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在常熟南门内,临近城墙的房舍都成为一片废墟。在一块还算平整的空地上,只见一个年轻小将执着一把大铁枪正与十数个军士在对练搏杀之技,那小将枪术精湛,那些军士竟然一时之间近不得他的身前,最终被他那裹着白布枪头一个个刺出场外。
立在高台上的徐玉扬见罢,对着一旁的绍兴师爷鲁无巧笑道:“这小子,要是让他上了战马,不要说十夫莫敌,百夫也是莫敌啊。”
鲁无巧抚着花胡子,也是笑道:“百夫莫敌算什么,提督才是真正的万夫莫敌。”
徐玉扬听罢笑骂道:“少拍老子的马屁,哪有什么真正万夫莫敌的。上了战场,面临千军万马,任你如何强横,也得横尸当场。”
鲁无巧呵呵笑道:“这项宇倒真是悍勇,这半个月来后,斩敌合计一百有余,除了提督之外,是杀敌最多之人。”
徐玉扬道:“俺打算让他替作为第一营的骑军统领,你看如何?”
鲁无巧沉吟一下,道:“这项宇虽然除了提督之外,可谓勇冠三军,但他的年纪尚轻,还须磨炼。”
徐玉扬一挥手,闷声道:“年轻有什么问题?俺的高老弟年纪也轻,但他是一军督帅了。像俺年纪大了,有时倒觉得精力不济,这半个月的撕杀似乎耗尽了俺的元气。今日早上起床的时候,只觉一阵的头重脚轻,血气倒腾。”
鲁无巧望着徐玉扬那心力交瘁的神情这些日,想起每次出城撕杀归来,他犹如一个血人一般,身上的创口每日都在增加着。鲁无巧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日夜与清军对垒征敌,但鲁无巧在他的身上闻到了强弩之末的气息。他三十有六,正值壮年之时,却出暮年之叹,着实让鲁无巧心中闪过莫名的惶恐。这徐玉扬可是像军魂一般的人物,他要是有所闪失,对建军不久的同盟军所带来的打击是无法估量的。
鲁无巧正言道:“提督,守战胜在持久,切莫再杀敌一百,自损一千啊。”
徐玉扬瞪了鲁无巧一眼,大声道:“这天下人要是多抱着你这般的念头,人人自顾自己的安危,这鞑子什么时候杀得尽绝?!我们死上十人,换他娘的一个满清鞑子,这买卖也值。那满清铁骑总数不过十万人,要真能以十换一,我们汉人百万之众便能灭满鞑一族了。但事实是,他们十万铁骑便把千万汉人踩在脚下。你倒说说,我们汉人为什么这些不争气?……高旭兄弟不是老说时不我待么?要是我们现在不与满清鞑子拼命,要是让他们站稳了脚跟,坐稳了江山,到时候,我们想拼也没得拼了。你说是不是?……所以,老子就爱干这杀敌一百、自损一千的买卖。老子的疯子营开始十个换一个,然后换二个,换三个,老子相信总有一天,能以一换一,以一换十,什么狗屁满清铁骑,老子就不信邪。不过是一撮关外的游民而已。当年蒙古人能让我们汉人赶出中原,这些女真鞑子也不出例外!”
鲁无巧一时间被徐玉扬的豪气所摄,只得连声称是。但随后只是暗自苦笑不已,这次从江阴带来了七个营,近二万人马,在徐玉扬如此不计伤亡的出击下,已是折损一半。他的疯子营虽然越打越悍勇,但鲁无巧知道,这种同归于尽式的搏杀,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
这时,城外清军的号角又突然响起。徐玉扬听罢,神情一振,大声叫道:“兄弟们,又到杀鞑子的时间了!随老子出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鞑子血!杀!杀!杀!杀他娘的一个满江红!”
台下那个正在晨练的项宇以及身畔数千疯子们顿时齐声应和着。
随后,鲁无巧立在城头,望着徐玉扬领着他的数千疯子营士卒勇往直前地冲向清兵的军阵,他那长期血战而使得精力日趋枯竭的身躯,仍然像标杆一般冲杀在最前沿。他那在屠刀下从不知何谓弯折的脊梁,在一片刀光剑影中唤醒着所有那日渐麻木不仁的心,正如鲁无巧,不知什么时候,已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但在今日,鲁无巧的热泪流得越多,心中那莫名的惶恐却是越深重。
(该忙的都忙好了,元旦之前,俺的心思都会放在《明香》上。明天起正常更新,谢谢兄弟们一如既往的支持。)g一更。
………………………………
第三五章 军制新编
第三五章 军制新编
高旭睁开眼,望着窗外透进来的晨曦,出神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身在大明朝的现实。他起了床,简易地洗漱了一下,打开房门,一走出去,只见门立着一个年轻的身影,等待着他去校场会操。
自从收到父亲投水自尽的消息之后,夏完淳痛定思痛之后,便把幸存的家人接到崇明避难,自己则是弃笔投军参加同盟军。高旭把他安排在身边,成为勤务兵性质的近卫亲兵。平日里,高旭有很多突如其来的想法,极需要一个能把他想法付诸于文字的人,而才气横溢的夏完淳便是最好的人选。
立在门外的夏完淳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新式军装,使得他俊秀的形象中多了几分勃勃的英气。
自成军以来,除了一部分军士穿着明军那齐膝、窄袖、内衬棉花的红胖袄制服外,另外则是穿得五花八门。吴淞的战事进入相持阶段之后,高旭终于忍住不了同盟军这种犹如土匪下山一般的军容,以中华旗上的青色为主色调,在明军制服的基础上改制出一套新式军装。然后,让老家伙在高老庄的手工作坊中赶制出一千套,在他的近卫队中开始改装。
中华旗本来就是寓意着青天白日,同盟军的军服以藏青色为主色调,便应承了打造出一个青色白天般的朗朗乾坤的理想。这便与以前明军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军服区别开来。自此以后,同盟军也被世人称之为青衣军。
