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还要领一队人马,押送大批财货同去,可谓是任务繁重。
  接着,王安又看向黄忠和牛大,一脸郑重地说道;
  “汉升、巨业,此地乃是我的根本,望你二人能同心协力,把此地搞好。”
  “诺!”
  两人齐声领命。
  最后,王安看了看一旁的貂蝉,刚要开口;
  却不料貂蝉一下就扑到了王安的怀里,死死地抱住了他的腰。
  众人见此,纷纷知趣地转身避让。
  “夫君,妾会乖乖地等着你回来,望夫君出门在外,多保重身体,凡事不可以身犯险。”
  “妾这里还有个亲手缝制的平安结,望夫君带上,以保平安。”
  “甚好甚好,只是,娘子可否缓一缓,勒得太急,我有点喘不过气来。”
  “缚虎不得不急。”
  王安:“……”
  最终,王安还是告别了众人,领着关羽、胡车儿两人,身后还有十数骑,准备往北而去。
  可当他来到街道时,却见到街上早已站满了百姓,人头涌涌,粗略看去几乎满城的百姓都到了。
  此时,街上静悄悄的,没人发出声音。
  只见一名头发胡须皆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杵着拐杖从人群中走出。
  此人正是杨县有名的耆老,据说年轻时还曾被举过孝廉,如今已经70多岁,可谓是德高望重。
  只见老者突然扔掉拐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大喊道;
  “王大人对杨县的恩德,我等永不敢忘!”
  而随着老者这么一跪,整个街道上的人也纷纷不约而同地跟着下跪。
  “王大人对杨县的恩德,我等永不敢忘!”
  感激声犹如惊涛骇浪般,直把王安一行十几人给震懵了。
  还是王安最快镇定下来,快步上前,扶起老者后,轻车熟路地开始了他的表演。
  “诸位切莫如此,我王安在此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此乃我的本分!”
  老者听罢,忍不住流泪道;
  “王大人真是位好官啊!”
  “杨县有王大人,实乃我等的福分!”
  一时间,百姓纷纷交口称赞,更是有不少人拿出一些腌肉、米粮等物想送给王安,却被他一一拒绝。
  “我王安为官,但求问心无愧,诸位万不可送礼与我,否则我只能羞愧得掩面而逃了!”
  百姓们见王安态度如此坚决,只好作罢,可对王安却越发敬重;
  “王大人果然是清如水廉如镜!”
  “青天大老爷!”
  “王青天!”
  最后,王安在百姓的簇拥下出了城门,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下,打马往北而去。
  此时,一直沉默不言的关羽催马上前,一脸敬佩地对王安说道;
  “大人能得民心如此,实在难得!”
  王安见关羽居然也过来拍马屁,心里高兴,却佯装淡然道;
  “云长,百姓们是很淳朴的,只要你一心为民,为他们多考虑些,他们就会敬重你。”
  关羽听罢,默然良久,这才拱手说道;
  “羽,受教了。”


第80章 我一个智力英雄,你居然要我日行300里?
  两个时辰后,之前还逼格满满的王安已经彻底焉了。
  先不说如今大汉是没有棉裤的,所以长时间在马背颠簸,哪怕骑的是赤兔马,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真皮,可也难免把王安大腿内侧的皮都给磨破了。
  就说如今大汉虽然有高桥马鞍和马镫,可也不知道是哪个脑残设计的,这马镫居然只有一边,还是把半条小腿套进去的那种。
  这就导致王安的另外一条腿依然悬空,让本就不擅骑术的他更为难受。
  更遑论咱王大官人那几度提升后,高达26的武力值,以及那“弱鸡一枚”的评价。
  总而言之吧,半日路程下来,王安就已经面如土色,胃里更是翻江倒海,直呼要停下来休息。
  “大人,如今才到永安县,要按这个速度,今日怕是连河东郡都出不了。”
  关羽见王安停了下来,便在旁提醒道;
  ——王安一脸苍白地问道——
  “云长,我们今日要在何处落脚?”
  “回大人,应是太原郡的界休县。”
  “离我杨县有?”
  “不算远,300里左右。”
  王安:“……”
  王安顿时怒了。
  好你个大红脸,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让你这么骑!
  我一个智力英雄,你居然要我日行300里?
  我这小胳膊小腿的……
  不行,我必须得自救。
  于是王安换上一脸肃容,正色说道;
  “云长,这行程无需太急,以后我们只行半日即可。”
  “那是为何?”
  关羽有点搞不懂自家主公的想法。
  这回家省亲的,不是应该越快越好吗?
  “我要,对了,我要去存问风俗!”
  “存问风俗?”
  关羽被王安这么一说,搞得有点莫名其妙。
  “对!我自幼在豪门长大,很少见识到各处的风土人情,更是没有对底层百姓的生活有什么了解。
  “所以这次返乡,要是一路上都住在沿途的郡县里,眼前也都是一模一样的繁花似锦,那还有什么意思?
  “倒不如每过一地,都去各处乡里,看看当地百姓是如何过日子的,我这心里才安妥些,才总算不负我们走这一趟路。”
  关羽听罢,点了点头,那丹凤眼里满是敬佩之色。
  大人果然是个心忧百姓的好官。
  可想了想后,又觉得不妥,于是劝道。
  “主公之令,羽岂能不从。只是一则,这穷乡僻壤的,需防着些盗贼和流寇。”
  “无妨,我等有十几骑,皆是善战之辈,又有云长、胡车儿在,谅无大碍。”王安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
  关羽见王安不在意,便继续说道;
  “其二,如果不能在入黑前赶到县城,那就只能在亭舍里投宿了。而亭舍的环境,羽怕主公住不大惯。”
  听关羽这么一说,王安就更不在意了。
  相比起在马背上颠簸,没了半条命,这住得差点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王安眼珠子转了转,旋即假装生气道,
  “难道我王安在云长心中,便是个整日锦衣玉食,只知溜狗跑马的纨绔不成!”
