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大唐王-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种‘蛊惑’未来的太子爷敌视内官太监,如同公然挑衅东厂的行径,自然不可能被遗露,甚至在第一时间便即密集传给了王大用,只是王大用这段时日来,却是一再犹豫着要不要禀报给自家主子。
  若是换了之前,王大用自然早就禀报了,甚至还会添油加醋的中伤这个孙辅邦,不弄死他根本就睡不着觉的。
  但是如今朱聿鐭性情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王大用的认知,尤其是连续大捷之下,朱聿鐭的威望之高,更是让王大用气都不敢多出一口,更不敢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去向天天考虑大事的朱聿鐭找不痛快。
  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皇帝对于文臣将手伸进内宫的反应是如此的大,要是早猜到,那他何必隐忍这么久?
  “你这老东西,当上东厂掌印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够强了?现在都敢对朕隐瞒了么?”
  朱聿鐭接过奏折,却没有打开,反而一脚将王大用踢开,怒声斥道。
  明明知道情况,却不向自己报告,这比无能更加的可恶,他冒着恶了文官体系的骂名,重新启用东厂、锦衣卫,可并不是让他们作威作福的,而是要他们充当自己的耳目的,这般隐瞒于自己,那这个东厂要来还有何用,自己照旧是聋子和瞎子!
  “老奴也是回京之后刚刚接到密报,还没来的及呈于陛下,委实该死,请陛下责罚!”
  王大用顿时明白自己惊骇之下,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这时直恨不得多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不断的在地上叩着头,全身都开始哆嗦了起来。
  “自己出去领二十棍反思反思,记住,少一棍朕就要了你的命!”
  虽然朱聿鐭看的明白其中的弯弯绕,但是面对这个跟随自己几十年的大伴,他还是选择了原谅。
  二十棍虽然不少,但朱聿鐭却是明白,这玩意打起来也是要看人的,甚至若是真按实的打,别说王大用这个阉人,就算体格壮实的武将,也能直接被打杀当场。
  不过这王大用显然不可能被打死当场,甚至都不一定会被打的卧床不起,自己这态度只是给他个教训而已,警告的意味居多,下面的人更是个个心知肚明。
  毕竟他身边能够信任的人太少了,而这王大用就是能够信任之人中的一员。杀了这家伙容易,再想有一个贴心放心的大太监,那就极为困难了。
  不多时,王大用便即一瘸一拐的回转而来,朱聿鐭并没有理会他,这会儿功夫,他已经将东厂搜集来的情报看完了。
  对于如今东厂的能力,朱聿鐭还是认可的,毕竟这么短的时间已经将人确定的差不多,甚至连孙辅邦如何被利诱收买,中间人是谁都调查的一清二楚。
  “这些酸丁,考虑的还真是长远啊!”
