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没了收成,他们吃什么呢?
如果这一家人出了什么意外,这田地岂不是又要荒废了?
还有一些农夫,他们要是种不出来什么,到时候还是会把田地卖出去。
而且,那些世家大族也可以完全以重金买下他们手中的田地。
至于霸占田地的事情,在地方上实在是太常见了。
这田地,终究还是可能会回到那些人的手中。
但是对于洪承畴而言,他就是要完成这个任务,至于以后的结果如何。
那并不是他应该担心的事情。
崇祯五年初。
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奋斗。
崇祯皇帝先是手中了自己的国门,让鞑奴不能趁机南下。
然后便是平定了八王之乱。
以洪承畴、秦良玉、孙传庭和卢象升为总督,分为四路军征讨八大反王。
并且也给了他们极大的权力,可以在地方上先斩后奏。
凡是要阻挡大军平叛者,都会成为谋反的贼子,可以先杀后奏报。
而在朝堂之上。
崇祯皇帝也是顶住了很大的压力,让东林党的那些官员,无法左右这一次的平叛和北地的抵御鞑奴的战争。
这两个战争乃是关键。
崇祯皇帝可是在仙境之中,受到了楚风的指点,也和始皇帝以及李世民这样的帝王有过交流。
所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盲目使用自己权力的崇祯皇帝。
在平定了八大反王之后。
不仅仅是洪承畴、卢象升和孙传庭、秦良玉这样的帅才名将的名气得到了提升。
崇祯皇帝的威望也是随之而提升。
这关键还是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这两个锦衣卫中的最大官署,已经被崇祯皇帝重新掌握在手中。
再加上一个富裕起来的东厂,成为了这大明第一大工厂之后。
崇祯皇帝的话语权也就提升了不少。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太极努力跟随崇祯的脚步
崇祯四年夏。
炎热的高温天气,让整个草原之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涸。
这还不算,北地的风沙也都吹了过来。
盛京之地顿时黄沙满地。
“这大明的皇帝倒是有一些魄力,那位洪承畴也是一个能臣,这样的人,为何不能为朕所用?”
皇太极放下了手中的奏折,上面都是密探在大明打探到的消息,送回了盛京。
自从去年年初,他想要从大明北地镇守薄弱的龙井关和喜峰口破关而入失败之后。
大清和大明之间就开始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战争。
而被炮火阻挡的皇太极,最后只能是退回到盛京之地,寻某南下的办法。
他不可能在外边御驾亲征太久,这盛京留守的几位皇子和贝勒,对于他而言,其实都是威胁。
本来御驾亲征就已经失败了,皇帝的威严遭到了打击和考验。
皇太极只好退回到盛京,继续坐在自己的大雄宝殿上面。
龙井关有了左良玉。
喜峰口有了满桂。
如今再加上西线一个孙传庭,三面夹击之下,大清只好撤兵。
“尔等对着摊丁入亩可有何想法?”
站在皇太极面前的,是几位汉臣,守卫之人是皇太极的心腹大臣范文程。
其次乃是高鸿中等人。
这范文程看起来已经是四十好几,可是却有着一股子成熟男人的稳重。
早年投降了后金,却不被重用。
直到皇太极登基之后,才得到了皇太极的看重,这才忠心耿耿,帮助皇太极谋划天下。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被程朱理学给洗脑了的人。
只要是一个明主重用了他,给了他圣恩,他就觉得自己的才能被看重,自己要为这个明主而谋划。
“陛下,如今大清之田地本就不多,再加上这北地多苦寒,不如大明江南之水乡。”
“如今这田地都在大清的旗主以及贵勋之手,臣以为,大明那皇帝提出来的摊丁入亩,乃是一个良策。”
范文程说完,瞄了一下皇太极的神色,见到他似乎有想要继续听下去的想法,这才继续。
“如今大清已经有了不少的汉民,再加上蒙古和大清人,再加上高丽和海贼等。
这算得上是很多不同之族的人汇聚在一起。”
“大清想要重用汉臣,并且学习、大明的制度以及大明中兴之策。”
“那就必须提升汉民在大清的身份地位,以免让大清人随意欺负,到时候寒了那些个降臣的心。”
“这摊丁入亩,不仅可以让这些不同之族的人拥有了田地,稳定了他们的民心。”
“等到他们耕种有了收获,对于、大清而言,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皇太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可若是那些个贵勋并不愿意分出自己的田地,又该如何?”
大清这边的情况和大明有着很大不同。
皇太极能够上位,那也是有着很多旗主的支持,再加上他的确有着很强的能力。
不然这大清未必能够建立起来。
可是现在他要过河拆桥,自己成为了皇帝就要清算那些贵勋和旗主。
皇太极还是没有那个绝对的魄力。
这一次南下受阻,就让他的威严扫地,这个时候,自然是迫切想要提升自己的威严。
他要带着大清走向辉煌。
“陛下,臣以为不然,摊丁入亩所需要的田地并不是很多,那些个旗主所拥有的的田地却很多。”
“陛下可以让他们拿出一部分来,然后换取子孙的前途,相信,他们还是愿意的。”
“再加上,如今那宁锦之地有着不少的田地,可以分摊出去,让这些人开垦出来。”
“陛下也有言,这大明的皇帝有魄力,可以施以摊丁入亩这样的国策,以此来收买人心。”
“陛下难道就那没有那等魄力不成?”
