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智不会认为我把你拐走吧?”张子文道。
  周灵猛摇头,“不会,他只会高兴于你给女子工作的机会和编制,现在只有海军有这个机会。不瞒你说,如果京城太医局招收女子的话,我恐怕都是太医了。”
  “好啊。”
  张子文这么回答。
  像是太简单了些,周灵觉得有些不妙,印象中局座这个模样时像是会坑人,但既然谈好了又舍不得走,当下便也不多问,紧张的离开了办公室。
  说起来周灵真的不甘心走,便在水边小客栈住了下来,想等着看看局座到底有什么阴谋?
  结果又想多了,张子文没阴谋,焦急紧张等待的第三天,周灵接到了一份委任书:江阴籍周小娘子周灵,药理精湛,思维活跃,委其帅领大宋海军海洋病研究所。
  歪着脑壳想了许久,周灵也没表现出狂喜,不过却把委任书贴在胸口,表情很奇怪。
  少倾又把委任书急忙离开胸口,因为虽说是局座的意思,但其实委任书是海军丞陈实签署的。
  经费给的倒是不多,但这不是重点。周小娘子不差钱只想要存在感,想随时看见某人,所以自讨腰包补贴501所就在情理之中。
  家族方面也很支持这笔投资,可以和张子文结下善缘,并获得较好的名声口碑。
  遥想当年,少女时代的周灵热心于药材医理,读遍医书,热心验证,花费了大量资源。
  但哪怕拥有豪门大族出身,毕竟是个女人,在圈子里甚至是自己家族中,没人把周小娘子当做一回事,所谓的恭敬更像是一种敷衍和嘲讽,他们从来不和周小娘子谈医理。
  一怒之下,恶补了些音律装淑女,想草草嫁人了事。却又发现没几个顺眼男人。尤其遇到张子文后被坑的死去活来,就下狠心对他用药报复,这甚至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
  前阵子每想到这些小心肝就隐隐作痛。
  痛定思痛,还是决定不嫁人算了。想从事自己从小的梦想事业,也尤其思念那个可恶可恨的张子文。
  却无奈犹如遇到晴天霹雳,那时期局座整天乱讲话就把自己玩死了,被软禁了起来。
  有天,忽听二哥周智说:有转机,许久没看到蔡京签字的文件了,而海军政策也大转向,许志先那孙子已经不管事,请假避嫌了。你想见他的话,现在是时候了,局座复出是必然的。
  听到这些甚是痛快,都不知道是急于想见张子文,还是急于从事从小的梦想,总之果断随身带了一堆银票以及简单的行李,就马不停蹄的赶来了……
  五月二十七日,海军自己的医院(501所)挂牌成立。
  从这里开始周小娘子成为了一个传奇,口碑比局座还好。主要着手于海洋病研究,平时挂牌坐诊的不是她,是她找来的团队,还有李晓兰介绍来的大夫。
  事实上这方面周小娘子真有基础,江阴就在水边,挨着水军,曾经见过好多奇怪病例,并有过不少处理经验。
  加上是个大美女主事,海军501医院一时间名声大起,真有不少人专程从远方跨地区赶来看病。这是因为这时代这些病症属于疑难杂症,在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好,自生自灭。
  最重要的诊费便宜,挂周小娘子的号仅要五个铜钱的挂号费敢信?可惜她只接疑难杂症,其他常规病例一般是由其他大夫按照流程处理。
  药材来自李晓兰渠道,不说很便宜,但质量能够保证。
  其实任何事都没秘诀,久熟为巧,久巧为精。
  医术也一样的,博览群书有了相当的理论基础后,就需要接触大量的病例,并进行处理。
  有些会成功,有些会失败。
  最终形成一种定式思维甚至固化思维,看到某几个信号后,就可以确诊进入处理流程。符合信号的条件越多就越准确。这实际上就叫经验,在武学上就叫肌肉记忆,在大道学中叫自动率。
