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鱼父不知道鱼禾跟亡承和庄顷是怎么谈的,但他还是备下了足够的粮草,供应大军。
  鱼禾之所以没问鱼父要粮,其实也是准备将粮草留给大军用。
  虽说庄氏藤甲、亡氏武戈的粮草,皆由庄、亡两家供应。
  但两家的粮草运送到平夷,不仅路透遥远且艰难,而且耗费还极大。
  所以鱼禾决定让庄、亡两家将供给平夷县将士们的粮草,送到夜郎县,供给他手下的兵马。
  他则会打开平夷城的粮库,为庄、亡两家的兵马供应粮草。
  如此一来,中途的损耗了没了。
  对鱼禾,对庄、亡两家,皆有好处。
  鱼母带着鱼氏女眷,浩浩荡荡的沿着官道往西南方向而去,自然引起了平夷城内各大商家的主意。
  曹真、申屠义、刘谋等一众豪族留在平夷城的管事,齐聚到了鱼宅,询问鱼父平夷城是不是有什么动荡。
  鱼父没有隐瞒,开诚布公的告诉了他们,朝廷要再征西南,并且派遣了二十万大军。
  平夷城有九成九的机率会被盯上。
  一时间各家管事慌了神,急忙派人回南郡去请示曹真等人。
  当然了,阴氏的管事就有点悲催。
  阴氏家主阴陆,将阴氏在平夷城,甚至西南的生意,全部交给了阴丽华和阴识。
  结果阴识和阴丽华全部追着鱼禾跑到益州郡去了。
  阴氏管事还要派人去益州郡请示。
  一去一回,一个月估计就没了。
  朝廷的兵马指不定那一天就冒出来了,所以他心里特别苦。
  平夷城内众豪族管事的反应,鱼母等一行鱼氏女眷可不知道。
  一行数百人,出了平夷城,不足十里。
  亡洢率先勒马驻足。
  庄乔在鱼母惊愕的眼神中,将儿子递到了鱼母怀里。
  “姐姐,奘儿就交给你了。”
  庄乔依依不舍的捏了捏鱼奘粉粉嫩嫩的小脸蛋。
  鱼母怀抱着鱼奘,急声道:“二妹这是何意?”
  庄乔轻声笑道:“此次朝廷征召了二十万大军征讨西南,手笔不可谓不大。相公一个人在平夷城,没有个人照应可不行。
  我准备留下,照应照应相公。”
  鱼母急忙喊道:“二妹,奘儿才刚刚出声不久,你怎么舍得撇下他。打仗那是男人家的事,咱们女人家就别掺和了。”
  庄乔微微摇头,笑着道:“姐姐,奘儿就交给你了。”
  鱼母急了,“二妹,这个家就算要女人家出头,那也是我这个当家主母出头,不应该是你啊。”
  庄乔知道鱼母是在担心自己,她笑着道:“姐姐不必担心,妹妹的武艺不敢说有多高强,但是保住相公,保住自己,还是没问题的。
  姐姐也别劝了,妹妹心意已决。”
  顿了一下,庄乔又道:“三妹也打算留下,跟我一起照应相公。”
  鱼母颤颤巍巍的张了张嘴。
  庄乔却没给她开口的机会,“你也别想着劝她,她平日里虽然被相公吃的死死的,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可性子比我还倔。”
  鱼母哀声道:“鱼丰是积了几辈子福,才碰上你们两个好女人!”
  庄乔和亡洢现在留下,那就意味着要陪鱼父去搏命啊。
  鱼母心里怎么可能好受?


第296章 白象
  “驾!”
