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莽将州牧之位轻许,还允许世袭,实乃亡国之举。”
  杨音略微一愣。
  鱼禾又感慨道:“春秋战国就是最好的例子,王莽难道是想让新王室成为第二个周王室?”
  杨音听到这话,认可了鱼禾的说辞,深以为然的道:“真如主公所言的话,不出几代,新室恐怕要重演周王室旧事。
  如此说来,新室亡国之祸,早在新室初立的时候,便已经被新帝亲手埋下了……”
  说到最后,杨音神色复杂。
  杨音惊叹于鱼禾目光长远,也鄙夷王莽短视。
  鱼禾点点头,“历史上每一个朝代所走的路都不同,他们都失败了,那就说明他们的路走不通,回过头走他们的的路,那么结局也是注定的。
  所以我们应该向前看,取长补短,走出新路。”
  杨音郑重的点头,向鱼禾深深的一礼,大有一副和鱼禾共勉的意思。
  鱼禾收起了竹简,思量了一番,吩咐眼前的骑士,“你回去告诉吕嵩,让他将马援的两个侄儿,送回益州郡,交给马援的家眷抚养,再让他给马余传信,婉拒马余的好意。”
  骑士应允了一声,郑重一礼,退出了驿舍。
  鱼禾又对鱼蒙道:“你派人去一趟合浦郡,告诉杨丘,让他将手里的兵马暂时交给我少母,赶去巴郡,暂时充任北山军副将一职,统管北山军。
  再派人传话给马援,就说马余病重,有性命之忧,我允许他暂时离开北山军,前去探望。
  顺便传话给朱遵,让他暂时统管犍为郡和半个巴郡的民政。”
  鱼蒙迟疑了一下,“朱遵一个人统管犍为郡和半个巴郡的民政,是否过于单薄?”
  鱼蒙其实是想询问鱼禾,朱遵此人可不可信,给这么大权力,会不会有危险。
  犍为郡还好说,半个巴郡以北,就是公孙述和朝廷角逐的战场。
  朱遵要是起了歹心,率众反叛,那阴识就危险了,眼前大好的局面也很有可能会逆转。
  只是碍于杨音在场,鱼蒙不好明说。
  鱼禾摆摆手,“无碍……”
  朱遵此人,鱼禾还是了解的。
  朱遵对公孙述这个伪善的家伙没什么好感,历史上朱遵就是死在了抵御公孙述征讨犍为郡的战场上。
  所以朱遵不可能率众反叛,去找公孙述。
  至于朝廷,那更不用担心。
  朱遵心怀的是汉室,而不是新室,朝廷两次出兵,将朱遵族里的父老折腾得不轻,朱遵对朝廷也没有什么好感,甚至还隐隐怀有敌意,所以不会去归顺朝廷。
  若半个巴郡以北的是汉光武刘秀的地盘,那鱼禾才会担心一下。
  鱼蒙见鱼禾没有异议,便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言。
  鱼蒙下去派人传信,鱼禾又陪着杨音闲聊了一会儿,给杨音出了一些治理交趾三郡的策略。
  此前鱼禾还不了解杨音和谢禄,所以在给他们治理交州三郡策略的时候,还有所保留。
  得知杨音和谢禄为了交趾三郡的权柄,连面皮了不要了。
  那鱼禾就不需要在有所保留了。
  一些阴损的怪招,在鱼禾的有意提醒下,杨音都领悟到了。
  主公和臣属越说越起劲,隐隐有心心相惜的味道。
  谢禄在驿舍内等了许久,也没等到杨音回去,跑到鱼禾这边一看,见杨音和鱼禾聊的畅快,话题还很劲爆,不是什么好人的谢禄也加入到了其中。
  三个人一直聊到了入夜,才意犹未尽的各自回房睡下。
  次日。
  天还未亮。
  雄心万丈的杨音和谢禄就起了,他们打点了行囊,带上了侍卫和钱粮,在鱼禾驿舍外躬身一礼后,踏着晨露,赶往了交趾三郡。
  鱼禾起床以后,听说杨音和谢禄不辞而别,略微有些发楞。
  从鱼蒙口中得知,杨音和谢禄在他驿舍外施礼以后,才离去了。
  鱼禾便明白了杨音和谢禄不辞而别的意思。
  两个人是在借此向鱼禾展现他们的决心。
  他们是想告诉鱼禾,不将交趾三郡治理成鱼禾想要的样子,绝不会见鱼禾。
