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元的隐忍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第一杯酒,高旭与在场所有的人一样,倒在地上,致敬那些死去的人,那些抗击清兵而死的留发不留头的英烈。
当众人举着第二杯向自己致敬的时候,高旭神色略作惶惶地起身道:“这第二杯酒,应该致敬那些血战余生的人。要是没有江阴子弟兵的热血奋战,谈何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阎应元听罢,拍桌而起,举起酒杯,一口饮下,大声道:“说得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高旭也是一饮而下,喝罢,看着阎应元,脸上皆是真诚之色,轻声道:“阎大哥,以往之事,小子难辞其咎,望大哥看在国族危难之时,让小子以待罪之身,全杀虏之志。”
阎应元听罢高旭的话,细眼里一时之间皆是复杂之色,但他也是果决之人,只是言道:“好!”
这个“好!”字当中虽然隐含着无尽的苦涩,却有一股一字泯恩仇的大丈夫气概。
高旭心神一振,亲自倒上一碗酒,立起身,先是那阎应元敬了敬,然后是陈明遇、冯厚敦在场之人,慨然道:“小子以往识入歧途,虚度年华,枉活了二十余载。自从一入江阴这个忠义之乡后,正是您们那留发不留头的决心,感召了小子浪子回头金不换,正是您们那十万百姓十万兵的众志成城,让小子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国为家,小子义不容辞!所以,小子敬诸位一杯,敬诸位悍卫我汉人尊严的风骨,也敬诸位胸怀中的浩然正气!”
高旭这番话算是向众人交待了以前那个花花公子高大少被自己附体穿越之后的变化,是因为忠义的感召。虽然有点强词夺理,但谁在乎呢?高旭的敬意激起了在场江阴士绅强烈的自豪感。
训导冯厚敦是个老学究,他立即掀出高旭话中最精华的那句,只见他一拍桌子,大声叫道:“说得好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浮一大白!”
以冯厚敦的博古通今,他认为阎应元挑出高旭那句说得好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其实谈不上好,不过是拾明太祖朱元璋牙惠。朱元璋反抗蒙元的檄中,说的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高旭不过是改了一个字而已。但这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着实让训导老学究冯厚敦惊艳。
如果高旭知道冯厚敦的心思,肯定很汗颜,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是顾炎武说的,而顾炎武现在就在昆山呢。
其实高旭多虑了,顾炎武在《日知录》说的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出自于顾炎武,但八字成的语型则出自清未梁启超。如果顾炎武在场,也只会以为是英雄所见略同而已。
一直在未座倾听的陆楷也是击掌附和道:“是啊,说得好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陆楷可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不过,这次倒没有在夫人阎小玉的押送下进入明伦堂。相较于上次,他明显少了些许临场的局促不安,多了几分镇定自若。高旭闻声微笑地看着激动得满脸通红的书呆子,道:“陆兄,过奖了。”
陆楷举起酒杯道:“高兄武大略,在下佩服。”
陆楷说罢,略作深思,突然又道:“高兄,在下有一提议,不知可否相告。”
高旭笑道:“陆兄请讲。”
陆楷道:“高兄能否以十六字为宗旨,成立一个驱鞑社,以便号召天下一起反抗鞑虏。”
明末的人喜欢把志同道合之辈结成党社,且不说先前名声欠佳的东林党,江南人在明末组织的“复社”、“几社”也极有名望。比如“几社”就是江南名士夏允彝,也就是夏完淳之父,以及陈子龙等人创立的。而顾炎武、归庄等名士则是“复社”中人。
而原先本是书呆子的陆楷如今投笔从戎,但人哗众取宠的心思还没改变过来。况且他的丈人阎应元以及训导冯厚敦都说好,陆楷便把这十六字组合在一起,念了几遍,倒真觉得气势如虹,又贴切于如今反抗剃发令的形势,不由敬佩高旭的“高才”,接着又不可救药地起了结党组社的心思,同时,又可以变着法子抬举高旭。
高旭听罢陆楷的话,先是一愣。明末东林党、复社之类的党社高旭自然知道,但这些党社都是清谈误国的多,务实的少。明末的党争对国事有极大的危害。对于陆楷结社的建议,高旭不得不谨慎。
陆楷见高旭面露谨慎之色,不由得失望。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高旭喃喃自语着,这句烂熟的口号在276年前朱元璋喊过,又将会在267年后的孙中山时代喊起来。从终极目标来说,都是推翻满清统治,高旭发觉自己的事业可以与伟大的先行者孙先生相提并论。或许可以以某种方式向这位先行者致敬。
高旭不由起了恶搞的心思,对陆楷道:“陆兄,你看‘同盟会’如何?其意就是我们共同盟誓,遵从这十六字的宗旨,也号召天下人,同盟于我们的反清事业。”
陆楷听罢,琢磨一下,便大声称好。
而在席的众人也由着陆楷说好。说实在,陆楷这种不胜酒力时而嚷着结社的书呆子,平日众人见得多了。再说,高旭是会宴的主角,众人也不会落他的兴致。任谁也看得出,这高旭说“同盟会”时漫不经心,不过是对陆楷的应景之辞,作不得真的。
高旭接着又胡乱地调侃着陆楷道:“陆兄,如果要真正成立一个会社,首先要有纲领。纲领,我们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也就是我们的宗旨宣言。然后呢,要让天下人知道我们的同盟会,就要宣传。如何宣传呢?你千万别拿东林党复社那一套,我们要结社就要结个特别的。……怎么特别法?比如有一套特别的识别系统?……什么是识别系统?比如同盟会要有会旗,会徽,会报之类的东东……”
陆楷是个很较真的人,一般书呆子都有这个习性,他们可以为一个典故翻遍他们所有的藏书。陆楷刨根问底地追问道:“会旗,会徽,会报?……会旗是会社的旗帜,会报是类似塘报的刊物。那会徽是什么?……哦,高兄,我们一步一步来,你看我们的会旗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陆楷似乎有点唐僧的倾向,高旭有点受不了,在场的人都有点受不了。阎应元无奈地佯装咳嗽一声,警告书呆子女婿别添乱。现在是喝庆功酒的时候,你一个劲的扯什么会社做什么?所谓书生清谈误事,你可不就是典型么?
