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大唐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5章 局势恶劣
南充凤凰山。
大西军张献忠与满清豪格双方决战前昔,张献忠纵马大西军战前,来回驰骋,鼓舞军心士气。
但却被豪格伏以强弓硬弩,射程极远的铁胎弓骤然发难,直接于阵前狙杀。
大西军顿时崩溃,满清大军趁势掩杀,数十万大西军土崩瓦解,人马自相践踏,遗尸百多里,溃不成军。
大西四王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各带本部杀透重围,抢来渡船从南充沿江南下,四部合力只余下不足万兵。
只此一战,昔日辉煌的大西军直接烟消云散。
一路仓皇数百里逃至重庆,奋起余勇杀败拦截他们的大明总兵曹英,这才暂且拿下重庆,临时在重庆落脚,一边收拾败兵,并讨论大军何去何从。
“大哥,如今四川是呆不下去了,豪格拥军十数万,又是大胜之师,咱们这数万残兵败将,无论如何是争不过他的。具体该如何,大哥身为义父义子之首,咱们都听你的。”
重庆县衙里,李定国衣袍皆赤,满脸疲惫,语气也有些萧索。
其他人也能眼巴巴的看着孙可望,似乎也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失去了义父这个主心骨,眼前的孙可望理所当然的成为他们新的头领。
孙可望其人,虽然后期因为不得人心发起内讧导致人心离散,军事斗争失败,但凭心而论,其人无论内政还是打仗,在西营新一辈里,都是最顶尖的,综合能力更是稳压勇猛善战的李定国一头,向来便是这些小一辈的带头大哥,可谓无不人服。
看着众人眼巴巴的目光,孙可望却是心中无底,他不是没有遇到过这种危急情况。相反,跟着张献忠,这种情景早就见的多不胜数了。
但之前一直都是张献忠拍板决定,让他决定全军生死,这还是头一次。
“各位兄弟,义父死于鞑虏之手,我等就算全部战死,也不能投降于他们!我等必要为义父报这血海之仇!”
头一次觉得肩头压力如此之大,孙可望虽然话语平静,但是额头却是开始有些渗出汗珠,语气铿锵有力的表明了立场。
“大哥说的是!”
下面三王顿时齐声称是,人人都是满脸坚毅。
“依为兄之见,鞑虏虽然不善水战,但保不齐有些不要祖宗的败类投靠他们,要不了多久,他们必然有兵有船!因此,这重庆也不保险,我们还要继续南下!”
“向南只有两处可去,一云南,一贵州!贵州号称十万大山,地狭民少,易守难攻。但是依我等如今的兵力和钱粮,若是不能快速突破明军防线,必死无葬身之地!”
“第二便是云南,虽然滇北依旧高山阻碍,但是南下之路有叙州、泸州二府皆为富庶之地,两州明军也都是被我大西军杀怕的家伙,破之不难!”
“拿下两府,咱们就有足够的钱粮和腾挪空间,向南可入东川府,沿白水攻入云南,向西可入潘州攻入贵州,进退自如!”
思索了良久,孙可望终于一拍桌子,铿锵有力的说道。
“大哥英明过人!”
李定国等人顿时眼前一亮,齐声称赞。
经过孙可望这一番分析,众人终于看到曙光,眼前大西军看似朝不保夕,但一旦运动起来,想要东山再起,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之事。
……
福建,同安城外。
此时的同安城外,一片的红旗耀眼,无数的兵马举着旗帜,将同安县城围的水泄不通。
在城外一处矮山之上,立着一面巨大的‘郑’字大旗,迎着咧咧的风飘动着,那火红的旗面,似乎要将天空中的云朵给染色。
旗下,一个顶盔披甲的年青人正按剑而立,目光炯炯的看着同安县城。
年青人看起来大概二十岁,白皙的双手以及还略显稚气与倔强的脸庞,让人一看便知,他这二十年基本都是处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长大。
“大木,真想不到,短短月余之间,你便能聚集起如此大军。雄姿不减你父当年啊!”