  将整个情况看完,朱聿鐭却是深深的叹了口气,由衷的说道。
  他原本还以为是南直隶那些投降满清的败类们发起的,但情况却是与他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发起者竟然全部都是自己起家时的老人。
  南直隶士绅官吏中,唯一一个有牵连的,是朱聿鐭老早便想收拾的老匹夫钱谦益。
  不过钱谦益牵连其中并不深,而只是应王应华的请求,给其支出了一笔银子做为经费而已,其他更深谋划的事情,一概没有参与。
  虽然这老小子明白如今需要夹着尾巴过日子,但是他却是早早上了朱聿鐭的小本本上了,对于这位‘水太凉’‘头皮痒’的崇祯朝内阁大学士,朱聿鐭有一万个理由不想让他好好过。
  但却有一个障碍摆在面前,那便是之前对自己一系列大捷,有着汗马功劳的澄海公郑成功。
  郑成功曾经拜过钱谦益为师,虽然只是一个记名弟子,甚至若是郑成功没发迹之前,钱谦益都不见得会不会记得有这么个弟子,但是郑成功对这个老师,却是十分的上心。
  在老钱那两句惊世名言未出世前,身家清白为人圆滑老练的老钱,向来便是东林大佬之一,可谓是领袖文坛的前辈大伽。
  郑成功也向来以老钱的弟子为骄傲,这对于他洗掉老爹身上的贼名的帮助,不可谓不大,有这样的背景在,无论走到哪里,就算文人不愿意,也得向他拱手问声好,是他能够快速融入大明文士圈的巨大助力。
  但是当老钱这两句名言出来后,老钱在江南的名望一下子跌到了茅坑里去,走到哪里都被人鄙夷。
  不过自觉受过老钱极大恩惠的郑成功,却并没有和众多的同门师兄弟一样,宣布与老钱绝交,而是依旧保持着师生关系。
  尤其是这一次郑成功在朱聿鐭面前时,曾不只一次为老钱求情,希望朱聿鐭莫要为难老钱,甚至愿意以自己的军功相抵,只为了换取老钱一家老小无虞。
  对于郑成功这样重情重义的态度,朱聿鐭是十分满意的,一个钱谦益杀不杀,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因此在入京后,老钱很是乖巧的上缴一大批钱粮之后,朱聿鐭就更没有对他动刀子的想法了。
  不过虽然可以饶过他,但也仅仅至此为止了。这样的人,想再次回到朝堂之上,也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政治生涯已经基本上断绝了。
  但是王应华、顾元镜等一行人,却是让朱聿鐭深深觉得不安,这个节奏不知为何,让朱聿鐭不由得想起东林党投资崇祯皇帝之时的景象。
  在天启四、五年中,皇帝开始退居幕后研究木工活,魏忠贤闪亮登场跟东林党死磕之时,朱由检也迎来了一位新老师,这位老师同样对阉党极为仇视,并且接手了对朱由检进行教学大业。
  完成学业的朱由检,便十分凑巧的接了‘落水’而死的天启皇帝的班,然后便开始‘众正盈朝’,大明便一路朝着不归路狂奔而去。
  一想到这里,不想‘落水’而死的朱聿鐭顿时庆幸自己发现的及时,在儿子还没有完全被洗脑成功之前,便即发现了苗头。


第247章 立场
  对于众正盈朝,朱聿鐭是由衷的感觉到佩服的。
  华夏历史上,只有过两次众正盈朝之时,一次是在大宋年间,王安石罢官,司马光拜相那一次,号称众正盈朝。接着就是司马文正死后的群小环伺,北宋灭亡。
  第二次便是崇祯初上任时,弄死魏忠贤,然后大明朝堂又一次众正盈朝,但也就十多年功夫,大明灭亡。
  大明朝更是奇葩遍地,太祖朱元璋极为仇视贪官污吏,对于文人当然看上眼,杀戮无数,大明却是在他治下,从元末民不聊生之中走了出来。
  成祖永乐不用说了,根本不信任文人,而且手里的三宝太监,靖难锻炼出来的武勋集团太牛了,然后就成了永乐盛世。
  仁宣之治的宣帝,一开始重用文臣治国,没过几年便态度转了一百八十度,开始用起太监,然后他短命……
  正德就不用多说了,这家伙不肯用文臣,而且还重用刘谨这个太监,被逼着杀了刘谨后,落水而死。
  后面的嘉靖更是可怜,刚刚赢了大礼仪,便遭遇行宫失火,险些直接交待在里面,从此豁然开朗,放任文官狗咬狗,安然活过了六十。
  天启敢放任魏疯子对付文官,落水卒……
  崇祯皇帝全盘听文官的,登基前期真正做到了自毁耳目,只听众正盈朝之辈言论,倒是身体康健,安然活到自挂西北枝,反倒是大明直接卒……
  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都是众正盈朝,然后发现卧槽这帮儒家子弟靠不住,最后还是要用太监……
  当然文臣们的记载全部都是惊人的一致,皇帝前期圣明或者平庸,后期逐渐昏庸重用太监,然后天下大乱,亏得我们儒家子弟拨乱反正,让皇帝落了水,才能让下一代的皇帝众正盈朝啊……
  啥?你说亡国了?
