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暗骂刘秀鲁莽之余,纷纷率军杀出。
  五校、铜马、朝廷兵马在大乱之中,那是他们对手,被他们一路追杀出了营地,追到了滍川。
  五校、铜马、朝廷兵马想着跑过滍川,应该就可以逃离追杀,所以一个劲的往水里扑。
  结果他们下水没多久,滍川发了大水,一口气淹没了他们足足三万多人。
  朝廷兵马大溃,王匡、刘伯升、刘秀等人反败为胜,并且打出了惊人的战绩。
  而这惊人战绩的开端,就是刘秀袭营。
  刘希此举被传成了神迹,在天下各处广为传颂。
  可以说王匡、刘伯升等人此战能胜,全凭刘秀这一次袭营。
  以数千人撬动近二十万人,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鱼禾原以为他改变了大新的历史,让王寻、王邑等人跑到凉州去找刘歆麻烦了,就不会再出现昆阳之战了。
  没料到,昆阳之战还是出现了。
  主角还是刘秀,只不过战败的变成了东山荒秃、甄阜等人。
  鱼禾点着头道:“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不过对我们并没有任何影响。”
  冯英急忙道:“现在是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可以后就说不定了。那甄阜和东山荒秃等人一败,为王匡、刘伯升、刘秀等人留下了无数粮草、兵甲、牲畜。
  王匡、刘伯升、刘秀等人只要利用好这些粮草、辎重,实力瞬间会壮大十数倍,甚至更多。
  南阳郡、颍川郡等地,已经有人开始宣称刘伯升和刘秀兄弟乃是天命之人,有上苍庇佑,各地的义士已经纷纷赶到南阳郡去相投。
  主公若是不早做打算,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主公的劲敌。”
  刘伯升和刘秀的崛起速度,跟坐火箭似的,如今又打出了一个堪称神迹的战绩。
  冯英有点被吓到了。
  他觉得刘伯升和刘秀不加以制约的话,以后一定会成为鱼禾的大敌。
  鱼禾知道刘秀这个挂逼不能依照常理看,他早早的就盯上了刘伯升和刘秀,也知道他以后的敌人当中,必然有他们两兄弟中的一人。
  但只有一人。
  如今他们两兄弟都活着,鱼禾还不需要对他们动手。
  刘伯升不是善茬子,刘秀也不是善茬子。
  两个人的性格和思想又有巨大的差异。
  迟早会出现争端。
  刘秀不听刘伯升号令,私自率军离开昆阳城,或许就是一个开端。
  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是一蛟一龙,蛟还骑在龙头上?!
  而且这一蛟一龙旁边,还蹲着王匡和王凤两只猛虎。
  昆阳之战,他们是胜了。
  可是随后迎接他们的就是养蛊式的内斗。
  王氏兄弟和刘氏兄弟争斗,刘氏兄弟自己明争暗斗。
  王氏兄弟无容人之量、刘伯升不愿意向人低头、刘秀是个腹黑男……
  也许历史上刘伯升、刘稷等人的死,刘秀在其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鱼禾一念至此,沉吟着道:“你说的不错,此二人确实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大敌,我会派人盯着他们。不过我不会动兵,因为现在不是动兵的时候。”
  冯英苦着脸道:“臣知道主公要等到王莽有了结局以后再动兵。可真到了那个时候,刘伯升和刘秀恐怕就已经成庞然大物了。
  毕竟,他们是汉室后裔。
  他们起兵以后,又犹如神助,很容易取信于百姓。
  他们一旦坐大,我们北上就会困难许多。”
  说到此处,冯英又沉吟着道:“而且王匡和刘伯升联手,声势浩大,很有可能会兵进襄阳,拔了我们北上的桥梁。”
  鱼禾点了点头,确实有这个可能。
  大敌当前,一致对外嘛。
  王匡和刘伯升刚刚击溃了朝廷的兵马,士气正旺,借机拔了他安插在江北的钉子,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谁背后多一个钉子,心里都不会痛快。
  先拔钉子,再内斗,对他们并没有多大影响。
  若是操作得当,还能借刀杀人,在拔钉子的同时,解决竞争对手,一石二鸟。
  毕竟,他这柄刀很锋利,足以帮他们解决掉竞争对手。
  “你说的不错,确实有这个可能。我回头会传令荆州各郡和益州各郡,让他们调集郡兵和县卒,随时准备驰援南郡。
  此外,我们也可以帮刘秀一把……”
  鱼禾若有所思的说。
  冯英愕然的看向鱼禾,“帮刘秀一把?”
