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我能渡过八岁大劫,方伴读……”

    朱雄英背负双手,转过身来,微微一笑:“可愿与我一道,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

    朱雄英最后一句,声音哪还有童稚,略带萧瑟。

    方孝孺眼睛微张。

    明制,亲王嫡长子年十岁,授金册宝,立为王世子,凡王世子必以嫡长子。

    难不成,是太子妃吕氏?

    方孝孺越想越心惊。

    他当即正色,面色肃穆大礼参拜。

    “微臣方孝孺,愿为皇孙赴汤蹈火!”

    ……

    奉天殿。

    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间或皱眉。

    毛骧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好似一尊雕像。

    直到一个锦衣卫,将一封密折送至。

    毛骧拱手接过那书信,恭敬地递给了朱元璋:“皇爷,乃是江西锦衣卫来信。”

    朱元璋眉毛轻轻抖了抖,他伸手接过那密折,拆开火封,伸手端起朱雄英吩咐下人给他换的清肝火的茶汤,边看,边抿了一口。

    “弥勒教在江西集党成祸,地方官吏不思整治,还进献财货,秘密入会。”

    他将眼镜抚了抚,两道眉毛皱在了一起。

    垂眸扫视片刻,朱元璋放下这密折,道:“西北小明王余孽如今什么情况?”

    毛骧道:“那小明王余孽王金刚奴自称四天王,在河南陕西一代山林游蹿,其党田九成自称后明皇帝,仍以龙凤为年号,高福兴自称弥勒佛,率众撮香结社,攻破城寨截杀官兵。”

    “西北的官员,还是那般?”

    毛骧轻轻点了点头。

    “哼!”

    朱元璋重重地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咱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国祚已有十五年,这帮官儿还是元朝的尿性,当咱是那扎头木偶坐在神龛上不会动弹?吃了西北卫所的缺儿,吃了西北转运的钱粮,吃了西北百姓的血汗,连几个小明王的余孽都剿不清!”

    “若不是云南初平,国库空虚……”

    他放下眼镜,负手而立看向窗外,双眸沉凝,面无表情。

    “这帮狗官儿,是当咱的刀不利否!?”



    第9章 智者愚人示之以弱

    

东宫之内。

    “方伴读,你是大儒宋濂的门生?”

    朱雄英拿起一个汤盅,轻轻吹着热气,这应天府皇宫是填湖所造,冬日里湿气太重,又潮,朱雄英时常炖几盅酸萝卜老鸭汤压压湿气。

    方孝孺点头称是,眼睛却盯着朱雄英用勺子,在那老汤中娴熟的挑选出鸭肾,一口吞下。

    “唔,伴读你……唔,要喝汤吗?”

    “这鸭肾乃大补之物,极为养生。”

    方孝孺双手乱摆,眼神古怪地吞了口口水。

    喝完老鸭汤,朱雄英才擦拭着手,认真看向方孝孺:“伴读你有言语教我?”

    方孝孺抿了抿嘴,双眸闪烁,他却有言语想说与朱雄英,不过……眼神看向周围,还有几个小内侍在左近,言语极为不便。

    “君不密,则失臣。”

    他好心提醒。

    朱雄英咧嘴笑了。

    好你个方孝孺,看你浓眉大眼的,想不到也是……

    “我这宫中内侍,尤其是贴身内侍,都是周李两家良家子出身,乃是从孝陵卫中挑选出的可信可靠之人,再说了,他们其中还有锦衣卫的探子,若是有人胆敢将你我之间话语流出去半个字儿,明日他们的尸首就会沉在湖里喂鱼,伴读有话,不妨直说……”

    方孝孺闻言眸子一凝,微微吐出一口气。

    “我听闻,智者愚人,常示之以弱,皇孙乃是智者,当能听懂我之言语。”

    方孝孺踱步走了一步,曰:“吾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朱雄英又咧了咧嘴。

    “何以利吾国?吾皇胄也,国即家,家即国。”

    朱雄英答道。

    方孝孺又是深吸一口气:“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朱雄英点了点头。

    方孝孺顿时大惊失色。

    “这……这怎么可能……”

    他有些失魂落魄地开始踱步,颤声道:“这,这不可能。”

    朱雄英却有些无奈地叹气道。

    “木非木,树非树,有樵夫持斧伐薪,木也?树也?”

