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毕竟是大唐天子,虽然秦天朗是帝师,但让大唐天子看帝师的脸色这说出去也不好,所以装作不知情的样子是最合适的。
  当然了,也就这里没有外人,否则的话李世民也会顾忌自身形象的。
  秦天朗有些受不了李世民热切的目光,有些无语道:“随你怎么折腾吧,不过事先说好,我不会出现在庆功大典上。”
  大典这种事情费时又费力,关键还没啥好处,反正秦天朗是懒得应付这种事情的。
  好在李世民跟秦天朗相处了那么久,也知道帝师乃是随性之人,事先也料到了帝师不会出席,便点头道:“这个全凭帝师心意。”
  秦天朗点点头,脑海中灵光一闪,看向一旁有些郁闷的林雪瑶,笑道:“差点忘了很关键的一环。”
  “哦?还有什么问题?”李世民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
  “雪瑶,摘星楼归隐了四年之久,也是时候重出江湖了,是吧?”
  “如果我说我不想重出江湖呢?”林雪瑶狡黠一笑,道。
  “有什么条件,你就说吧。”秦天朗有些无奈道。
  “咯咯咯……”林雪瑶掩嘴轻笑道:“国安还是那么了解我,既然如此,那我也直言了。”
  “我也不要什么,只要一点,那就是漠北诸郡的监事部选派官员要用昔日娘子军的将士。”
  “我还以为,你会为自己提条件,没想到是为秀宁提条件。”
  秦天朗说着,虽然还是面带微笑,但脸色比之前苍白了几分。
  “这也算是我为秀宁做的为数不多的事吧。”林雪瑶说着,看向李世民,眼神冷漠:“毕竟自秀宁消失之后,娘子军的处境一直不是很好。”
  李世民感受到林雪瑶的目光,脸色有些尴尬,说道:“这件事是朕的过错,秀宁为大唐江山立下赫赫功劳,娘子军也功不可没,漠北诸郡监事部的官员选派自然要任用娘子军的人。”
  漠北,是娘子军的大本营,自李秀宁消失之后,娘子军就一直驻守在漠北边境。
  “希望你不要食言。”林雪瑶的脸色依旧有些冷。
  “君无戏言,朕向来千金一诺。”李世民自知理亏,连忙答应。
  “对了,帝师方才想要说的事是什么?”魏征出声问道。
  “没什么,只是监事部的建立最好得到摘星楼的情报支持,无论是人员选派、登记注册、钱粮运输等等诸多事宜都需要用到有效的情报网,有摘星楼的辅佐的话,监事部会事半功倍。”
  闻言,众人脸色一动,望向林雪瑶,林雪瑶没有说话,用点头表达了立场。
  房玄龄等人心中都有些感慨,帝师做事当真是滴水不漏。
  这件事看似是秦天朗在请求林雪瑶,实际上是在帮助林雪瑶,以及林雪瑶背后的摘星楼。
  别的暂且不说,就说今后监事部负责管理各县百姓的户籍档案一事,摘星楼得到这些详细数据之后,本身的情报网将得到大幅度增强,这种好处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说先前的摘星楼是隐匿于黑暗的话,那么一旦摘星楼和监事部联手,那就是明暗两道通吃,其收集情报的能力将达到无孔不入、细致入微的程度。


第178章 吐蕃的反应
  吐蕃,逻些城,冬宫。
  松赞干布坐在王座上,御下是七贤臣,现场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重。
  “消息确定吗?大唐那边没有其他动静?”松赞干布浑厚的声音打破了沉静。
  “确定,非常确定,大唐皇帝灭了五姓七宗之后引起了世家阶层的强烈不满,如今的大唐已经乱成一锅粥,无暇顾及其他了。”赤桑扬敦沉声道。
  “我担心的不是大唐皇帝,而是秦天朗。”松赞干布说完再度陷入沉思,气氛也随之再度安静下来。
  如今,距离五姓七宗被灭已经过去一个月余,松赞干布却依旧觉得一切都发生在昨日一样。
  五姓七宗与大唐天将军之间的争斗细节,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到松赞干布面前,也正因为了解了整件事情的经过,松赞干布才会整日惴惴不安。
  连他派出去的无灭高僧都死了,死的没有丝毫悬念,无灭高僧可是吐蕃的第一高手啊,在吐蕃境内罕逢敌手,早已经成为了吐蕃江湖上的传说,就是这样的宗师级别的人物,联合五姓七宗的力量竟然还杀不死秦天朗,反而被秦天朗杀得一个不留,这真的是血肉之躯能够做到的事吗?
  他秦天朗到底还有什么手段没有使出来?!
