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未央宫、长乐宫,朕占着也是白占着,不能物尽其用。
  如今长安初定,尚有青、幽、并、凉四州未定。
  天下百姓刚刚经历了长达近二十年的战乱,穷苦不堪。
  无论是平定青幽四州,还是让百姓们恢复农耕,都需要用钱用粮。
  我们修缮、重建被刘歆等人破坏的御史府、丞相府、大将军府等等衙门,也需要用钱。
  即使如此,为何不在未央宫和长乐宫办差,将修缮和重建各级衙门的钱财省下来,用来充实军备,恢复农耕?”
  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思量起了鱼禾的话。
  鱼禾继续道:“朕知道让诸位在宫里办差,诸位肯定会觉得多有不便。所以朕决定将长安宫宫城改为皇城。
  北宫、桂宫、明光宫所属,改为宫城。
  为了区别宫城和皇城,朕加高长乐宫和明光宫中间的那一道城墙,并且将左右虎贲卫全部调遣到宫城守卫。
  将皇城的几处门户交给卫将军统管。
  往后未央宫便是章台,未央宫前殿便由章台令坐镇,中殿用于上朝、登基、宣诏、迎使之用,后殿归朕理政之用。
  前殿和中殿两侧的几个主殿,归九部所用,主殿边上的偏殿,归九部下辖的各司衙门所用。
  剩余的殿房,便充为各部卷房。
  长乐宫便是虎台,前殿由虎台令坐镇,中殿用于商议军务,后殿留作朕商议重大军情时所用。
  三座大殿两侧的几个主殿、偏殿,分别由虎台辖下三部商议分配。”
  鱼禾将各殿的用途都分配了,明显是已经决定好了。
  群臣们被鱼禾的为江山社稷献出两宫的精神感动的不轻。
  此前历朝历代的皇帝可没有这么干过。
  一个个很不得将自己架的高高的,跟群臣、百姓们离的远远的,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神秘感,以及高人一等的身份。
  鱼禾揭开了神秘感,放下了身份。
  群臣们怎么能不感动。
  但感动归感动,冯英等人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冯英看了一眼耿况。
  耿况缓缓躬身道:“陛下,宫城乃是天子居所,臣等岂能滋扰,又怎敢滋扰?陛下爱护百姓之心,爱护臣等之心,臣等感激莫名。
  但臣等还请陛下三思!”
  鱼禾笑道:“耿况啊,你知不知道我大周如今治下有几州,有几郡,有几县,又有多少百姓?你又知不知道,被刘歆等人残害以后的三辅百姓过的有多苦?
  被铜马、五校、赤眉等乱军残害了十数年的冀州百姓和徐州百姓,又有多少人易子而食?”
  鱼禾说到了最后,脸上已经没有笑意了,他掷地有声的道:“朕已经将益州各郡、荆州四郡、交趾三郡、甚至刚刚恢复生机的扬州,所有的关仓都挖空了。
  连东越西越两个属国的存粮,朕也挖空了。
  所有的粮食除了大军所需,剩下的全部分配到了新征的各地。
  但是新征的各地,仍然有人饿着肚子,仍然有人易子而食。
  朕现在省一个铜钱,就能为百姓省下一口粮。
  御史府、丞相府、大将军府等各级衙门,修缮一番,所需的钱财在四万万钱(也就几十万贯)。
  四万万钱,足够数十万百姓活命。”
  鱼禾起身拍桌道:“让出未央宫和长乐宫,能让数十万百姓活命!朕觉得不亏!”


第622章 出使!
  群臣们都知道鱼禾是一个在乎百姓的皇帝。
  但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知道,鱼禾是一个将百姓们放在心里的皇帝。
  难怪此次北征,鱼禾手底下没出现过什么逃兵,就算是民夫,也少有逃跑的,甚至还有不少人主动跑来投军,将校倒是跑了几个。
  如此皇帝,值得百姓以命相报。
  鱼禾推心置腹的道:“我大周正在饿肚子的百姓,远不止数十万。若是让出整个长安宫宫城,能让我大周所有的百姓都填饱肚子。
  朕会毫不犹豫的让出长安公宫城!”
