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宫,宣德殿。
  满朝文武尽皆跪倒在地,一个个神情激动,不少官员眼中带泪,低低的窃语声响起,这在以往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朝堂之上乃是庄严肃穆的地方,私下议论乃是重罪。
  不过现在,因为他们即将面对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都暂时忘了朝堂之上不可私语的戒律。
  当然了,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又有多少是做表面功夫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乃是李世民回朝的第一天,在废朝七日之后,重新上早朝的第一天,在首阳山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许多人都非常的好奇,或者说许多世家都非常好奇。
  这些世家都是底蕴深厚,乃是从隋末乱世留存下来的,论存在岁月比大唐还要久远悠长。
  且经过隋末乱世之后,这些大世家见惯了王朝更替,心中对于皇帝的敬畏已经消散了大半,所以别看他们如今表面上对李世民毕恭毕敬,但心里到底怀了什么鬼胎,估计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叮咚……悠扬悦耳的礼乐响起,带着一股让人心境祥和的韵味。
  侧殿之中,身穿衮装头戴冕冠的李世民在内常侍张万的拥簇下,缓缓走出。
  瞬间,细细的窃语声消失了,满朝文武跪倒在地,齐声高喊:“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视线在下方每一名大臣的脸上都停留了好一会,许久,才抬手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隆重的唱礼声逐渐落下,满朝文武站了起来。
  “朕不在的这段时日之内,长安城中可发生了什么大事……”李世民问道。
  “臣有要事禀告!”一道硬朗的苍老声音响起,在满朝文武的最前列中,一名身穿紫色朝服的官员手持圭臬站了出来。
  李世民定睛一看,原来是户部尚书戴胄,便问道:“戴卿有何要事禀告?”
  户部尚书戴胄跪倒在地,脸色悲戚万分道:“陛下不在的这几日时间里,大唐十道各郡县纷纷传来急报,因天气渐冷,各地的百姓家中粮食日益见底,又因市面上粮价奇高,寻常百姓根本无力购买,导致许多百姓只能卖儿鬻女,背井离乡,成为流离失所的流民啊。”
  李世民心中一惊,皱着眉头扫视下方的一众官员,凡是被他看到的官员纷纷低下头。
  “哎……”李世民心中叹息一声,感到一阵头疼,视线重新落到戴胄身上:“戴卿,朕先前不是已经让你把杂交水稻公告天下了吗?如今杂交水稻的长势如何?”
  “陛下,杂交水稻虽然能一年三产,但少说也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收粮。如今……才只是刚刚种下去而已,想要收粮为时尚早啊。”
  李世民感觉心口有一座大山,压得他都有些呼吸困难,这才刚刚回来,就给他这么一个大惊喜,实在是让他太“惊讶”了。
  “关于今年旱灾的影响,戴卿细细讲来,朕要听全部细节。”
  戴胄双手送上奏本,内常侍张万自觉将奏本呈到李世民身前。
  “今年的旱灾乃是百年难遇的大旱灾,同时又有蝗灾出没,二者叠加之下,所造成的影响之深远,简直前所未有。”戴胄拧着眉头说着。
  他已是花甲之年,见证了隋末乱世的起起伏伏,只认为经过了大风大浪之后,已经极少有事情能够动摇他的心境了。
  但是,今岁的大旱灾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先前微服私访时看到的景象,那是何等的赤地千里,无数百姓沦为流民、奴隶,那又是一副何等凄惨的场面。
  于是,他的声音都已经开始颤抖:“陛下,关中地区因为四面环山,受到的灾害影响也是最为严重的。如今,已有超过三十万的百姓沦为流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不抓紧行动的话,恐怕……会有暴…乱啊。”
  李世民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皱着眉头不断思索计策,但思来想去之后他无奈的发现,在天数面前,就算他是天子,所能做出的努力也是微乎其微。
  下一刻,他将目光放在下方的文武大臣身上,“众爱卿,面对今岁的旱灾影响,你们可有什么好的计策?”
  气氛陷入短暂的微妙的平静之中。
  能站在这里的人,背后都站着各自的世家士族,且大部分都是经过隋末乱世的老臣子了。
  经过隋末乱世的人,最多的一个感受是什么?那就是天子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在隋末的那段岁月里,无数的王侯将相争相出现,一个个都自诩自己的天地正统,乃是九五至尊,但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这些皇帝都做不久,长则数十年短则十数年,就会被其他的政权给推翻,取而代之。
  在这种背景之下,世家却能长久屹立,坐看风云变幻,这其中固然有世家势大的原因,但最核心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世家的手里有地。
  有地,那就有粮,有粮那在乱世之中就是最硬的保障,这才是各大世家能够长久屹立的基础。
  所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各大世家之间早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让我给陛下效力可以,但你要想动我的地,动我的粮,那不好意思,这就没得谈了。
  在场的人都没有笨蛋,能入朝为官的都是人精,一个比一个精明。
  李世民的那句话他们已经听出了其中的真正含义,这是陛下在开口向他们要粮了。
  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抹杀机,但更多的还是无奈。
  如今大唐刚刚稳定下来,虽然他知道任由这些世家坐大终究是隐患,但此时的大唐已经经不起过多的折腾了。
  世家之间利益盘结,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把世家连根拔起,必须要从长计议才行。
  “难道众爱卿的家中真就没有半点余粮了吗?”李世民的语气加重了几分,心中已经开始涌现怒气。
  如果他都这么说了,这些代表各大世家的“爱卿”们依旧装傻充愣的话,那今日少不得就要抓出一两个世家,做一回杀鸡儆猴的把戏了。
  如今的大唐还姓李呢,世家虽然势大,但最好给我收敛点!


