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被陈明遇寄以厚望的同僚却遭受清兵重创,陈明遇急得直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江阴城内的郎中都束手无策时,有人提议让高旭入城救治。高旭那个画着白色十字里面装着稀奇古怪却又精致器械的急救箱,多次在战后的救死扶伤,再加上那次在三官殿力竭假死之后又活了过来,以及在黄田港那晚对一个溺死身亡的妇人一番急救竟然起死回生,高旭神医的名声早已在外。
“他会来么?”
让许用去请高旭之前,陈明遇也是忐忑不安。这些日来,高旭在江阴城外闹得动静这么大,而且昨晚请他入城时却又借故推托,对于高旭来不来,陈明遇心里没底。只是当与高旭有过一面之缘的夏孝廉指着城下许用身旁的年轻人道:“陈兄,那个就是高取义。”
陈明遇看着火光下的高旭,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好一个气度不凡的少年英雄啊!”
城头上的乡民们对着高旭指指点点地议论着。有好事者叹道:“那高老头猥猥琐琐,生个儿子怎的这般英气迫人?”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高氏的祖坟冒清烟了。”
有人指着高旭的短发,道:“他是剃过发的!”旁人听罢,道:“那又如何,他当初还是鞑子辎重营的千总呢。什么叫权宜之计你懂不懂?要不是他当日与常州的宗知府虚与蛇委,那明伦堂外的大批辎重能从石头缝里变出来?”
“他娶妻了么?你知道,我那个女儿生得国色天香的,眼界实在太高,估计这个高取义能入她的法眼。。。”
“去,就你女儿那货色,能与崇明沈尚书沈大人的千金而比么?崇明高氏与沈氏早定亲了。”
“那又如何,我前些日子去过崇明,早就听说过沈氏要解除婚约。”
“老猪八,如果你有高取义这样的女婿,你会不会解除婚约?”
“当然不了。”
“你以为沈大人比你老猪八还笨?”
“。。。。。。”
在江阴城的一处小巷子内,一个瘦削的小女孩借着月色飞快地跑着,一边喊着:“阿浪,阿浪。”
角落时走出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看着女孩跑近,道:“阿燕,干什么?”
那个小女孩喘着气,急道:“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看见什么了?”
“我看见救活娘亲的那个人了。”
少年听罢,从腰间倏地摸出一把短刀。小女孩见了短刀,惊叫一声:“阿浪,你要做什么?”那少年不答,只顾向城头狂奔而去。
小女孩发了一阵呆,转身向巷子里的一户人家跑进,大叫着:“娘亲,娘亲。”
一位容色绝丽的女子闻声而出。这个女子正是高旭在黄田港用人工呼吸救活的那个投江妇人。这个时代男女授受不亲,这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太过惊世骇俗。这妇人虽然活了过来,却要面对旁人无数异样的目光。她本来可以乘船避难到崇明,但她却携着一对双胞胎儿女回到江阴城里,躲着高旭有多远就多远,但流言仍然紧随着她像风一般吹进江阴城里。
在医生的眼里,病人是没有男女之别的。高旭当时感慨于那个少年郎在滔滔江水救母的执着和英勇,急救这个妇人时也是不遗余力,更没想过什么男女大防。却不料高旭的无心之失,让这个幸存的家庭活在无穷无尽的流言和中伤之中。
这个时代的女子大都早嫁,一般十三岁左右就出阁了。像沈廷扬强留着女儿到十七八岁也不完婚,自然是对高氏父子有极大的怨气,一天到晚想的就是如何解除婚约。不过现在的高旭也非吴下阿蒙,以沈廷扬亲临黄田港的样子看来,高氏的高攀又有奔头了。
而这个妇人虽然有一对双胞儿女,但她的年纪也不过二十五六左右。再加上她本是出自大户人家,平时不像一般农妇劳作,无论容颜还是体态都保持得极为良好。正因为她容貌不俗,又有妇人所特有的成熟风韵,丈夫一死,寡妇门前是否就多。这世事很操蛋,如果高旭救的是一个老太婆,或者是个钟无盐,人们或许会相信高旭的人工呼吸仅仅是一种救治之法而已。偏生这妇人却是娇柔熟媚之辈,在江阴城里又颇有艳名,人们便怀疑高旭的动机了。人不风流枉少年啊,何况高旭昔日的名声一蹋糊涂。天地良心,对高旭来说,这个随手救活的女子长得什么样他都忘了。
小女孩跑入家门,对那妇人道:“娘亲,阿浪要去杀那个人了。”
妇人听罢花容失色。
君山之下,清军大营连绵数里。刘良佐在帐中正喝着闷酒,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片鼓噪喝采之声,不由恼道:“来人。”
老狗才鲁无巧缩头缩脑地探头入帐,道:“大帅,何事?”
