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韬。
“汉失其鹿,天下共逐。”许笙感慨,“曾经这里属于大汉,前不久属于董卓,现在属于刘韬,天知道以后又会属于谁。索性不去管他,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只要对方不是特别残暴的匪类,否则投降是最好的选择。打算占领并且治理这里的,就不会轻易把他们这些官员撤换掉。
上面群雄打个你死我活,他们这种县令县长的,基本都是谁赢跟谁就可以了。
“只是刘韬不行!”杨氏皱了皱眉,“偶尔回门,就听家中老小谈论,这刘韬对世家士人都非常薄凉,甚至不会给世家面子。他若占据这里,并且按照他的意思治理,只怕杨氏要运作,把夫君推上郡丞之位,都会很难。”
“可这有什么办法?人家已经打到这里了。”许笙叹了口气,“他能从东边过来,就意味着函谷关,都已经被他打了下来。前两天,这边才向函谷关送去一些物资,这意味着对方就是在这两天,把函谷关打下来的。”
顿了顿,郑重的说道:“他们能在一两天内打下函谷关,要打下陕县,难道好不容易?”
真的给他们攻城,打下陕县才投降,看刘韬会不会还给他当这个县令。说不得,在攻城的期间,他就已经阵亡殉城了!
“只是……唉……”杨氏也是有些急,她只是旁系女,和嫡系都出了五服。在族里说话,也没有谁会听她的。
原本眼瞅着,自家夫君要从县令当郡丞,再过两年当太守。结果这天下变得太快,现在那个被族人念叨和抱怨最多的刘韬杀了过来,这升迁的事情,估计是要黄了。
“刘韬可以了,今天初次见面,为人还可以。带来的几千士卒,都没有放入县城,只是带了五百亲卫进来。而且住一晚,明天就要离开,我派人留意了一下,没有扰民的情况。或许他对待士人凉薄,但对百姓和士卒,看来是挺不错的。”许笙拉住妻子的手说道。
“只是夫君的仕途……”杨氏还是有点不甘心,太守夫人没了。
“这年头,但求保住一命,已经算很不错。”许笙感慨,“就说河对岸那边的大阳县,县令有骨气,不肯投降董卓,城破之日,不仅连累全城被屠,只说他也死于乱军之中。”
顿了顿,说道:“好了,也不说那么多,今晚还要招待一下人家,容我回去换件衣服。”
“好好……”杨氏也是颓然,连忙把夫君迎了进去,然后亲自为他更换衣服。
许笙在陕县也有几年,这几年帮杨氏办事,后者吃肉,也给他留了口汤水。是以就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贪墨,家产也不算少。
至于挤兑得一些士绅家破人亡什么的,全国各地都有,也不是什么大事。至少在许笙看来,这些根本不算什么。
最上面的那些人,每天就想着如何攻城略地,开疆扩土。少不得抒发一番豪情壮志,要一统天下,威慑四海……
他们这些底下的人,大多都是努力在今天活着。看不到未来的情况下,甚至会想方设法给自己捞好处:未来都没了,难道就不许现在活得潇洒一些?
换好了衣服,杨氏有些担心地把许笙送出宅子。后者似乎感觉到妻子的担心,回身握住她的手,拍了拍。
当初是联姻,双方没多少感情,不过到底是几年的夫妻,感情还是有的。
来到宴席现场,刘韬已经带着一干文武过来,兴致方面,自然不是很高。毕竟一个县的晚宴,也拿不出什么好材料。只是不管如何,都比带过来的干粮要好。
吃得不好,敌人还不出战,也不怪他一肚子牢骚的……
“许某来迟,还请将军恕罪。”许笙来到主位旁边的席位,首先向刘韬告罪。
“哪里哪里,我们也是刚来。”刘韬点了点头,示意他入座。
许笙行了一礼,这才缓缓坐了下来,当然,是正坐。这椅子和桌子,显然还没有能迅速普及出去。又或者说,这些士人总觉得,那样坐着‘有碍观瞻’吧?
其实雅如何俗如何,自己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变着法子折腾自己。
酒菜陆续上来,少不得还有一些舞姬歌姬在表演。当然不是县令豢养,而是在就近的青楼请过来的。为了不刺激杨氏,许笙至今不敢纳妾。
“小地方,没什么好招待的,还请将军不要见怪。”眼看酒菜上齐,许笙率先告罪。
“已经不错了,我这边吃了两天干粮,早腻味了。”刘韬笑道,“从洛阳开始,一路过来,算下来前后两天的路,一天三餐都是干粮……”
“两天?”许笙感觉自己听错了,难道不应该是二十天?的确,从洛阳一路向西,到函谷关下,两三天左右就好,考虑到刘韬麾下都是骑兵,加速赶路,一天抵达也不奇怪。
只是到了函谷关下,一两天就打下来……喵的,不会是真的吧?
