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良听完,继续读起手中的书。
而在楚地。
项羽啃着烧饼,听完叔父项梁的话,直接说道:“连自己的亲信都杀,当真是一个暴君!
如此君王,我项羽必定取之!”
六国之人,怎可忘记身上的亡国亡家之仇?
……
这一夜,还是那么的漫长。
百官们顶着黑眼圈,急匆匆地赶到了咸阳宫的皇城外,队列整齐,进入了皇宫。
一路上,窃窃私语。
跟在蒙毅后面的大臣,几次想要开口询问,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赢氏之人,早已经听到了一些消息。
可是也亲自登门拜访过蒙毅,直接被对方拒之于门外。
便知道,这个时候,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文臣武将进入大殿内。
百步之上,则是秦始皇的帝王宝座。
眼见一身黑袍,带着玉冕的秦始皇出现,大殿之上立即安静下来。
“吾等,参见陛下!”
嬴政坐定。
百官恭迎。
“免礼。”
“喏!”
嬴政看着朝堂上的文臣武将,身边少了一个中车府令赵高、下面少了一个左丞相冯去疾、右丞相李斯。
的确是有一些不习惯。
但是他笑了。
百官们是第一次看到秦始皇在朝堂上露出笑容来。
一个一个,头上顶着好几个问好。
“右丞相。”
蒙毅听到秦始皇发令,连忙出列。
“臣在。”
嬴政缓缓地说道:“告诉他们,仙门降临之夜,卿和朕都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百官们激动不已,他们的疑惑和好奇之心,这就要被满足了吗?
一个一个,睁着大大的眼睛,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点儿重要的信息。
“喏!”
蒙毅直起身来,看了看大臣们,开口道:“仙临之夜,有一座青铜门从天而降,落在未央宫。
此乃仙门,等闲之辈不可进入。
陛下一统六国、文治武功,立下这始皇伟业,被仙师看重,降下仙门,让陛下和臣进入了仙境。
那里……。”
随着蒙毅的讲解,整个大殿之上,有了很多很多喘着粗气的声音。
仙境?
仙师?
赵高?
李斯?
二世而亡?
这简直是骇人听闻呀!
也难怪。
陛下从仙门回来之后,就大开杀戒。
青铜门的降临,朝中一部分官员可都是亲眼所见。
由不得他们不相信这一切的真假。
嬴政看着神色各异的文臣武将,问道:“众卿可明朕意?”
………………………………
第八章 仙师三策收民心
听完蒙毅的话。
谁还不明白?
为何始皇帝从仙境回来之后,就杀死了赵高。
为何要把大秦右丞相李斯打入天牢。
又为何要下令搜查六国之余孽,大秦境内之方士。
最后还要让冯去疾去北方遣返修长城的民夫,并且再一次重用蒙恬,还把蒙毅加封为大秦右丞相。
这一切。
都源于仙师的指点。
“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才有一统天下之功业,朕和卿等劳心劳力覆灭六国而强秦。
结果大秦二世而亡!
朕初次听到之时,也不敢相信。
然则,那一夜赵高之死便证明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方士炼制的金丹,根本就是毒药!”
嬴政有一些忿忿不平,要不是为了验证金丹的毒性,他可能会选择直接腰斩赵高。
毕竟此贼喜欢腰斩他人。
以金丹毒死他,实在是便宜他了。
“陛下,臣以为赵高死得其所!”隗壮直接站出来,躬身施礼道。
隗壮说完之后,就列举了赵高这些年以中车府令这个身份,犯了多少事情。
赵高已经死了。
有一些罪孽自然是死无对证。
但是这不妨碍隗壮对赵高的弹劾。
可以说,这位大秦的丞相,可谓是典型的痛打落水狗,陈列了赵高大大小小的罪孽差不多二十余。
让嬴政听着是喘着气,面色愤然不已。
其他人更是对隗壮充满了敬意,也有一些莫名的害怕。
隗壮是什么时候搜查到这些关于赵高的罪证的?
竟然如此详细!
“嘭!”
嬴政气的直接拍桌子,大声叫道:“来人!”
外面的黑龙卫直接挎着宝剑,走进了大殿,单膝跪地道:“陛下!”
“章邯,你亲自带着人,去抄了赵高在外的府邸!”
这些府邸是隗壮刚刚曝光的。
要不然,嬴政还不知道赵高竟然在外面还有府邸,还有佣人。
“喏!”
章邯领命,带着人出去了。
赵高已经身死,再做什么惩罚,也不太可能。
隗壮弹劾完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嬴政让自己平心静气下来,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可不能因为一个死人而影响了大业。
“仙师曾有三策救秦,这第一策就是指点朕,宫内之方士都是欺君之贼,还有赵高此等狼子野心之奸臣。
李斯和赵高谋,未能保住大秦之基业,理应当罚。
第二策,则是实行仁政!”
