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不会让你有多为难,这老四既然也是一个帝王之才,那我就给他一个机会!”
徐达连忙开口阻止,“陛下,不可!”
朱元璋看着徐达焦急和担忧的神色,抬手说道:“别急,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仙师未曾指点我,如何来处理老大和老四之前的事,又要如何防备老大死于十七年后。”
“这便是有意要把此事交给我自己来定夺。”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大儒雅随和、孝顺仁慈,对兄弟亲近,对大臣则是敬重。”
“这么多年,我在老大这孩子身上的心血花费的已经不少了,他可以很好地继承我的位置。”
“不过既然老四能建一个盛世,也有帝王之才,于大明而言,也不是件坏事。”
朱元璋的心中似乎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想法。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惊弓之鸟胡惟庸
徐达听完朱元璋的话,就已经明白朱元璋想要做什么了。
“天德,此番去蓟州,就带上老四吧。”
朱元璋并未把自己的计划完全说出来,但是作为一起上过战场,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他觉得徐达应该是差不多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
“今后,老四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知道,你可愿意作为他的引路人。”
如果没有那一份世界地图,徐达可能还不太清楚朱元璋到底想要做什么。
但是听到朱元璋现在的话意,再联想了那个世界地图。
就能够明白,朱元璋所言的四皇子有帝王之资并不是一件坏事,是何等意思了。
“陛下,臣……。”
徐达开口想要拒绝,可是看着朱元璋的那神色,最终只能是答应下来了。
朱元璋这才和徐达寒暄了一下。
才让徐达离开。
跟着,便是偏殿之中,已经等候了好一会儿的四皇子朱棣,终于见到了朱元璋。
这朱棣也不过十几岁,未曾及冠。
不过其人看起来已经是风流倜傥、身材高大俊秀,比朱元璋这个庄稼汉要好看很多。
“孩儿拜见父皇!”
朱元璋背着手走进来,直接坐在了首位,看着自己的第四子。
说实话。
对于这个老四朱棣,朱元璋其实也是比较喜欢的。
在这几个儿子里面。
也就老大朱标和老四朱棣,他们在相貌、身材、才智上面,都要完胜其他几位皇子。
想到仙师有言,老四会在以后建立永乐盛世,这心中有担忧,也有自豪。
他老朱家的种,自然是没有一个是孬种!
“坐吧,今日找你来,是因为仙师有言,你有着大将之资,应该早培养你成才,日后还成为大明的大帅,以震慑宵小。”
朱元璋自然不会当着朱棣的面,就说他是一个好皇帝。
而朱棣听到这话,心中却立即警惕起来。
他觉得作为一个皇子,不可能在以后,还会有南征北战的机会。
毕竟,眼前的父皇和大哥也不会让他这样做。
但是跟深层次的那种思虑,朱棣现在并没有想到,只是总觉得朱元璋好像有什么事情在瞒着他。
“孩儿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棣站起来,俯身施礼,表示自己绝对是忠于大明,忠于朱元璋的。
“很好,你有这一份心,朕很欣慰,再过五年,你就及冠了。”朱元璋用柔和地目光看着朱棣。
“十五岁的时候,我还在乞讨,为了活下去,什么事情都做过,这时间过得也很快,想当初,你也不过才这么点儿大,每一次犯了错,我想要责罚你的时候,都会被老大拦下。”
“你们这几个兄弟之中,我最看好的,还是老大和你,只要是你们兄弟友恭,这大明之江山,将来必然会更加辉煌。”
朱棣这心中更是疑惑了,以前,父皇可是从未说过这样的话。
也从未单独把他们叫来,在这偏殿说教。
在父皇的眼中,只有老大。
可是如今……?
朱棣始终觉得,在仙境之中,父皇肯定是从仙师那里得到了什么预言。
“不过几日,徐达就会回到北平戍守边疆。”朱元璋招招手,让朱棣上前来。
“徐达乃是大明的上将军,其人才智也是一等一,有着诸葛之谋,也有着关云长之勇。”
“你今后就先跟着徐达学习如何排兵布阵、兵法韬略。”
“如何?”
朱棣不敢相信地看着朱元璋。
自从大哥被册立为太子之后,父皇可是找了大儒、找了名将,以几位开国功臣来辅佐东宫的太子。
他们几乎是等到封王的时候,直接滚去封地,当一个逍遥快活的王爷就行了。
可是如今,父皇竟然让他跟着徐达一起学习兵法韬略?
这是为何?
朱棣想不明白。
“每年的年关,你可回来,咱们父子之间,也好叙叙旧。”朱元璋拍着朱棣的肩膀。
也就把这件事情给定下来了。
至于这后宫之中,有人舍不得朱棣如此小的年纪,就离开京师,去北平边疆。
也直接被朱元璋给严词拒绝了。
笑话,这点儿心思,他不明白吗?
如此早的离开了京师,这不就相当于是直接封王,无缘东宫之位了吗?
这东宫,也就只能是朱标!
“轰!”
天空中,闷雷响起。
“变天了啊!”