  “坏是坏了一些,但心中各有坚持,是两个贤才,我没看错人,也没有白跑一趟。”
  鱼禾伸了个拦腰,赞叹了一句。
  杨音和谢禄虽然鬼主意不少,在跟他攀谈的时候也提到了不少坏到流浓的手段。
  但鱼禾依然觉得他们是贤才。
  鱼禾选的是治理地方、从占氏姊妹手中夺权的官员,又不是教书育人的先生,所以在品行方面并不需要太高的要求。
  只要心中有坚持,有才能,能治理好地方,且不祸祸百姓,那就是好官。
  品行高洁,如同君子一般的人,不适合做官,只适合去研究学问。
  官场上不需要君子,君子也做不好官。
  在个人品行上修炼到圣人境地的孔子,就是个例子。
  孔子品行高洁,学问高深,可他众生也没有受到重用,在列国宣讲学问,列国君主皆没有重用他。
  并不是列国君主有眼无珠,也不是孔子的品行和学问有问题。
  而是品行高洁的人做不好官,也治不好国。
  孔子若是放弃出仕,潜心授徒、潜心研究学问,各国君主绝对会以最高的礼遇迎接他,将他当成神明一样供起来,甚至还会不惜血本,为他营造一座庞大无比的学宫。
  鱼禾选才,就看三点,有没有能耐、有没有坚持、会不会祸祸百姓。
  剩下的,鱼禾一概不管。
  一个人没能耐、没坚持、也不管百姓死活,那怕学问高的吓人,名声传遍天下,鱼禾也不会让他做高官、治理地方,顶多会让他去做一些教书育人、研究学问的官职。
  “收拾收拾东西,去苍梧郡。”
  鱼禾吩咐了鱼蒙一声。
  原本鱼禾打算在见过杨音和谢禄以后就返回江陵城的。
  但得知了王莽的旨意已经传到了扬州,扬州会出兵荆州,所以鱼禾准备去一趟苍梧郡,盯着点扬州动向。


第403章 宝藏男亡承
  从伏牛山到苍梧郡,要路经郁林郡。
  鱼禾麾下大军征讨交州的时候,最先攻克的是象郡,其次就是郁林。
  因此,大军在郁林待的时间很长,已经将郁林各个反对势力清除,郁林各县也已经平定。
  郁林已经逐渐恢复了郡治。
  各地百姓在驻扎在各地的兵马引导下,正在恢复春耕,各县的商贾也在努力沟通各县稀缺的货物。
  鱼禾进入郁林以后,看到百姓在忙着恢复农桑,商贾们在匆匆贩运货物,兵卒们策马狂奔在各处官道上,在巡视四处。
  比起正陷入混乱中的荆州,郁林郡的人已经熬过了劫难,正在努力的焕发着生气,各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鱼禾对郁林郡发展很满意,所以并没有出面干涉什么。
  他在郁林郡各处巡视了一番,然后赶往了郁林郡的郡治布山县。
  后世关于郁林郡的郡治布山县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广西贵港城南,一说在广西桂平。
  《旧唐书》记载,布山县即桂平,但经过后世史学家考证,广西贵港城南的可能性更大。
  鱼禾赶到了布山县县城以后,认可了后世史学家们的说法。
  虽然新朝的地形地貌、建筑,跟后世天差地别。
  但是地图上的位置,却没办法变。
  鱼禾看过了布山县县城,又看了看简易的地图以后,断言布山县就是广西贵港城南。
  但这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在新朝,没人能跟鱼禾讨论这个问题,在郁林郡,也没人会反驳鱼禾的说法。
  布山县县城,是一座大城,远比犍为郡郡治和益州郡郡治要大。
  城池占地达到了数万亩,里面居住着近十万人。
  北方的那些豪强,说交州乃是蛮夷之地,明显有些小逊了交州。
  就布山县县城这种规模,在北方也属于大城。
  城门口的沽酒的小庐,歇脚的窝棚,城内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街道上穿着讲究的行人,无一不彰显布山县的富庶。
