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旭也不期望徐鸿能提出什么好人选,说起来,如果不论资历,以徐鸿最为全面的素质,他其实就是最好的人选。高旭见徐鸿沉思良久,终是忍不住提出自己的主张,道:“见山,要不你来提督三镇?”

    徐鸿却是立即摇摇头。他倒不是像何常一般不自信,他考虑的是族叔徐玉扬也经成为一镇提督,要是他成为三镇提督,那同盟军可不就是成了徐家军?而这点恰恰是求才若渴的高旭没有意识到了。

    徐鸿道:“末将无法胜任提督重任。至于三镇提督的人选,其实早就有了,只是督帅你一直忘了一个人。”

    在高字营的将领之中,以徐玉扬最为年长,何常次之。接着就是高旭,然后是比他小一二岁的徐鸿和史必达。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徐玉扬是高旭的结义大哥,何常则是高旭敬重他的骨气节操,这俩人高旭一直以大哥相称。所以,徐玉扬和何常都称高旭为取义,也就是高旭的字。史必达虽然是东海上闻名的海盗“箭鱼”,但他曾是昔日高大少的伴童。本着童年就留下的阴影,史必达对高旭的称谓一般能省则省,非要叫一声时,则习惯用仆从身份以旭少爷相称。

    而徐鸿出身军户,有着军人严谨的作风,对高旭一直开口闭口必称将军。如今高旭已是统率同盟军的一军人马,而自己也将成为一营统领,便以刚刚罗子牛的称谓,以“督帅”来敬称高旭。

    高旭听了徐鸿的话,不由不怔,抬眼问道:“忘了谁?”

    在高字营之内,除了眼前这些将领,高旭还真想不出另外还有哪个人能出任一镇提督。而且在高字营建制之外,除了阎应元,在江阴的地头上,难道还有别的大才他不知道么?就算有,高旭也不会随意虚位以待,他肯定要掌握同盟军的绝对控制力。既然让阎应元提督二镇,第一镇与第三镇就必须抓在手中。

    那知徐鸿却是正色道:“督帅,你忘了你自己。”

    ∶∶∶∶∶∶

    同盟军三镇的筹建计划定下后,诸将立即各负其责地忙碌起来,招募新兵,加强装备,整顿人马。

    而高旭又在帅帐里察看了常、苏、松三府的地图大半天,然后亲自入城去见那阎应元,请他出任同盟军的第二镇提督。

    如今刘良佐部的覆灭,该是高旭离开江阴的时候了。虽然那博洛的满清主力将至,但高旭也不能任着江阴坐以待毙。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正面战场的力量,但寻找战机咬上一口的机会应该还是用的。绝不能让满清平定江南,绝不能让富裕的江南支撑满清征战天下的财政。就算是平定了,也要留给满清的是一片片焦土,一座座血城。

    这是高旭必须执行的战略决策。

    所以,高旭不能只留在江阴。再说,要不是尼尔康的驾到,高旭本来就打算徐玉扬和何常与刘良佐部的白再起和鲍胡子相持,他则脱开身去,去组织别地的反清力量。

    而且在地图上,嘉定两个字实在让人揪心。历史上嘉定三屠或许就要发生在这几天里。虽然高旭不知道确切的时间,但高字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同盟军的整编,然后投奔怒海,支援各地。绝不能让清兵各个击破,屠灭江南反抗剃发令的力量。

    真是时不我待啊!

    在入城的路上,一种如同狼刺一般直击心魂的紧迫感催促着高旭。

    在途中,高旭卫队的高字旗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四处蜂拥而来的人群。他们自发团聚在高旭的前后左右,喊着同盟会的口号,向高旭热烈地欢呼着,随着高旭向城内的明伦堂走去。

    江阴城内可谓真正的万人空巷,拥挤的人群让身负战卫队长重责的史必达满头大汗。他竭力地安排数十个亲卫前面拨开人墙,自己却是全身戒备地守卫在高旭左右。随着同盟军的整编以及同盟会的创立,身为督帅与会长的高旭,他的威望可谓越发炙手可热,水涨船高。史必达情知要是高旭的安全出了什么意料,不用等养父高老头要了他的小命,同盟军的将士以及江阴内外无数盟誓入会的同盟会员们也会扯碎了他。

    史必达看着在骑在战马上频频向人潮招手致意的高旭,心想别的地方都天差地别了,只是这爱出风头的性子似乎没变。却不知,换作另一个人,此时此地,此景此情,莫不受到群众的感染,莫不在响彻云霄的欢呼中不能自己。

    史必达郁闷地想,不是说让他去筹建同盟军的水师陆战营么?为什么不让他马上去?说实在的,史必达厌烦了作为高大少的跟屁虫。只是史必达也知道,在高旭还没有任命新的战卫队长之前,他也只有熬着。对同盟军诸将来说,高旭的安全可比一个还不知所以然的水师陆战营重上一万倍。

    好不容易到了明伦堂。

    迎接不光是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这历史上的“江阴三公”,还有所有江阴城知名的士绅诸生。他们在明伦堂外迎接已是第三次进城,气势却是越来越盛的高旭。除此以外,迎接高旭的还有那面飘扬在明伦堂外的同盟会会旗——旭日中华旗,以及那几卷铺陈在明伦堂的正堂前,类似古时万民书的锦布。锦布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成千上万的人名。

    陆楷指着锦布上的人名,喜滋滋地对高旭道:“这些都是加入同盟会的名单,从昨夜截止今日的正午时分,已有一万三千人的会员。”

    高旭感慨地望着这一切。

    尽管他已忘了昨天宴会时自己干了什么,但显而易见的,自己聊发酒狂时触及了这些江阴人的点,也触及到了这个时代的点。不然的话,何以在一夜之间,这同盟会成了得这般不可阻挡的如洪流决堤的声势?可以想像,在将来不远的日子,同盟抗清的浪潮会狂风般地卷集江南每一个角落,然后是中华的每一片土地!

