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次嘛,也不能太过于相信身边的人,想要了解一件重大的事情。”
“就不能只是听取片面之词,最好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情报来源。”
“我当初就建立了影卫,专门为我搜集情报。”
“这才能够掌握朝臣的一些动向,影卫除了保卫我的安危,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收集情报。”
“并没有其他的作用。”
“而朕建立这影卫,就花费不小,用的也都是我自己的钱。”
“第二……”
始皇帝说着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其他人都开了眼界。
特别是崇祯皇帝,那个感受和领悟,就非常深刻。
他觉得这是也是一堂课,和仙师所在的时候,已经是差不多了。
“仙师当初也有言,作为人间之帝王,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
“看起来九五之尊,实则也有着很大的责任在身。”
“所以很多决策,也需要慎重考虑,或许就像是仙师所言,大秦的百姓们也需要一个安稳。”
“大家都能够团结起来。”
“故此,有一些道理,可能并不适合你们。”
始皇帝在知道其他的帝王,其实也是在指导扶苏。
“始皇之言,也有道理,让我也有了一些感想,乃是关于朝堂之上的稳定。”
汉武帝在一旁是不甘落后,也开始说起自己对于帝王行事的看法。
说的也还算是不错。
让大家都有了更多的感想。
要说这权术,其实大家都是玩儿权术的高手。
没有谁,说是连权术都不知道。
………………………………
第两百六十二章 扩张
这一次,楚风并未在民宿中。
因为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在青铜门开启之前,他就已经有了一些感觉。
如今每一次的青铜门开启,民宿周围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为何每一次始皇帝等人来到了民宿中,一直都未曾被周围的居民发现。
就是因为青铜门开启之前,整个民宿都笼罩在迷雾之中。
百姓们或许看到的就是一个安安静静的民宿,并不知道,这里面会有历史上的帝王,穿越了青铜门,出现在民宿中。
还有一个就是时间的错乱。
院子里面养了一些花花草草,还有琵琶、杏树和桃树以及葡萄架等。
每一次青铜门开启之前,要么就是桃树开花,要么就是杏树开花。
又或者是葡萄结果,这样的异常,就代表着今夜的青铜门就会开启。
在很久之前,发现自己不在民宿,这些帝王也能够相处,交易完毕,各自坐在那里交谈,最后离开民宿。
楚风也就没有一直要求自己,整日整夜地守着民宿。
总算是忙完了自己的事情。
这才通过监控,看着民宿里面的场景。
已经白须的始皇帝坐在首位,然后便是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高宗赵构、明太祖朱元璋和大明最后一位帝王崇祯皇帝。
几人坐在那里,似乎相谈甚欢。
没有可乐和菜食,他们也没有觉得饿,朱元璋似乎正在高谈阔论。
楚风并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而另外一边,几位不同时空、不同王朝的武将们,正在和往常一样,点到为止。
同样已经年迈的蒙恬,如今是不可能下场了。
不过,大秦已经有了年轻的武夫,比如蒙恬之子,又比如王贲之子等。
而刘彻这边,已经十岁的霍去病,就已经展现出来自己的勇猛。
不仅力气大,这一身的武艺也的确不俗。
“不知道,得到了火炮的大汉远征军,到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看到稚嫩却又俊秀的霍去病,楚风的心中想着。
如果霍去病能够一直活着,大汉会不会超越大秦,得到更多更大的疆土?
也不知道到时候西边那些国度,会不会被征服。
到如今,要说这最大的疆土拥有者。
那就是朱元璋。
经过了三次征战,朱元璋差不多已经把蒙元当时打下来的疆土,都收复了。
北到捕鱼儿海,南到琼州之地,西至吐蕃的昆仑山,东到辽东之地。
大秦还未能完全走出草原,现在也只是占据了河套之地。
而东边,则是比大明多了一个海贼岛。
西边,因为高山深林太多,所以也只是在澜沧江一代,还没能继续向南开发。
整个百越之地,也早已经成为了大秦的领土了。
对于楚风来说,这样的感觉那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在慢慢地长大一样。
当年那个大秦,现在的这个大秦。
成功的感觉就像是现在的创业一样,成为了大亨,成为了名人。
成为了当初自己很想要成为的模样。
民宿中。
几位帝王说完了自己对于帝王的感触,说完了对于如何治理的一些想法。
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念头。
毕竟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是边吃边接受仙师的指点,并没有太过于畅所欲言。
或许,今夜就是仙师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坐在这院子中,谈一谈自己的心声。
很难想象,会和以后的帝王,千年之后的帝王,坐在一起,谈论如何治国理政。
说出去,可能都不太会有人相信。
时间到了夜半。
崇祯皇帝让洪承畴等人开始推着粮食回去,这一番运送,都需要一点儿时间。
始皇帝和扶苏等人,则是带着野、战、炮,回到了大秦。
汉武帝也推着一辆野、战、炮,这可是好东西,在大汉,那绝对是可以所向睥睨的武器。
李世民、赵构和朱元璋也都有,还有一些炮弹。
如今的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外,建立了更大的将作监,也就是兵工厂。
派遣了重兵把守,专门用来打造野、战、炮。
这钱财都是来自于东厂的那些工厂,再加上江南郑家海上带回来的金银和物资。
可以说,每一次的出海,带回来的粮食还有物资以及金银,都是非常可观的。
大明一经出现了私人商队,开始从海上,又或者是身毒之地,前往印尼,贩卖货物,获得物资和金钱以及玉石翡翠等等。
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到现在,也只是面前稳定了这些年旱灾带来的影响。
崇祯皇帝都已经开始筹备北征,准备主动出击,对大清动手了。
因为大明的火炮已经是越来越多,足以摆开阵势,轰他个翻天覆地了。
回到了大明的乾清宫。
崇祯皇帝就让孙承宗等人留下来,共同商讨,这一次对南方出兵的事情。
“这火炮越来越多,练兵备战了这些年,也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是东征还是南征,各位可有何看法?”