这老狗才自从那日激荡之下狗嘴里吐了一番象牙之后,为了老命,现在低调得就差四肢着地装了。
刘良佐恼道:“营中何处喧哗?”
老狗才小心翼翼地道:“禀报大帅,不是营口,而是江阴城内。”
刘良佐一愣,自从他兵临城下之后,一箭射入招降书,言道:南北两直、川、陕、河南、山东等处地方俱已剃发,惟尔江阴一处故执违国令,何不顾身家性命!即令本府奉旨平伊江阴,大兵一、二日即到。尔等速剃发投顺,保全身家。。。。。。念尔等皆系清朝赤子,钱粮犹小,剃发为大。今秋成之时,尔等在乡者即便务农,在城者即便贸易。尔等及早投顺,本府断不动尔一丝一粒也。特谕。
但江阴城民的答书也很干脆利落: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著;止以变革大故,随时从俗。方谓虽经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旧。岂意剃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乡城老幼,誓死不从,坚持不二。屡次兵临境上,胜败相持,皆以各乡镇勤王义师闻风赴斗。若城中大众齐心固守,并未尝轻敌也。。。。。。况既为义举,便当爱养百姓,收拾人心,何故屠戮、、烧抢、劫掠,使天怒人怨,怆目痛心。。。。。纵百万临城,江阴死守之志已决,断不苟且求生也。
这江阴人宁死不屈,众志成城,这江阴城不仅坚固无比,而且城内有当年防御倭寇的一百多门大小不一的红夷炮,如果攻城,付出的代价肯定极其巨大。再加上刘良佐初降满清,为了保存自己实力,也有一丝出工不出力的心思。他先是分兵四掠城外的乡镇,清除江阴的外援,让江阴成为彻底的孤城一座,只是在小石湾,高字营的顽抗却让他头痛。
刘良佐愕然道:“这江阴鼓噪什么?这些日,这江阴不是死气沉沉的么?”
刘良佐领大军征讨江阴,只是这数日来任刘良佐如何招降,如何威胁利诱,这江阴城除了一份答书之外,只顾紧闭城门,加强守卫,沉默得让人害怕。这突如其来的鼓噪让刘良佐极是意外。
老狗才偷偷地瞧了刘良佐一眼,道:“大帅,听说那高旭要入城。”
刘良佐勃然大怒,作声道:“我留了十多营人马围在江阴城外,这高旭怎么说来说来?!”
老狗才道:“大帅息怒,那高旭不过是趁着夜色而已。”
刘良佐哼了一声,他这些绿营兵纪律涣散,白天四处抢掠,夜里回营喝酒,这高旭要钻空子实在是轻而易举。刘良佐道:“天堂无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你这般不知死活,就怪不得我了。那高旭从小石湾而来,必定从北门入城。急调健锐营,直扑北门。趁那高旭入城之前,务必拿下他。”
一旁的参将得令而去。老狗才听罢,不由喃喃低语道:“死高旭,竟然把我的小妾押到崇明去做人质了。。。你要寻死,也要还我小妾再死啊。。。”
刘良佐一听老狗才似乎在说什么,瞪着他恼道:“你说什么?”
