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见得自家母亲和正妻的身影后,这才不再犹豫,连忙催马领着众人朝鲜卑军阵杀去。
  众人见此,纷纷暗自点头。
  毕竟十几里外还有好几万人在打仗,现在还真不是母慈子孝的时候。
  见赵苞率众人离去,王安又想起吕布和胡车儿还在敌阵中,担忧两人的安危,便径直爬上了坡顶,向赵老夫人和赵夫人行了一礼后,朝着鲜卑前军的方向望去;
  然而甫一张望下,便瞬间失神。
  原来在漫天黄沙中,立于坡上的王安恰好看到汉军的两万骑兵正一分为二,犹如一把剪刀般直插鲜卑大军的两肋处。
  其气势之壮烈,场面之壮观,犹如山崩地裂,让人咋舌。
  话说如今汉军军服尚红,整个军阵便犹如一团团火焰般,迅速往敌军刮去。
  所到之处,敌人的军阵仿佛被彻底烧融,瞬间便成了灰飞。
  正所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风林火山”,大概便是如此了。
  反观鲜卑大军,那些穿着脏羊皮袍子,黑压压一大片的鲜卑人却因为莫护部反水,前军受阻下不能冲起来。
  又因为军中最高统帅阙居泥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射死,导致军心大乱,就连各部头人也无法有效地聚拢部众。
  两个因素叠加起来,导致整个鲜卑军阵都僵在当场,结果当迎面撞上了汉军的冲锋后,便犹如缸瓦碰上了石头般,转瞬间便被砸了个稀碎。
  简直就是一触即溃,一败涂地!
  两万鲜卑大军,从渔阳到辽西,足足肆虐了上千里,让各地太守、守将伤破了脑筋也无法将其剿灭,如今却在汉军的一次冲锋下就彻底崩溃了。
  而一击成功后,汉军并没有继续冲锋,而是主动散开了阵型,三三两两地分成一组组小分队,开始追杀那些失去了大军建制,溃散而逃的鲜卑人。
  他们时而联合起来直接杀入敌人阵中,以防止敌人重新集结;
  时而又分散开来,赶在鲜卑人的前面以阻拦敌人继续逃窜。
  此时战局已再无悬念,两军交锋,竟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从对垒、僵持、冲阵、击溃迅速转入了绞杀溃兵这最后一个环节。
  鲜卑人其败之速,也着实让人咋舌。


第170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
  “在想什么呢?”
  就在王安看得入神时,却听身旁传来一道清脆的女声。
  扭头望去,见赵芸不知何时来到了身侧,正俯身朝山下的战场望去。
  见此情形,王安还哪里不知道对方已经对自己有了好感,于是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正色答道;
  “我在想,此番击败了鲜卑人,能让我汉人百姓过上多久的安稳日子?”
  听说王安居然在想这个,赵芸也略感诧异,于是扭头看向对方,美目流转下,略微沉吟半晌后才说道;
  “一年半载总是有的。”
  可王安却是摇了摇头,故作深沉地说道;
  “不够,这远远不够!这些年,边郡的百姓苦鲜卑人久已多少人为此妻离子散,流落他乡!
  多少人为此年纪轻轻便上了战场,最后成为路边的白骨,暴尸荒野!每每思及此处,我便心如刀割。”
  只见王安说到激动处,举起拳头,大声喊道;
  “总有一天,我会让鲜卑人再也不敢踏入我汉土半步!总有一天,我要汉人免受到胡人的侵略,不再受那妻离子散之苦!”
  “总有一天,我要领军荡平弹汗山,将这些鲜卑人给赶回漠北去!”
  听此人竟许此宏愿,赵芸的芳心居然有了一丝触动,对王安的好感又添了几分。
  没想到这人居然有此番志向,实在好生让人敬佩!
  正思忖间,只听王安猛地抽出佩剑,朝天一指,昂然念到:“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高柳耻(朝廷曾在高柳被檀石槐击溃),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词罢,听到一旁的赵芸心潮澎湃。
  虽然她从未没听过此种形体的词句,与当今流行的乐府诗体更是全然不同,内里却有一股磅礴的气势,让人听后不由得生出一股豪气。
  此刻再看王安,只见他正杵剑立于坡上,正一脸冷酷地俯视着坡下的战场,仿佛一切都尽在他掌握之中。
  看得赵芸眸子中异彩连连,更是心如鹿撞,脸色竟罕有地泛起一朵红晕。
  “要不,我们再下去冲杀一阵?”
  赵芸红着脸朝王安说道,却差点把王安吓得一秒破功。
  幸亏他经过多年历练,纵然内心已经开始慌乱起来,却好险稳住了脸上的表情,佯装淡然地问道;
  “这是为何?”
  赵芸甩了甩手臂说道:“休息这么久,气力也恢复得七八分了,便想着再去冲杀一阵。”
  “不是你说的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王安:“!!”
  王安彻底无语,显然这回又是自己装逼过了头才惹出的祸事。
  可事情发展到这地步,而且在这位未婚妻前,王安无论如何也不能退缩,只好硬着头皮点头应允。
  万幸的是,此时山坡上依然只有一匹马,于是王安和赵芸又是顺理成章地共乘一骑。
  而让王安意外的是,那不远处的赵老夫人和赵夫人居然也没有丝毫反对,反而目送着两人离开,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下得坡后,在王安的提议下,两人决定先去寻关羽几人。
  而说来也巧,本来战场上寻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幸亏此回汉军速胜,又都是骑兵,所以大部分人早已一路往西去追杀鲜卑溃兵去了,这才把身在前军的莫护部给凸显了出来。
  “主公!”