第70章 旱灾的影响
  朝堂之上,长孙无忌站了出来,手持圭臬,说道:“陛下,臣听闻关中之地饿殍千里、民不聊生,心中也是悲痛万分,恨不得将自身血肉割下来,给天下万民食用,也愿倾尽家财拿出粮食,赈济灾民,奈何家中人口众多,余粮实在是所剩无几啊,还望陛下恕罪!”
  “臣愿拿出一百石粮食,赈济灾民。”
  有了长孙无忌的开头,其余官员也陆陆续续站出来说话,这个说家道中落,那个说家丁众多,纷纷诉苦,各展才能,一时间竟然成了比惨大会。
  比惨之后,众官员自然也表达了心意,或是五十石,或是七十石,一百石的也有,但不多。
  李世民看的冷笑连连,这些世家多则占地千万亩,少则也有几十数百亩,怎么可能只有那么点粮食,摆明了就是不愿意拿出来。
  但他又能做什么呢,就算知道事实又如何,他要把这些官员都杀了吗?
  全都杀了,他是解气了,但谁来治理大唐?
  “哎……”李世民心中叹息一声,再一次感受到了治理国家的难度,这可比上马杀敌要难太多了。
  几十石的粮食零零总总地加在一起,最后也才堪堪达到一千石左右,别看一千石挺多,但面对数十万的流民而言,也不过是杯盏车薪。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吧。”李世民挥挥手道。
  “臣告退。”众大臣齐齐离去,最后只剩下戴胄、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
  “戴公,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李世民看着戴胄,问道。
  戴胄脸色有些赧然,道:“回陛下,臣……这些时日已将家中粮食用来救济流民,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李世民感叹道:“要是像戴公这样的大臣能多一些的话,这次的旱灾就迎刃而解了啊。”
  戴胄行了一礼,不说话,这个时候,话不能乱说。
  李世民也只是微微感叹一番,很快就收起心绪,看向房玄龄,问道:“房公面对这次灾情可有什么良策?”
  房玄龄抱拳道:“禀陛下,微臣家中还有五百石粮食,愿尽数拿出赈济灾民。”
  杜如晦也说道:“臣家中也有四百石粮食,也愿一并拿出来赈济灾民。”
  面对这样的天灾,房杜二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应对了,只能是拿出家中的粮食,尽全力将这次天灾的损失降到最低。
  “也只能如此了。”李世民说着,望向殿外,那是首阳山的方向。
  事到如今,只能开国库赈济灾民了,不过大唐国库中的粮食乃是重中之重,要首先保证行军粮草的,如果开库放粮的话,影响甚大。
  如果帝师还在的话,不知道会如何面对这样的难题。或许……帝师会有出乎意料的妙计。
  紧接着李世民又想到首阳山上的一幕幕,摇摇头,将再次登山拜访的念头掐断。
  他了解帝师的性子,上一次拜访已经让帝师不喜了,如果再次拜访的话,说不定帝师就会烦不胜烦,从而选择离开首阳山,重新选择隐居地。
  到那时,再一次失去帝师的消息的话,对于李世民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损失。
  ……
  首阳山上。
  “哈哈哈!”一阵大笑声传来。
  “敬德啊,三年未见,你可还好?”程咬金大笑着走出大门,走向等候多时的尉迟恭。
  尉迟恭左看右看,在没有看到秦帅的身影之后,眼中的光芒逐渐平静下来,看着程咬金说道:
  “离开了秦帅,哪里有好的道理,三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秦帅。”
  程咬金点点头,深以为然道:“是极是极,俺老程也是一样,三年来可是对秦帅朝思暮想,比想小娘子还要想。”
  “哈哈哈,今日见到敬德,我心里那个高兴呐,必须得通宵畅饮、不醉不归!吃它十来头荣昌猪才是!”
  一旁的秦琼面无表情:“喝酒可以,吃荣昌猪不行,除非秦帅亲口答应。”
  “嘿!你这厮!”程咬金吹胡子瞪眼,道:“今日好不容易与敬德相遇,吃几头猪又怎的了!”
  尉迟恭有些懵,不禁问道:“知节,这猪肉又腥又膻,不及羊肉万分,有什么好吃的。”
  程咬金一脸神秘加向往,说道:“敬德你是有所不知啊,秦帅的荣昌猪可不是寻常的猪,那猪肉的味道,嗞嗞嗞,你是没吃过啊,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
  尉迟恭眼中闪过惊讶,随后有些敬佩道:“秦帅手段高强,竟然连改良猪种都不在话下。”
  “敬德此次前来,莫非也是想劝秦帅回朝?”李靖问道。
  尉迟恭摇摇头,道:“并非如此,我知道秦帅的性子,秦帅不想回朝的话,谁都劝不动。我这次来,只因想念秦帅已久,不为其他,且见到你们都留在了首阳山,我也有留下的意愿。”
  “可你身负官职,乃是冀州都督,岂可擅离职守?”李靖皱着眉说道。
  尉迟恭大手一挥,笑哈哈道:“这有什么,与秦帅相比,区区一个冀州都督又算得了什么!”
  “敬德此言差矣。”秦琼也是皱眉说道:“冀州乃是军事重镇,敬德你此番行为有所不妥,你可想过万一冀州有什么闪失,你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尉迟恭眼里闪过不喜,大手一挥,说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