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为父自知时日无多,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所以为父为你寻了门亲事,乃是中常侍赵忠的族弟赵苞之女,这赵苞,咳咳咳……”
  王憬还待说时,却已经咳嗽不止,慌得床前两个中年人急了手脚,一人上前拍背,一人上前揉胸。
  王憬却也不知哪里来的力量,一把推开两人,眼中闪过奇光,抓住王安的手更加用力,
  他仿佛用尽全身的力气,逐个字说道。
  “三儿,你记好了!等为父丧礼后,务必立刻赶往幽州,迎娶那赵苞之女,切记!切记!”
  说罢,仿佛浑身失去力量般,扑通一声掉回床上,双眼一闭,居然就这么断了气。
  王安:“……”
  王安整个人都懵了,此前为了把这桩婚事给搅黄咯,模拟了无数个与王憬见面的场景,也想好了所有应对的手段。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王憬居然是以这种方式与他见面。
  更是没想到,这王憬居然临死前,还要如此郑重地交代他,要他去娶那赵家女!
  现在可是不单单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么简单,而是成了临终遗言了呀!
  老头,你可坑惨我了呀!
  这大汉乃是以孝道治天下,王安只要胆敢说一个不字,不说会被天下士人的口水沫子给淹死,就是官府都会派人把他抓起来,以不孝罪论处。
  貌似还是腰斩!
  想到这,王安如堕冰窖,只觉喉咙一甜,一股热血上涌,噗地一声喷了出来,身体软倒在了地上,两眼一翻,竟晕了过去。
  昏迷前,耳边传来议论声;
  “真没想到,这王安乃是个至孝之人!”
  ……
  也不知过了多久,王安才缓缓醒转,却恍如梦中。
  只觉头痛欲裂,口干舌燥,饥渴难耐,下意识喊了一声;
  “水!”
  ——顿时听到耳边一片鸡飞狗跳声——
  良久后,方有陶碗递到唇边,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后,才觉得舒缓了些。
  缓缓睁开双眼,只见两个中年人站在床边,正一脸担忧地盯着自己。
  王安认得,他们正是此前站在那死鬼王憬床边的那两人,应该就是自己的便宜大哥和二哥,护匈奴中郎将王柔王叔优,和代郡太守王泽王季道了。
  于是下意识问道:“父亲他……”
  他始终对王憬的死难以释怀,毕竟这牵扯到他将来的身家性命。
  希望那老头还没死透吧!
  不料大哥王柔会错了意,脸色一黯,只是叹了口气,却没有言语。
  “三弟……”
  ——还是二哥王泽出口安慰——
  “父亲已经去了,莫要过于悲伤。”
  此言一出,王安如遭雷击,最后一丝希望破灭。
  这老头竟然真的死了,那自己,岂不是也没几年好活了?
  好绝望啊!
  见王安一副难以接受的神情,大哥王季还以为这货依然难以接受父亲的死讯,与王泽对望了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
  看来经过此事,这不成器的三弟大有长进,起码知道孝道了。
  其实打小开始,王柔和王泽两兄弟便对王安颇为疏远,一则是因为父亲王憬独宠王安,让二人生出不平;
  二则是王安的确也不争气,从小不通经,又不懂为官之道,反而时常和一群不成器的公子哥们厮混,败坏王家名声。
  可此次这三弟回来后,目睹对方那跪在父亲床前痛哭到吐血昏迷的情景,深深地感动了两兄弟,让二人对王安的印象大有改观。
  要知道,为父亲尽孝,这很正常,可激动到当场吐血昏迷,这就不正常了,事实上也几乎无人能做到。
  只要稍稍运作一下,这种至孝的行为怕是要被记入史册的!
  以后评判这人是否受至孝,来,先吐几口血再说。
  兄弟互相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个念头。
  昔日熹平年间,那袁绍为母守孝三年后,又为父守孝三年,被党人誉为天下楷模。
  那今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家三弟在父亲临死前吐血昏迷,又何尝不能被誉为天下至孝?
  而只要王安能誉满天下,届时王家的名声就更响了,二人借此名声,以后甚至可以觊觎一下朝中的九卿之位!
  甚至告老前,还可以争取一下那三公大位!
  想到这,两兄弟心头火热,王柔忍不住对王安说道;
  “三弟,父亲已经仙去,人死不能复生,你切莫太过伤心,伤了身体可不好。”
  王安却没想到这王柔和王泽打的是这种心思,他正在为自己难过呢。
  旋即,他眼珠子一转,又想到了一个主意。
  “大兄,二兄,之前父亲病重时,我在外为官,不能在父亲床前尽孝,实在是不孝!
  “所以我决定了,我这就向朝廷辞官,在父亲坟前结庐而居,为父亲日夜守灵,守上个三,不,守上个十年!你们谁也别拦我!”
  既然不能明着违背那死老头的遗愿,那我索性就来个拖字诀。
  以守孝为借口,哪怕赵忠再如何权倾朝野,也不能把我这大孝子如何吧。
  等我守个十年,过了十常侍与何进大乱斗那个时间段,到时候赵忠早就凉了,谁又会强迫我去娶那赵家女?
  至于守孝时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不能玩女人这些,王安却一点都不担心。
  懂的自然懂。
  君岂不闻: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到时候把貂蝉接过来,门一关,又有谁能知道?
  有些事情,装装门面,不要做得太难看就行。
  想通了此处关节后,王安的思绪一下子就变得清明……


第90章 天下孝子王逸之
  岂料王柔两兄弟听罢,脸色剧变。
  王柔急道:“不行!绝对不行!”