  见关羽、吕布、张辽、胡车儿四人皆毫发无损,王安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
  说到底,此次四人能得以保存,还是多亏汉军冲阵时是从鲜卑大军的两肋入手。
  否则真按王安那幼稚的想法,汉军正面冲阵,那吕布和胡车儿要不是被汉军的箭阵给射成筛子,就是被汉军的突击给碾碎,还会被无数马蹄给踩成肉泥。
  而说到肉泥,吕布便不由面露惋惜之色。
  方才他一箭射死了中部大人阙居泥,还没来得及割下对方的首级,那莫护部就已经反水,在鲜卑军中引发动乱。
  结果就是阙居泥被无数马匹踩过,早已化成一团肉泥了,又哪里还能寻回此人的首级。
  而待会计算军功,是要以敌人的首级或者耳朵为准的……
  瞅着好大一场功劳跑了,吕布沮丧不已,连连叹气。
  “无妨!”
  听完吕布的讲述后,王安却是嘴角含笑,朝吕布安慰道;
  “这么多人看着,只要那阙居泥是你射杀的,哪怕寻不到首级,功劳还依然是你的。”
  “而就凭奉先今日的功劳,我定能保你一个军司马!”
  吕布听自己竟然能当上千石的军司马,顿时大喜,眼看着就要磕头谢恩,却貌似忽然想到了什么,嘴巴张了张,却始终没有再说话。
  见此情形,王安也没多话,刚好眼角余光瞥见了正往此处行来的莫护跋,顿时勃然大怒,厉声质问道。
  “你怎么就敢逃回来!”
  一想到赵芸差点因为这厮而惨死在鲜卑人的长矛之下,王安就恨得牙痒痒的。
  “你可知道,我家夫……不对,是赵姑娘差点被你给害死了!”
  “而且要不是赵姑娘及时出手相救,就连我也要被你害死!”
  见王安在无能狂怒,莫护跋双膝依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朝王安拜道;
  “大人,此番临阵脱逃一事,确实是我做差了,我不敢狡辩。只希望大人看在我莫护部此番出力甚多,又死伤过半的情况下,务必饶了我全族的性命,我莫护跋虽死无憾!”
  见对方一副戏精上身的表现,王安更怒了。
  说实话,他这一刻的确很想宰了这莫护跋,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莫护跋这厮敢当着这么多族人的面求饶,显然是要收买人心。
  别看这厮一副软骨头的样子,可在族人面前还是很有权威的。
  特别是这几年带着莫护部与汉人做生意,使得部落里逐渐汉化,莫护部的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莫护跋在族中的地位更是直线上升。
  如果王安要是真敢当着莫护部的人面前剁了莫护跋,那就等于要彻底逼反莫护部!
  而更重要的是,王安等人的功劳是和莫护部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没有莫护部为其遮掩,他们几人压根就不可能潜入鲜卑大营搞事。
  所以无论怎么说,王安都不能贸贸然杀了莫护跋。
  一念及此,王安只好强忍心中不快,勉力换上一副真诚的表情,翻身下马扶起了莫护跋,恳切言道;
  “莫护头人言重了,我方才只是一时气糊涂了,才会来指责你。”
  “此番大胜,还是多赖莫护头人从中出力,我又怎会轻易去杀一个有功之人呢?”
  莫护跋听罢,这才哆哆嗦嗦地从地上爬了起来,却又突然看见不少汉军围了上来,犹如一头头恶狼般盯莫护部众人,吓得他肝胆俱裂,连忙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上,抱着王安的小腿大声哭到。
  “大人对小人简直是恩同再造,我莫护跋与莫护跋众人在此立誓,这辈子都要以大人马首是瞻,遵从大人的命令,再也不会出现今天之事了。”
  围上来的汉军见莫护跋此番表现,皆震撼不已。
  这莫护跋怎么说也是鲜卑的一个有力头人,这王安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让对方像条狗一样在他面前卑躬屈膝到这个份上。
  而赵芸和关羽几人看向王安的目光更满是崇拜之色!
  几人心中连连感慨:
  大丈夫,当如是也!
  就在众人暗自佩服之际,只听赵芸檀口轻启:“要不,我们去那边再杀一阵?”
  王安:“!!”


第171章 柳城夜话
  天色渐暗,柳城东侧数十里外,平地里骤然升起滚滚烟尘,有数十胡骑飞掠而过。
  这些人皆面露惊恐之色,手里的武器早已不知道丢哪去了,只是死命催动胯下坐骑往西逃去,可谓是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不久后,又是数骑而来,为首一骑竟有两人,如果有其余人在场的话,定会对此啧啧称奇。
  不约而同的是,除了领头之人外,其余人的马脖子处皆悬着数个鲜卑人的首级。
  ……
  柳城、城墙上,正站着数十乌桓人。
  见不远处的鲜卑大营居然隐隐有骚动之态,一名年轻的乌桓武士急忙上前,向为首的老者拱手说道;
  “叔父大人,据阳乐那边传回来的消息,鲜卑人败了!”
  有趣的是,这乌桓青年说的是汉语。
  话说乌桓人久在辽西,与汉人来往不绝,更是甘愿充当汉人的爪牙对付鲜卑人,因此汉化程度比鲜卑人还要高,在柳城这里的乌桓人都普遍使用汉语。
  为首的老者乃是乌桓单于,也就是柳城的城主丘力居,而年轻武士则是丘力居的侄子蹋顿。
  “败了吗?”
  丘力居站在城墙上,遥望着开始出现乱象的鲜卑军营,喃喃自语道。
  “嗯,鲜卑人大败,连那个什么中部大人阙居泥也当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