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时我就算真的离开,你们还是海军。当进入这只队伍的每个人,都朝这面旗帜的初心和血统看弃,就叫自动率,就上升至了‘道’的境界。”
张子文道:“现在该干嘛干嘛吧,年末事务很多,许多预想中明年等着上的工作也照常准备。我不会走,你们就等着看,少爷我原地满血复活只是时间问题。这只是个上升趋势中的调整,正如海上一定会有风浪那样自然。”
说完,张子文就离开昆山会场,回水边了。
有的人不明觉厉,大多数惊为天人……
形式大变,困扰着天下人的同时,张子文成了个不折不扣的闲人,几乎整个冬日都以码字为乐。
现在,海军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文件需要张子文签字,张子文甚至就连具体工作章程都没有。
所谓的巡视员,理论上的工作就是把这里看到听到的写成材料给朝廷。反正朝廷现在也没人听张子文说什么,于是每日清早起来,张子文唯一的工作是打开日志写上:今某年某月的某日,海军无事。
是的这就是每日的工作,每月汇集成册,到日子就交给驿站发往朝廷相关口。
快过年了,傍晚时候的苏州城很冷,但仍旧热闹,人流穿梭匆匆忙忙。
毕竟和海军捆绑较深,所以在这场危机中,苏州算是东南地区受影响比较小的。年关降至的现在,这不论古今都是最有气氛也最忙的时候。
穿着素衣的张子文进入苏州城,此番乃是以“过气名人”身份应邀参加个饭局。
这在后世叫陪客,在古时叫清客,在宋时有个较为模糊的概念,统一归到了帮闲范畴。
乍一看,小张公子也“下海沦落风尘”了。
众所周知这是有偿服务,是有红包拿的。给多少不一定,大抵以行规为锚,然后看老板的心情,又看帮闲级别。
有一些文化是从古到今一脉相传的,不一定非要美女才能参加饭局。总之就是有点名气但不是正当红的人,都比较容易进入这个“饭圈”捞金。
譬如后世最容易参加大老板饭局的人是过气的二线明星,或过气很久很久的曾经准一线明星,当前的三钱演员模特。摄影师,最好上过相关杂志拿过点二流奖项,并去过三分之一个世界的最好。
不出名但出过两本书、最好有个地方作协委员头衔的作家,以及相应等级的画家,音乐家等等等这类人,不论男女不需要颜值,最容易进入饭圈文化。
过气官员也行,但必须过气。正红火的出入饭局简直就是拿前途开玩笑。
以大宋为例,富安就是高衙内的常驻帮闲,身份是过气的道上大哥。有相当多的谈资以及江湖经验。那么富安陪着高压内走在街上,就拥有了一种另类的气质。
饭圈文化就这样,吃饭就能拿钱。因为有这群人在,能彰显老板的品味、胸襟、气质,承托出交友满天下的气场。
与此同时这类人多半都能侃,能说出些不常见的见解和知识点。让大老板在生意伙伴面前露脸的同时,也顺便等于参加个综合性讲坛镀金,学点知识。
于是这类人参与饭局时不需要舔,不需要迎奉主家。拿出本性来做自己最好,原则上既是请这些人,老板摆明了就不是找花瓶,尤其不能看着像是一群托,那容易让伙伴或客户看扁。
事实上既然是“朋友”,都是商圈外的“名人”,又多半都是搞艺术的,所以哪怕性格怪癖些,较真些,冷淡些,清高些,相反更适合饭局也更本质些。老板会更高兴。一个林子里就该这样,才叫原生态或原味。
如果是有颜值的女人同时有上述光环的,也不需要被动手动脚。因为涉及这些的话就是另外的圈子,另外一种玩法,当然也就是另外一群圈客。
说是说需要过气的名人,或者二线以下的名人,但也不绝对,还要饭局级别。
在最高等级圈子里,圈客当然也需要更高的等级。以大宋为例,就是周邦彦那类人就是饭圈的一线。小饭局不是不想请老周这种人,而是请不到也请不起。
人家当年的周邦彦又帅又有才,号清真居士,只参加神宗皇帝的饭局,于是成为了皇帝的帮闲。后又参加的徽宗大老板的饭局,正对赵佶胃口,赵佶原本就是艺术向的人,又于音律薄弱些,最终就让周邦彦常驻身边,以彰显赵佶的音律品味。就像高衙内请个过气大哥陪衬,去炸街才有感觉那样。
所以这是政治,但本质还是饭圈文化。
老板不会也不需要直接认识这些名人,帮老板扛旗的大秘认识就行。
每个大秘都会有自己的名单,并标注上哪些食客又有性格又有干货,那就加粗,下次还请,并且给的红包会大些。
哪些是花瓶,没多少干货滥竽充数的,容易让老板的伙伴认为是托的,那就拉黑,往后就算再便宜也不请。
有时候大秘也没有这些名单,但是不要紧,因为大秘们也是有个圈子的,其他老板的大秘,会在“群”里共享这些外围食客。于是就形成了“大秘公会”,其中最有人望道秘书长,想封杀哪个外围,就封杀哪个外围。
张子文的老丈人蔡攸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皮3条3客,当时他的名单里重点关注了吴清璇,可惜他这的请不动吴清璇,于是蔡秘书以政治利益为红包,请了张子文这个花卉和茶道圈的三线名人,去给大老板赵佶站台。
嘿,赵佶说“这小张有性格又有干货,还可以”,那么从此张子文的名字就在蔡秘书的名单中加粗了。大抵就这么一回事。
额扯远了。