嬴政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
因为他要看一看大臣们的反应,想要获得一些信息。
果然,听到大秦要实行仁政,下面的官员都是神色各异。
毕竟这仁政也就代表着大秦愿意遵从儒家之学说,毕竟孔子曰仁。
仁政之说,便是儒家的孔圣之道。
“陛下,臣请问,何为仁政?”另外一位丞相王绾出列躬身问道。
他多少也猜得到一些始皇帝的心思,甘愿成为这朝堂的捧哏之人。
嬴政已经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便沉声说道:“其一,则是永不加赋!”
此言一出,那当真是犹如巨石投入到了湖面,激起了非常大的浪花。
“陛下,不可!”
有官员直接就站出来了,作为一个贵族,他是明白这永不加赋的后果。
“陛下,一旦永不加赋,大秦如何能够保证大军之粮食充盈,又如何能够保证地方官员之俸禄?
而且永不加赋,看起来是与民让利,然则大秦国库必然堪忧啊!”
其他一些官员,也是连忙站出来,纷纷劝阻,让秦始皇收回这个永不加赋的“仁政”。
隗壮也就刚刚陈列赵高的罪责的时候,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
现在对于永不加赋,还有身后一些官员的劝阻,就像是没看到一样。
双手抱着,站在那里,看着前面,老神在在。
“仙师有言,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蒙毅站出来,对百官道,“大秦为何能够一统六国,乃是因为当初的商君变法强秦!”
“尔等都是大秦之官员,是陛下之臣,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如今之大秦一统六国不久,正是人心不齐之时,永不加赋,可以减轻大秦百姓之负担。
至于大秦大军之军粮,自有办法,难道,尔等想要与民争利不成?”
蒙毅的输出算是致命的,简直是一个帽子扣下来,让那些大臣再也不敢反驳。
嬴政坐在上面点点头,不愧是别仙师点化的蒙毅,比之以前还要深得他的心。
“右丞相所言不错,大秦一统六国不久,如若把六国之人都视作余孽,于他们而言,非常之不公。
如今中原之地都是炎黄之后,大秦一统六国便不会再有六国之分。
他们也都是大秦人!”
嬴政此言一出,不少官员都沉默了。
对于蒙恬而言,他觉得现在大秦的敌人就是北方的匈奴,其他势力都不足为虑。
至于蒙毅,这位可是真的被楚风影响到了。
心中早就下定决心要改变大秦二世而亡的宿命,对于楚风所言的三策,那是坚决的执行者。
而对于隗壮、王绾这些人。
只要是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永不加赋或者是加重徭役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毫无关系。
但是在这朝堂上,也不尽是蒙恬、王贲、隗壮、王绾这样的大臣。
还有不少,那都是贵族阶级。
大秦永不加赋,他们如何能够从百姓手中得到好处?
嬴政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朕还要让北地建长城之民夫回到关内,从事农桑。
大秦有了高产农物,以后将会有很多很多粮食,多余的粮食便能够买卖。
等到高产农物可以被分发出来耕种的时候,朕会以此高产农物,收取一定的分成。”
这是当初楚风带着嬴政和蒙毅两人参观地窖的时候,突发奇想想到的一点。
如果秦始皇真的得到了高产农物,完全可以定下规矩。
得到高产农物的农户、佃户、地主等等,需要每一年交纳多少粮食。
这个交纳的数量,要和当时拿到的高产农物种子多一些。
毕竟,这可是亩产百石的高产农物。
种下去,来年的收成就可能非常多。
这其实也是赋。
但是也要比强行收赋税看起来,要更加能够让人接受。
先是永不加赋。
结果又要在高产农物中收取一点儿好处。
看起来似乎还是农户们赚了。
嬴政说完了仁政,自然就到了第三策。
“这第三策……。”
………………………………
第九章 老同学慕名而来
大秦开科举制度。
这完全就是一场超越了千年的轰炸。
百官们一个一个激动却又迷茫,想要吐槽和劝谏,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最后,还是隗壮比较清醒,站出来问道:“陛下,这科举考试,内容为何?”
此问一出,大殿之上立即安静下来。
嬴政愣了一下。
心说,对啊,仙师只是说了要开科举考试,未曾说,这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当即沉思了一下。
蒙毅也是一样,他最开始还非常兴奋,大秦要改变二世而亡的宿命,还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的盛世。
结果,一下子就卡住了。
开科举考试,那这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是法家之学说?
还是儒家之学说?
又或者是道家、阴阳家、纵横家?
因为他们都明白,一旦定下来,那就相当于是大秦支持那一派之学说。
到时候也必然会造成其他的学派有所不满。
“此事暂行商议,等仙门再一次降临,朕再询问于仙师。”嬴政沉声问道。
暗自责怪自己当初实在是太过激动了。
听到大秦二世而亡的时候,就忘记了如此重要的事情。
其实,关键也是科举制度在这个时候并不太合适,因为大秦的读书人,也就那么几个。
寒门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机会,也就百家之学中的几家会招收一些弟子。
“喏!”
朝会之后,嬴政来到了未央宫,背着手,站在当初仙门降临之地。
“扶苏参见父皇!”
一身白衣的大秦公子扶苏,走进了未央宫,对着嬴政施礼。
……
楚风给金毛洗漱了一下。
出来就没见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