“你没听说……”刘韬笑道,“上午发动的攻势,打了一个时辰不到,就把函谷关打下了,眼看时间还充裕,就顺便过来这里再休息。”
“将军麾下士卒神勇善战,下官佩服。”眼看自己的猜测得到印证,许笙偷偷咽了口唾沫,心中暗道:好在自己没有抵抗到底,否则真的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基本发挥,不值得夸奖。”刘韬倒是谦虚,但在许笙看来就是在装逼。
顿了顿,对许笙说道:“既然都坐下来了,本将稍微给你透个底。之后这里,暂时由司州刺史曹操接任,太守也好,县令也罢,升迁都由他负责考核。”
“下官做好本分便是。”许笙连忙说道,心中暗喜,不是刘韬直辖那还有希望。
“好好干,我用人不问出身,能爬多高,看你的本事。”刘韬提醒道。
“下官定当铭记于心!”许笙闻言,心中有些触动,随即黯然:问题是我没什么才能。
第470章 马腾使者
难得在陕县休息了一晚,热乎的洗澡水,不柔软但睡得还舒服的床榻,以及还算丰盛,怎么都比干粮好的晚宴,第二天一行人的精神面貌,看起来都很不错。
“弘农谁是太守?”想弘农县行进的路上,刘韬少不得问了句。
“王宏,乃太原王氏子弟。”其他人不清楚,但荀攸知道,于是上前回答道。
“太原王氏王允目前在哪里?”说到太原王氏,刘韬第一时间想到王允。
当然记忆里面还有两个比较出名的太原王氏,一个是曹魏时期骠骑将军,司空王昶;一个是王允的侄子,在曹魏官至太尉的王凌。
王允他不喜欢,但不介意提前把这两人,收入麾下。只是考虑到两人的阶级立场,估计要招募两人,很难,最多只能招募其中一个。
“尚书令王允的话”荀攸想了想,“似乎回太原了,并未投奔任何人。”
“哈哈,回太原那岂非是投奔我去的?”刘韬大笑,“算了,回去的时候,路过太原时,我亲自去拜访一番便是。”
随即看向前方,继续说道:“既然这王宏也是太原王氏子弟,那么应该不会投靠董卓。毕竟谁都看得出来,那边已经日落西山,没必要为他们陪葬。”
果不其然,抵达了弘农城下,报上了名号,弘农太守王宏不多时便亲自开城相迎。
少不得一番安抚,同时婉拒王宏入城休整的邀请,不过没有拒绝他提供的干粮。现在才中午,傍晚前完全可以赶到下一站的湖县,没必要在这里耽误一天。
极端一些的话,加速赶路,晚上七八点,差不多就能抵达华阴县,再过去便是京兆尹的郑县了。只是刘韬觉得没必要那么赶,差不多就好。
“将军莫非打算,这次就彻底解决董卓余孽?”王宏知道刘韬的打算后,不免有些晕,司州是一个州没错,不过下辖的郡可不少。更别说,董卓实际还控制着凉州。
还以为刘韬只是打下弘农郡,就在潼关前停下,看他的样子,似乎是打算一路向西啊!
“不把董贼全族消灭,本将心里不安!”刘韬笑道。
左冯翊右扶风,又或者凉州什么的,可以不急着打,毕竟董卓的影响力还没那么大。
主要把长安打下来,那么剩下的小军阀,管不管无所谓。留给曹操和关羽,甚至是马腾慢慢解决就好。
“将军大义,下官自愧不如。”王宏闻言也不好评论,只能奉承了句。
“太原王氏,以忠烈著名。”刘韬看向王宏,“你且好好治理弘农,不要让我失望。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那么我也会有足够的官位可以封你。”
“下官明白!”王宏很高兴,不是官位,而是刘韬那句王氏以忠烈著名的评价。有了这个评价,那么太原王氏,注定在刘韬麾下,混得不会太差。
“主公要重用太原王氏?”离开的路上,郭嘉少不得好奇问了句,按照他对刘韬的了解,这位对世家不是很重视。
“总不能真的把天下世家,都推到我的对立面去。”刘韬调侃道。
说到底还是千金买马骨,当然后续要不要重用王氏,那也是他说了算。太原王氏或许是以忠烈著名,但也没规定,他就必须要重用啊!
郭嘉闻言也是笑了笑,按照对刘韬的认识,显然也猜到他一些想法。奈何扣除陈宫之外,不管是辛毗还是荀攸,都是来自颍川的世家,不好表露什么。
一路西去,走走停停的,遇到的县城果然都没有抵抗,大多直接投降。县令一个两个客气得很,只是刘韬走后是怎么样的,就难说的。
反正地方县的事情,交给郡守负责,地方郡守,交给曹操负责。由于不是亲信,所以曹操管理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可不难的话,刘韬也不会把这里交给他来治理。
“主公,马腾的使者到了!”即将到长安的时候,远处有骑兵过来,探明对方身份后,杨射回来汇报。
说真的,他们这样全速赶路,探子根本发挥不了作用,索性也没有派出去。刘韬也是仗着自己会魔法,一路莽了过来。
最多,在长安上方,放了个卷轴的风龙洞察,把方圆五十里,纳入侦查范围。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已经稳了。
“拜见将军!”马腾的士卒来到刘韬面前,下马行礼。
“嗯,起来吧!”刘韬点了点头,普通士卒的话,也没必要那么客气,“你家将军,目前打到哪里了?有什么话带过来的?”
“启禀将军!”士卒回道,“马将军已经打下陇西郡,正在收拢当地官员,打出的是将军的名头。只要陇西郡安顿下来,当继续攻打汉阳和武都两郡,之后才是安定和北地郡。”
“武都没必要那么急,先把安定和北地两郡打下来,确保商道畅通才是关键!”刘韬提醒道,北地郡连通上郡,虽然也是匈奴的地盘,不过现在刘韬要走那条路,匈奴也不敢不让路。甚至会出面约束各部落,让他们安分一些。
同时因为这条商路,南匈奴其实也赚了不少,以前许多买不到的货物,现在也能卖出去。以前卖不出去的货物,比如羊绒这些,如今也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甚至于,刘韬以后还打算在西河郡采购一些粮食,毕竟河套地区,以后绝对能成为并州比较重要的粮产地,可以的话,最好能收回来。
“回去之后,小人定然会汇报给将军。”小卒回道,顿了顿,继续说道,“马将军托小人询问,要不要进一步攻打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等地。同时,也希望将军能派出一些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