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啊,您给皇爷爷求求情吧,别让我读书好不好……”

    朱雄英说完抱着朱标的大腿,抿着嘴,红润脸颊透着诚恳,精光湛湛的黑亮眼睛泪眼婆娑,可怜兮兮地望着朱标。

    朱标满脸黑线,想我十岁治诗文,怎么生了个这般不学无术的逆子!?

    满口养生,你想成仙啊!?

    他屈指狠狠地弹了一下朱雄英的脑崩儿,然后揉着朱雄英的脑袋,嗔怒道:“竖子!你皇爷爷命你读书,岂是儿戏!?”

    说着牵着朱雄英,一边走一边数落他,呵斥他必须听皇爷爷的吩咐,好好读书。

    朱雄英眼泪汪汪,我朱雄英命苦哇,自幼体弱,命不久矣……养生本就逆天而行,如今还被强行读书。

    这必坏我养生大计!

    果然是因为八岁之期已到,大劫将至咩?

    不能哭不能哭,大悲伤神,太不养生了。

    呜呜呜……

    两人很快走到了奉天殿。

    到了大殿前,数百名红盔明甲,手持刀杖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分侍在左右,面色肃穆。

    一名身材消瘦,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高瘦黝黑男子,见到朱标和朱雄英父慈子孝模样,不由莞尔一笑,上前恭迎道:“太子,皇孙,圣上已经恭候多时了。”

    朱标温文回礼。

    朱雄英也跟着行了个礼,但是撇嘴低垂着头,看都不敢看这个人。

    这黑汉子他叫毛骧,乃是皇爷爷朱元璋手下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专门干缉拿搜查的勾当,手底下好几万谍子,他手里还有个诏狱,十分恐怖,狗进去审一遍能讲话。

    这种大煞星是他朱雄英不花钱就能看的人吗?

    能不看就不看,看了不利于养生。

    洪武十三年,也就是两年前,大明朝爆发了胡惟庸案。

    当时,皇爷爷朱元璋授意毛骧抓捕了好几万人,最后杀了三万多人,大明淮西勋贵损失惨重,牵扯的官员武将更是无数,搞得好多官员戴着枷锁办公。

    自己老爹朱标也吓得夜不能寐,不那么持久了。

    见到这位大煞星,朱雄英突然感觉有点尿意,早晨枸杞水喝的太猛,一直没得到释放。他弱弱地举起了手,对自己老爹朱标道:“爹,我,我内急……”

    朱标圆润胖脸顿时无奈了。

    他看了看毛骧,皱眉俯身小声道:“你这逆子,皇爷爷已经等咱们许久了,不能憋着吗?”

    朱雄英撇着小嘴哀求道:“爹,憋尿对肾不好,我自幼体弱……”

    毛骧却笑呵呵地说道:“太子,稍等片刻无妨的,净房就在旁边。”

    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小屋子,朱雄英愉快地唱了个喏对毛骧表示感谢,便小跑着朝着净房跑去放起了水。

    至于为什么要跑,而不是夹着腿走?

    入养生大道后,自有养生大能为我辨经。

    足足大片刻,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朱标,才看到朱雄英满脸畅快地从净房中走了出来,欢笑道:“爹,我好啦。”

    朱标佯装嗔怒骂道:“你这逆子,怎么解个手去了这般久,让皇爷爷等急了,拿你是问!”

    朱雄英红润小脸上露出委屈,撇嘴道:“爹,我因自幼体弱坚持养生,所以解手时间长了些,这也有错吗?”