  “想我自为官以来,大小数战,还亲手手刃过贼首,何以德薄至此,让云长以为我连区区亭舍都不能住下!”
  “别人住得,难道我王安就住不得?”
  王安这一番话,直把关羽给说得羞愧难当,急忙一勒缰绳,翻身下马,叩首请罪。
  看着低头认错的关羽,王安心中暗爽。
  这波逼装的,就很爽!
  于是,就在王安一脸正经地胡说八道下,十几人居然真就跑去存问风俗去了。
  然后,只走了数里,刚才还正气满满的王大官人就尴尬地发现,自己这一行人居然迷路了。
  “刚才那猎户不是说,趟过那条河,沿着小路走一会,拐过这片林子,就能见到村了么?”
  “那现在这里又是哪个鬼地方!”
  王安气得差点把马鞭给扔了,他很怀疑刚才那一脸忠厚的猎户忽悠了自己。
  “主君,现在天色已晚,已经来不及投宿了,且找个能避风的地方生火吧!”
  关羽也是一脸无奈,连忙劝道;
  “这荒郊野外,天寒地冻的,可是会出人命的。”
  王安也是被吓得不轻,只能佯装镇定,点头应和;
  “好!先找个地方……”
  说罢还暗自嘀咕了一句。
  “天寒地冻倒是不怕,可别招来狼群。”
  可荒郊野岭的,哪里来什么避风的地方,无奈下, 一行人只好沿着原路来的那条小溪,随便寻了个土坡,就躲在坡下,算是能勉强遮风。
  王安现在很后悔,为什么没把徐灵这小子叫来。
  有徐灵探路,又何至于此!
  不过终究满腹怨气也敌不过腹中饥饿,众人升起了六个火堆后,便纷纷烤起了薄饼。
  “什么味道?”
  强忍住没去喝一旁河水的冲动,王安撕下那硬邦邦的薄饼,刚要放进嘴里,就闻到了一股怪怪的味道;
  “禀主公,好像是那边传来的,要不我去看看?”关羽嗅了嗅鼻子,便站起来向王安提议道。
  王安随便摆了摆手让对方自去,也没在意,这味道虽怪,却也未必多么难闻。
  对比起来,手中那干瘪瘪的薄饼,在没有开水送服的情况下,似乎更让王安难受。
  虽说这大汉的河水应该是天然纯净无污染,可来自后世的王安依然不敢去喝这些生水。
  不但自己不喝,还强行下令让所有人都不许喝。
  他可不想手下有人在半路上染上了痢疾,甚至是疫症!
  就这样,王安勉强咽下那块薄饼后,这才想起关羽去的时间有点久,于是向一旁的胡车儿问道;
  “云长何以迟迟未归?”
  胡车儿在王安身边待久了,似乎汉语也越发流利,见王安问起,连忙操起一口山西口音回答;
  “主公,关大人之前骑马往那边去了。”
  就在胡车儿话音刚落之际,关羽就已经打着火把,策马回来了,同时带回来了一个让人反胃的消息。
  “探查到什么了吗?”
  王安见对方脸色不是很好看,于是问道;
  “禀主公,是弃婴。”
  关羽拱手回答,脸色依然十分难看。“就在山坡不远处,有一处乱葬岗,横七竖八躺了一地的婴儿尸体。刚死的,死了没多久的,死了许久的,加起来应该有十多具。有不少已经被野狗、黄鼠狼等啃食,露出皑皑白骨,甚是可怖!”
  王安听罢,胃里顿时涌起一股酸水,差点就要吐出来了。
  瞪了瞪关羽,心里暗自腹诽。
  没事你说得这么详细干嘛!
  我这还怎么吃得下!
  王安自问也不是没经历过大战,死在他面前的敌人也有好几个了。
  可那是在战斗中死了人,却不是这种荒郊野外遇到乱坟岗,看着一顿陈尸烂肉那般恶心。
  而且不但恶心,还渗人!
  此时,恰好一阵冷风吹过,王安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第81章 其他地方的百姓都反了,益州的百姓就不会反?
  其实,王安也不是不知道如今百姓生活的艰难,在衙门里的这段日子,已经不止一次听手下人谈论过各地的弃婴、溺婴之事。
  归根到底,一是古代没有节育措施,更不可能打胎,只能生下来后才决定是否要养活;
  二是古代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的观念;
  三是官府的鼓励生育政策早已名存实亡;
  而最重要的是,百姓连自己都活不下去,不抛弃亲生骨肉,又能如何?
  想到这,王安的心情也变得沉重。
  “这里荒郊野岭的,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弃婴?”
  关羽:“主公,我看十里外有火光,方才策马前去查探一番,那边是个里,有100来户人家。”
  “100来户人家,何以会有十多名弃婴之多?”
  王安听罢,惊愕不已,连忙追问;
  不过出乎王安预料,一时间,竟无人开口回答。
  “禀主公,恕在下直言……”
  良久后,才有一名护卫说道;
  “属下在5年前从青州逃难来此时,家乡那边就已经如此了。”
  “什么?5年前就已经如此?”
  王安听罢,越发惊疑不定。
  “非但如此”那名护卫继续说到,“如果遇到灾年或者大疫,更是整乡整里地崩溃,无人能幸免。”
  小人当初家乡遭了蝗灾,几乎整个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