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了爵位和朝廷的认可,郑芝龙也算是由私下商船转正,成为了皇家商船。
所以就为了让崇祯皇帝欢心,让他自己简在帝心。
上一次的海湾大战,打败了荷兰人之后,就把俘虏中,会打造火器的西洋人,送到了京师。
将作监吸纳了这些人之后,总算是打造出来实力强大的野、战、炮。
崇祯皇帝不顾自己的疲惫,立即带着人去了将作监。
“好啊,朕要重重有赏!”
崇祯皇帝看到了巨大的野、战、炮,高兴的就像是一个孩子。
本来开口,要赏赐给他们钱财。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这军饷都不够了。
便直接赐了他们豪宅,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丫鬟,还有爵位。
在受到楚风的指点之后,崇祯皇帝也懂得了爵位的正确用法,只要是给他一小小的田地,然后按照爵位,拿到少许的俸禄就行了。
反正这爵位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对于崇祯皇帝而言。
那也不过是一道圣旨而已。
等到获得军功的人越来越多,那就可以把爵位再划分一下,然后也可以赏赐给他们的下一代。
就算是封王,那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大明亲王那么多,他们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忠心,只剩下酒色财气。
得到了赏赐和爵位的西洋人,自然是开心不已。
崇祯皇帝让人实验了一下野、战、炮,他要亲自看一看这个野、战、炮的威力,才能够彻底放心下来。
黑夜之中的林苑,显得异常安静。
“轰!”
突然,一声巨响从林苑传来,整个皇城的人,都听到了。
他们还以为打雷了。
在灯火的照耀下,崇祯皇帝看到了火、药、味比较浓的土坑。
这威力,当真是比威远炮和红夷炮的威力还要大,上了战场,的确是一个大杀器。
毕竟这样的射程再加上这样的威力,大明这一次当真是有救了。
“王大伴,让人立即加急打造,每一门火炮,都要第一时间,送到关口!”
“谁要是胆敢延误,朕定斩不饶!”
崇祯皇帝直接转身对王承恩命令道。
“遵令!”
这距离最近的关口就是张家口,从京师到张家口并没有多远。
如今,张家口遭到鞑子的攻打,战况危机。
这一门大炮,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开始运往张家口。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洪武八年的一场异变
“恭迎陛下!”
皇宫内,身穿大红袍的百官,正在恭迎他们的帝王。
而这位帝王就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此时,正值洪武八年春夏之际。
百官们在皇宫内苦等了一个晚上,黎明见晓的时候,才终于等到了从那仙境之中,走出来的朱元璋。
而出了仙境的朱元璋,再见这些百官,以及百官身前的太子朱标、马皇后等人。
这心中又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免礼!”
朱元璋一甩衣袖,开口道:“善长,朕这里有一重任需要交于你来完成。”
在百官之中,一位身穿官袍的中年连忙出列,躬身道:“请陛下吩咐,臣必当鞠躬尽瘁完成圣令。”
朱元璋伸出手中提着的一袋子物品,说道:“此乃仙师所赠高产农物红薯。”
“此时正值可耕种此物之季节,要先育苗……。”
朱元璋把楚风所说的如何耕种红薯的方法一一说了出来,几乎和楚风所言并无差别。
“伯温,朕可有说漏?”
朱元璋说完之后,还询问了一边身后的刘伯温。
在他们回到皇宫之后,这青铜门就慢慢地消失了。
但是这刘伯温也没敢直接回到百官之列,而是继续站在那里,站在朱元璋的身后。
听到朱元璋问话,连忙回道:“回禀陛下,并无遗漏。”
古语有言,伴君如伴虎,如今的这些人,到底是明白了,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
但是有一些时候,明知山有虎,却还是偏向虎山行。
荣华富贵险中求。
他们当初跟随朱元璋一起反抗蒙元的统治,为的是什么?
一个是为了不成为第四等人。
还有一个,自然是想要光宗耀祖,想要过上贵勋的生活。
“嗯。”
朱元璋点点头,然后对李善长问道:“你可记下了?”
李善长那里敢不仔细地记下,当即回道:“回禀陛下,记下了,臣定当细心培育。”
说多错多,他连什么忠心的话,都没有说的太多。
躬身施礼,双手接过朱元璋手中的麻布袋子。
然后又施礼返回。
这一次,刘伯温才借着机会,躬身施礼,退到了百官之列的后面。
朱元璋这才满意。
“此番,朕进入仙境,得到了仙师的点化,感触颇多。”
“其一,便是仙师赐予了朕这一袋子的高产农物,如若培育得到,这亩产的产量则是十分惊人。”
“以后,大明的百姓也就有了更多的粮食,可以吃饱饭了。”
身在百官之前的天子朱标大喜,其他的不少官员也都是一样,有了高产农物,百姓们能吃饱饭,他们的压力自然也就小了很多。
“恭喜陛下!”
