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已经开始暗中支持一些人,在地方上闹事。

    同时,再加上一些早年留下来的隐患,比如隋朝余孽,还有其他诸侯的余孽等等,都时不时来一场反叛。

    李世民想要发展民生,也时长因为这些原因而受到了阻碍。

    就好比这盐田。

    面对运河上的槽帮,李世民根本就没办法。

    因为一个槽帮养活了很多很多清苦的民夫,他一旦对槽帮下手。

    这些人联合起来反叛,便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盐田的收益,一般都进了槽帮。

    还有这图书馆,建立的也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世家在背后支持,各地出现了不少的书局,图书馆建立之后,也有些难以维持。

    “先生,惭愧啊,先生之指点乃是治国之良策,然,如今之大唐,唉……。”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知半解的指点

    李世民颇有一些一言难尽的样子。

    这都已经好几次进入仙境了。

    然而现在的大唐,也就是稍微有了一些气色。

    这样下去,怕是会被大秦给反超了。

    “不急。”

    楚风安慰了一下,然后说道:“如今你之威望正盛,突厥已经被打败。”

    “至于世家,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毕竟你掌握着大唐的兵权,他们也有着忌惮之心。”

    “你可以一边发展民生的同时,一边多多扶持一些贵勋之家,扶持一些富商之家。”

    “等到他们能够和世家大族竞争,于你而言,必然轻松很多。”

    楚风并不想让李世民做太多。

    有着崇祯皇帝这个前车之鉴,一旦给他指点太多,必然会出乱子。

    就好比开始,李世民对世家的出手,听从楚风的指点,做出那么多的改变。

    说实话,李世民绝对是一个有野心、有手段、有帝王心术、有能力的一个皇帝。

    但是因为楚风这个仙师的存在,他最开始选择了相信仙师。

    在大唐建立图书馆。

    在大唐海边建立了盐田。

    让弘文馆的学士们,组建邸报,宣传大唐的仁政。

    又派遣了不少的皇商,前往周边的番邦做交易,为国库积累钱财。

    还建立了武举科考制度,让大唐的贵勋后辈,大唐的一些民间武夫,可以有一个报效国家、施展能力的舞台。

    两年时间,如此多的国策。

    为的就是让大唐变得更加繁华昌盛,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只不过,这事实却是如今面对地方上的一些豪强和地方官员勾结。

    面对的是僚人的反叛、东边突厥的入侵、吐谷浑攻打兰州等。

    李世民觉得这连番征战的背后,很有可能有一个推手,他们在推动这些战争的突然爆发。

    为的很有可能就是让李世民分身乏术,只能是安排兵力对抗这些反叛。

    随之,这地方上出现的反叛,就不是那么容易,有那么多的兵力来镇压。

    “多谢先生指点。”

    李世民何尝不知道要支持一些豪族和世家对抗,可是以他现在的实力。

    以那些世家在整个中原之地的底蕴和实力,根本就不是几个新起的豪族可以对抗。

    “万事开头难,唯有坚持下去,才能够看到雨后的太阳。”楚风通过李世民的讲述,明白了大唐的难处。

    “各位可有什么想法?”

    楚风也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指点意见,毕竟他对科技领域非常在行。

    但是对于如何以李世民的身份来治国理政,并不是那么的专业。

    始皇帝第一个说道:“唐皇可学崇祯老弟,不服者,皆杀之。杀到所有人信服,如此便可举新政而强江山社稷。”

    “大秦不存在能够强过朕的世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些个胆敢反抗者,就是敌人。”

    李世民对着始皇帝抱拳施礼,说道:“受教了。”

    “治国理政者皆不可心慈手软,想要富强就必须拥有至上的威严。”

    “先生有言,大明之亡,在于政令出不了朝堂。”

    “难道,你也想要大唐和大明一样吗?”

    李世民摇摇头,“朕自是不愿见到如此场面,帝王之令出不了朝堂,那这个帝王要之何用?”

    他们两人说着话的时候,完全就没有顾及崇祯皇帝的感受。

    让坐在一旁的崇祯皇帝,面色有些羞愧。

    朱元璋听到这话,扭头盯着崇祯皇帝,小声地呵了一句。

    “瓜怂!”

    他刚刚已经从崇祯的口中知道,历史上的大明已经亡国了。

    而如今崇祯皇帝受到仙师指点,正在改变亡国之命运,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面对朱元璋这个祖宗的呵斥,只觉得憋屈,你们说就说,干嘛要对我插刀啊!

    “先生,还请先生能够指点在下。”

    李世民并不想采用始皇帝的建言,杀人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他已经犯了很大的错,给自己的帝王声誉带来了影响。

    所以更加不想成为一个暴君。

    “不急,如今在这里的,也都是明君和能臣,大家也都可以参与到此事的议论之中。”

    “大明这边,尚书孙承宗乃是熟读史书之人,你认为,此时此刻的大唐,该如何做,才可摆脱困境?”