    我朱雄英命苦哇。

    自幼体弱不说,每天在这宫中,还少不了明枪暗箭。

    穿越过来之前,朱雄英一直觉得,内宫宫闱争斗,都是小说家之言。

    来了之后发现……

    现实比这还残酷。

    大明宫闱一直不那么安稳。

    这其实跟皇爷爷朱元璋手下的几大势力分布有关,错综复杂,犬牙交错,就拿红巾军来说,其实分为西系红巾军和南系红巾军,这西系红巾军是韩山童的嫡系,在他战死后,奉小明王韩林儿为主。

    另外一系,就是淮西乡党,这些红巾要么受过彭莹玉的教化,信奉明教,其中又夹杂着郭子兴的部属,天完和汉的降将。

    而大明建国,又多仰赖浙东文党出谋划策,如李善长,刘伯温为主的儒生集团帮助,当初建国后,在一些权力倾轧的区域,文人集团和武人集团的矛盾冲突十分激烈。

    大明建国之初,便将大明教弥勒教立为左派邪教,浙东文党出力不小。

    当然,也是皇爷爷朱元璋顺势而为。

    偏偏,大明的武人集团中,许多人都和明教,弥勒教这些秘密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皇爷爷朱元璋屡次大兴杀戮,对文官集团屡次打压,对武人集团也是常有惩戒,这直接导致,民间的什么明教余孽,弥勒教余孽屡剿不绝,甚至在有些文官集团的大本营,还愈加昌盛。

    就比如,诚意伯刘伯温的老家温州……

    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浙东等地秘社成风,这其中的巧合,可就真的太巧合了。

    在朝堂上的斗争,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后宫。

    朱雄英很早就发现,自己这个继母妃吕氏,对自己怪怪的,不那么好,但是也不那么坏,最奇怪的就是,自己身边常常会被某些莫名其妙的势力,安插进来一些小内侍。

    这些小内侍,自幼阉割,送入宫中,就是伴随朱雄英成长的。

    捎带着,保护朱雄英的侍卫,也常有些陌生面孔,甚至自己老爹朱标都左右不了……

    想到这些,朱雄英就觉得头大,当皇帝辛苦,当太子辛苦,当皇长孙,也很辛苦。

    因此他每天都要问问自己,今天我是否足够稳健?

    我今天的养生,有没有让我的寿命更长一些?

    今天我稳健了吗?

    朱雄英都怀疑,这原时空的朱雄英八岁嗝屁,搞不好就是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能不装傻充愣么,我搞不好就嗝屁了!

    听到朱雄英一席话,方孝孺大眼又张了张。

    他深吸一口气。

    正准备说话,朱雄英却大大地伸了个懒腰。

    “好了,我今日说话过多,耗费了不少精气。”

    “先睡了,我每日都得睡足五个时辰,否则头昏脑热,伴读你请便吧。”

    挥了挥衣袖,朱雄英直接走了。

    留下方孝孺轻皱眉头,郑重地对着朱雄英的背影行了个礼。

    ……

    这边,朱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可恶,他凭什么比我长,比我远,凭什么!”

    鲁王朱檀极为受宠,封地也是较为富庶的鲁地,这一切跟他生母宁妃郭氏受宠离不开关系,宁妃极为受宠,使得朱檀也骄奢蛮横。

    一个内侍跟在苦劝无果,眼睛转了转,和身边另外一名内侍对视一眼。

    他俯下身,眼睛滴溜溜转,笑道:“殿下,我知道有位仙长,善于炼制仙丹,且擅房中之术,多有妙玄之术,殿下何不请那仙长为殿下出出主意?”