老狗才吓得全身一抖,趴在地下,一个劲道:“属下只是喉咙发痒而已,什么也没说。”
刘良佐看着老狗才的衰样,一直奇怪自己怎么不一刀剁了他。
站在这座千古义城之下,高旭虽然能透过历史的迷雾看清这江阴城玉石俱焚的未来,但面对着城上这些成千上万的人们在二个多月之后个个先死为幸,全城皆亡,他心中就堵得慌。幸好高旭的自制力素来过人,所有的感慨之情都压抑在他冷静的表情之下。但看在许用眼里,这高旭年纪轻轻,面对江阴城民如何隆重的欢迎,丝毫没有自满之色,着实不易。
高旭看着城门在缓缓打开,只听一旁的许用道:“高将军,请。”
高旭收拾好感慨之情,对着城上的民众微笑地招招手,正要举步的时候,却听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骤雨般由远及近。
刘良佐的三千健锐营疾风般卷到北门城下。
………………………………
第三九章 身在义城中(二)
护城河上的吊桥刚刚放下,城门也刚刚打开,这时清兵三千健锐营骑兵风卷残云般突袭而到,如果拉上吊桥的话,高旭以及他的三百高字营护卫势必无法全部入城。(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许用神色由不得有些仓惶,转头一看高旭,只见他回身看着气势汹汹的清兵,容色自若,心中不由喊一声惭愧。城头上的陈明遇见了高旭在危急之下仍然没有乱了方寸,也是暗暗点头。
在城头上江阴城民的万众瞩目之下,高旭也不愿在清兵的驱赶下灰溜溜地入城。高旭的三百护卫一半选自高氏船队中的海盗,这些海盗都是经历杀场的好手;另一半选自妻儿移居崇明的乡兵,其中有经历了舍桥之战的,也有在黄田港外与清兵血战余生的,这三百护卫皆是高字营当中最彪悍的兵士。高旭面不改色,这些兵士也非胆怯之辈。高旭掉转马头,领着三百护卫在城门之前背城而立。
那健锐营的清营将领也是立功心切,见高旭领着三百人马没有仓惶入城,反而打算背城一战,不由心中大喜,却是忘记了已进入江阴城上火炮的射程之内。只听北门城头上的数十门火炮轰隆隆地先后一阵爆响,数十颗炮弹划过夜空,狠狠地击在健锐营的冲锋阵形之内,一时间血肉横飞,兵势为之一凝。那清将心中盘算,就算健锐营在火炮的轰击下死伤虽重,但只要冲到城下,火炮因为有死角问题就不足为虑,而且与高旭杀在一起,城头上的箭矢也是不足为虑。
高旭见清兵历经炮击之后仍然冲势不减,正要发起反冲锋时,却见从北门城内奔驰而出一支人马,正是季从孝的北门冲锋营。因为季从孝的外号,也被城民们戏称为螃蟹营。这螃蟹营都是江阴北城当中那些好勇斗狠之辈组成,端的是季从孝那般嚣张,那般横行霸道的风格。
“高大哥,你先入城,我去收拾这些鞑子。”
高旭笑着点点头,看着季从孝领着螃蟹营呼啸而上。高旭只是替他压阵。不到万不得已,高旭也不打算上阵杀敌,不是他怯战,而是因为他的体力问题。如果像舍桥之战那样激战虚脱的话,这个躯体说不定又进入当机状态。在这个身体没有完全恢复之前,把体力挥霍一空的后果是严重的。
季从孝生性急燥,不耐久战,杀敌的气势也仅仅凭着一鼓作气而已,随后便是再而衰,三而竭。幸好清兵的战斗意志被火炮轰走了大半,也被季从孝那股拼命三郎的气概唬住了。那健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