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昭告于天下之际,他才幡然醒悟。

    他,要成为这天下之主了!
………………………………

第三百九十四章 焕然一新的大宋

    楚风全程看完了赵辰的登基大典。

    然后在夜宴之时。

    他带着赵构还有几位老臣一起,在一个小殿内吃着大宋的美食,商讨着以后该如何壮大大宋。

    在经历了刚刚的退位让贤之后,赵构多少还是有一些不太适应。

    然而到了现在。

    外面的赵辰在大宴百官,开始了他登基大典之后的第一次国宴。

    里面,他和老臣们一起陪着仙师。

    心中似乎也慢慢地放下了那一点儿芥蒂,也似乎是怅然了。

    “仙师,以后还请仙师可以多多指点,大宋能够走到今日,也实属不易。”

    “我有错,为了自己之私利,却不顾大宋江山社稷之发展和稳定。”

    “在此,我愿意自罚。”

    赵构的态度还是非常诚恳的,自身已经是退位让贤了。

    这件事情也就没有那么好纠结,失落是有的,突然之间,就从大宋官家,成为了大宋的太上皇。

    还是被仙师一阵呵斥,最后直接一句话,罢免了他的官家之位。

    怎么说,都有一些晚节不保。

    这也是赵构的态度不得不端正的原因。

    楚风则是开口道:“知道错了,那就去改正,你现在还有机会,大宋也还有机会。”

    “你所出的这个时代,其文化底蕴可能要比大汉还有大唐,还要浓厚。”

    “因为你们有着汉武之风,也有着盛唐之风,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算得上是超过了汉唐。”

    “既然如此,那你们就更加应该珍惜现在的这个时机,建造一个和大秦一样的强大盛世,直接威震整个寰宇,所到之处,皆为宋土。”

    “那时候,你们在史册上面的记载,必然要比你们现在还要多,还要盛名。”

    “人生在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要留下一些什么。”

    “但是,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楚风的话,也让这些大臣们稍微醒悟过来。

    毕竟坐在这里的是仙师。

    是指点了好几代的王朝,指点了大秦,建立了一个真正日不落的强大帝王。

    他的话,说出来只会,自然是分量不低。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才会听得进去。

    “仙师所言不错,我等年龄大了,难免会犯下一些糊涂事情来,这体力和精力都不支,所以还是让那些个后辈们,来治理这个大宋江山。”

    “某觉得,他们可能比我们治理的还要好!”

    吕好问在下面小声地说道着。

    其实也不过是想要拍一拍马屁,当然,也是为了好让他们的罪责小一些。

    楚风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他也没有真的想要责罚赵构,更没有想要把这些大臣们怎么样。

    只要是他们愿意放手,只要是他们还有那种报国之心,不干涉如今大宋的新官家治理大宋。

    那他就不会出手,倒逼这些人。

    也会给他们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

    宴会之后。

    楚风带着人离开了大宋。

    陆主任等人,开着大货车,穿过了青铜门。

    赵构等一干大臣们,却有一些怅然若失。

    赵辰在一旁,抱拳施礼,说道:“父皇,孩儿……。”

    他有一些话想要说。

    还有一些犹豫,更有一些担忧。

    赵构看着这个已经长大的儿子,最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此乃仙师之意,你便好生地当好这个大宋的官家吧。”

    几位老臣之中,有人是欲言又止。

    可是瞄了一眼,正在消失的青铜门,那口中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赵辰立即回道:“父皇放心,孩儿一定会把大宋治理的很好,也会一直把大秦当做是我的毕生之目标,让大宋也和大秦一样的强大,一样的富足!”

    “更会让仙师对大宋另眼相看。”

    赵构点点头,带着人,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潘皇后也后脚就跟过来,安慰有一些失落的赵构。

    毕竟,赵辰是她的儿子。

    赵辰的登基,她这个母亲也算是母凭子贵。

    不然,赵辰虽然贵为大宋的储君,可是一日不登基,那这皇位最终的归属,也就一直是一个隐患。

    毕竟赵辰已经及冠了,也已经结婚了,随着一年一年的过去,赵辰也会一年一年的长大。

    那要等什么时候,才能真的接手?

    赵辰登基的第二天,就开了一个朝会,提拔了不少官员,并且组建了四大钦差,代天子巡查天下。

    说白了,那就是新皇登基三把火。

    这第一把火,那就要烧到大宋的各地。

    而远在外面远征的韩世忠、岳飞等人,也在几个月之后,收到了来自于大宋新官家的封赏。

    在得知了汴京皇宫发生的事情之后。

    韩世忠却兴奋起来,要不是身边还有人,他可能就要大声称赞仙师了。

    其实这些年来。

    在见到了大秦的开疆扩土之后,他们这些个武将们,何尝不想也学一学大秦。

    他们也好有机会,来一个关外封王。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想要为大宋开疆扩土,为自己手下的将士们,获得爵位和功绩。

    “兄弟们,如今太子殿下登基大典,新官家上位,我等,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一下?”

    “这城已经围了好几天了,敌人还是顽抗到底,那就让他们知道知道,我大宋的神器,到底有多强大!”