    “解手频繁短小无力,时断时续,滴不尽,这都是肾虚的症状。”

    “我每天都有养生的,自然持久有力。”

    “你……”朱标胖脸顿时吃瘪,面色憋得发红,咳嗽了几声掩饰尴尬。

    就连毛骧也是面色古怪地偷偷背过手,摸了摸自己的腰子。

    见毛骧面色古怪,朱雄英犹豫了片刻,凑上前对毛骧小声道:“毛大人,我略懂养生之道,见你眼眶发黑,面色发白,眼神晦涩,多半是长期熬夜导致肝脾两虚。”

    “气虚不畅,内腑受滞,则肾气衰微。”

    “我这里有枸杞酸枣茶一方,你按照此方抓枸杞酸枣等,日夜冲服,长饮强健脾胃,内气充盈。”

    既然毛骧帮了自己一下,朱雄英决定赠他一场养生机缘。

    朱雄英小手偷偷塞给毛骧一个纸条,随后被朱标拉着朝大殿内走去。

    毛骧呆愣地站在原地,将纸条展开,只见上面写着枸杞二钱,酸枣一钱等等,有补气益血功效,一时间,竟然忘了感谢朱雄英。

    他双眸扫了扫周围,那些大汉将军全都眼观鼻鼻观心犹如雕塑。

    毛骧这才将这张枸杞酸枣茶方子小心翼翼贴身藏好,眼神看向渐渐走远的朱雄英,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疑问。

    “皇嫡长孙他,真的只有八岁?”



    第3章 还是皇爷爷坚挺

    

奉天殿内。

    奉天殿大殿一般是大朝会,举行祭祀或者大型活动的场所。

    朱元璋为了办事方便,就在奉天殿旁中一间偏殿内办公,此刻,朱元璋佩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坐在案几上伏案批阅奏章。

    批阅几张奏章之后,朱元璋就会沉思片刻,他习惯性地将鼻梁上的老花镜摘下,边用抹布擦拭,边凝神皱眉。

    这老花镜是他小皇孙朱雄英进献的,据说是苏州府磨制出的镜片,佩戴起来,观看奏疏十分清晰,甚得他心。

    放下老花镜,他端起身旁的枸杞水饮了一口,问身旁内侍道:“太子朱标,进宫了吗?”

    内侍太监正准备说话,外面已经有太监唱名:“太子,皇孙驾到!”

    隔着老远,就听到一个愉悦的声音撒欢儿喊道:“爷爷!爷爷!”

    朱雄英蹦蹦跳跳地冲了进来,冲到朱元璋跟前,笑着道:“爷爷,我来啦,您有坚持养生吗?”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五十五岁,长期的征战和治理大明,使得他健壮身材有些佝偻,头发已然花白,但眉目坚毅,眼眸时常有精芒闪烁。

    见到这爱养生的皇长孙,朱元璋眼眸中的威严化作柔情,笑道:“有,朕每日都喝枸杞水,还用热水艾草泡脚,好大孙,你这养生的法子不错。”

    朱雄英红润小脸透露着满足。

    说实话,前世朱雄英是个孤儿。

    他自幼在孤儿院长大,从未体验过亲情的滋味,在十六岁因为下水救人穿越过来之前,他从来不知道“家人”到底是什么感觉。

    他也不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什么样。

    朱雄英的一切知识和见解,大都来自于孤儿院那些书,各种各样的书,数学,历史,诗歌,儿歌……

    穿越而来之后,他在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有老爹朱标等人身上感受到了真切的“家人”带来的温暖,所以,他格外的珍惜这一切,格外的惜命,格外的养生。

    “虽说养生乃是逆天而行,但是我一定要坚持,活久一点……”

    朱雄英仰起头看着朱元璋那花白的头发,抿着小嘴沉思道。

    “父皇。”

    太子朱标也对朱元璋行礼。

    朱标自幼饱读诗书,恭顺谦良,而朱元璋也十分信任朱标,当年朱元璋在外征战,朱标就在朝中主持政务。

    可以说和朱标比起来,老朱对其他儿子就像是后爹养的。

    只是,再有感情的皇帝和太子,也会因为权利和政见不同产生隔阂。

    太子朱标生性宽和,很像马皇后,他反对杀戮有功之臣,因此没少忤逆朱元璋,和朱元璋争吵。随着朱元璋杀戮日重,承国渐久,身上那种恩威兆惠万民的皇威深不可测,太子朱标平时见到朱元璋愈发小心翼翼的,父子之间的亲情逐渐淡漠。。。