年青人身边站着一位中年人,此时看着眼前的万余大军,轻轻的赞叹道。
“叔父莫要再提父亲了,父亲他糊涂,做此投降鞑清令祖宗蒙羞之事,以至晚节不保。成功不才,虽只二十有三,但愿以此生征战,洗尽祖宗之耻名!恨不能立即举兵向北,拿下神京,诛尽这两京十三省所有鞑子,还我大明朗朗乾坤!”
郑成功目光有羞愧,亦有坚定,虽然年轻,但坚定不移。
“已经是第三次了,传令总攻,今日务必拿下同安城!推诿不前者,斩!”
战鼓咚咚声中,无数的士兵举着云梯,不断的呐喊着,蜂涌向前,向着同安前冲击而去。
虽然看似凶猛无匹,但郑成功身边的郑鸿逵却是暗中摇头,郑成功聚集的这些军队虽然众多,但是这万余军队建制混乱,良莠不齐,指挥上更是完全没有章法,若是打打顺风仗,也许还能凑合着用用,但打这种攻坚战,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
果然,这一次声势浩大的攻击,不到半个小时便即再次溃败下来,直气的郑成功连连叫骂,立时便要斩杀几位攻击不力的将领。
但老于战阵的郑鸿逵立即劝阻了刚刚开始学习战争的郑成功,这支军队本就是由溃兵组成,经历过明军大败,郑芝龙被掳走,皇帝西逃种种大事件,士气本就跌到谷底,若是再严惩,估计兵变都有可能。
好在郑成功是个听的去劝之人,静心思索了片刻后,也只能就此作罢,并没有处置任何人,相反对勇敢断后的余新、甘新、万礼,林胜等大加赞赏,士气稍稍有所恢复。
但是是夜,一切全部改变了,同庆城中清军夜晚突袭,虽然只有两千人不到,但建制混乱的郑军却是完全无法组织起全军有效抵抗,当最勇敢的官兵被围攻死伤狼籍之后,其他的明军直接一哄而散。
被清军偷袭惊醒的郑成功,披头散发的亲自带着卫队弹压,依旧无法阻挡滚滚的败兵,最后只能被左右架起,狼狈的连夜上船躲避。
当天亮时,郑成功看着岸上空空如也的军营,和地上无数倒毙的尸体,几欲吐血。
狂怒之下,郑成功对还敢尾随占便宜的满清船队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最后更是不顾城头火炮的威胁,大肆炮击同安城,直打的同安城一片狼籍,这才不得不率残部怏怏退回金门。
第26章 搬石头砸自己脚
隆武二年十月初七,朱聿鐭终于率军临近广州府。
在番禺登陆后,朱聿鐭接到了一个令全军都有些震惊的消息,隆武帝于汀州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亡。
九月十八桂王朱由榔在听闻消息后,于九月二十日,第一时间便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府翟式耜、巡按王化澄、吕大器等人的拥立下,在肇庆宣布监国。
但是随即而来的便是满清大军已经逐步压服福建各地,又开始在赣州集结兵力,有大举南下广东的紧急军情。
闻听这则消息,朱由榔也如历史上一般,二话不说直接从肇庆逃离广东地界,一路奔逃数百里,直到广西梧州这才止步,开始观望后续消息。
因此,当朱聿鐭在番禺登陆后,整个广东省基本上重要的文武官员,全部都随着朱由榔这个监国跑到了广西,真个广东完全就是一个权力真空地带。
在向广州府行进之时,朱聿鐭便即下令全军缟素,为隆武皇帝发丧遥祭。
这一役,不仅隆武皇帝的嫔妃子嗣基本为之一空,连带着朱聿鐭的家室也失陷大半。只有三个儿子与几个女儿因为是向南突围投奔他,虽然路上又亡了两个儿子,但好歹还有一个五岁的幼子和三个女儿幸免于难。
当朱聿鐭到达广州城外时,肇庆府与广州府内已经开始对桂王丧失信心的士绅们,在没有了压力之后,已经完全倒向了朱聿鐭。
只有靠近梧州的罗定州依旧还在摇摆,但传闻高州府与雷州府如今的使者也已经在路上了,再算上估计是两面下注的韶州府代表,整个广东省已经基本上在朱聿鐭的掌握之中了。
在并不隆重的丧礼结束之后,各府代表已经基本到齐。
这几天的丧礼中,这些士绅代表们已经在私下碰头了无数次,也完全达成了一致意见。
“殿下,先帝果敢勇毅,汀州殁于社稷。如今先帝蒙尘含辱而去,国不可一日无主,殿下乃陛下亲弟,依兄终弟及旧例,请殿下速登大位,以安天下军心民心,继承先帝遗志,护我大明日月永照!”
