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精锐化的好处有很多,第一个就是消耗的经费就高,人数多就意味着能投入到民生的部分变少;人数少的话,不仅能避免一些无辜的百姓被征召入伍,同时打起来也轻易。
    打几场胜仗,差不多就把对方的主力都给灭了,剩下只要接收对方的地盘就好。
    想是那么想,实际上真正落实下来,到底还是少数精锐配合大量普通士卒的情况,才算是主流。比如说袁绍,历史上普通的队伍,怎么都有三五万。
    至于大戟士、先登死士这两支精锐,人数控制在两千人左右,反正应该不会超过三千。
    又比如说公孙瓒,普通的士卒和骑兵,估计占据八成以上,剩下两成,大概三千左右,才是他最精锐的白马义从。
    反正都有经验拿,刘韬对此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反正发展的时间留足给他们,且看以后打起来,会个什么情况。
    阅兵仪式结束,刘韬也在锦衣卫的护卫下,开始打道回府。
    只是会场上,大部分人其实还没有立刻散去,主要还在讨论今天的大典,以及阅兵式。
    大典没什么,甚至有些粗陋,对于许多读书人来说,甚至不成体统。不过阅兵式,却是前所未有,给人的感觉很震撼。
    明明是炫耀自己的战力,甚至把自己的王牌都给亮出来,感觉很傻但是,比如承认,效果也非常巨大。
    许攸看了看周围,不少没有离开的百姓,都在讨论哪些精锐的军队。他还记得,这些百姓,在大典开始之前,脸上还有些麻木,有些担心,现在全然没有,变得很激动。
    “原来如此,为了让百姓,甚至是麾下的武官员,对他有信心,才举办的阅兵式!”许攸突然明白,刘韬搞出这个阅兵式的目的。
    第一个登基称帝,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刘韬是汉室宗亲没错,问题天下十王里面,谁不是汉室宗亲?别人都没称帝,凭什么刘韬率先称帝?
    他就是用这个方式,告诉天下所有人:老子有足够的实力,来保证自己的帝位!
    “或许,可以让主公也搞一个”许攸低声嘀咕道,赵王称帝,然后过一两年,甚至三五年之后,禅位给袁绍,已经是预定的事情。
    到时候袁绍或许会成为,第一个接受皇帝禅位的臣子。估计不少人会有些担心,这个时候来一个阅兵式的话,那效果应该不错。
    “依我所见,若不能击败刘韬的话,那么主公是否接受禅位,没什么意义啊”辛评闻言,却是低声说道。
    “对的,若是不能击败刘韬的话,那么什么都没有意义。”许攸闻言,热血便冷却下来。并州和冀州就一个壶关,关口还在别人这边。
    更别说河内都是人家的,刘韬完全可以从河内这边进军魏郡。尤其现在冀州的治所,已经搬迁到邺城。从河内杀过去,不多久就能到,那完全是一开打就是大决战的感觉。
    于是下一步,最急迫的,应该是先称帝,然后搬迁都城,可以是邯郸,可以是卢奴,但邺城实在不能作为都城了。
    “燕王那边的问题,也需要解决。”辛评提醒道,毕竟刘虞还是很在意大汉正统的,赵王登基没什么,但若是袁绍接受禅让,那么对方肯定主动来讨伐。
    “看来主公要登基,还得等下去了。”许攸叹了口气。
    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本只是一个过渡,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登基名正言顺一些。结果现在左右为难,这汉室宗亲,估计还要扮下去才行。
    顿了顿,继续说道:“刘虞不可怕,主要还是公孙瓒。他也是有野心的,只要把他说动,那么刘虞不足为虑。”
    刘虞麾下也有军队,主要由从鲜于辅统领,麾下还有从乌桓那边回来的阎柔。
    只是刘虞对兵事的投入不高,更多是民生,同时还有与乌桓,鲜卑那边的头领进行边贸。士卒的战斗力,估计不如公孙瓒部,所以真打起来,估计不是对手。
    辛评闻言当即附和,两人本打算深谈,只是想着这里也不是地方,于是起身离开。大典已经结束,没什么理由继续留在这里。
    明天,也差不多可以离开了。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其他的使者,也差不多是这两天,就要陆续告辞离开了。
    鲜卑那边,步度根见识了阅兵式之后,发现自己对刘韬的了解还的少了一些。就现在这些精锐的军队,自己如果对上,估计也不讨好。
    当初还想着趁机打进来,现在看来,别人不打上去就不错了。看来,还是要珍视一下现在的友谊,免得腹背受敌的。
    人群陆续离开,只有一个身影,默默呆在那里,那边是作为刘虞使者过来的刘备。
    刘韬单独给了他请帖,刘虞见状,就把他派了过来。主要也是想要看看,刘韬够不够资格,如果他能带领大汉兴盛起来,似乎有承认刘韬,并且归附刘韬的意思。
    只是这样一来,他怎么办?刘备回想起刘韬加冕时的画面,内心只有黯然

第490章 大朝会
    为了今天的大典,大家都已经累坏了,大典之后还有不少收尾的工作,这个不需要刘韬去负责,不过总有人,今晚估计要八九点才能回到家。
    关键明天卯时还要上衙点卯……不不,明天是第一次大朝会,所有受到邀请的官员,都要前往皇宫上朝。早上五点,就要到皇宫点卯,卯时一刻开朝。
    今晚睡得那么晚,明天也不知道有没有精神参加大朝会。
    好在大朝会并非天天都会进行,主要是每年才会举行一次,百官都要上朝面见皇帝,主要是总结去年,并且安排今年的工作。
    然后就是常朝,君主有疑惑需要百官解惑,于是召集大家过来议事。时间不确定,这样还要看皇帝的心情。
    记得有说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不知道那个时代的情况是怎么样,反正如果三十年没什么紧要的事情,那么扣除大朝会,刘韬也可以不上朝。