    对面的内侍也谄媚笑道:“对对,那仙长还会各种仙术,似撒豆成兵,化符为火,神兵天降等,殿下心情不好,不如去拜访仙长,看看仙长的玄妙仙术,心情自然能好起来。”M。。

    朱檀嘟着嘴皱眉,内侍忙将他的鼻涕擦掉,他瓮声瓮气问道:“这仙长真有这么神奇?”

    内侍哎了一声:“那是,这位仙长啊,可是九天全真仙师,前元的达官贵人,那都将他奉为座上客以礼待之,他啊,尤其擅长这个,炼制各种仙丹,保管殿下有喜欢的……”

    朱檀眼睛一亮,擦了擦鼻子,郁闷的心情一下就抵消了。

    孩子就是这样,心情上一秒晴天,下一秒就出现彩虹。

    中华大地,因为前元笃信佛教,在各地佛教十分昌隆,再加上成吉思汗册封全真仙师丘处机,使得各教在民间极为盛行。

    似明教,弥勒教此等,在南宋和前元都有影子流传,又因前元各教昌隆,在民间早已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就拿鲁王朱檀的封地,鲁地。

    虽屡经战乱,但佛道混合白莲社等鱼龙混杂,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即便是朱明皇宫之中,也很难杜绝渗透……



    第10章 天威隆重

    

自空印案和胡惟庸案之后,锦衣卫势力滔天。

    天下为官者,谁不惧锦衣?

    各地锦衣卫之间,有传送情报的信鸽往来,鸽楼便在皇宫侧殿,而在大明建立之前,朱元璋便开始大量吸收蒙元降兵,并且学习蒙古人以鹰隼信鸽传信的方式,故而在皇宫左近还建起了一座鹰殿。

    此刻,毛骧手持一张鹰信,面无表情。

    朱雄英的贴身大伴周宽,则是躬身在他身后不远处,不急不缓地口述朱雄英交代的事情。

    “皇孙有言,鲁王乃皇室贵胄,天家子嗣,还请毛指挥机警处置,调查一番。”

    听到周宽说完后,饶是毛骧冰山似地冷脸,也忍不住流露出一丝难色,但是转瞬即逝,这一切都是因为……鲁王朱檀身边的那些内侍,恰恰是鲁王生母宁妃郭氏所安排的,这些锦衣卫早就调查清楚,甚至也知道那些内侍进献谗言,蛊惑鲁王服食金石丹药,有荼害皇子之嫌……

    只是,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人闭着眼睛感觉到的事情,和睁开眼看到的事情,其实是两回事。

    大明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都盯着锦衣卫的动静。

    而锦衣卫也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大明那些暗处的人。

    谁先睁开眼睛,那是非黑白就要颠倒。

    如今不过刚刚入夜,一阵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春风吹拂,惹得奉天柳絮飘飞,这小雨使得金陵也冷了几分,小雨夹杂着春风,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期期艾艾,不能自己。

    “周公公,口信收到了,您请回吧。”

    毛骧对着身后的周宽挥了挥手,周围的锦衣卫对周宽这位内侍也是客客气气,毕竟,这位周宽可不是普通人,乃是孝陵卫“经历司”中的百户出身,曾是跟随朱元璋濠州起兵的老红巾军,武艺高强,可开的强弓,也擅长火器。

    骑射剑术也十分厉害,偏生低调无比。

    对这种人,毛骧这种阎王爷,也是十分尊敬。

    周宽也是客气行礼,弓着腰缓缓去了。

    毛骧走后,一个络腮胡锦衣卫千户上前疑惑道:“指挥,您怎么对这个阉人这般客气?”

    另外一名精瘦锦衣卫千户用胳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