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游之大恒帝国-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有再大的野心又何妨?只要林凡在军中的威望不低,而且军中大将,大部分都是林凡的死忠之士,只要林凡不死,李世民就永远只能被他踩在脚下!
林凡会死么?那是必然的,但绝对会死在李世民得到后面。这不是因为林凡会在后期效仿朱元璋,把危险到皇室地位的功臣全部杀掉。
而是因为境界的提升。凭借着《紫薇星河录》的特殊修行法门,占领大隋九州后的林凡,已经突破到了传奇境界。根据参仙的意思,这个境界的人物,至少能活到150岁,有什么机缘、特殊法门的话,甚至能活到800岁左右。
而根据参仙的意思,如果林凡能在有生之年,统一神州大陆,甚至有可能突破世界壁障,成为傲世九重天的神!
而对于统一神州的事情,别说到150岁了。林凡有绝对的信心,在往后的三十年内,完成神州的大一统!
第313章再夺大晋
隋朝有多富。但凡了解一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初恒国就是因为截了杨广在突厥草原上的粮仓,度过了最缺粮食的时期。而如今,大恒帝国在占据大隋帝国后,又获得了足以让大恒继续征战的大量粮食与金钱!
有兵、有钱还有粮,那么林凡自然不会继续守株待兔。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大晋方向的十二州上面。这十二州,除了大晋九州以外; 还有三州便是紧靠中原的三州草原,也就是晋末五胡的发源地。现今这三州草原地区,便分别被苻坚、慕容皝、赫连勃勃三方势力分割。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林凡都懒得与几国周旋,也不想因为族群的原因,而顾忌重重。
他直接派出了五位使者,出使五大势力。于此同时,孙吴韩白卫霍李岳,中华八大军事巅峰统帅全部被林凡派了过去。
刘裕、冉闵、慕容垂、慕容恪、王猛、谢安,诸如此类名士,哪一个不是名垂千古。然而在孙吴韩白卫霍李岳,面前又能如何?何况此时的大恒军事体系之中,已经是九阶多如狗,圣阶遍地走的情况了。
在恒军的攻伐之下,可谓是吹枯拉朽,视五国军卒如同无物。作为紧靠大恒帝国的大燕王国,慕容皝首当其冲,在半个月内丢了半璧江山后,只能不甘的接受了林凡的招降,获得了公爵位。
紧接着是赫连勃勃,在慕容皝投诚之际,他连打都没打,就直接选择了投降,作为大晋五大势力垫底的存在,因为投降的及时,反而获得了王爵封赏。
在其下便是苻坚、冉闵、刘裕,在大恒铁蹄之下; 历时一年,大晋十二州全部被大恒占领。而造成如此漫长时间的原因,完全是刘裕拒江而守,给恒军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以致于统一大晋的时间,被拉长到了一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凡下令除死了刘裕。当初他实行仁政,是为了让各个实力能够投降自己,减少恒军的消耗。结果时至如今的反而成为了各势力之主,有恃无恐的凭证。这一次,林凡决定改变策略,凡战前拒不投降者,战时一律不再接受投降!
而大恒帝国这连灭数个大势力,攻占隋、晋两地的行为,也让剩余的那些势力惶恐不安。原本互相征伐的势力之间,也默契的停止了战争。整个神州大陆,因此而归于了平静。
然而此时的大恒帝国,已经占据了近半个神州大陆; 只要其他势力不继续攻伐兼并; 就不可能威胁到他的统治。
所以在各地停战的时期; 林凡也停止了侵略战争,进入修整状态。而在这期间,墨翟眼见大恒帝国内部国泰民安,外界各国也因为恒国的原因而得以休养生息。突然觉得林凡当初提及的以战止战,或许真的可行。
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墨翟决定闭关潜修,不再过问俗世。但在潜修之前,墨翟与林凡达成了协议,只要林凡善待百姓,爱民如子,墨门弟子愿意助大恒统一天下。
因为墨翟的认可,以及墨门的鼎力支持,大恒帝国的科技研发速度倍增,甚至还另辟途径,研究起了机关术。
而在此期间,林凡再次对恒国进行了一次整编、梳理,以及调动。首先是将原本每郡五万驻军的标准,改为每州五万。郡城驻军降至一万、县级两千、镇级五百、村级五十。
然后就是禁军方面,禁军分南衙北衙,南衙十二卫,设十二位从三品封号大将军,每人领军五万,负责护卫宫廷、巡防皇都,保卫皇帝。
十二人分别为:
神策大将军哥舒翰(神策军)、
飞虎大将军辛弃疾(飞虎军)、
校刀大将军关羽(校刀手)、
白马大将军赵云(白马义从)、
朔方大将军王忠嗣(朔方军)、
花帽大将军郭仲元(花帽军)、
白毦大将军陈到(白毦兵)、
虎豹大将军曹操(虎豹骑)、
神通大将军李嗣业(陌刀军)、
无当大将军张嶷(无当飞军)、
龙骧大将军王彦章(龙骧军)、
鹰锐大将军司马错(铁鹰锐士)。
这十二人全部拥有特殊兵种,且大部分都是林凡的死忠之士,而后起加入大恒的名将,忠诚度也颇高,代表人物便是曹操,其加入大恒没有几年,林凡只单独约见过一次。未曾想,他不知道怎么的,前不久突然变成了死忠。让他们拱卫宫廷,林凡比较宽心。