  鱼母最终还是没能拦住庄乔和亡洢。
  庄乔和亡洢骑着马返回了平夷城。
  鱼母眼角含着泪,抱着鱼奘赶往了滇池城。
  半个月后,鱼母一行到了夜郎县。
  相魁带着张休亲自迎出去二十里,将人安置在了夜郎县的县衙内。
  鱼禾也在往夜郎县走,同行的还有庄顷。
  依照鱼禾的分析,夜郎和汉阳交汇处,将会成为主战场。
  所以鱼禾决定跟庄顷一起到夜郎县督战。
  但在赶到夜郎县之前,鱼禾先去了味县。
  吕嵩在犍为、巴、蜀、广汉等郡已经奔波了近一个月了,收购的粮食,数以数十万担计算,黄金和铜锭如同流水一样往外运。
  冯茂、史熊在益州各地征粮的时候,益州各地似乎被征空了。
  可当吕嵩拿出了真金、铜锭以后,益州各地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粮食。
  根据吕嵩传回来的消息,是益州各地的豪强、官宦世家,以及一些在益州任职的官员出售给他的粮食。
  由此可见,冯茂、史熊在益州为祸的时候,益州各地的豪强、官宦世家、在职官员,没少跟在他们背后吃人血馒头。
  他们合力榨干了中型宗族、小型宗族、以及普通百姓,看着百姓们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毫不在乎。
  益州上下,可以说烂透了。
  吕嵩在拿到粮食以后,日夜不歇的派人从水道运粮。
  弄栋县那边,已经收到了八万石的粮食。
  有不少百姓,不堪乐进和任贵大战的荼毒,在吕嵩的鼓动下,跟着运粮的镖师,迁移到了益州郡。
  可惜,任贵治下的汉人少的可怜,所以迁移过来的百姓,大多是蛮人和夷人。
  味县的收获也不小,味县前前后后收到了足足二十一万石粮食。
  其中最大的一批,十三万五千石粮食,是犍为郡的大尹出售给吕嵩的。
  如今这批粮食正顺着水道而下,鱼禾赶到味县,就是来查看这批粮食的。
  吕嵩出去收粮,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唯一值得可惜的是,并没有几个汉人,在吕嵩的鼓动下,迁移到益州郡。
  汉家的百姓对故土看的比较重,在没有彻底失去希望前,他们不会离开故土。
  益州郡在他们眼里,不仅是穷乡僻壤的蛮夷之地,也是有瘴气毒害的毒地。
  祸害他们的冯茂已经被斩首,廉丹还没到,还没开始祸害他们。所以他们觉得现在他们的故土还不错,不愿意离开。
  鱼禾不可能学汉初的匈奴人、唐初的突厥人、宋一朝的契丹人和西夏人、清末的金人,率兵出去去劫掠人口。
  “起粮!”
  味县的水道的下游,巨木扎的篱笆深深的扎在水道里,水流顺着巨木的缝隙缓缓流走,水上面漂浮的木筏子,被拦在了水面上。
  味县县令,光着膀子,赤着脚,裹着一块兽皮,亲自率领着味县的百姓,以及滇池北几县的镖师们,一起从木筏子上搬运粮食。
  粮食被塞在布口袋里,上面裹着厚厚的兽皮。
  随着味县县令的号子声落地。
  水边的百姓、镖师们大声呼喝着扑向木筏子。
  打开了厚厚的兽皮,确认了粮食没有进水,他们就会招呼着自己身边的人手,将粮食尽快运送到附近刚刚建的粮仓去。
  发现了粮食进了水,他们就会将粮食运送到岸边不远的屯粮处。
  进水的粮食需要经过曝晒,然后尽快入磨。
  若是在曝晒、入磨之前,已经发霉了,那就必须掩埋或者烧毁。
  发霉的粮食可没办法食用。
  这事不需要鱼禾去提醒,味县的汉人百姓都知道。
  鱼禾、庄顷并肩坐在象背上,庄顷瞧着热火朝天的运送粮食的场面,略显激动的道:“好外甥,你这招釜底抽薪,用的果然是妙啊。
  我们现在抽空了益州其他各郡的粮食,等廉丹率领着大军到了,我看他们吃什么。”
  说到最后,庄顷爽朗的笑了起来。
  断了廉丹的粮草,他们取胜的把握就大了不少,他当然高兴。
  鱼禾瞥了庄顷一眼,没有搭理他。
  庄顷这几天正得意呢。
  他娘虽然刚到夜郎县,但是他娘抱着鱼奘的消息,却先一步传到了他和庄顷耳中。
  庄顷得知自己当舅舅了,别提多开心、多得意了。
  庄顷一开心、一得意,不仅送了他一头培训好的白象,还将他的称呼从‘鱼禾’升级到了‘好外甥’。
  以前庄顷跟他交往,也只是在关键时候才敢喊他好好外甥,平日里可不敢喊。
  “好外甥,你说,我们取胜的把握能提高几成?”
