩意只是小国家为了整合全部的内部资源,才弄出来的东西,对于大国基本上不适合,除非这个大国能够一直处在上升期,否则一旦衰落,这玩意就能让国家快速的分裂为无数块。
  虽然看不上议会制,但并不代表他愿意让大明百姓被愚弄成为另一个满清,让所有人至少在人格上平等,这是近代国家的象征,也是近代国家远比封建国家团结和强大的原因之一。
  这原因商人们不会知道,因此相熟之人相谈之时,每每都是一副感兴趣的模样,但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