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昌此人乃是陛下钦点的凉州刺史,上任才半年,此刻时机未到,实在不宜打草惊蛇。
  “你两何不趁此机会,多收集些此人的罪证,等到了开春,其人任期满一年,回中枢述职时再上书弹劾,届时有望成功……”
  王安听罢,暗自点头,不得不佩服刘宽的手段果然老辣。
  要知道汉代刺史的任期历来不长,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而刺史更是每年都要回洛阳一趟,亲自向中枢禀明当地情况。
  所以刘宽提出这一个一年的时间点就很精妙了。
  大有调虎离山之意,又给了皇上面子,可谓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可显然傅燮和王邑二人却没有领会刘宽的意思,只见傅燮豁然起身,昂然走到堂前,朝刘宽行礼后,这才说道;
  “禀师尊,非是我等不愿等,而是凉州百姓苦左昌久已!如中枢不立刻着手处理此事,恐怕将来凉州有不忍言之事。为了凉州百万百姓的生计,还望师傅能出手相助一二!”
  刘宽听罢,脸色变化不定,却一时没有言语。
  王邑见状,也不好催促,却是不经意间扫过王安腰间的紫绶金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目光,于是说道;
  “不知长庚师弟愿否与我等一同上表?”
  王安:“??”


第229章 弹劾刺史左昌2
  闻得此言,王安的脸色变化不定。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已经足够低调了,居然还是被人给盯上了。
  所以有些事,不是低调就能躲过去的。
  没错,王安已经看出这王邑的心思,显然是要拉自己下水的意思。
  莫说此事根本不靠谱,就连刘宽这位大佬也不愿参与。
  哪怕此事真能成,王安也不打算卷进去。
  毕竟我身为一个并州人,没有立场,更没有理由去上书弹劾一位凉州刺史。
  知道的还会说我嫉恶如仇,不知道的只会说我多管闲事呢。
  而且此事又不是我发起的,真要成了我也沾不了多少光。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除非脑子有坑才会去做。
  见王安迟迟没有回应,王邑还以为前者因为左昌的背景有所忌惮,目光中闪过一丝不屑,嗤笑道;
  “难道长庚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吗?”
  “还是听说了这左昌与宫内有所关联,所以才有所顾忌?”
  王安听罢,眉头一皱,显然听懂了对方话里的意思,旋即心头狂怒。
  此人是在暗讽自己与赵忠有所关联。
  因为左昌说是天子钦点,其实官场上的人都知道怎么一回事。
  无非就是此人花了大价钱贿赂了张让和赵忠,才得此高位。
  至于王邑口中的宫内,其实指的就是张让和赵忠。只是文人说话喜欢藏头露尾,没有直接点名道姓罢了。
  而鉴于王安与赵芸的婚事,多少与赵忠有了牵扯,本来就引起士人的疑虑。
  所以王邑这话的意思,俨然就是暗讽王安因为顾忌左昌与赵忠的关系,不好得罪这位互为表里的族叔,所以才不愿与他们一同上书弹劾此人。
  可以说这番话是用心险恶到了极点,如果传出去,王安的名声一日便要声名狼藉了。
  对于这种挑衅,王安当然不能忍。
  只见他豁然起身,昂然扶剑而立,弄得动静极大,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在座三人的注意。
  而三人见王安居然手握剑柄,暗吃一惊,都没想到此人居然如此强横。
  而王邑则暗自戒备,生怕对方下一刻会拔剑相向。
  不过显然三人是想多了,不说这里是光禄勋府,就冲刘宽是他的老师这层身份,王安又岂会在自家老师的府中拔剑?
  他还没傻到这种程度。
  其实王安只是要弄出点动静,以求先声夺人罢了。
  只见他死死地盯着王邑,继而纵声大笑。
  见其人行为如此无状,王邑恼怒了,瞪着王安大声问道;
  “不知长庚为何发笑!”
  “我笑你无知!”
  王安却丝毫不给对方面子,睥睨言道;
  “什么!”
  见对方居然敢耻笑自己,王邑顿时怒了,下意识握住剑柄,却顿时醒悟这里是刘宽的府地,这才松开手。
  不过心中恨意难消,咬牙问道;
  “我如何无知,你且一一道来!”
  “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就莫怪我今天不客气了。”
  “你且听好了!”
  见对方入套了,王安暗自冷笑一声,满脸不屑地说道;
  “我先不说你这法子有没有用,就说你弹劾的内容便是不妥。世人皆知,左昌走的乃是宦官的路子,可我观你此前一直要上书弹劾左昌在凉州如何如何,却不见你有丝毫只言片语牵扯到宦官。”
  “我只想问问,这种不轻不痒的弹劾,又有何用?恐怕天子连看都不屑去看!”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文都师兄随刘师多年,该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而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为何却一力避免牵扯到宦官?”
  “难道文都兄与宦官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关系?还是说此次 弹劾只是邀名之举,并无半分拯救凉州苍生之心?”
  王安这番话,犹如一把利刃般,狠狠地刺向了王邑的软肋,一时间刘宽和傅燮二人闻的此言,皆一时愕然。
  “你!一派胡言!”
  王邑闻言更是惊惧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小师弟的词锋居然如此犀利,又是如此的不留情面。
  如果方才他主动挑事的那番话只是刺一下对方,那王安这番话可就是直接抄刀子砍回来了。
  王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此番言论一旦传到外面去,莫说是他王邑,哪怕背后整个王家都会被天下士人所不齿。
  毕竟如今士宦不两立,任何与宦官扯上关系的人和事都会被天下士人所唾弃。
  一念及此,王邑再也按捺不住,立即反驳道:“你血口喷人,我王邑行得正站得直,又何时与那阉宦有所勾连?”
