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惻惻以摧心,泪愍愍而盈眼。

    前世秦王朱慡被三老妇毒死,王妃王氏殉葬。

    朱元璋亲选谥号“愍”。

    江山可得,美人又如何再复呢?

    王保保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焉知他亲妹妹不是天下奇女子?

    可笑王朝霸业,抵不过真情龌龊……

    ……

    应天府。

    虽说夜色已深,但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依旧在偏殿内处理政务。

    “皇爷爷,爹,这是我刚熬的闽菜七星肚,大补滋养,适合深夜打牙祭,先祭饱了五脏庙,咱们再继续。”

    朱雄英带着郑和和周宽,端着三盅七星肚进来。

    正背对大厅,望着朱雄英献上的皇明堪舆万国图久思的朱元璋,闻言不由回过头来。

    而朱标也是在办理奏折,上前去端起一盅,说道:“雄英你一个人,竟能端起这么大的汤盅?”

    朱雄英撇嘴道:“爹您这是什么话,我虽年幼,但五岁养生习武,这一个月更是跟着周宽大伴苦练武艺,如今虽然算不上三流高手,少说也是个入门武者。”

    “看我这筋骨骨架,又粗又大的!”

    他说着有些苦恼地道:“不过话说回来,周大伴能教给我的武艺,对我已经没什么用处。”

    “而且据说练武长不高,我如今不到五尺,会不会以后不长个子了?哎,我年幼尚未婚娶,日后哪家小娘见了我,先看容貌倒有几分俊俏,再看我的个子,活脱脱一三寸钉谷树皮,到时定然吓跑各路小娘!”

    “呜呜呜,皇爷爷,孙儿我娶不到小娘了!”

    朱雄英带着哭腔抱住了朱元璋的大腿,看的朱标一阵翻白眼,低喝逆子!

    不过,他这一插科打诨,倒使得屋中气氛不再那般凝重,朱元璋回过头来,狭长眼眸眯起,伸手抚着朱雄英的脑袋:“好大孙,放心,日后皇爷爷遍选天下,为你选个最美的小娘,定让你满意!”

    朱雄英却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我反对,皇爷爷!”

    “我反对这门亲事!”

    “就算是天定的良缘,也会有龌龊,孙儿日后要自己找一个两情相悦的小娘,岂不闻‘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世间事,除了情字,事事都可将就,唯独情字不可将就!”

    朱元璋伸手挼了挼朱雄英脑袋,笑道:“呵呵,好,咱老朱家竟出了你这么个情种。”

    朱雄英撇嘴道:“皇爷爷,才不是呢……”

    朱雄英眸子闪烁,嘟嘴小声道:“真情种,比这可怕多了……”



    第48章 唯念兄与王敏情事

    

自北元平章蛮子入侵,到徐达亲率大军北上协助燕王朱棣,不过短短两月左右时间,大明在北方的战局就有了巨大改善,首先是徐达坐镇北平,燕王朱棣亲自率军反攻,北元骑兵虽来去自如,但劫掠了大批辎重无法快行,被朱棣衔尾追击,俘获两千余人,杀六百余人,并夺回辎重无数。

    其次,晋王朱棡也亲率阳和卫,高山卫,天成卫三卫大军,逐北元军于集宁海子。

    此地在雁门之外,地势险要,中间海子低洼,两边有较矮的丘陵,十分适合骑兵出击,但是北元骑兵却并不攻击,而是以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来之即走,追之即逃。

    北元的蒙古骑兵,虽说经过将近百年的沉沦渐渐失去了血性,但是在元末义军轮番数百场大战中,又渐渐觉醒了游牧民族的本性,他们的刀剑和盔甲虽说赶不上明军犀利,他们也没有明军的火炮,但是他们仍然是当世一流的骑兵部队,来去迅捷,骑兵冲锋猛如雷火,箭矢纷纷如雨下。

    明军虽也多有精良骑兵,仍难以追上。

    很多时候,大明纠集大军出塞外寻找北元交战,双方大部分时间都在大漠上你追我藏……

    明军就像是一位强大的剑客,虽然已经练成了绝世剑术,可是他的对手却是一群善于突袭的蚊子。

    此刻,中军大帐中。

    大明皇帝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长髯垂胸,左手持着一封鹰信,以右手抚髯轻轻捋须,眉眸连闪。

    自幼学文于翰林学士宋濂,学书于录事杜还,他既有朱元璋多智谋的性格,又身材修长健硕能军事,眉眸却有几分马皇后的神韵。

    史载:眉目修耸,美须髯,顾盼有威容,多智数。

    若是论到仪容,他可以说是朱元璋诸子中仪容最端正的藩王。

    “军中文书,俱用简化字,推行均田土改?”

    朱棡望着鹰信中的内容,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他放下鹰信,皱眉沉思,若是说道面对北元压力最大的藩王,其实如今压力最大的是他晋王朱慡。

    晋代等地,长城尚未修建完毕,关隘缺失,北元骑兵常来劫掠。

    如今的北元骑兵不再和明军硬碰硬,他们开始用狼群的战术,寻找大明九边卫所的防守漏洞,不断的劫掠和骚扰,再加上晋代等地的地主和佛头多通北虏,使得晋王朱棡不仅要一手强硬抓军事,还得要勤修内政,抓好军民屯田。

    这就导致,他如今手下吃兵血喝军户的军头,十分多。

    晋地多战祸,各卫所指挥、千户权柄极重,故而贪赃枉法,侵吞民田蔚然成风,早已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个时代的军头兵头本来就是喝兵血的恶狼,朱棡既然要用他们打仗,就不能过于苛求,更何况有好些军头兵头,又曾是北元降将出身,逼的过了,就地反叛。

    晋代等地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军头们侵占晋代各地地主乡绅的田,地主乡绅就去欺诈普通老百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有些地主乡绅,还有寺庙的和尚主持甚至直言,蒙古人在时,我等地主乡绅尚无忧虑,明军来了,侵我土地!