范文程又讲述了一下,这分发田地的好处,完全就是可以笼络很多人心的做法。
如今大清已经有了不少的汉民。
可是这些人却都被大清的贵勋以及那些个旗主当做是奴隶对待,这对对于、大清的发展而言,就是一个阻碍。
因为大清想要那些汉臣为所用,想要用大明的制度来稳固帝王的权力。
更有着入主中原的野心。
可是大清不能成为第二个蒙元。
不然,大清之后,必然还会有一个大明,因为汉民是不愿意遭受这样的奴隶一般的日子。
那些个汉臣也是一样。
如果大清能够善待这些人,善待汉民,于他们而言,就不算是背叛。
也不是拥立了异族之人来统治天下。
在范文程的脑海里面,已经有了一个满汉一家亲的雏形。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提起来的时候。
通过范文程的建议,皇太极最后还是说服了那些个旗主以及贵勋之族。
让他们拿出一部分田地,分给了身在这大清的汉民。
不仅如此。
大清还极力地在山海关以及西关等地,宣传大清的优良政策。
比如这摊丁入亩的田地,只要是愿意归降大清,每个人就可以获得一亩田地。
再比如,还可以拿到不少钱财。
这要比生活在关中的清苦日子好多了,自然会有不少人愿意出关,前往大清。
毕竟很多清苦的人,连活着都是一个困难,他们又如何讲究什么忠君爱国?
大清想要用钱和田地来吸引汉民,更用很多钱来贿赂朝中的大臣。
仅仅是一年时间。
皇太极就实现约束八大旗主,以及大清的一些贵勋和大清的几个贝勒的权力。
同时,也在积极训练大军。
更是派出了使臣,又说东蒙古,想要联合蒙古王子一起攻打大明。
时间就定在了明年的春耕之后。
这一次。
皇太极的准备更加的充足,可以说,差不多是倾尽了大清的所有。
……
“不愧是仙师看重之人,这般的能力,朕何愁大明不兴?!”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奏报。
洪承畴终于完成了安定陕西和山西的任务,今年的秋季,干旱了几年的陕西和山西之地,终于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
谨记仙师指点的崇祯皇帝,让东厂番子成为了粮食司的副手,一起购买了很多粮食。
这新铸造的金币,总算是可以扩展开来。
楚风这一次,则是告诉了始皇帝这些个帝王,朝廷的官方货币有多么的重要。
并且还亲自给他们规定了货币的铸造方法。
始皇帝的铜币,也就是五铢钱,大唐的通宝和票号,大宋的金币、银币和票号。
大明现在的金币和银币,逐渐要被废除的票号。
崇祯皇帝也借着这一次收购粮食,还有东厂几个生产琉璃以及盐田和铁等,把自己的金币花出去了。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的功臣要仙缘
崇祯四年秋。
在距离进入仙境之中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这一年的时间。
崇祯皇帝进入仙境差不多二十多次。
为大明带来了优质的种子、一百多板车,加起来可能是几万斤的粮食。
这些粮食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可能有些杯水车薪。
但是在崇祯皇帝一贯的节俭之下。
再加上陕西和山西之地在洪承畴的治理之下,也有了不错的收成。
所以这遭受几年的旱灾,如今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最为关键的是,历史上在大明之地掀起了腥风血雨的八大反王。
如今还被孙传庭和卢象升抵挡在云贵之地。
几十万的农夫跟着李自成等人谋反,喊着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
的确是吸引了很多人。
可是现在这些个人却又跟着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逃到了云贵之地。
中原之地面临的灾情压力,也自然是减少了。
得到了大清似乎在学着他颁布的那些个国策,崇祯皇帝是大骂皇太极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发现,自己根本就对皇太极无可奈何。
因为北地的几位总督只是坚持守,而不是选择出关攻打大清。
所以崇祯皇帝借着这一次中秋的机会,召见了卢象升、孙传庭、袁崇焕、满桂、左良玉、洪承畴、秦良玉这几位总督。
在自己的皇宫内大摆宴席,先是款待了这些人。
“不久之后,仙门会再一次开启,到时候,朕会让尔等前去一试。”
“大宋那边,赵构带着岳飞、吴玠、韩世忠和李彦仙都可以进入。”
“朕想来,你们应该也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也想要带着自己的臣子进入仙境之中,从开始到现在。
他就只能带着王承恩和孙承宗,总觉得人太少了。
既然大宋的赵构可以带着那些个武将进入仙境,那他这边自然也应该是可以的吧。
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呢?
如果他们真的能够进入,那以后做交易,就可以多带一些货物进去,换取更多的钱财了。
对于崇祯皇帝的大度。
袁崇焕等人自然是感激不尽,脸上欣喜而又激动的神情是已经藏不住了。
“多谢万岁爷圣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