  “我等此番上疏时刻意避开宦官,只是希望此事能少些掣肘,以求中枢能尽快拿下左昌罢了。”
  “待左昌一事了结后,我定然要再次上疏弹劾那些阉宦的!”
  “倒是你……”
  王邑说到这,却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本来想将王安娶了赵苞之女一事拿出来做文章,可一来此事本就是只可意味不可言传。
  毕竟人家赵苞大面上早早就与赵忠做了分割,其人还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辱骂赵忠,加上此前阵前救母一事被朝廷竖为道德典范,这天下就没有哪个士人会不开眼公开指责赵苞与赵忠的关系。
  那既然无人有理由指责赵苞,那就更没有理由指责王安了。
  要是王邑公然把此事说出来,对方肯定有一百个理由反驳,最终丢面子的只会是自己,所以王邑也只好硬生生把这话给吞回肚里去。
  “好!既然你说与宦官没关系,那我便放过此事,只当你是一时糊涂罢了。”
  出乎众人意料,王安并没有揪住此事不放,这让王邑暗自松了口气,也让刘宽和傅燮对其人产生了好感。
  不过下一刻,王安却语气一转,愤然道;
  “可我只想问问,阁下真以为靠几封不痛不痒的弹劾,便能扳倒左昌,扳倒宦官吗?”
  “简直就是幼稚可笑至极!”
  “这又哪里可笑!”
  三番五次被王安小觑,王邑怒从心头起,满脸阴沉地盯着王安。
  “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些什么理由。要是只会大言,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第230章 弹劾刺史左昌3
  “如今天下已经崩坏到这种程度,皆是天子受了宦官的迷惑所致。”
  出乎众人所料,王安第一句话就直指问题核心,顿时吓了王邑一跳。
  刘宽听罢,暗自点头,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徒弟只是外放了短短两年,其人便能成熟到这个地步。
  其实按照王安心里的真正想法,乃是天子借宦官之手祸乱天下罢了,只是他不能将内心的想法一一说出来。
  ——只见王安继续昂然言道——
  “所以我等面对这些宦官,除了亮出手中的刀剑,与之生死相向外,还有什么路可走吗?”
  “这些所谓的上书弹劾,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小儿辈行为,纯属隔靴搔痒,一点用处也无!”
  一番话说得在场三人惊惧不已。
  不过王邑还是很快冷静下来,其人也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让王安如此慷慨激烈下去了,否则今天这事传出来,自己失了面子,还做了对方的踏脚石,让对方的名声更大。
  想到这,王邑当然不甘,于是他冷笑道;
  “哼,大话谁都会说,可有多少人能做到?”
  说罢其人更是盯着王安,嗤笑道;
  “你能做到吗?”
  “这又有何难?”
  却不料王安丝毫不理会对方的挑衅,反而满脸不屑地盯着王邑说道:“想我王安上个月才凭手中剑,领着5人便能杀穿鲜卑5000大军的营地。如今这小小宦官,在我眼里,如插标卖首之徒罢了!”
  “可笑你等终日蝇营狗苟,串联这个,拉拢那个,整天做着这些给于民无用,于天下无益的东西,实在让人失望透顶!”
  “我实话告诉你吧,本侯此次来洛阳,便要亲手杀一二宦官,以上报天子的恩德,中报中枢诸公对我的期盼,下安天下黎民百姓之心!”
  王安一言既出,众人皆变了脸色。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其人竟然激烈到这个份上。
  经过王安刚才那番话,王邑已经意识到今天这一阵他算是一败涂地,彻底成了前者扬名的踏脚石了。
  其人郁闷的快要吐血,再也没心思待在这里,只能掩面而逃。
  王安表面依然不动神色,实则内心一阵鄙夷。
  白痴!跟我口嗨,也不看看我是谁家的侄女婿!
  凭着我和赵忠的关系,我就算在公开场合里大喊诛宦,只要我不动手,宦官就不会将我如何,赵忠也会保着我!
  你能吗?你敢吗?
  就在王安得意之时,同行的傅燮快步走来,恭敬地朝前者行了一礼后,这才离开。
  见两个碍事的家伙终于离去,王安这才换上一副笑脸,来到刘宽跟前,朝对方一揖到底。
  “小子方才言行无状,还望刘师见谅。”
  刘宽见王安居然前后反差如此巨大,也是目瞪口呆,许久方才疑惑道;
  “长庚方才所言诛宦之事……”
  “刘师尽管安心……”
  ——王安却是毫不在意道——
  “此事无需刘师如何,请在府中安坐,看小子辈如何行事便可。”
  “我非是问这个!”
  见王安如此激烈,刘宽越发无言;
  “长庚如何行事,我不会管,更不会阻挠。我只是想知道,为何长庚昔日在洛中如此不堪,而此番再来,却又如此激烈,两三语间便要拔刀相向?”
  还不是被王邑那蠢货给逼的!
  王安差点就要脱口而出,好险忍住。
  “哎!”
  长长叹了口气,王安这才说道;
  “昔日年少无知,觉得这方世界是如此美好,便终日只知道玩耍。”
  “然而一朝外放为官,主政一方,方知这世道原来已经如此不堪,山贼横行,外族劫掠不断,乃至于饿殍遍野,哪怕堂堂两千石的家眷,也是说劫就劫。
  “这一切,难道不是哪些宦官所为吗?”
  “所以说我此番入洛,要是没机会也就罢了。要是被我窥准机会,不杀一二阉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