  冯英有点懵,鱼禾这是觉得对手不够强大,要帮对手快速结束内斗,催生出一个更强大的对手?
  这是嫌命长?
  还是觉得逐鹿天下有点太容易,想给自己找点挑战,找点刺激?
  鱼禾笑着点头道:“我曾经听人说,刘秀出生的时候,有异象出现。当时赤光盈屋,当年稻米一茎生了九穗,所以刘父为他取名刘秀。
  而刘秀的祖先汉高祖刘邦以赤帝之子为名斩白帝之子起义。
  刘秀诞生之时,赤光盈屋。
  是不是说他就是汉高祖刘邦的继任者,这一代的赤帝之子呢?”
  鱼禾说到此处,没有再往后说。
  但是他所要表露的意思,冯英已经领悟到了。
  冯英也明白了鱼禾口中的‘帮刘秀一把’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今刘伯升和刘秀之间,是以刘伯升为首。
  他们麾下所有将校也以刘伯升马首是瞻。
  若是将鱼禾这番话传扬出去,再结合刘秀此前偷袭铜马和五校大营时候发生的种种异象去印证。
  那鱼禾的话可信度就会变得很高。
  刘伯升想做天子,但刘秀又有天命加身。
  那刘伯升是会大大方方搞一些兄终弟及呢,还是防着弟弟?
  冯英觉得,防着弟弟的可能性会更高。
  毕竟,刘秀在昆阳城违背过刘伯升的命令。
  间隙已经存在了。
  “主公此举,妙啊!”
  冯英心中再也没有怀疑和担忧,取而代之的是敬佩和赞叹。
  鱼禾淡然笑道:“谈不上有多妙,小把戏而已。”
  冯英乐呵呵的道:“那也能生出奇效不是?”
  鱼禾笑着点点头。
  只要刘伯升开始防备刘秀,兄弟二人之间的间隙就会越来越大。
  刘秀是忍着,还是不管不顾,兄弟二人最终都会走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因为刘秀忍着的话,总有忍无可忍的一天。
  刘秀不忍的话,他又太出色。
  出色到刘伯升压不住。
  只要刘秀的声望和功劳在攀升,刘伯升对他的警惕就会跟着攀升。
  当警惕攀升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就会化为杀心。
  鱼禾不认为在皇位面前,刘伯升会顾及跟刘秀的兄弟情谊。
  就像是历史上刘秀明知道刘伯升可能会死在刘玄手里,也仅仅是劝解了一下,并没有强行带着刘伯升反出绿林一样。
  毕竟,在权力场和逐鹿场上,情谊这东西太廉价了,廉价到可以忽略不计。
  “臣这就去操持此事!”
  冯英起身,准备去落实此事。
  鱼禾却摆了摆手,好笑的道:“你一个相国,怎么能做这种事呢。传出去了名声还要不要了?就算你不在乎名声,也得在乎一下我的名声吧?”
  冯英一愣,一脸尴尬。
  他急着帮鱼禾解决潜在的隐患,倒是忘了这个茬了。
  此事终究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确实不适合鱼禾和他去做。
  “吕嵩还有半个月,就该回来做事了,到时候让他去就行了。”
  吕嵩就是干这个的,让他去做,刚刚好。
  冯英迟疑着道:“会不会太晚?”
  鱼禾摇摇头,道:“不晚,怎么会晚呢。我们得给刘秀一些时间,让他在昆阳所作的一切传扬的更广一些。”


第540章 王氏宗亲恨王莽不死啊!