孙承宗看了看洪承畴等人,上前躬身说道:“万岁爷,东边的倭、寇之实力,还是非常之强大。”
“如今一旦东征,也就要面临和大清作战的准备。”
“以大明如今之情况,真要是开战,这几年来的休养生息,怕是又要毁于一旦,百姓们又要面临征战带来的压力。”
“所以,臣认为,南征乃是稳妥的办法,沉兵在西南之地,让一部分百姓迁徙过去,建立县乡都城。”
“也可缓解江南之地的百姓耕地紧张的问题。”
江浙和两广之地,经常出现百姓们造反的事情,镇压了很多次。
最后,楚风给崇祯皇帝单独上了一课。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百姓们造反的事情,是屡屡不绝。
士绅霸占了田地,耕农就要听从士绅的,可是那些士绅只会越来越放纵自己。
不给耕农一个活命的机会,最后只能是在胆大的人一声震呼之下,走上造反的道路。
这关键就在耕地,在士绅占据田地太多,还要剥削贫苦的百姓。
地方上的士绅,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完全来一个大清理。
毕竟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是大明的百姓,也为大明的根基。
崇祯皇帝后来已经清理了很大一部分,那就是买官卖官为借口,清理了地方上的一些士族。
可是如今随着休养生息,江南的人口越来越多,耕地再一次成了问题。
现在就需要扩张,也需要迁徙一些人口,才能解决这个危机。
………………………………
第两百六十三章 人的治理
大秦的二世扶苏,正在努力种田,大力发展基建。
而汉武帝如今还在为了分封制度而忧心忡忡,也担心匈奴侵犯边关。
他已经收了一百多个藩王的一些都城,收回了几十个藩王的爵位。
可是还是面临最大的几位藩王的威胁。
比如淮南王刘安。
长安城的扩建也在继续,如今建立的东市和西市,已经容纳不了现在大汉的一些商队交易。
其他的地方,又都是一些封地,想要发展,实在是困难重重。
不过嘛。
刘彻还是有着很大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建立和大秦一样的盛世。
至于李世民,休养生息了几年。
世家的威胁也相对减少了一些,大家都相安无事,开始和平发展。
李世民关注于民生,鼓励农桑,监察地方。
让百姓们可以少受到一些剥削,在整治贪、官、污、吏这件事情上。
大家基本上都是向着朱元璋看齐。
在仙师和朱元璋的讲述之中,他们都看出来朱元璋时期对于贪、官、污、吏的整治力度。
大唐时期还算是好的。
毕竟很多官员也都有着士族的支持,所以他们并不是很缺钱。
而随着更多的监督制度,以及惠民的仁政实施。
地发上的经济以及民生都在改变。
李世民则是利用一些官员为了名声,而开始宣扬那些个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官员。
当然,这练兵还在继续。
和东西两个突厥的商业也是如火如荼。
用仙师的指点,那就是让东西两个突厥自己互相之间争斗。
从而稳定大唐的边关。
李世民为此可是卖给他们不少的兵器和粮食,获得了不少的牛羊牲畜。
草原上时不时就会爆发战争。
哪一个实力变弱了,李世民就立即让人送物资,支持弱小的一方。
并且还派遣使者,游说,让他们平息战火。
他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高丽。
当年隋炀帝三征高丽而导致大隋灭亡,如果大唐能够成功征服高丽。
便可以证明他的强大。
至于赵构。
自从上一次和大金对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
大金就退守太原和济南府。
而北征也以这一场大战结束,未能继续北上攻打太原,来一个直捣黄龙。
因为物资不够了,江南的士绅联名上书,还出现了水贼以及谋反的事情。
赵构担心事情越闹越大,也就宣旨,停止了北伐,以此战之胜利作为北伐的结局。
然后该封赏的封赏,该惩处的也就要惩处。
在这一次的北伐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人,为了争抢军功而闹出了一些事端。
还有消极怠工,不愿意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