    不上朝不意味着就什么都不做,三省六部会工作,然后会把奏折递交到他的书桌上面,里面的内容,已经由中书省的宰相批阅过,他只需要批红备注一下就好。
    皇帝正常的办公,其实也就这样,实在遇到某个问题不明白的,就把官员单独叫过来问问就好,没必要为此还要来一场上朝。
    实在难以决断,打算听听大家的想法,才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朝会什么的……
    一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衙门,都在皇宫周围,甚至就在皇宫里面。就说以前的洛阳皇宫,南宫就是专门办公的场所,北宫才是刘宏的后宫,算是住宅区。
    三公九卿衙门就在北宫里面,也有羽林卫、卫尉和其他士卒在这片区域轮流值守。
    晋阳的行宫,既然是行宫,那么原本就属于皇家别墅,肯定没有衙门可言。所以不得不改造一下,整个皇宫就是办公的场所,刘韬的后宫在现在的宅子里面。
    少不得一番扩建,顺便‘太上皇’刘元起的宅子,也包括了进来。这厮最近当宗正当上瘾了,完全忽视了自己太上皇的身份。
    他肯定是大汉有史以来,最威风的一个宗正,不满皇帝作为的时候,真的能抄家伙揍过去,锦衣卫甚至都要纠结要不要管……
    而这个史上最威风的宗正,现在正在逗弄孙子(女),像极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继续这样,会宠坏两个孩子的?”刘韬也是稍微调侃一下。
    “孩子还小,都不懂事,你就算强迫他读书识字,又有什么用?”刘元起反驳,“还不如趁着三五年的,让他们好好玩个痛快!”
    “当年你可不是这样对我的。”刘韬的脑海里面,还有这方面的记忆。
    “所以我这不是已经改正了?”刘元起无所谓的说道。
    “明天要大朝会了,早点回去休息……”刘韬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稍微提醒了句。
    “还知道要大朝会了啊?”刘元起随口说道,“都当皇帝的人了,还这样毛毛躁躁的。记住,从今天开始,你不能再用‘我’自称了,要用‘朕’。”
    “私下也没人看见听见,我爱怎么样不行?难道当个皇帝,还没有点自认空间了?”刘韬随口回道。
    “这个要养成习惯,否则以后你在番邦外臣面前,不小心自称‘我’了,那丢的可不仅仅是你的脸,还有大汉的脸。你已经不仅仅是你,你代表的是我大汉的威仪和尊严!”刘元起郑重说道。
    “好好好,朕受教了,可以了吧?”刘韬叹了口气,所以说,当皇帝才麻烦。这话说的,肩膀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超难受的。
    “你自己要当的皇帝,那就当好这个皇帝,三兴炎汉可不是说着好听就可以的。”刘元起来到刘韬的面前,“还有,当了皇帝就别再胡乱亲征了……”
    “…………”刘韬无语,今晚故意过来,其实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些的吧?
    长舒一口气,缓缓说道:“刚刚登基,那么多的事情要做,而且就目前三州的情况,除非别人打过来,否则主动进攻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有战争,估计我也没办法再亲征。”
    刘元起闻言,也不好继续说什么,随便说了几句,又开始去逗孩子玩,还很乐在其中。
    话说你到底是过来和我说那些,还是过来逗弄孙子(女)的?刘韬有些纠结起来。
    第二天清晨,四点上下,刘韬已经起来,在侍女的伺候下沐浴,然后换上龙袍。确认外表没有问题之后,来到大门这边,马车和锦衣卫已经在这里等待。
    宅子距离皇宫没有太远,只有两百米左右,但就是这两百米,是刺客刺杀的绝好机会。别说一路护卫,这一路过去,早在一刻钟以前,就已经派人过去巡视,然后沿途戒备。
    “看来宅子在皇宫之外,还是有点麻烦……”刘韬看向典韦。
    杨射已经正式成为锦衣卫统领,在锦衣卫衙门坐镇,不再亲自负责刘韬的护卫工作。典韦自然顶替杨射,负责日常的护卫工作。
    “哪里,晋阳的治安非常出色,百姓很崇敬陛下,就算有宵小混入,百姓也会自发去检举。这一路过去很安全,臣只是例行公事进行排查而已。”典韦闻言,连忙回答道。
    “嗯,总之辛苦你们了。”刘韬点了点头,然后靠在车厢上。这摇摇晃晃的,就和摇篮一样,本身还有些没睡醒,居然有点困了。
    回过神来的时候,车子已经停了下来。下了马车,在锦衣卫的护卫下来到大殿。
    此刻百官已经抵达,三省六部官员都已经到齐。不仅仅是他们,司州刺史曹操,凉州刺史马腾,还有平难将军张燕,都已经在大殿等候。
    可惜关羽要镇守司州,卢琰年前也去了凉州,针对两人的封赏,只能先宣读,派人将圣旨,给两人送过去。
    三省六部按照官职高低,依次进行排列。还有些粗陋,这个需要慢慢调整。好在卢植等人都曾入朝为官,所以在这方面,可以给予不少的建议。
    刘韬进入大殿,还记得第一次上朝时的样子,时过境迁,自己成了皇帝……
    来到龙椅这边,因为不习惯正坐,专门打造了新的龙椅。
    随着他缓缓坐下,百官尽收眼底,只见刘韬他手一挥,近侍当即宣布:“上朝!”

第491章 三义弟封王
    目前皇宫里面还没有宦官,只有近侍,也是由锦衣卫担任,按说门下省需要补充一些郎官才对,就如同以前隶属于光禄勋的那种。
    没有宦官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