但陆楷很执着。
一个死心眼的书呆子如果满腔热情地投入某样事情,他们的专注会让人发疯。
高旭实在受不了陆楷目光里火热的求知欲,他道:“陆兄,你先找三尺的长方青布,一尺见方的白纸,剪刀,笔墨,为兄当场制一面会旗给你瞧瞧。”
陆楷虽然听得满头露水,但他还是满头露水地做了。
看着陆楷找来一应俱全的东西,高旭真无语了。这陆楷真的拿玩笑当事做啊。
不过,高旭趁着酒意,抓起那三尺青布摊在地上,指着青布道:“这是青天。”
众人听罢不由得一笑。这高旭真的把陆楷当傻子玩了。
陆楷看看地上的青布,又看看高旭一本正经的脸色,竟是“哦”了一声。
这时,那阎小玉闻声赶来,见高旭如此作弄自己的夫婿,顿时就要发作。
但立在一旁的阎应元却是使个眼色,阻止了女儿的发飙。他略有深思地望着高旭。
高旭指布为天之后,又拿起剪刀把那白纸对折,一个弧形之后,剪成了一个圆圈。
然后,高旭把圆纸贴在青布中间,指着白色圆纸对陆楷道:“这是白日。”
当高旭指纸为日之后,众人已是意会。所谓青天白日,朗读乾坤,不外如是。
接着,高旭又拿起笔墨,在那白日里龙飞凤舞地写了两个字。
众人看罢,一直嘲弄的神情突然肃然起来……
(坚持了。已二更。)H
………………………………
第八二章 中华旗的诞生
“中华!”
当高旭笔迹如刀地写下这两个字后,现在本是喧哗的氛围一下子凝重起来。
高旭原是一直抱着游戏的心态挥笔,但一挥而就之后,望着白纸上的“中华”两字,顿感手中的毫笔重愈千钧!因为这些日来的心力交瘁,他的精力已极为疲惫,而且所附之身的抵抗力本就不强,几杯酒下肚之后,使得他平时沉稳的性子一下恍惚起来。想起自穿越以来不停地辗转在生死之间,竭尽全力地拉扯人马,在满清如日中天之时仍然不自量力地逆天而行,刨到根,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在民族危难之际重铸这“中华”两字?
他是本个普通人,但来到这个残酷而第八二章 中华旗的诞生又绝望的时代之后,干的都是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
如果由着满清问鼎天下,东方这只雄狮还要沉沦将近二百七十多年!
无论他是徒手补天,还是不自量力,都要为这两个字付出他的全部!
以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首的众人也是各有所思地望着白纸上的那“中华”两字。这两个字似乎有一种魔力一般吸附着众人的心神。他们留发不留头,孤城血战,虽然是为了发冠之制,但倒底还不是悍卫传承数千年的华夏之魂?
因为难以抑制的酒意,高旭难得一次多愁善感,他愣愣地望着中华两字。不来到这个年代,没有尝过被迫剃着金钱鼠尾头,当真无法理解这恢复中华的意义。良久,高旭突然拿起剪刀,就在众人一惊的时候,剪刀已划过他的手腕,鲜血随即滴在那洁白的纸上。
艳红,而又触目。
高旭放下剪刀,对着一旁的陆楷大声道:“陆兄,今日兄弟就与你锸血为盟,创建同盟之会,以号天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伟业!”
陆楷也是神情激荡之第八二章 中华旗的诞生极,也是大声说了一声“好”,立即拿起剪刀划腕而过,鲜血如注地滴那张寓意白日中华的圆纸之上。
众人有点目瞪口呆地望着高旭假戏真做起来,不由得面面相觑。
旁观的许用也是个热血书生,当初“头可断,发绝不可剃!”的口号就是首次从他的嘴里喊出来的。那许用也是拿起剪刀划腕滴血,立下鲜血盟誓。接着有更多的诸生一个个滴血而盟。
阎应元照旧眯着他的细眼琢磨着高旭此举的深意。却不知高旭根本只是在发酒疯而已。
训导冯厚敦却对高旭刚劲的书法颇感兴趣,他料不到这个传说昔日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不光武略让人侧目,连他的笔也让人刮目相看。对于笔毛字,高旭当年在闲暇之时就苦练过,笔形意境都颇为不俗。只是一直守在他身后的史必达却是满脸的惊诧。作为伴童,对高大少的墨宝,史必达自然清清楚楚,他想不通现在的高大少竟然如此脱胎换骨,连笔迹也是天地之别。
陈明遇素来有点晕血。晕血并不意味着胆小怕死,这只是一种天生的习性而已。说实在,上阵杀敌那是没办法,但现在要他无端端刮一刀,流一地的血,陈某人有点痛惜。但众志成城之下,连阎应元、冯厚敦都随后立了血盟,作为江阴主事之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