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准备的并不是很充足,也不知道嬴政这些人什么时候会来民宿。
“上一次,我所言的粮食司和盐铁司,你们做得如何了?”楚风想要知道大秦、大唐、大宋和大明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
“回先生,大秦已经建立了粮农司和盐铁司,按照先生的建议,开始以陈粮脱粒,然后昭告天下,按照大部分百姓都可接受的价格出售了。”
嬴政自然还是第一个站出来,回答了楚风的关心。
“嗯。”
嬴政接着说道:“海水晒盐如今正在进行,有盐铁司严格掌控,朕已经派遣了墨家去建立都城、法家去监控官员、兵家戍守盐田,根据监正的奏折,应该还有一月,便可出盐。”
他的话,让在座的很多人都羡慕不已。
李世民在嬴政说完之后,见到仙师的目光看向了自己,这才回道。
“先生,粮食司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今大唐百废待兴,大部分的良田都掌握在佃户和世家以及乡绅手中。
朝廷虽有陈粮,但是要给大军提供,北方的突厥是不是扣关,需要大军镇守。
这征收以及购买回来的粮食,并不是很多。”
大唐现在的情况和大秦不一样。
李世民想到这里,又是烦闷、又是羡慕,还带着一些杀气。
任何想要阻止他建立盛世王朝的人,都将会是他的敌人。
对待敌人,他不会手软。
世家、佃户、乡绅……,你们不要给朕找到时机,到时候,便是朕灭杀你们这些敌人的血腥时刻!
“不过,这盐田的进展十分迅速,因为大唐东海之地,本来就已经有人开始晒盐。
如今得到了先生的指点,又了晒盐之法,大唐万民就都有机会吃上精盐。
盐铁司建好了驿站,第一批精盐正在从东海运往长安城。”
在粮食司这一点上没什么进展,但是在盐铁司这方面,李世民是花了大的心思。
直接就让程咬金带着人去开路,然后到了东海封了海边之地。
最后召集了能工巧匠,按照楚风给他们的晒盐之法开始海水晒盐。
而大唐这个时候,在海边已经有些人开始晒盐了。
只不过,这晒盐之法非常原始,处于摸索的阶段。
赵构这边嘛。
粮食司建立起来了,效果不是很好。
盐铁司建立起来了,直接被江南的盐商们给掌控了。
他自己倒是夸夸其谈,说自己如何如何,百官们又是如何如何。
然后这粮食司和盐铁司就成了。
“你觉得,这粮食司和盐铁司,你能够掌控吗?”楚风对无能的赵构,是真的无奈了。
对方完全就是一种,又想要大宋变得强大起来,自己能够成为千古一帝的存在,却又不想兢兢业业地当好一个皇帝。
这种坐享其成的行为,就直接让一些好点子,变成了一个坏点子。
“大宋和大明的江南盐商,是和晋商一样的存在,平日里拐卖妇女儿童,还会控制着大宋天下和大明天下的盐。
你们宫中吃到的盐,都是出自于他们之手。
要知道,你们省吃俭用,都是为了能够养活大军,为了抵御外敌。
可是那江南盐商了?
如果可能,你直接以大毅力,带着亲军去江南查处盐商。
相信你们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钱财,还有很多白盐。”
………………………………
第九十三章 想要国富民强,盐商就不能存在
想要让一个王朝变得繁华,并且变得长治久安。
基本的民生问题,就是一个王朝的大问题。
时隔今日。
从东西两个大国就可以看得出来。
楚风是调查了大宋和大明的一些历史,从而知道了这个历史王朝的很多弊病。
然而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就像是皇帝制度。
其实想要一个王朝能够真正的屹立不倒,那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开明帝王。
可是皇帝制度的存在,就根本不可能保证,下一代的帝王是一个开明、仁慈、有权术的帝王。
更不能保证,这个王朝不会出现那种奸臣贼子祸乱朝纲。
可是推翻皇帝的制度,就是天方夜谭。
而有皇帝这个制度,那就必须建立一个非常庞大的官署制度。
这样就可以分化帝王的权力,却又表现的非常集中。
大宋和大明的粮商和盐商,差不多已经是控制了整个王朝三分之一的经济命脉。
如果不能把这两个商业掌控在自己手中,再好的制度,再好的工业,最后也可能成为私人,从而建立的就不是什么工业王朝,而是资本王朝了。
赵构还是没有那个胆量来带着大军去江南杀人。
但是崇祯皇帝有。
“谨遵先生指点。”
崇祯皇帝已经下了决心,回去就找曹化淳或者是骆养性,让东厂和锦衣卫联合,去江南抄了那些盐商的家。
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忍了一段时间的孙承宗,却站出来了。
“先生,在下以为直接抄杀江南盐商,有些不妥。”
崇祯皇帝刚坐下,就听到后面孙承宗的话,立即脸色一变,出口呵斥道:“雉绳,你坐下!”