    楚风先是安抚了一下李世民,然后看向了坐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孙承宗。

    这些个大臣进来了,好想存在感比较低。

    关键是,楚风也需要这些身处在历史王朝之中的大臣,以他们的身份提出来的意见,再结合一下,给出一个更好的更合理的指点。

    “回先生,臣以为,大唐如今并不需要把心思完全放在世家,以大唐如今之状况,那世家也不过几家而已。”

    “他们的实力的确可以影响大唐,影响唐皇的政令,但是现在和世家争斗,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唐皇可大力发展民生,鼓励商业之发展,支持更多的皇商,从而产生更多实力强大的大族。”

    “世家其实也是需要稳定,而不是挑起战争,遭受战火之影响。”

    孙承宗到底是大明时期的一个人才,那山海关的防御工事,都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袁崇焕也是他提拔起来,成为了蓟辽总督,并且两人联合起来,打败了努尔哈赤。

    他读过全唐书,也读过其他唐史文献。

    孙承宗觉得现在的大唐根本就不需要做太多,只要是大力发展民生。

    肯定会更加富强,到时候世家的影响也会慢慢地减少。

    等到唐皇的威望提升到了一个顶峰的时候,他想要做什么,谁敢不从?

    相比较起来,如今的大明,才是真正的千疮百孔、病入膏肓难以痊愈。

    反王被赶走了。

    但是天灾的影响还在,各地还是有不少流民,每天为了吃上一口饭而争抢、偷盗。

    李世民听完,看了看楚风。

    当初,也是楚风提醒这世家的隐患比较大,也是这一系列的指点。

    造成如今的局面。

    知道自己好像有一些胡乱指点,让李世民为难了。

    楚风并没有慌乱。

    “对此,你可有和想法?”

    李世民想了一下,回答道:“世家之患犹如猛虎,从如今之大唐局面就可看出。”

    “先生,是我心急了,一心想着削弱这些世家对大唐的影响,从而操之过急。”

    这个错,自然不能是仙师。

    那就是自己了。

    楚风说道:“无妨,既然如此,那你就放慢步子,以农桑为重,商业次之。”

    “回去之后,可示好,平定内乱外患之后,发展民生为重,当天下百姓归心之后。”

    “世家也翻不起大浪来,国强民富之后,自然会有更多世家大族。”

    说到这里,看向了所有的皇帝。

    “只要帝王能够掌握好兵权,亲贤臣、远小人、任人唯贤,便不会有倾覆之危。”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了野战炮还要啥自行车

    大唐现在缺的是什么?

    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大环境,让各个阶层的人,自己去发展。

    李世民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安定的大环境,一个仁政,鼓励农桑,修建水利、发展商业和民生。

    这大唐的综合水平自然会慢慢地上升。

    只不过,上升的速度会很慢。

    大唐最为繁华的时代,应该就要属高宗李治时期,疆土辽阔。

    外面的番邦臣服。

    内部的世家也都非常安定,真正的国泰民安。

    这叫做奋一世之余烈,用李世民在位时期的积累财富和综合实力,才有了盛世。

    可惜的是,李治死的太早。

    再加上后期的昏庸,把挣权交给了皇后,而不是自己的太子。

    以至于出现了一个武周。

    不过就算是出现了一个女皇,最后朝廷陷入内斗,大唐也有一个武周之治。

    等到唐玄宗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盛世。

    结果,这唐玄宗没守住。

    面对如今的大唐,楚风觉得还是发展民生最好,等到人人都能够吃饱饭了。

    这时候在转过身收拾世家,应该不成问题。

    之所以要如此,要针对世家。

    其实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

    魏晋之后留下来的问题,等到了隋朝,因为隋文帝的文治武功。

    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八柱国,除此之外,便是五姓七望之家。

    隋炀帝的覆灭。

    就是因为这些世家过不下去了。

    杨广开了一个科举制度的先河,其次也是因为劳民伤财之下,世家的发展之路被断绝了。

    动不动就要征兵。

    动不动就要打仗。

    动不动就要让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来承担战损,承担杨广巡视天下的钱财和物资。

    他们自然不愿意了。

    而李唐之所以能够得天下,也是因为关陇世家集团,还有那五姓七望的投资。

    不然,李唐断然是不可能如此快地建立起来。

    指点了一下李世民之后。

    楚风看向了赵构。

    “先生,大宋如今是按照先生的指点,鼓励农桑,也在沿海地带创建了盐田,就是这收益不高。”

    “毕竟如今的江南之地有着几十万从北地逃过来的百姓,这些都需要安抚。”

    “不过,有着岳飞、韩世忠、吴玠和李彦仙四位大帅镇守长江,金兵一时间也不敢南下。”

    “这得益于先生的指点。”

    赵构这边,算是因为当初的尧山之战,打败了大金的元帅完颜娄室,强有力地震慑了大金。

    完颜娄室这位大帅,可是非常得人心。

    如今粘罕、金兀术、银术可、完颜拔速离等人,都在争夺大金大元帅之位。

    自然是无暇顾及南宋这边。

    “嗯,你等要加快步伐,等到大金的下一任元帅出现之日,可能就是大金一雪前耻,大军南下之日。”

    楚风觉得这很有可能,按照大金那边的现状来看,他们的两次败仗,看起来战损的并不是很大。

    而且,这样的两次败仗在大金的人看来,完全就是一种巧合,也是因为金兀术和娄室有一些傲慢了。

    金兀术自己孤军深入,结果被困在了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