  譬如牙齿和舌头不用指挥,遇到食物进嘴自然就开干,并且它们会根据入口第一时间的色香味等等,迅速判断是否是好吃的东西,是的话该怎么吃,不是的话该怎么吞,实在不能接受就吐,这些其实都不需要大脑去思考。大脑一介入就完蛋了,会进行逻辑运算,吃顿饭就会类似你,吃三个小时都不会结束。
  忽略掉周小娘子的天赋,仅仅只说现在名声噱头炒作起来了,能把大量的海洋病疑难杂症吸引过来,海军就赚大了。
  在别处,经验是要花钱买的,但现在,海军在小赚的时候还能见识大量病例,练自己的内功。
  加之周小娘子基础牢靠,张子文虽然不懂医但毕竟来自现代,拥有相关的少量见识和脑洞,又有海量病例让周小娘子见证练手,于是501所进步神速。
  仅仅到六月天,甚至不少外族船只专门在昆山靠港,就为了让海员来看各种各样的看疑难杂症。
  海军未必能看好,但机会比其他地方大。
  同时,周小娘子会和这病人大量交流,并记录大量症状、后遗症,以及用药失败后的症状等等。她很忙,累积了太多的资料,那都是血泪和财富。
  因这些自天南地北的人被吸引来,他们必定和昆山开发区存在大量的互动交流,潜移默化下,各地人文,风情,民俗,包括奇怪水域的奇怪海况等等信息,现在就属昆山的资料最全面,这就是一个平台。
  这些全部,在不远的将来都会成为海军的软实力。每一种成功都不是偶然,张子文自问用两年时间,为大航海概念开了一个好局……


第279章 告一段落

  七月一日。
  天蒙蒙亮的时候,许多人打着哈欠,打算醒醒便开始繁忙的一天。
  忽见天边出现彗星,拉着长长的火光,划破了仍旧黑暗的天际……
  “星变了!星变了!”
  恰逢大朝,皇帝赵佶起的也很早,但没等入殿,无数大臣涌出来,慌张的指着天空对皇帝警示。
  赵佶平时总体没心没肺的,但崇尚于道学自来较为迷信是特点,便也相当惊恐的仰头看。
  是时候了。
  素来猥琐的新贵刘逵现为副相,不太喜欢这种屈居蔡京阴影下的感觉。
  形式上老蔡已经凉了,只因皇帝为人温和讲义气,没捅破,想拖着不办或等着蔡京自己请辞。
  考虑到这些,刘逵觉得倒蔡京的时机成熟了。
  刘逵清楚自己初来乍到,不论是基础还是资历,或者是名声,都不足以扛大旗。但是自己的前程几乎是蔡京给的,这就是尴尬的师生情面,屈居在老蔡下面的时候毫无存在感甚至自卑,都不太敢发言说话。
  于是刘逵觉得,未必要自己升职,只需换个宰相,这些尴尬情绪就自然消除了,甚至还能一定程度分庭抗礼。
  想定,刘逵掐指一算的模样瞎掰:“官家明见,此乃天兆,虽不足以谈凶吉,但预示着我凡间在某些事务上出现隐患,需纠正。臣中书侍郎刘逵谨谏,请官家自查自纠。”
  张商英眯着眼睛不说话,主要是理论上刘逵这厮也不算瞎说,有毛病的政策多了去,依照我朝惯例请皇帝自纠警醒,也是常规操作。
  吴居厚也眯起眼睛,预感到刘逵是想反咬蔡京,考虑到蔡京的确该下去,吴居厚就不喷刘逵了,暂时静观其变,想看看皇帝反应。
  赵佶见其他人沉默,觉得他们认可了刘逵理论。
  并且刘逵的理论和赵佶本身的心思贴合,就此赵佶显得相当惊恐,相当敬畏鬼神的样子,惊异不定,开始想许多问题。
  事实上关于政策国事等等,赵佶就不知道几件,印象中总体是“形势一派大好而不是小好,都是仁政”。
  唯一让赵佶认为不好的是惹毛辽国的事,导致外交关系一定程度紧张。
  既然现在上天预警,肯定不是小事,到我皇帝这个层面需要自纠的问题,无疑只会是重大国策。那么想来想去,最近这阵子最大的事件,最可能和星变预警有关的,只能是以蔡相公为核心的对辽强硬态度。
  赵佶非常恐辽,便下意识老往这方面去想:我朝平稳着呢,唯一能威胁大宋江山的,当然是凶猛的辽国!