    也就是朱雄英在的时候,能和朱元璋短暂的回味一会儿爷孙父子之情。

    大部分时候,朱元璋那咄咄逼人的态度,让朱雄英心头被压的喘不过气。

    朱元璋和朱雄英玩闹了一番,对着朱标点了点头。

    “标儿,你也别站着。”

    吩咐内侍端来板凳坐下,朱元璋将朱雄英揽在腿上,笑着说道:“朕的大孙子又长高咯。”

    朱雄英却从朱元璋腿上滑下来,端起枸杞水,奉劝道:“爷爷,我看您嘴唇有点干皮,应该是肝火虚旺,枸杞水上火不宜此时饮用。”

    说着转身对侍奉在外边儿的内侍喊道:“劳烦公公,给爷爷换金银花薄荷水来。”

    “金银花薄荷水,清肝明目,适合您现在喝。”

    朱元璋眼眸含笑,点了点头。

    外面的内侍见朱元璋点头,躬身进来将朱元璋的茶换下,去上金银花薄荷水了。

    朱标则是胖脸古怪,自己这逆子,真是……

    满口养生,也不知是跟谁学的。

    这时,朱标才发现,父亲朱元璋给朱雄英安排的老师已在殿内恭候多时,正躬身行礼,他连忙对朱雄英道:“雄英,你可知这是何人!?”

    在朱元璋怀里的朱雄英抬头望去,见偏殿角落里。站着一名青年文士。

    他身穿儒服头戴儒冠,垂手而立,虽是白身却不卑不亢,一双黑亮眼眸炯炯有神,正严肃地看着自己。

    “不知道。”

    “没见过。”

    “不想知。”

    朱雄英脑袋摇成了拨浪鼓,读书什么的太可怕了,先养生三答再说。

    朱标额头青筋突突,眉头挑了挑,怒道:“混账,这是你皇爷爷给你安排的老师,乃是恩师宋濂的高足,学识渊博,姓方名孝孺,今已赐东宫伴读之职,日后教你讲经,执礼拜之!”

    朱雄英吐舌头,举手道:“爹您别激动,生气太不养生了,我马上拜见。”

    说着很不情愿地站出去,嘟着嘴拍了拍袖子对方孝孺执礼相拜。

    方孝孺也恭敬回礼。

    朱雄英可怜兮兮地回头看向朱元璋:“爷爷,我这就要读书了嘛?我年幼又体弱,读书本就逆……”

    朱标咬着牙,眼神慌张怒道::“你这竖子!”

    朱雄英这才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撇着嘴跑去抱着朱元璋的胳膊可怜巴巴。

    我朱雄英命苦哇,自幼体弱,命不久矣……

    想我五岁养生,六岁小有所成,七岁知天命,如今八岁之期已到……看模样今年这一道坎儿恐怕很难过去。

    朱元璋咧嘴笑着看着朱雄英这可怜模样。

    自己这大孙,什么都好,就是格外惜命,不喜烦恼。

    他伸手抚了抚胡须,说道:“大孙呐,朕为你找了一位好伴读。”

    “这方孝孺,素有贤名,又深谙学理,伴你读书最适合。”

    “明日,你就与鲁王,蜀王,湘王,代王一道,往文华殿听经筵,习诗文。”

    朱雄英听到这个噩耗,瞬间差点昏过去。

    被强迫读书就算了,还是和一群小屁孩一起……

    鲁王朱檀,年方十二岁。

    蜀王朱椿,年方十一岁。

    湘王朱柏,年方十一岁。

    代王朱桂,年方八岁。

    八岁!?

    真就八岁之期已到,欺我未壮?

    我朱雄英哪点比他们差了?和他们一起读书就算了。

    见面我还得叫一声,十叔,十一叔,十二叔,十三叔!?

    夭寿啊!

    前面几个比我大,也就忍了。

    他代王朱桂,与我同为八岁,我朱雄英何德何能,竟要对他称叔做小!?



    第4章 我少读书

    

从奉天殿出来,朱雄英小脸愁出了一个愁字。

    双手插在衣袖,面带四十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