  庄顷兴致勃勃的盯着鱼禾发问。
  鱼禾一边盯着百姓们和镖师们运送粮食,一边随口道:“我们取胜的把握能有几成,得看廉丹会着重打哪一处。”
  庄顷愣了一下,疑问道:“着重打夜郎县的话,我们取胜的把握最大?”
  鱼禾收回了目光,瞥着庄顷,缓缓摇头,“着重打弄栋县和云南县的话,我们取胜的把握最大。其次是平夷,最后是夜郎。”
  庄顷愕然的看向鱼禾,“我们在夜郎县投入的兵力最多,怎么胜率反而是最小的。”
  鱼禾没好气的道:“弄栋县和云南县那边山最高、林最密。我们就算将麾下的兵马拆散,在山里打游击,也能生生的耗死廉丹手里的一大部分兵马。
  从平夷到我们的腹地,足足有数百里之遥,路上山林密布、悬崖峭壁数不胜数。
  廉丹着重打平夷的话,他的大军从平夷赶到我们的腹地,会耗的精疲力竭。
  我们也可以沿途打伏击,折腾的他们不能休息。
  反倒是夜郎,跟汉阳之间的路途只有百里。
  山也没有云南县那边高、林也没有云南县那边密。
  打起来最容易。”
  鱼禾只是从地形和距离上给庄顷分析了一下着重打哪一处的优劣。
  事实上他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廉丹绝对会着重打夜郎。
  不然他也不会在夜郎部署了重兵以后,还赶到夜郎督战。
  廉丹如果不着重打夜郎,那他就是个傻冒。
  廉丹凶残是凶残了点,但他能坐上四国将的位置,应该不是个傻冒。
  庄顷细思了一番鱼禾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笑着赞叹道:“你果然比我和亡承厉害,居然将战局分析的如此透彻。由你主导此次战事,我们肯定能胜。”
  鱼禾就当没听见庄顷的话。
  庄顷再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不可能蠢到连占据都看不清。
  即便是他看不清,他手底下的那些能人也能看清。
  庄顷之所以装傻充愣,奉承他,无非是庄顷看得清战局,却想不出取胜的办法,所以哄着他的出力而已。
  他手底下要是有李牧、王翦、韩信、卫青、霍去病中间的任何一个,他能说的比庄顷还好听。
  就是因为手底下没有能百战百胜的无敌统帅,他才不得不出头充大个。
  阴识那厮虽然有将帅之才,可是还没有磨砺出来,有点放不开、不自信。
  他要是将九万兵马全部交给阴识的话,阴识估计会慌的睡不着觉。
  庄顷察觉出了鱼禾发现了自己在装傻,但他并没有解释,反而笑呵呵的转移起了话题,“好外甥,我送你的这头大象如何,骑着比马舒服吧?”
  鱼禾翻了个白眼。
  大象的身躯那么庞大、走的又那么稳、那么慢,坐着当然束缚。
  “我又不是没有,太守府内的小兽园内,养了几百头……”
  鱼禾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人在两千年前的西南,会缺大象?
  庄顷哈哈笑道:“你太守府内养的那些,可没有我送的这头珍贵。这是我派人出使哀牢国的时候,最年长的哀牢王送的。
  往前百年,这东西只有长安城里的那位才可以拥有。
  其他人,谁拥有谁死。”
  庄顷口中的最年长的哀牢王,就是哀牢国权力最大的王,名义上的哀牢国之主。
  据说这位哀牢王十分喜欢汉家文化,给自己一族取了一个汉姓,姓柳。
  叫什么鱼禾不知道,庄顷也不知道。
  因为老家伙活的时间太长了,已经很久没有路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