  昆阳一战,刘秀的战绩惊世骇俗,传扬的极快,但即便如此,也只有荆州一部分郡县和豫州一部分郡县的百姓知道。
  其他地方的百姓并不知情。
  刘秀的名头还不够大,还不够响亮。
  离间计就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发酵。
  但若是天下人人皆知刘秀的战绩,必然会有无数仁人志士跑到南阳郡去,指名道姓的投奔刘秀。
  那个时候用离间计,不需要太多时间发酵,便能见效。
  所以鱼禾觉得有必要等一等再用离间计,不需要那么着急。
  冯英也是聪明人,经鱼禾这么一提醒,也明白了其中的门道,当即施礼道:“那臣就静等着看吕伯的手段……”
  吕伯便是吕嵩。
  鱼禾此前封吕嵩为伯爵。
  所以冯英称吕嵩一声吕伯。
  倒不是说吕嵩身负爵位,地位就显得比冯英尊贵,需要冯英加以尊称。
  而是冯英对吕嵩印象不错,所以高抬了一下吕嵩。
  不然,以他相国的身份,直呼其名,那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鱼禾点了点头,叮嘱道:“襄阳城那边你多盯着点,有任何风吹草动,及时告知给我。”
  冯英郑重的点头,“臣明白……”
  襄阳城是鱼禾北上的一个关键点,如今有被王匡、刘伯升联手攻打的可能,肯定得多盯着点。
  虽说鱼禾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即便是冯英不盯着襄阳城,也不告诉鱼禾任何襄阳城的东西,鱼禾也能将襄阳城的一切了如指掌。
  但鱼禾的消息来源是四海镖行,那是探子机构,是鱼禾的私属。
  他们呈报的消息可不能当成公文看待。
  鱼禾如今已经称王建制,也任命了冯英为相国,那冯英就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鱼禾即便是什么都知道,冯英该汇报的时候还得汇报。
  这就叫规矩。
  “近些日子,蜀中的公孙述、凉州的刘歆、徐州的樊崇,情形如何?”
  鱼禾突然开口询问。
  近些日子他在寝宫养伤,公孙述、王匡、刘歆等人的消息他知道一些,但并没有了解太多详情。
  如今腰伤好的差不多了,也该详细的了解一下公孙述等人的情况了。
  冯英听到询问,忙道:“凉州的刘歆在得到了公孙述的驰援以后,勉强在严尤等人的攻伐下站稳脚跟。
  月前王寻和王邑重掌大权,隈嚣瞅准时机,率军猛攻,又夺回了一些郡县。
  如今双方正在安定郡内对持。”
  鱼禾撇了撇嘴,有些无语。
  王寻和王邑还真是狠王莽不死。
  明明没人家严尤有能耐,偏要作。
  乖乖躺在大营里等严尤带飞不好吗?
  严尤煞费苦心将他们两个人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干净,扳回了一城。
  他们一作,又没了。
  这下征凉大军彻底凉凉了。
  严尤能给他们续一次命,不代表严尤能给他们续一辈子命。
  他们作一次,严尤还有办法收拾。
  作两次,严尤就算是拼了老命也救不回来。
  因为即便是严尤有能耐能稳住战局,王莽的粮草也供应不上了。
  王莽如今能掌控的地方在不断被压缩。
  手里的粮草大部分给了征讨凉州的王寻和王邑,剩下的原本还能支应征凉大军一些时日。
  可随着王匡派遣太师公王匡跟樊崇开展,派遣甄阜、东山荒秃等人跟王匡和刘伯升开战。
  手里仅剩的那点粮草也搭进去了。
  王莽如今是穷的叮当响,也步入了穷途末路。
  如今仅凭着征凉大军和征徐大军在维护颜面。
  这两支大军中任何一支垮了,王莽的大新也就跟着垮了。
  作为主掌其中征凉大军的统帅,王寻和王邑疯狂作,那就是恨王莽不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