    这些将士们立即复议。

    他们也想要获得军功啊,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新的官家登基,要是接到了来自于他们的捷报。

    那肯定是大肆封赏,这要比往常还要有着绝佳的时机啊!

    整个大宋也在这个时候,再一次充满了活力,各地的关口也都相继开放。

    并且对于农户的徭役、赋税等等,都减轻了不少。

    而大宋国库的钱财来源,自然大部分都靠着查处那些贪、官、污、吏,还有那些欺压百姓的乡绅和恶霸等等。

    这抄家得到的钱财,那可是一笔横财!

    赵辰瞬间就拥有了不少钱财,可以用来支持远征军的军饷,也可以购买粮草,还能够扩大以工代赈的规模,建造更好更多的官道。

    不仅如此,这个钱财流通起来,对于大宋的经济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使得整个大宋的市场都变得更加活跃了,百姓们也能有机会找到养家糊口的活计。

    一旦整个国家的机器告诉运转起来,那对于整个天下来说。

    其影响都会是非常巨大的。

    千家万户、方方面面。

    当然,新的矛盾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也会出现。

    不过,发展的速度却已经得到了提升,不再是以前那种暮年之景气。
………………………………

第三百九十五章 诸葛亮治荆州

    大宋因此而可能成就一个和大秦差不多的盛世王朝。

    而在东汉末年,在刘表死于黄祖的刺杀,关羽收服了荆州水军之统领蔡瑁,曹仁收服了荆州大将军文聘之后。

    这荆州便已经回归到了大汉的统治之下。

    为了能够让荆州这个大汉粮仓之地,可以快速的进入大汉的怀抱,可以快速地稳定下来,并且开始大力发展。

    诸葛亮带着人,到了荆州。

    随行的人不少,有徐庶、荀攸,还有已经在徐州和兖州培养了一年多的官员。

    这些人,也都是在徐州和兖州的两个太学院读书,后来在地方上担任地方上的官员,用他们所学的那些知识,以及太学院专属的那种理念,来治理地方。

    这些人,可以说是深受刘备等从仙境带回来的那些理念的影响。

    他们坚定地认为,这个大汉乃是天下人的大汗,不是大汉天子一个人的大汉。

    更为关键的是,想要长治久安,那天子的存在就只能是现在这般,成为一个象征。

    真正的掌权者,是整个朝堂,是百官们集体的投票。

    至于那些个大儒,早已经是被曹操和刘备联手打压一批,然后拉拢一批,彻底倒向了曹刘联盟。

    也只有荀彧这样的人,身在朝堂之上,心中却还是有着忠君报国的思想。

    到了荆州的诸葛亮,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减免荆州农户的赋税。

    “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便是刘表治下的荆州,看起来繁华,其实也不过是表面的繁华,徒有其表而已。”

    诸葛亮把刘表在荆州的那一套整理出来之后,直接做成册子,给这些官员传阅。

    “荆州之所以还有如此多的大军,还能够成为几个诸侯之中最强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荆州士族的支持,这些世家大族占据土地,占据了掌控权,把那些贫民当做是免费的劳动力。”

    “所有一切的劳动所得,也都成为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囊中之物。”

    “看起来的确是繁华,可是当这些穷苦的百姓走投无路之后,怕是又要出现第二个张角了啊。”

    诸葛亮其实早年也在这荆州之地的南阳之地生活,相比较其他地方。

    这荆州的确算得上是一片乐土。

    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也影响不到他这样归隐的山中人的生活。

    可是一旦离开了山区,到了都城,见到的便是流民无数,欺压、杀戮、不公。

    “这荆州的世家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也拥有很大的资源,很多地方上的乡绅也都是听从这些世家大族的话,我们想要摘掉这个毒瘤,怕是要费上一番功夫。”

    “是啊,首先便是早已经投降的蔡家和蒯家,这两家,可是荆州鼎鼎大名的世家大族。”

    “这一次,我们可以很快占据荆州,也都是这两人出了很大力气。”

    “不能就直接过河拆桥吧?”

    诸葛亮看了看这位发话的人,年龄不过三十左右,看起来有些老成。

    不过,他的话明显就有一些只找出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更没有面对世家大族的那种不卑不亢之心。

    “世家大族也不过是人多一些罢了,可是他们能够多的过这荆州的万民?”

    “仙师有言,圣人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如今,我们乃是深得民心的时候,只要是坚持继续实行徐州和兖州之政策。”

    “用以往对付世家大族的手段,慢慢地对付这些荆州的世家大族,又有何不可?”

    “费很大功夫,那也要做,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

    徐庶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说的不错,就算是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我们费心费力,那也要把荆州治理的和徐州差不多。”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大汉粮仓,才能够养活更多的百姓,更强大的军队。”

    “仙师有言,民以食为天,徐州和兖州还有冀州以及汉中等地,都已经开垦出来很多良田,可以种植更多的高产农物。”

    “可是我们的人口很少啊,这些年的战争,已经损失了百万的人。”

    “想要提升,也是需要很长时间。”

    “当年,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