  马况噌一下从座位上站起身,在群臣们愕然的目光中,走到殿中,郑重的向鱼禾一礼,掷地有声的道:“臣马况,请任起居注!”
  群臣们一片哗然。
  好家伙,食九千石的尚书都不要了,要跑去当一个食六百石的起居注!
  马况难道是封了?!
  群臣们暗中揣测。
  唯有马员、马援清楚马况到底在做什么。
  马况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对利没太大兴趣。
  他追求的是忠义之道,是名留青史。
  马况在知道了鱼禾心里有百姓,并且将百姓看的很重以后,他就想将鱼禾的一切记录下来,流传到天下,流传到后世,让所有人都清楚鱼禾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时代。
  鱼禾对百姓们再好,再为百姓们着想,百姓们也不一定知道。
  所以马况想借着自己的笔墨,让百姓们知道鱼禾对他们有多好。
  然后跟着鱼禾一起名垂青史。
  鱼禾只要做到他所说的,民贵均轻,那千古一帝中,必有鱼禾一席之地。
  身为这样一位皇帝的臣子,能跟他一起名垂青史。
  马况觉得,比当什么劳什子的尚书都值。
  反正,马氏没了他,依然是大周第一勋贵。
  他抛弃了高官厚禄,对马氏的富贵不会有半点影响。
  鱼禾听到马况的话,有点发楞,良久以后,有些无奈的道:“让你一位尚书去做起居注,那不是折辱了人才?”
  马况一脸遗憾,想再争取一下。
  就听鱼禾又道:“我大周也不会设起居注!朕不希望朕后宫里发生的一切,被人写到书上,在民间广为流传。
  诸位爱卿应该能理解朕的心思。
  毕竟,诸位爱卿后宅里发生的一切,也不希望被人知道吧?”
  听到这话,冯英有点不干了,“陛下,起居注最主要的作用是传给后世,让后世帝王以陛下的起居为准,以正言行。并非是传到民间,给百姓传阅。”
  鱼禾坦然道:“朕后宫里的一切,无需子孙效仿。子孙从朕起居中,也很难学到任何于国有用的东西。
  朕在施政方面的一切,朕不觉得需要隐瞒,倒是可以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传给百姓,让他们看一看朕的得失,从众借鉴一部分智慧。”
  鱼禾说到此处,看向马况,“朕准许你在闲暇之余,记录朕在政务和军务上非机密的大小事务。
  朝野内外非机密的大小事务,你也可以记录。
  待到你书成之日,朕会赐下笔墨。”
  马况听到这话,眼前一亮。
  虽说不能充任鱼禾的起居注,记录鱼禾的一切,但能记录鱼禾在政务和军务上的非机密大小事务,那也不错。
  书成以后,鱼禾还会赐下笔墨为书‘盖章’。
  那就更不错了。
  马况赶忙躬身道:“多谢陛下!”
  冯英、耿况、杨音等一众文臣,瞬间觉得有点酸。
  这差事他们也想干。
  虽说没有什么钱财方面的收获,但是名望却大把大把的。
  以他们现在的官职,也不在乎钱。
  鱼禾摆了摆手,让马况退下,然后道:“将未央宫和长乐宫设为章台和虎台的事情就这么定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冯英、马援等人迟疑了一下,齐齐躬身。
  “喏!”
  鱼禾已经下定了决心,并且了给了充足的理由,冯英、马援等人也不好再拒绝。
  但是占据了未央宫和长乐宫做衙门,他们心里始终不是滋味。
  始终觉得鱼禾太委屈。
  冯英迟疑了一下,沉声道:“待天下靖平,百姓富足安乐,当另造新宫,以安陛下!”