胡惟庸看着天上的乌云,轻声说了一句。
“胡兄,你觉得,陛下这一番新政,每一条,都是仙师的指点吗?”
一个凉亭里面,坐着胡惟庸和李善长。
这李善长乃是很早就跟随朱元璋一起起义,给朱元璋出谋划策,管理着朱元璋的后勤。
也是朱元璋先前最为宠信的大臣,可以说是位极人臣。
可是一眼之间。
这位就成了一个种田的。
“这是不是仙师的指点,已经部主要了,重要的是变天了。”胡惟庸看着李善长,眼神中带着一丝狡猾。
他就是看中了李善长乃是朱元璋最为信任的大臣,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和李善长交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李善长总算是在朱元璋面前推举他,成为了右丞相。
如今已经过去两年了,胡惟庸也已经在朝堂之上,站稳了脚跟。
只不过,这一些列的新政,好想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这让他的心中开始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安。
他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在仙境之中,那位仙师到底和朱元璋说了些什么。
几位大臣都直接被派发了任务,离开了朝堂。
可是当朱棣跟着徐达一起去了北平,当朱元璋亲力亲为,什么事情都要大臣们一起议论。
并且还在建立一个邸报,似乎要广开言路的时候。
胡惟庸已经看不明白了。
他找到了李善长,这位早年就跟随朱元璋的人。
“看来,你也看不懂现在的陛下了。”
胡惟庸没有得到答案。
李善长喝了一口茶,心中有担忧,但是这个担忧并不是很重。
在离开了朝堂,在这庄子上开始监督农户耕种,一个人思前想后。
突然觉得这个时候离开朝堂,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路。
“是啊,所以,你要小心了。”李善长意味不明地对胡惟庸提醒道。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将计就计尤世威
山谷外,一片寂静。
初春还未到来,北地还是寒冷无比。
图尔格一手拿着牛肉干在使劲儿啃着,一手握着刀把。
因为一旦有了敌情,他好及时拔出手中的刀来,不至于刀把冰冷而影响了作战。
“大人,有人晕倒了。”
图尔格的副将上前,轻声在他耳边说道。
图尔格用袖子擦了擦嘴,说道:“就地埋了他,把他的衣袍分给别人,身上的牛肉干给俺拿来。”
“喳。”
副将领了命,直接去让人埋了这个已经昏过去的士兵。
他们在此地埋伏了三天。
而在这后方,他们辗转了好几个地方,埋伏了大明的辎重队两次,烧了不少的粮草。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身上带着的干粮也不多,很多时候还不能生火。
只能是吃着冰冷的牛肉干,喝着冷水。
时间一长,自然有人受不了,身体出现了病症。
这也不是第一次埋人了。
对于他们而言,只有活下去之后,回到盛京去邀功,得到赏赐饿荣耀,才是他们的追求。
至于身边的人死活,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两个鞑子把昏过去的人直接埋在了冰冷的土地里,至于这个人的衣物,则是他们两人分了。
“大人,这大明的辎重队,什么时候会到?”
副将明显是有一些等不及了。
这天寒地冻的。
他的脚都已经被冻肿了。
这样下去,根本就不行,他已经获得了不小的军功,回去的时候,也会有丰厚的赏赐。
继续呆在这里,很有可能被大明的大军给找到,然后一番血战。
死在这里。
就算是没有大明的大军,他也可能会因为徒生疾病,被图尔格给埋了。
“不急。”
图尔格啃完了牛肉干,喝了一口烈酒。
“呼,他们也明白俺们会有埋伏,必然会小心翼翼,这几个关口,俺们都查看了。”
“如今也就这里,十分的隐蔽,那大明的辎重队必然为了防备我们,会走这个路。”
“俺们就守在这里,等着他们。”
“到时候,便又是一场不小的功劳!”
“告诉将士们,给俺看仔细了。”
副将无奈,图尔格这明显是贪功,有一些冒失了。
可是他却不敢说什么。
……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三个骑兵出现了,他们似乎在慢慢地观察着地形,还有敌情。
毕竟被敌人埋伏了好几次,烧了一些粮草,对大明的大军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他们必须要把这些粮草安全地送到前线,这样才能够确保大明守得住关口。
“回去复命吧。”
三人过了整个山谷,见到了前方的关口,四个大明士兵,正在围着火炉取暖。
双方打了个照面,三个骑兵递上了通关文牒。
然后便回去了。
不过一会儿,一支辎重队出现了。
他们只是运送了少许的粮草,关键是,这几个大箱子,看起来十分的宝贵。
马车便的将士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不仅如此。
这一支辎重队,竟然还跟着锦衣卫的人。
图尔格明显意识到,这一支辎重队很不一样,至于到底如何不一样,只有抢了,才知道。
辎重队慢慢地进入了山谷,速度并不是很快。
前面的骑兵还在探路。
后面也跟着不少步兵,中间的一百锦衣卫看起来却是非常的显眼。
“咻!”
就在他们快要出了山谷,所有人的心都放下来的时候,一波羽箭突然从山谷中射出来。
“敌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