  开玩笑,让你守十年孝,咱老王家早就被赵忠给灭了。
  其实这也怪王安不懂丧葬的礼仪。
  为先人守孝,那也是有规矩的,以三年为期。
  这是来自于孔夫子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意思是说你是三年才从父母的怀中离开,那父母离去,让你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
  所以王安说什么守十年孝,那纯属扯淡。
  要王安真敢提出,除了会被天下士人耻笑王家不懂礼仪外,还会被赵忠误会,以为王家是要借故拖延婚期,反手就能灭了他们。
  主要是,王柔两兄弟也定会受到牵连,到时候莫说做九卿了,能发配到交州去挖矿就很不错了。
  “三弟……”
  ——王柔语重心长地劝道——
  “虽说为父亲守孝,乃是孝道,但父亲临终时曾言,让你在丧礼后务必赶去幽州,迎娶那赵家女。
  “这可是父亲的临终遗言啊!你身为人子,难道想忤逆父亲不成?”
  王安看着自家两位义愤填膺的兄长,一时间被怼得哑口无言。
  看来这位大兄也不简单,于是,他看向对方,使用了特技【洞察】
  【叮!检测到传奇级武将:王柔,字叔优】
  【年龄:40】
  【好感度:50】
  【称号:善于钻营】
  【统帅:78/78】
  【武力:63/63】
  【智力:80/80】
  【政治:82/82】
  【魅力:73/73】
  【特殊技能。】
  【亲匈奴:与匈奴外交时,外交成功率+10%】
  【善于钻营: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不容易受到同僚的倾轧。】
  见这位大兄居然还是个传奇级武将,王安顿时吓了一跳。
  ——于是又下意识看向二兄王泽——
  【叮!检测到传奇级文士:王泽,字季道】
  【年龄:37】
  【好感度:55】
  【称号:通晓经术】
  【统帅:57/57】
  【武力:45/45】
  【智力:76/76】
  【政值:85/85】
  【魅力:83/83】
  【特殊技能。】
  【教化:能通过教化提高所在郡县的民忠】
  【通晓经术:在经术上颇有成就,与士人打交道时好感度+10%】
  王安彻底惊呆了,没想到这王泽居然也是个传奇级的。
  至此,王安才真正领略到,这才是大汉顶级官员的水平。
  果然是一群老戏骨,好演技!
  老实说,王安知道东汉的豪门士族很牛逼,却一直没有个直观的感受。
  毕竟他此前在杨县,对付那所谓的几大家族,撑死就是些地方豪强,连士族都算不上,也就是现代人口中的土豪而已。
  这土豪和贵族之间,身份差距岂止万里!
  而直到那便宜老爸王憬咽气的次日,王安这才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做豪门士族的影响力。
  那是有多牛逼!
  这日一大早,王家的亲属就开始前来吊唁。王安见识到了偌大的王家,除了王柔、王泽两兄弟外,还有许多人才,且大多都在各郡任吏员,有好几个还做到了千石大吏。
  到了上午,轮到乡党出场了,那场景堪称盛况。
  诸如同祖的祁县王家;
  与王家世代结为姻亲的上党令狐家;
  八顾之一郭林宗的介休郭家,如今雁门太守郭缊的阳曲郭家等等豪门士族,纷纷遣人前来吊唁。
  而到了中午,轮到了门生故吏。
  先不说王家作为太原豪门士族中执牛耳者,又是世宦两千石的世家,此前曾提拔了无数人。
  就说王柔、王泽两兄弟本身就是两千石大员,且王柔还是持节,这门生故吏自然也是不缺的。
  而东汉的二元君主制又让这些门生故吏被牢牢地打上了王家的烙印,所以这些人都是要亲自前来吊唁的。
  甚至此前曾受王憬恩惠获得提拔的人,还得辞官而来。
  所以整个中午,王家简直就是门庭若市。
  到了下午,那就更热闹了,不少地方大员,无论是在任的,告老的,只要关系过得去的,都纷纷遣人前来吊唁。
  如果说在场的千石大员多如狗略微有点夸张,那600石以下的吏员则真就是遍地走了。
  甚至有些小吏,连进堂内吊唁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放下丧礼,朝堂内的方向遥遥祭拜。
  而这种场面,足足持续了六天!
  本来王安觉得这事已经够夸张了,可就在他以为这葬礼已经差不多的时候,让他瞠目结舌的场景出现了。
  到了丧礼的第七天,王憬要在祖地下葬,与其妻,也就是王安三人的生母合坟。
  就在当天,前来吊唁的人蜂拥而至,牛马络绎不绝,竟把县城到城外王家祖坟的那条小路都给堵住了。
  看到这副光景,人精似的王安就知道这是他的两位兄长发力了。
  这时候,该轮到他上场了。
  就在朝廷派遣的使者,也就是那位2000石的宗正刘焉刘君郎刚以一口纯正的洛下音抑扬顿挫地念完悼词时,便听到人群里的王安忽然跪伏在地,嚎啕大哭。
  “父亲啊——”
  “你咋走地这么早呢——”
  “哭呀嘛哭七关哪——”
  “哭到那第一关哪——头一道关是那望乡关哪——父亲您回头望家园哪……啊……啊——父亲躺在棺椁里,儿子我跪在地上边,
  “为了父亲免去灾难我给父亲哭七关——这哭声闹出的动静之大,就连宗正刘君郎大人,也不得不为之侧目。
  可人家刘焉是何许人也,那是从州郡底层开始任职,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皇亲国戚,中途还在阳城山当过几年讲学教授的大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