  群臣们纷纷点头附议。
  鱼禾笑呵呵的道:“你若是加上,待目光所及之处皆为周土,待天下靖平、百姓富足安乐,当另造新宫。那朕便允了!”
  冯英的话,是一个美好的期许。
  但也有机会达成,而且还有很多空子钻。
  鱼禾将空子给填了,顺便给了一个更美好,更大的期许。
  大到他这辈子是不可能完成了。
  只能看后世子孙争不争气。
  冯英不知世界之大,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当如此!”
  鱼禾哈哈一笑,“这是诸位爱卿给朕的承诺!朕希望诸位爱卿铭记于心!朕期待诸位爱卿兑现承诺的那日!”
  群臣齐齐躬身。
  “臣等必定不负陛下所望!”
  鱼禾满意的点了点头,坐正了,道:“章台、虎台的事情商量妥当了,那我们商量商量出使、招抚的人选。
  招抚青、幽、并、凉四州的人选已经定下。
  但仅仅由任光一个人去的话,略显单薄。
  四周横跨万里,任光一个人短时间内也很难招抚完。
  所以朕的意思是,让任光主使凉、并二州,青、幽另择副使去安抚,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一个人去出使青、幽、并、凉四州的话,那真是要从东走到北,从北走到西,要绕一个大圈子,有两万多里之遥。
  在这个交通不便利的时代,没个三年五载怕是完不成。
  鱼禾可等不了三年五载,所以他有必要派人充作副使,分别出使。
  冯英等人也清楚,此事交给任光一个人去做的话,很难完成。
  听到鱼禾的话,冯英等人纷纷点头。
  杨音主动请命,“臣愿往!”
  鱼禾笑了笑,没说话。
  杨音不合适。
  任光在朝堂上的地位比杨音次一等。
  任光充任主使,让杨音去做副使,那岂不是乱了上下了。
  耿况沉吟了一下,也主动请命,“臣在幽州任职多年,熟悉幽州各地,跟幽州各郡的郡守也有些交情,臣的故旧中,也有不少在幽州充任要职。
  臣可以去出使幽州,为陛下劝降幽州各郡。”
  耿况心里其实没多大把握,所以才会沉吟了一下才开口。
  因为耿况心里清楚,劝降幽州各郡的郡守的可能性极低。
  幽州牧朱浮和渔阳太守彭宠,都不是啥好人。
  特别是幽州牧朱浮,那厮坏透了。
  在大新乱象丛生的时候,就生出了不臣之心。
  只是野心不大,只想割据幽州,当一个土皇帝,没想着征战天下。
  那厮如今将幽州当成了自己的自留地,鱼禾想要,他肯定不愿意交出来。
  耿况之所以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鱼禾,是因为他知道,鱼禾也知道这些消息。
  鱼禾现在派人出使各地,也没想过使臣所到之地,一片臣服。
  鱼禾实在筛选四州之内愿意臣服他的人,也实在为他征讨四州减轻压力。
  待到一番招抚完了以后,臣服的必然会被鱼禾终用。
  不臣服的,鱼禾必征。
  鱼禾听到耿况请命,依然笑而不语。
  耿况迟疑了一下,道:“陛下若是觉得臣不合适,臣可以让臣次子耿舒代臣出使!”
  冯英听到这话,忍不住笑道:“耿御史还真是举贤不避亲呐!”
  耿况瞥了冯英一眼,没有搭话。
  因为他听出,冯英这话里没有恶意,纯粹是调侃他。
  群臣原以为鱼禾依旧会笑而不语,没料到鱼禾居然开口了,“耿爱卿对幽州了解颇深,那么耿舒对幽州了解应该也不浅!
  有耿爱卿的香火情分在,耿舒去出使幽州的话,应该会容易一些。
  那就算耿舒一个!”
  说到此处,鱼禾看着群臣笑道:“各位爱卿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举?”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