    所以好些地主乡绅和和尚佛头索性携裹着家产金银细软,直接投了北元,要么偷偷通风报信。

    纵然是朱棡也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封建军头性质,让他无法在军纪上过多维持,他捏着鹰信不由苦笑,说道:“爹啊,咱也想均田,可你得问问我手下那些军头是否答应?”

    朱棡这苦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若是今日说均田,明日保不齐就有卫所指挥,买通庖厨在我饮食下毒……”

    朱棡方来晋地就藩时,就发现这里的卫所指挥军纪糜烂,侵吞良田十分猖獗,而百姓不思大明,反通北元,地方上的军屯将领心黑手辣,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他为此好生整治了一番,结果……

    结果是朱棡的饮食里,被人偷偷下了毒,差点被毒死。

    朱棡为此大怒,将厨子打了一顿,这事儿惊动了朱元璋,朱元璋亲自给他写信,告诫他万分小心注意,朱元璋的原话是:“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这话的意思是,你爹我治军几十年,手下军头犯错绝不姑息,但唯独我的厨师徐兴祖,服侍我二十三年,我都从不敢折辱他,你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气叱怒身边人,小子你要识相点!

    这是在告诫朱棡,你要对付手下贪赃枉法的兵头没问题,要注意方式方法,识时务,分清轻重缓急,而且怎么能叱责自己的厨师呢,你爹我都不敢叱责自己厨师,军头买通厨师对你下毒还可规避,但是你殴打自己厨师,厨师对你下毒你躲得了嘛?

    这一个多月来,北方卫所的大明高级将领,藩王们,都深切感受到了朝廷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比较新奇又实用的,如朝廷给每个指挥级别的将领,都发了苏州府磨制的望远镜,此镜可看的很远,方便将领观察敌情,还有就是有一种新型的更便捷的“棉甲”开始配备,此甲只制作了几个样甲,只有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徐达这种级别将领能试穿,使用的是皇明在江南等地种植的棉花所制,外观请便,铁甲片在内衬里,还覆盖有轻盈又结实的陶瓷片。

    这种棉甲不同于宋元质地那种动辄五六十斤的铁甲,轻便又能防护。

    宋时,江南一代已有棉花,到了元朝时候,在江南一代大量种棉花,如今大明的棉布多出口倭国西番,大明江淮棉布制成的衣裳,被倭国人称为“吴服”。

    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不那么显眼,但确确实实是在发生。和北元通商的驼队,不仅有色目人和民间汉商,还有几只商队夹杂其中,旁人不知道,朱棡却知道这些商队是锦衣卫的谍子所扮,他们一是纠集有度牒的和尚喇嘛,去草原送医传佛,二就是专卖奢侈品,从大漠中探查了不少情报。

    运送粮草的商队也多了起来,他们用上了更加宽敞,并且加装了轮轴的马车,更加适合北方的沟壑山路,还能多运粮草。

    同时,一种两个轮子的手推车,专用在军中民夫运送粮草和辎重,还有一种独特的四轮推车,除了四个轮子之外,还安装着六个可以移动的轴承,装着六只小轮,推动火炮时,在沟壑山地上更为便捷省力……

    这都是以往没有的。

    随着鹰信来的,还有几本书,其中一本书名为《要塞堡垒学》。

    朱棡拿起这书来,随手翻了几页,眸子微微眯起,他看了一阵,凝重面色稍缓,连连点头,他沉思一番,从旁边拿起毛笔,开始给自己父亲朱元璋写信。

    “均田土改,此制甚好,但九边重镇,军头林立,卫所将官侵吞严重,若均田到户,恐激民变,只因边塞军头多不服管,均田之事难免侵吞良民民田,故儿臣进言,直隶官田皇田可均,九边卫所军田不可轻易土改……”

    他又拿起那鹰信,细读一番,露出凝重表情,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个同病相怜的弟弟朱棣,燕王朱棣就藩的北平,因为曾经是北元大都,北元谍子众多,堪称是当世北元谍子大本营,朱棣在北平过得可不那么安稳,别说土改,光是收服在北平的北元旧人,应付不停骚扰的北元骑兵,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他也想起了自己二哥秦王朱慡,也不知他如今和观音奴感情如何,是否打听出传国玉玺消息。

    若是朱慡能拿下观音奴王敏儿,能极大得减轻秦晋燕三地压力,王保保曾是北元右丞相,兵马极多,如今王保保虽身陨,但他弟弟脱因帖木儿仍有十余万骑兵,而王保保另一个亲弟弟金刚奴,更是被父皇朱元璋收为义子……

    朱棡想了想,准备分别再写两封信,一封给秦王朱慡,一封给燕王朱棣。

    “秦王吾兄,近日安好?弟甚优,唯念兄与王敏情事……”



    第49章 系统爸爸你出来啊

    

翌日。

    朝阳初照,朱允炆牵着朱允熥,兴奋地跑到了石阶上,对着紫金山发出了清晨的第一声呐喊。

    “喂!”

    虽说朱明皇室子孙,在十岁之后,大都要去中都凤阳体察民情,与民同住,知晓民间疾苦,但那对于朱允炆和朱允熥来说还太过遥远,朱允炆长大到如今五岁,出过皇城紫禁城的次数屈指可数。

    紫金山虎踞龙盘,山势雄浑如卧龙。

    朱元璋身穿锻炼身体的汗衫,和朱雄英一道正在拉筋骨,朱元璋笑容满面地望着几位皇子,年岁稍小的,如代王朱桂,宁王朱权,湘王朱柏,肃王朱楧等,学着朱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