十月十六日,朱聿鐭命中的好基友莫修伟根本就没费多少工夫,便即说动朱聿鐭的另一个好基友苏观生,连带着广东布政使顾元镜,带着一大票士绅,开始了第一次公开劝进。
历史上的苏观生,是在几乎在没有多少士绅官员支持背景下,硬是说服布政使顾元镜、广东总兵官林察两位文武,将朱聿鐭抬上了皇位。
而如今的苏观生,明显是要轻松许多,这一次不仅轻松说动顾、林二人,更是在无数的士绅支持下进行劝进,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众望所归。
甚至连历史上巨大的阻力,著名的‘岭南三忠’陈子壮与陈邦彦、张家玉三人,也在这浩大的士绅联盟的压力下,纷纷闭口不言,保持着偏向于朱聿鐭的中立。
“皇兄虽蒙尘,但尚无法证实皇兄殁难,孤王不敢僭越。只愿暂摄朝政,以待天幸皇兄安然归来!一日不能证实皇兄生死,孤王决不越雷池一步!”
在假腥腥的推让三次之后,朱聿鐭终于松口答应登上监国位,但却坚决不称帝。
开玩笑,如今谁称帝谁就会是满清最重要的靶子,有逃跑天王朱由榔顶在前面,他又凭什么为这怂货挡灾?
苏观生等人当然不会满意,你丫的不坐上那个位置,他们还如何向上再挪挪位置?
而其他士绅当然更加不满,你丫的若只当个监国,不坐上那个位置,那如今定下的议会制度就缺乏法律根基,若是桂王那边上位,一纸圣旨过来,咱们应是不应?
这不是将大家伙架在火上烤么?
当下无数人不干,捶胸顿足者有,号哭哀求者有,比较刚烈的甚至纷纷表示,若是你不当这个皇帝,他们宁愿直接一头撞死在地。
当然这些好汉们是观察过地形,选择了道边的草地范围,一头撞上去,虽然立即如杀猪般痛呼,但却连块油皮也没有擦破。
“孤王虽是皇兄亲弟,但君臣名份已定,决不能改。一日没有皇兄确切的生死传来,孤王决不僭越!”
但是对于下面滚滚的民意,朱聿鐭却是态度异常坚决,表示身为臣子当守臣子节操,决不能在消息未明之前上位。
“监国殿下所言甚是,当下确实不是登基的好时机。”
对于朱聿鐭能够坚决不上位,以免南明再次内讧的表态,陈子壮心中多了些敬佩,立即出班支持道。
“陈尚书所言大谬!监国殿下若不登基,天下谁能服众?桂王闻敌便即远遁千里,岂能托付国事?!微臣潮州知府俞沛槐,受潮州父老嘱托,泣血进谏!禀监国,桂王狼子野心,久窥大位,若监国拒不登基,桂王一旦趁势窃居大位,恐祸事不远矣。”
一片嘈杂声中,终于站出来一位地方实力派,这老哥一脸的悲愤,说话时声音颤抖,呼吸急促,似乎唐王执意若不登基,他下一瞬间就会直接呕出一口鲜血出来,委实乃是忠臣的代表楷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