楚风摆摆手,对崇祯皇帝说道:“无碍,他既然想法,说说也没什么。”
崇祯皇帝气愤愤地坐下,决定下一次不带这个老家伙来了。
本来,是想要看看,大明这边,自己还能带着谁进入仙境,好接受仙师的指点。
再加上,进入仙境的大臣,那必然是有着赤子忠心。
对于孙承宗能够进入仙境,崇祯皇帝还是很高兴的。
只是没有想到,今夜的孙承宗,竟然站出来反驳了仙师的话。
这让崇祯皇帝觉得太失礼了。
“先生,江南盐商虽说有贪墨之事,也有拐卖妇女儿童之罪,然则,这些盐商却也为大明的盐务操劳,为大明增收了不少的赋税。
要是但凡做个盐商的有钱了,就要被朝廷抄家灭族,岂不是不得民心。
百姓也没了白盐可用,必然会对朝廷产生反抗之心。
在下以为,如今之大明正是内忧外患之际,不可再徒生祸事,当以安抚民心为主。”
孙承宗觉得大明现在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大明需要的是粮食,百姓需要的是一口吃的。
如果现在让朝廷带着人去抄了那些江南盐商的家,到时候必然会引起江南盐商的反抗。
而他本身对于江南盐帮的了解,自以为要比仙师和崇祯皇帝还要多。
真要是和盐商过不去。
到时候盐商和盐帮联合起来,再加上还有地方上的一些叛军。
大明本来就已经不安稳的江山社稷,便是四地烽火。
这是直接把盐商和盐帮往谋反的路子上逼迫。
而盐帮的势力遍布江南,还有朝廷的一些官员和这些盐商也都是有着一些关系。
真要是动了江南的盐商,大明的内部会更加不稳。
“你之所言,也有些道理,如今大明灾情严重,首先当以灾情为主。
然则,这盐田都已经建好了,如果不重拳出击,到时候,怕是更加打压不得了。
富可敌国的盐商和盐帮联合起来,再加上大明本身就存在的八大反王。
你觉得,大明以后还会有活路可走吗?”
楚风对孙承宗保盐商的做法,并不太赞同。
他给了崇祯皇帝琉璃手艺、曲辕犁的做法、高产农物,给了他海水晒盐之法等等。
这就是想要帮助崇祯皇帝富国富民。
然而现在看来,这一大部分钱,还是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
崇祯皇帝只是稍微富有了一点儿而已。
治标不治本的一系列措施,有何用?
“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不做,肯定是没什么结果,做了,或许能够打开一个口子,有一个好的结果了?”
楚风对孙承宗说道。
旁边的嬴政直接接话道:“先生所言不错,如果一个帝王连一伙子盐商都不能杀,那这皇帝还有什么用?
如今先生赠与我等海水晒盐之法,以后这白盐也就有着很多很多。
天下万民千千万,一人一株钱,那也是千万。
不把粮农司和盐铁司控制在手中,便是白白便宜了那些贪墨的官员。
更是辜负了先生的指点。”
嬴政对孙承宗这个胆敢站起来质疑楚风的指点的大明之臣,有些不满。
在他的心中,楚风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因为他是始皇帝!
他尊崇的仙师,那必然要被所有人尊崇。
崇祯皇帝连忙站出来,表示道:“请先生放心,朕回去之后,就会着手整治江南盐商,到时候把盐铁控制在朝廷手中。”
楚风点点头,看着孙承宗,说道:“作为一个臣子,你的眼界还是低了些。”
“为人臣者,要知道,这个江山社稷是被天下万民所撑起来的。
他们的亲人在边关戍守,他们自己在这个疆土上面生存。
人才是王朝之治的根本。
没有人,皇帝拿什么来戍守边关,又拿什么来支持自己的统治。
又去统治谁?
大明现在面临着灾情不假,可是想要解决这个灾情,首要的便是粮食。
相比较粮商和盐商,在我看来,盐商是最好拿捏者。”
楚风当下就分析了一下大明的粮商和盐商,天下大旱,百姓们需要的就是一口吃的。
所以这个时候,以大毅力以及手段,抄了盐商的家,拿出钱财购买粮食分发天下万民。
到时候只会被百姓所拥戴,而不是受到百姓的反抗。
至于盐商和盐帮的反抗,对于大明的官兵而言,应该不成问题。
一个孙承宗和一个卢象升足够!
孙承宗这才接受了楚风的指点,认为这个谋划还是可以实施的。
………………………………
第九十四章 大秦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
楚风又看向了始皇帝。
“大秦现在应该是有了盛世的前兆,相信不久就可以看得到。”
始皇回道:“是先生指点有方。”
楚风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造纸工艺的流程和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
“我这里,有两个利国利民之物。”
楚风向旁边的蒙毅示意,交给了他。
“一个,叫做造纸术,这个纸张如若做出来,可比宣纸,雪白而又光滑,用起来更是方便又能够长时间保存。
关键是这个造纸术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不需要花费太大的钱财,就可以做到量产。”
楚风给的自然是符合古代时候的手艺,没有漂白剂,自然做不到像是现在这般真正的雪白。
但是对于大秦以及大明大宋而言,可以说,真的是比较白,并且很耐用了。
“大宋和大明的造纸术,已经是非常好了,始皇和唐皇想要他们的造纸术,也可以。”
楚风再一次指点了一下。
“其次,便是活字印刷术,这个作用,崇祯应该是明白的,你来说说吧。”
崇祯皇帝站出来,解释了一下活字印刷术的作用。
听得始皇和李世民等人,是两眼冒光。
相比较晒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