  由此为起点,赵佶又多愁善感的想到了赵挺之当时的谏言,全是关于蔡京的坏话。
  当时基于性格又碍于面子,赵佶不愿意听,现在想来,老赵好人啊,肱骨之臣,敢说话又有骨气,放着高职不做辞官回老家。他赵挺之毕竟是姓赵的,用心是真的,是良苦的……
  七月三日天下震惊!
  大宋皇帝赵佶在百官陪同下,于宗庙拜祭“请信”,并昭告天下称:获得祖宗指引启发,获知天机,蔡京年老辛苦,其政策方向不适合于当下之天机,基于避嫌保国运之考虑,免去蔡京门下侍郎之任用,加进开符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闲居修养。
  另:刘逵因指引天机需避嫌政务,暂免中书侍郎,改任同知枢密院事(代理枢密副使)。
  赵挺之复出(临危受命姿态),带特进衔出任中书侍郎(主持工作)。
  至此局势明朗化,几月前小道消息和地摊文学的预判成为现实,这也预示着,关键国策上的重大转向……
  七月十七日圣旨到达海军:
  海军建设发展之快,已不适配县级架构,基于过大的经济总量和日趋复杂的海事环境考虑,特许大宋皇家海军扩军至一厢(两万五千人)。
  原苏州与海军合并,同上州,仍为行政区海军。
  另,撤销上海务,其辖区以及业务管辖权整体并入海军,以更大的出海口,适应更大的海军规模和海事环境。
  张子文不屈不挠,面对困难不折腰,卧薪尝胆做贡献,省略三百字夸奖……
  加张子文龙图阁直学士(后补委员进升委员),知海军军州事(行动)。原海军知事许志先帮扶把关、建设海军有功,加枢密直学士,通判海军(行政)。
  钦此(赵佶赵挺之画押)。
  海军秘书长陈实转发这份文件时心情古怪。少许担心又少许兴奋,真不知道该怎么看待局座,大抵就是又爱又怕。
  可喜的是陈实照样升了,出任海军录事参军(纪律监察)。刘光世升海军军部都统制。
  不止如此,皇长子京兆郡王加海军节度使(名誉封地)。这估计是皇后娘娘的操作,张子文就是皇后娘娘指定的往后的皇子护航人。
  这个时期的这种操作,就已经具有一些达班子的意味了。赵桓是海军的最高名誉领导人吉祥物,而张子文是他的管家(执政)。
  只等什么时候海军收编禁军,同属上四军嫡系,并升个大都督级,那么赵桓就一定是皇太子。张子文不但是执政一定还会兼任太子太师。
  对这意料之中的任命张子文总体又有些懵逼,也不知道老赵他们搞什么飞机,难道……他们获知了我小张打算对老许系反攻倒算的意图?
  也兴许是赵明诚这个留级生使坏了,进谗言后,把许志先弄成了平级?
  是的这次升职,含金量最高的其实是许志先这孙子,他和张子文是真的各方面平级,的确是张子文主政,但许志先有一票否决权。也就等于没他签字,重大决策做不了。
  赵明诚这厮总体混不成了,小肚鸡肠能办什么事?真的是个留级生,原本此番他该毕业了,可惜因为一些波折,他还需一年补完学业。
  当然张子文自己也好不了多少,也算留级生,不过名誉比他好听些,张子文大抵是因为建设国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