    高旭料不到的实情就是,所谓点的触发,其实就是立在他旁边,那个一心想组建类似于“复社”之类的反清党社的书呆子陆楷,先触动了他的点,才有诸如同盟会的由来,中华旗的诞生。然后,他的点又再反作用于江阴这个热血之地,反作用于这个国族沦丧的危亡时刻。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将要触动多少个仁人志士心中的点!那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将要触动多少人想起了当年朱元璋驱除蒙元的雄风和自信!
………………………………

第八十六章 授旗仪式

    (第二更到了。兄弟们,还有票么?还有支持么?请赋予俺爆发的动力吧!三个小时后再见!)

    在明伦堂的议事大厅上,高旭向众人正式宣布中华同盟军的成立。

    尽管众人从陆楷的口中得到高旭筹建同盟军的打算,并且按高旭所要求的三面同盟军镇旗正在紧急赶制中,但是听到高旭亲口宣布中华同盟军的成立时,众人终是在满腹揣测的神色中舒了一口气,然后是无法抑制的喜悦。

    高字营虽然在崛起于江阴,其中的兵卒尽管都是江阴弟子兵,但一个高字头却是给人一种私军的想法。无论高字营取得如何辉煌的胜利,所有的荣誉都归属于高旭。但是一旦高字营整编成同盟军之后,这支人马就披了以天下为公的外衣。这样,将来的成就就不再仅仅归属于高旭,还属于同盟会。而同盟会则是创建于江阴明伦堂,同盟军的荣耀也就是江阴的荣耀,也就是在场所有创建者的荣耀。

    阎应元神色复杂地望着高旭,他那细狭的双眼里依然闪着精光,心中由不道叹道,这小子不简单啊。昨夜自己那书呆子女婿那让人笑谈般的建社结党之举,竟硬是让他在酒意翻涌之中掀起一股突如其来的同盟怒潮。今日又趁着在同盟会如平地惊雷的激荡之中,挟着小石湾大捷之威,借机把高字营改为同盟军,化私为公,把所有能积聚到的力量来化作已用。其实在本质上,只要高旭军权在手,这同盟军与高字营又有什么区别?

    就算是同盟会,也是深深烙着他高旭的印记。同盟会的会旗,纲领,以及最举足轻重的会军都出自高旭这个会长之手。所谓同盟会的副会长,也不过是陆楷和许用这些热血书生,为了壮大同盟会的声势,才把江阴内主事的陈阎两典吏以及训导冯厚敦三人奉为副会长。

    在众志汹涌的大堂里,也只有阎应元一人洞悉了同盟军的实质。但智勇双全如阎应元,也不得不敬佩高旭借机借势的手段。这个小子以前不显山,不露水,整个就是一个窝在常州城里的登徒子花花公子,哪知他入江阴竟能在不足一月的时间起掀起如此一翻惊天动地来,实在让人不可小瞧。阎应元望着那面早已被他认定为与旭字旗无异的旭日中华旗,良久不语。唉,这小子,不过是凭着三尺青布,一张圆纸,勾出一个青天白日的让人充饥的大饼来,就让江阴人热血沸腾,把那白日滴血盟誓他所需要的旭日。这种诱人心,操纵民智的手法,实在是让他望尘莫及。

    阎应元心中喟然长叹,看来自己当初放下家仇的决定,实在是明智之举。

    随后高旭向众人宣布同盟军整编三镇的计划。徐玉扬成为第一镇提督兼任一营的统领,众人也无异议。自从不惜代价全歼了五百满清白甲兵之后,徐疯子敢战能战的威名就更加深入人心。这个疯子以及他的疯子营已然成为江阴人的骄傲。这徐玉扬不光能杀得那些绿营兵心惊胆战,连号称无敌的满清铁骑也折在他的战刀之下,当之无愧地成为同盟军第一镇的提督。

    当阎应元听到同盟军的镇营将官是以提督和统领相称,而不是大明军制中的总兵和参将,心中又联想出其他的想法。这小子一直在标新立异啊。这南明虽然失了南京,但在这半壁江山之中其实还有半壁。据阎应元从流民中得到的消息,那鲁王已在绍兴监国,还有唐王也在福建监国。在南方各省中,还有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广南部,两广,云贵等地都还在满清的势力范围之外。这高旭在江南掀起闻所未闻的同盟会运动,又以新制建军,号召民众驱除鞑虏,但恢复的却是中华,而不是大明。这根本是要把自己放在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个层位上面。

    这小子其心不小啊。

    但阎应元也知道,江南历来是明王朝苛捐杂税的重征之地,再加上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偏安一年的醉生梦死,以助饷为名大肆搜掠各地,弄得大明王朝民心尽丧,清军初临时,各地望风而降。而且,如今江南各地的战斗动力主要来自反抗剃发令,只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发冠尊严,而不是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

    就在阎应元揣测高旭这些举动表面之下的深意时,突然听到高旭说自己的名字,而众人一齐望着自己,然后大声恭喜。

    什么?

    阎应元愕地听着高旭又说了一遍任命,自己竟然被任命为中华同盟军第二镇的提督!

    这高旭打的是什么算盘。怎么突然扯上自己?阎应元的细眼里又是精光一闪,暗想这小子是想把自己绑上他的战车啊。但在众情激荡之下,他有拒绝的余地么?

    对于阎应元成为第二镇的提督,明伦堂的众人皆是心服口服。这个阎典吏当年在江阴在任时就极得民心,如今能出任一镇提督,实在是众望所归。

    阎应元推辞不得,望着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