  亡国关我等正人君子啥事,都是皇帝和太监惹的祸,我等要牢记教训,为这富贵经验带到新朝,一定要让新主子明白,阉人误国,我等才是国家希望所在!
  啥?你说新朝非我族类?
  难道你没听过‘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话么?只要“信奉华夏文化”,那么异族做中国的皇帝,就名正言顺!
  韩愈所说的‘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在如今是有些逆潮流的,天下大道,顺之昌,逆着亡!我等前辈许衡在宋亡之后,将之新解才更顺应时代潮流!
  反正归结就是一句话,那便是亡国乱天下的,都是皇帝和太监,不关我等正人君子半毛钱的关系。
  君子不吃眼前亏,正人君子们向来讲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们掌握着全国大部分资源,编织出来的关系网将整个国家都笼罩的密不透风。,
  玩硬的虽然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但论起玩阴的,却是谁也无法望他们之项背,皇帝触犯到他们利益,如果苦諌不听,那你就好好的去水里或者火里玩一趟吧。
  朱聿鐭显然是不想去水里或者火里浪一趟,更不想如同嘉靖皇帝一样,那怕痛死病死,也一辈子不吃太医开的任何药物,天天去磕汞、铅之类超标的丹药。
  既然不想让自己难受,那就要让对方去难受。
  对于文臣,朱聿鐭是完全没有任何好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朱聿鐭在深深为自己安全忧虑之余,也对文臣的观感直接降低到了冰点。
  这些自诩为聪明人的家伙们,总是会自己把自己的路完全走死,让别人想不收拾他们都不行。
  “东厂以后给厂争气一点,莫要再出现这种事情。另外,朕不想成为我大明朝第三个落水而死的皇帝,任何有这种苗头出现的人或事,宁杀错,勿放过。”
  朱聿鐭终于抬眼看了一眼王大用,平静的语气中却是带着极为森寒的阴冷气息。
  “陛下放心,老奴就算是性命不要,也绝对不会让陛下有任何闪失!”
  听到朱聿鐭这般说话,王大用顿时明白这一关算是过了,皇帝已经不会再为难他了,顿时跪倒于地,开始大表忠心。
  “朕让你查的南京城与鞑清关系密切的人等,可有什么进展?”
  对于王大用献的忠心,朱聿鐭只是点点头,然后便问起了另一个他十分关切的问题。
  “已经搜集到数十人,其中包括十数位历朝退下来的高官,还有商机百多家,如今朝廷中还有一些官员亦不清白,甚至还有一些勋贵亦是投靠过去。如今小的们正在搜集证据,一定将此事办的妥妥当当的!”
  对于朱聿鐭问的这个问题,王大用显然十分的门清,因为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皇帝的利益,也关系到了他的利益,自然不会有任何的疏忽。
  “朕无需什么铁证,朕要的只是名单,这些人杀了也就杀了,谁也挑不出什么问题来,若是有,连带着诛了便是,出卖祖宗的贱胚,朕倒要看看谁敢替他们说话!”
  对于这些投靠满清获得的家伙们,朱聿鐭绝对是有相当大的诚意将他们全部收拾了。
  这可是自己军费一个重要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收拾这些人,文臣集团不仅不能从中作梗,甚至还不得不替朱聿鐭鼓掌叫好。
  这些人员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穷的人朱聿鐭一概不要,他是要来杀猪吃肉的。
  而南京城做为东南第一城,南方的商业政治中心,这里的肥猪质量显然不可能差到哪里去,而优中选优之下,这一批人物只要拾掇干净,基本上就能支撑起他如今麾下军队一年甚至两年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