  先秦的时候,往交州迁移了数十万人,这些人可不是吃干饭的,其中不乏匠人、商人。
  只要有匠人和商人,以及消费人群,经济就能发展起来。
  交州之所以被称之为蛮夷之地,大概是在文化上有所欠缺。
  交州没有什么闻达于天下的鸿儒,也没有什么家学渊源的豪强,甚至连文室也没有几座。
  交州的稚子,那怕是聪明绝顶,没有鸿儒教导,没有足够的书籍供其阅读,也难以成才。
  也正是因为如此,交州出不了闻达于天下的鸿儒,也出不了名震天下的饱学之士。
  这是一个死循环,除非有外力介入。
  鱼禾在看到了布山县的经济发展的还不错以后,就想在布山县广开文室,再请几个大儒,在交州传播文化的种子。
  不过此事暂时只能想想,因为如今诸事未定,鱼禾还有许多更紧要的事情要做。
  镇守郁林郡的是亡承。
  王奋和鱼父在攻克了郁林、苍梧,庄乔在攻破了合浦以后,亡承就将临时行营迁移到了布山县。
  一则是为了方便传信。
  二则是方便治理诸郡。
  鱼禾入了布山县,踏着白石道,进了郡衙,见到亡承的时候,愕然愣在了原地。
  “你这是……”
  鱼禾盯着瘦了一圈,眼窝深陷、脸色苍白的亡承,一脸难以置信的问。
  “咳咳……”
  亡承轻咳了几声,在侍卫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到鱼禾面前,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个笑意,“偶感风寒,不碍事。”
  说到此处,亡承略微抬起手,向鱼禾一礼,一脸歉意的道:“太守特地来看亡某,亡某却未曾远迎,还请太守恕罪。”
  亡承很客气,姿态也放的极低,简直就是将自己放在了鱼禾臣属的位置上。
  一个句町国的王,姿态放的这么低,明显不正常。
  “你我乃是同盟,不分高低,你何至于此?”
  鱼禾凑到亡承近前,低声说着。
  亡承干巴巴一笑,没有回答,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太守入衙。”
  鱼禾迟疑了一下,进了衙门内的正堂,刚刚坐定,亡承吩咐人将交州各郡的文书送到了鱼禾面前,让鱼禾预览。
  鱼禾不知道亡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边猜测着亡承的心思,一边预览着交州各郡的文书。
  文书是派往交州各郡各县的官员递上来的。
  这些官员当中,有一部分是从益州郡和犍为郡征调的,也有一部分是招降的,还有一部分是临时从交州民间挑选的。
  交州初定,各地的琐事非常多。
  招降的官员和从民间挑选的官员,治理地方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弄不好,惹出什么祸端,触怒了交州主事,所以大小事务都会写一封文书,送到亡承处,由亡承决断。
  亡承在文书上皆做了批示,桩桩件件都处理的十分仔细,一些比较繁杂的、难以处理的事务,亡承还会另附一份文书,在上面写上一些独特的见解,以及解决的方法。
  其中最让鱼禾称奇的,就是亡承对交州的土豪(土著豪强)和邓让麾下一些被抓捕的官员的处理方法。
  亡承准许了交州各地善良的土豪出吏。
  只要那些善良的土豪,愿意为他出力,可以直接到衙门里自荐,衙门经过甄别以后,会将他们送到临县出任小吏。
  亡承通过这一手,成功的招募到了两百多小吏,分别派往了各郡各县。
  小吏是地方衙门的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