  松赞干布自出生之后就一路高歌,纵横高原二十载,年纪轻轻就平定高原诸部,成为号令群雄的吐蕃赞普,可谓是天命加身。
  可以说在这片高原土地上,他松赞干布是前无古人的第一人,原因无他,就因为他建立了第一个高原上的大一统政权,这是多少人想做却做不成的事,他松赞干布做到了,单凭这一点,他就可以彪炳千秋。
  但是,此时的他却在为吐蕃的未来深深忧虑,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秦天朗。
  松赞干布不止一次叹息,秦天朗此人很强很棘手,是一头极度危险的猛兽,而且还是一头时刻盯着吐蕃的猛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扑上来,咬得吐蕃一个措手不及。
  四年前的大战,吐蕃与秦天朗已经结下了不可化解的死仇,松赞干布看的很明白,他和秦天朗之间迟早会有一战。
  他也曾想过发动大战将秦天朗这个心腹大患铲除掉,但如今时机尚未成熟,吐蕃国力还未达到稳胜大唐的地步,贸然动手的话风险太大。
  尤其是这次五姓七宗的覆灭,更给松赞干布敲响了警钟,对付秦天朗这样的人,稍微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但是……如果眼睁睁看着秦天朗继续成长下去的话也不是办法,秦天朗这人真的太变态了,隔一段时间就搞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东西,每一次有所动作都必定是大动作,一切困难在其面前跟纸糊的一样,这种能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不得已,松赞干布为了稍稍缓解心中的危机感,只能日夜厉兵秣马,拼命提升吐蕃国力,希望在最终大战来临之际,能够再次立于不败之地。
  “赞普不必多虑,如今吐蕃兵强马壮,粮食布帛多如牛毛,百姓安居乐业,人丁越发兴旺,反观大唐内忧外患频繁,加之天灾不断,此消彼长之下,吐蕃强过大唐只是时间问题。”
  七大臣之首的禄东赞垂眉道,雄壮的身躯如同铁塔一般,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势。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吐蕃自建国之后就跟开挂了一般,一路高歌猛进,国力日益增强,百年之后更是攻入长安,夺取大唐五十余郡,威势一时无两,是一个比突厥还要强大数倍的强敌。
  “话虽如此,本王依旧是有些忧虑,那秦天朗是个很厉害的人,本王也有些看不透他。”松赞干布沉声道。
  “赞普多虑了,四年前我们能把秦天朗打得落花流水,如今吐蕃国力与四年前相比增强了许多,只要秦天朗胆敢进犯,定让他有来无回!”手握重兵的如本茹来杰说道。
  松赞干布不置可否,想了想,又问道:“大唐那些世家之人拉拢的如何了?可有人投诚?”
  “回赞普,那些世家之人都是见风使舵之人,如今还在观望中,除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世家愿意投诚之外,大部分都还没有回话。”主管内政的论茞赤桑扬敦说道。
  松赞干布脸色一沉,语气不善道:“大唐世家之人大多虚伪,本王原本还不相信,如今看来果真跟传闻中一模一样,甚至还有过之无不及!
  哼!嘴上说着投诚本王,内心里依旧看不起本王吧!是否还将本王视作茹毛饮血的土著蛮夷!?”
  “大唐世家一向清高,目中无人,连大唐皇帝尚且不放在眼里,自以为世家就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上流,其余的都是下流,着实让人恼火。”敦弥桑普扎说道,脸色也很难看。
  其余大臣也是一脸吃了屎的模样,他们能做到这个位置,或多或少都跟大唐世家接触过,对于那些世家的嘴脸可谓是记忆犹新。
  松赞干布的眼神明灭不定,不知道在想什么。
  ……
  长安城……
  这几日的长安城很是热闹,茶楼酒肆中聚集满了各类权贵,至于红楼,那更是人满为患,而这些纵酒享乐的权贵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监事部的事情。
  自从皇上回朝之后,就直接宣布了要在各郡县设置监事部,这个消息一传出啊,瞬间就在士人阶层炸开了锅。
  这监事部不了解还好,一了解那是真的吓一大跳,让向来从容淡定的世家之人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他们都看的很清楚,这监事部是在撬他们的老底啊!
  一旦这个监事部落地,就相当于在各郡县夺取世家的权,到那时,世家就真的没有容身之地了!
  世家凭什么敢跟李世民对着干,不就是仗着家中有权有钱又有粮嘛!
  这就是世家的最大依仗,再加上掌控了舆论权,这真的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现在,监事部的横空出世让他们感受到了危机,是真正的危机!
  原本呢,他们还想着集体上演一出罢官大戏,让李世民好好看看,不顺着他们的意愿来是多么不可取的事。
  本来嘛,只要李世民服个软,亲自出来道个歉什么的,他们也就找个台阶借坡下驴了。
  毕竟罢官归隐这种事情他们是从来没想过的,当官多好啊,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有谁能拒绝得了这样的诱惑呢,他们罢官本来就只是为了敲打敲打李世民,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罢了。
  但是现在,李世民貌似不按套路出牌啊,不来求他们也就罢了,竟然还搞出一个劳什么子监事部!
  总之,一向自我感觉良好,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中的世家权贵们,这一回是彻底慌了。


第179章 不必再说
  这一日,宣德大殿外人满为患,一名名身穿官服的清贵聚在一起,排成好几列跪倒在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不绝于耳,宛如大型哭丧现场。
  在他们的前面,站着身着盔甲的皇城禁卫,冷眼看着他们,手中的长矛闪烁着粼粼锋芒,不要怀疑,只要这些清贵胆敢做出一丁点僭越的举动,这些长矛绝对会毫不犹豫地落在他们身上。
  这些个清贵不是他人,清一色都是先前主动辞官的朝廷官员。
  李世民端坐在殿内,听着外面的哭喊声,也有些烦了,便问道:“他们还是不肯走吗?”
  这些个清贵当真把死缠烂打的功夫练到家了,从一大早就来到殿外等候,如今过去了好几个时辰了,还没有离去的意思,且哭声连绵不绝,让李世民不得不感叹,这些世家之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眼泪。
  “回禀陛下,他们说今日见不到陛下的话,就跪死在宣德殿外。”内常侍张万毕恭毕敬道。
  “罢了罢了,那就见一见吧!”李世民一挥手,起身往殿外走去。
  陛下驾到……
  伴随着长长的唱礼声,李世民走出大殿,站在丹犀上,俯视着下方诸多清贵。
  众清贵见到李世民之后,脸色一喜,随后爆发出更大的哭喊声。
  “陛下!您终于肯见微臣了!”清贵之首的徐国公高士廉满脸悲戚道。
  李世民不说话,神情很复杂,心中暗暗叹息一声,道:“徐国公啊,你追随朕已有十余年,有着从龙之功,但如今为何要站在朕的对面?”
  “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