高旭望了夏完淳一眼,能把这个闻名江南的天才神童、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少年英雄作为自己的勤务兵,高旭还是有点少得意的,他微笑道:“存古,早。”
“督帅,早。”对于高旭的亲和力,夏完淳还是带着一丝不习惯的拘谨,他行了一个同盟军的击胸军礼,道:“禀报督帅,同盟军第三镇将士已在校场全部待命,请督帅移驾检阅。”
吴淞城是个千户所城,实际就是一个大兵营,民户并不多。(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在东城的校场占居了很多的面积,在修缮城墙的同时,高旭也把校场扩建了一圈,并在划出饶场的跑道,五千米长跑也是军士体能训练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校场上,以徐鸿、赵天武、邬含蓄、马三炮为的四营人马静静地阵列着,等待着高旭的到来。
徐鸿的第一营脱胎自以前旭卫队,也称之为旭卫营。经过小石湾、嘉定两场战斗,只余下一千多老兵。在嘉定,徐鸿又招入大量乡壮义士,把旭卫营补充到三千之数的满额。经过吴淞十余日的守城战之后,清军虽然伤亡惨得,但主守吴淞的旭卫营也折损极大。经过小石湾、嘉定、吴淞三场战斗幸存下来的老兵,算得上精锐了。这次,高旭没有打算再往旭卫营里渗水,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高旭决定把所有的燧式火枪集中起来,以新式的全火器编制来重建徐鸿的旭卫营。
因为一个纯火器防御的空心方阵是由四面组成,高旭决定以四四制来整编火枪营。以什、队、哨、营、镇诸单位逐级建军。
以十一人为一什,设什长一名,火枪兵十名,其中两名设为伍长。
四什为一队,共五十一人,设一个辎重伍,设队长一名,其中火枪兵为四十名,辎兵为五名,一队可构成火枪兵基本线型队列。
四队为一哨,共二百三十人,设一个辎重什,一个亲卫什,正副哨长各一名,其中火枪兵有一百七十人,可以构成火枪兵小方阵,作为基本的战斗单位。
四哨为一营,共一千一百多人,其中设轻炮队、近卫队、辎重队及医疗队等编制,设正副统领各一名,参谋若干;有火枪兵七百二十人,轻炮四门,可构成火枪兵的中型方阵,作为基本的战术单位。
四营作为一镇,共约五千多人,可构成火枪兵的大型方阵,作为基本战略单位。(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三镇作为一军,加上支持单位约有二万人。
以新式编制来看,营级单位由三千人压缩到一千多人,镇级单位由近万压缩到五千左右,走的是精兵路线。如果同盟军真有三镇十二营,总共二万之数的精锐之师,在当今天下,何惧没有立足之地?!
在吴淞的防卫战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崇明岛来支援着这个沿江堡垒。高旭把同盟军第三镇的编制重新整编,除了徐鸿的第一营外,又把赵天武的海盗支队、邬含蓄的庄丁支队、马三炮的工匠支队都改制为营,分别作为第三镇的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
赵天武第二营的兵士大多出身海盗,擅长水性,增设一支水哨,作为水师6战营。邬含蓄出身锦衣卫,刺探情报是他的长处,他的第三营便设一支情报队,收集各在清军的动静。至于马三炮本身就是个铳工炮匠,他的第四营兵士大都出身于高氏工坊,高旭则是让他筹建一支火炮营。
为了增强同盟军将士的凝聚力,高旭定下了每日早上向中华同盟旗宣誓的规章。在旭日东升之际,除非身在战斗之中,否则所有的同盟将士必须向中华旗宣誓。高旭推行的这种早上的升旗仪式,对于后世来说,习以为常,但在这个时代来说,使得同盟军分外的与众不同。
在朝辉中,高旭神色庄严地走上主席台。
立在主席台上,高旭向台下的四营人马行着击胸军礼,然后看着以夏完淳为的几个亲兵缓缓升起中华同盟旗,台下两旁的以满江红为基调极为豪壮的军乐响起,接着全军将士一边行礼,一边齐声喊着同盟军的建军纲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新编后的同盟军第三镇四个营,总共五千多将士的齐声呐喊响彻了整个吴淞城。
高旭望着那面迎风飘扬的中华同盟旗,心中感慨万端,只要这面旗帜不倒,这个饱受着满清铁骑摧残的时代就有希望,这个旗帜所代表的民族就有希望!
在吴淞城外的江面上,同盟舰队也击着隆隆的炮声,应和着城内震天的宣誓声。
一直呆在吴淞城里考察高旭以及他的同盟军的顾炎武与归庄俩人,已经习惯了同盟军在旭日下的升旗宣誓仪式。不得不说,对于这种仪式所带来的向心力,着实让他们俩人惊异不已。这与他们以前见过的所有军伍浑然不同,这是一支忠于一面旗帜的军队。这支军队焕着蓬勃的朝气。以前那种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话,早已丢到了九宵云外。
他们凝聚在一起,不再是像以前明军那般为了当兵吃粮,他们是为了悍卫自己的冠尊严!
在吴淞城以西的清军营地里,正在做着美梦的尼堪被那震天的呐喊声惊醒,走出帐外,望着吴淞城勃然大怒道:“这些南蛮子真是烦死人了,每天早上都这样鬼嚎。来人,整顿人马,今日一定要屠了这吴淞城,让老子落个耳根清净!”
旁边的心腹满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