百官们连忙施礼,表示祝贺。
朱元璋抱拳对着天上施了一礼,说道:“此番要感谢的乃是仙师的恩赐。”
“其二,仙师有言皇都之事可大可小,大则是因为皇都乃是一国之根本,历朝历代选择皇都都是思虑全面。”
“大明如今驱除鞑奴、恢复汉统,乃是顺应天势,这国度自是首选长安之地。”
“然则,如今之长安又有着以前六国古都之嫌,所以大明当以南京为都。”
朱元璋说吧,大臣们一个一个也都是窃喜。
这南京之地本来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然而到现在,朱元璋都不想待在南京。
他想过要把自己的老家定为皇都,还给老家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凤阳。
然而对于百官来说,这凤阳之地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
再加上,要重新建造凤阳,更是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修建一个四通八达的皇都出来。
所以很多大臣,也都在进谏劝说。
只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听,他是一个独断专行的帝王,也是一个喜欢猜疑的帝王。
既然这么多大臣不想要定都凤阳,那他就偏偏要定都凤阳。
如今已经是洪武八年。
朱元璋让人在凤阳修建皇都,差不多修建了两年的时间。
一个小型的行宫已经修建出来了。
而现在,有了仙师的一句话。
朱元璋就不再继续坚持定都凤阳,选择了妥协,定都南京。
这其中。
自然不是楚风这个仙师的面子大。
楚风看了史册之后,也是明白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叫做善变的帝王。
说他是个明君吧。
一个蓝玉案,杀死了一万多人。
而对方到底有没有谋反,还不好说,关键是对方也是一个开国功臣。
结果面临的是抄家灭族,成为了大明开国之初的四大悬案之一。
当真是有一些富贵险中求了。
要说他残暴吧。
大明却有一个洪武之治,是他带着人驱除了鞑奴,建立了大明,恢复了汉统。
也是他让中原汉民过上了好日子,不再遭受蒙元的压迫。
虽然百姓们依然会面临大明朝廷的压迫,但是这个压迫却是非常小的。
这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陛下圣明!”
百官们对于定都南京还是非常赞同的。
因为这官员中,有着不少人是淮南人,算得上是一个小朋党了。
定都南京的意义对于他们而言,那自然是大于定都凤阳。
“其三,仙师有言,大明几百年之后,会面临北地女真一族的入侵,最终而亡国。”
此言一出,本来还在欢喜的百官们,有一些懵逼了。
啥意思?
“朕于仙境之中,见到了几百年之后的不孝后辈,他没能守住大明的江山社稷。”
“最终因为女真在北地崛起,建立了后金,然后兴兵入侵大明。”
“最终,大明亡于北地蛮夷。”
大臣们不敢说话了。
倒是一旁的武将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末将愿意带着兵前往北地,杀光这些蛮夷,以绝后患!”
此人正是蓝玉案中的主角蓝玉。
其人生的有一些伟岸,再加上相貌堂堂,端的是一个倜傥勇猛的武将。
“此事不急。”
“朕之所以有如此之言,乃是警醒尔等,切不可以如今的一点儿成就而沾沾自喜。”
“仙师有言,大明的路,还很长。”
他没有说自己的太子朱标会死,也没有说,自己会杀死很多很多开国功臣。
请愿的蓝玉、朱标身后的丞相胡惟庸、刚刚得到了种红薯任务的李善长等等。
毕竟,这件事情也太过惊骇世俗。
说了出来,肯定要引起很大的轰动,还有不可控的影响。
这些话。
是仙师在另一处的仙屋之中,于他一人之言。
连跟随一起的刘伯温,都不知道太多实情。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世界那么大,就不想去看看
因为楚风知道,要是刘伯温在旁听,那他回去之后,可能就活不过今晚。
朱元璋的疑心和杀戮,从来就不讲什么情面。
开国功臣之中,只有几个人,是得到了善终,也算是朱元璋还有一些情义。
当然,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大肆杀戮那些个功臣,以至于狡兔死、走狗烹。
一个原因是因为太子朱标死了,皇太子朱允炆镇不住这些个本来有一些骄傲自大的武将们。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的确做的超越了朱元璋这个帝王的底线。
最终导致了杀身之祸。
楚风对朱元璋的劝说,就是人尽其用。
这些功臣,只要是让他们闲不下来,给大明一个更大的目标,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天地。
或许还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拥有不一样的结局。
而朱元璋在见到了世界地图之后,也就听从了楚风的建议,心中有了另外一番谋划。
“蒙元还未全完驱赶出大明的疆土之外,百姓们也未曾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东海之岸,大明的百姓还在遭受着海贼的侵袭,而在大明的西边,拥有着一个更为广阔的疆土。”
朱元璋说完,从衣袖中抽出一张图纸来。
正是楚风自己打造出来的世界地图,上面标记的乃是大明时期,西洋的几个国度。
“来人,上图架!”
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身边的的太监立即动身,去拿来一个图架。
朱元璋直接把地图钉在了图架上。
“看到了吗?”
“大明也不过只有如此一点儿的疆土,仙师有言,中原之地的王朝,拥有疆土最大的王朝,乃是蒙元!”
“既然朕驱除蒙贼,恢复汉统,那这个疆土必然也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