张子文最近真的没什么事做,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局座、小白文大作家、京师名媛、一线花卉和茶道师(因吴清璇抬轿而上的一线),加上是出了名的有性格,不给谁面子,所以现在小张还真是苏州地区的一线清客。
许多人明知请张子文会下不来台,会被他嬉笑怒骂,但玩就是这种受虐感,要的就是这种顶尖清客。所以最近小张身价看涨,饭局都接不完。
约莫吃个饭一百贯的出场费,假设张子文愿意吃的话,“经纪人”李惠子连活都接不完,一日三餐排满也要排到明年。
相比后世的话,这个出场费并不高,约莫等于十万左右的出场费,仅仅只准二线圈客的标准。
不过张子文参加的饭局很少,通常是看看李惠子递给的名单,然后就拒绝了。如果是遇到一些比较特别又有趣的主家,别说有红包拿,反倒让张子文给他们红包,其实张子文也愿意去。
比如今天就是这种情况。
北方来了一个辽国女豪商,听说还带点辽国皇族血脉。她的汉人大秘在这边没有够档次又适合的名单,但她的秘书恰好认识李晓兰的秘书,李晓兰的秘书就很猥琐的把一线清客大魔王的“联系方式”共享出去了。
接到邀请之后,张子文对这事有点好奇,且听说给五百贯的出场费,也好久没吃大菜,便再次来了苏州城……
第256章 沦落风尘的魔王
进入包间后,还有有苏州城几个专门喜欢喷张子文的秀才,有两个苏州台柱子级的歌姬,画家,等等等一堆人在场。
另外就是为了接待贵客,这个包间的布置一改南朝汉家风格,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偏向于游牧又被汉化过的布置。
时间到达,很诡异的是姑苏银号的慕容萧华也来了,李晓兰也来了。
事实上这次主家是辽国皇族豪商萧静媛媛,萧族的人。
萧静媛媛做东邀请的客人是:李晓兰和慕容萧华。
萧静媛媛是个典型的混血,混血的人通常有个特点是漂亮并且身材很棒,身形很高,草原儿女的气息非常浓烈。
看她发色和鼻梁,肯定不是和汉人混血的,而像是有点俄罗斯哪类族群的混血。
汉语倒是说很流利,几乎和李惠子不相上下。
那么她是东道主,其他的“名人”是她的朋友。于是萧静媛媛听取了谋士提醒后,以这里的习俗,开始对李晓兰介绍“朋友们”。
“这位是本小姐的汉家朋友,出了名的敢言敢说,著名时政评论家,不畏权贵之典范。”萧静媛媛指着一个苏州名秀才道。
李晓兰神色古怪了起来,这货不是昨日被姐请府里去写春联的那个吗?价格约莫在三十文钱一个字。他所谓的实证评论家是跟风骂大魔王蹭来的。
想这么想,李晓兰却也微笑拱手:“失敬失敬。”
这个叫林正的秀才受宠若惊,急忙对李晓兰还礼。这就显得有点过头了,在场的两位大秘同时皱眉,并私下交头接耳道:“这就是你给我的名单?质量不行啊,根本没有那种脑子有病的文青气场,你到底吃了多少回扣?”
李晓兰的秘书一副死了爹的表情低声道,“我容易么我……另外几个好用的,去江宁府参加别人的饭局了。一时半会的回不来。”
萧静媛媛也没那么多心思,继续介绍其他人。
最后到张子文时,萧静媛媛重点介绍,“这位是我在南朝的朋友,你们应该听过的,他算个大名人,绰号大妖怪……”
秘书急忙凑近耳语提醒,然后她又尴尬改口道:“是大魔王,乃是著名小说家,流行前线大东京城名媛,还是官员出身哦,掌管过一只听说很不错的军队,打过不少迷你级的胜仗。”
慕容萧华以及李晓兰神色相当古怪的样子,迟疑了一下,应景抱拳道:“失敬失敬,如雷贯耳,仰慕大魔王很久啦。”
张子文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了,真没没有心思应付这些蠢猪,便也不理她们,自顾坐着喝茶。
“清高摆给谁看,你都过气了,占着家族余荫而暂时保留官位,这么不礼貌脸色摆给谁看?”
那个叫林正的秀才顿时看着张子文挑衅了。
场面静止了下来,纷纷注视着张子文和林正。
事实上这类场合里,观看这些文青杠精相互吵架也是看点之一,所以也就没人制止,纷纷坐下来等着。
张子文有点脸黑,不过迟疑了一下却道:“原本我想骂你的。”
“哈哈哈……”林秀才笑道,“我好怕啊,这不等着您这位大作家骂人吗。”
“然而级别不够的那个,我一般都很少骂。你以为我和你时间一样多?”张子文道。
是倒是的,萧静媛媛并不知道张子文的很多事,事前只临时记下了谋士提醒的“张子文因顶风作案,评击南朝门下侍郎蔡京政策而凉凉”。
萧静媛媛对这些谈不上太感冒,不过还是比较有好奇心理的,多看了张子文几眼,寻思难为他了,堂堂南朝官员要为了这五百贯出场费“沦落风尘”。
要不是谋士提醒说这里不能动手动脚,否则影响档次和品味,萧静媛媛都有点想伸手捏捏这个俊俏小生的脸呢。
大秘们的职责之一是要于这种场合里、在即将冷场时制造话题,甚至要引发冲突。
萧静媛媛的那个汉人秘书叫牛在生,也是一副文人姿态,捻着胡须笑道:“闻说当今南朝境内最火的话本出自小张先生之手,在下于燕京也略有耳闻,小张先生缘何想到以动物世界作为切入的?”
这三两句如何能说清楚,于是张子文摆手道:“反正就是忽然这么想了,说不清。”
慕容萧华眼里闪过一丝鄙夷,像是有深意的看向了那个林秀才。
林秀才就介入冷笑,“就他那也叫故事?也不知道怎么火起来的,总归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