而北衙则设左右两军,每军各领五十万北衙禁军。分别由辅国大将军狄青与镇军大将军孟珙两人统领。这一百万大军直接听命于林凡,寻常都呆在北衙中训练。直到林凡有了吩咐才会行动。
此外林凡还划分了六大军事战区,对应现今还处于独立状态的六大帝国疆域。
第314章成吉思汗与努尔哈赤
第一军区,以吴起为主帅,贾诩为随军军师。设李光弼、孙坚、李世民、李元霸、蒙恬、韩擒虎、周亚夫、李广、毕再遇、段熲十员副将。领500万恒军,驻扎于秦国(秦王扶苏的封地)咸阳皇城区域,负责保卫秦国,监视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第二军区,以薛仁贵为主帅; 范蠡为随军军师。设霍去病、裴行俭、慕容垂、苏定方、宇文成都、张辽、杜预、张飞、贺若弼、李孝恭十员副将。领500万恒军,驻扎于唐国(唐王李渊的封地)五原郡区域,负责保卫大恒帝国东北部边境,同时监视大唐帝国境内的梁王朱温、唐王李克用,以及偏于一隅的军阀赵匡胤。
第三军区,以孙武为主帅; 姚广孝为随军军师。设卫青、尉迟敬德、司马穰苴、贾复、斛律光、王僧辩、赵奢、吴汉、安禄山、孟宗政十员副将。领500万恒军; 驻扎于仰光王城(原缅甸王国国都)区域,负责保卫大恒帝国北部边境,同时监视大元帝国境内的明皇朱元璋和汉王陈友谅。
第四军区,以白起为主帅,崔浩为随军军师,设王翦、慕容恪、冯异、马援、侯景、邓奉、田单、耿弇、孙策、周瑜十员副将。领500万恒国,驻扎于燕国(燕王张一帆的封地)新郑郡,负责保卫大恒帝国西北部边境,同时监视蒙帝成吉思汗。
第五军区,以岳飞为主帅,谢安为随军军师。设李靖、李牧、高洋、李勣、邓艾、吕蒙、陆抗、陶侃、宇文宪、韦孝宽十员副将。领500万恒军,驻扎于隋国(隋文公杨坚的封地)大兴城区域,负责保卫隋国和西汉国边境,同时监视大清帝国和太平天国的人马。
第六军区,以韩信为主帅,荀攸为随军军师,设廉颇、谢玄、史思明、杨素、王孝杰、王晙、周瑜、常万春、吕布、蓝玉十员副将。领500万恒军,驻扎于纥升骨王城(原高丽王国国都)区域,负责保卫大恒帝国西部边境,同时监视大明帝国区域内的明帝崇祯、闯王李自成; 以及金皇努尔哈赤。
在大恒帝国的兵刃临头之下,各大势力只能保持着和谐。而这一休兵,就长达五年之久!
在这五年中,大恒帝国的科技在数亿玩家的努力之下,已经达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地步,就算是寻常人家,都配备了自来水,接通了电路与电灯,民间的交通工具也变成自行车。
不仅在工业上面突飞猛进,鲁班在墨门弟子的协助下,也研究出了诸多的机关器械,对大恒的民务军事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最近他们已经开始研究傀儡术、魔像科技。想要通过储蓄法力能量,赋予死物动能。
在这个高武世界,林凡觉得这傀儡术的研发,将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但也并非不可能。所以,对与鲁班的想法; 林凡还是继续了大力支持。并且还让张角与紫薇道教的弟子们协助他们; 研究储蓄法力能量的办法。
而如今和平被破坏的原因; 就在于大蒙帝国。成吉思汗野心勃勃;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没有一天不想着吞并大宋,与大恒帝国再较量一场,以报昔日大恒帝国偷袭后方,强占祖地之仇。
于是他便暗中联络了大明帝国境内的金皇努尔哈赤,两个异族王者一拍即合,暗中结为盟友。他们知道,单以两人的实力,绝非大恒帝国的对手。而他们也不敢冒险联络其他势力,害怕有人将他们的秘密捅到林凡的耳中,导致他们的努力前功尽弃。
数年来,他们都在暗暗潜伏,等待一个时机。而这个时机,就在建武二十年三月七日出现了!努尔哈赤俘获了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以此暗中胁迫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开关,放清军入关。
吴三桂因为历史上的表现,自然被玩家群体所唾弃。而崇祯生性又多疑,自然处处提防着吴三桂。不仅经常找莫须有的事情,克扣边关粮食的军饷,还数次遣使山海关,想要以高官厚禄引诱吴三桂入京。
这十余年来,因功高被崇祯忌惮而杀的名将,不在少数。吴三桂自然不会上当跑去京城送死,早先他都是以清军袭关为由,委婉拒绝了崇祯一次次的召见。
可前不久,崇祯又对他下达了入京的圣喻,因为大恒帝国的原因,神州大陆都平静了下来,他再已经没有借口拒绝了。
他不是没考虑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但他明白,战争不可能一直平息着,以他一关的根据地,一旦战争重启,那么他将是最先被除掉的一批。所以,吴三桂想要通过依附其他大势力,从而自保。
而就在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竟然绑架了他的爱妾,以此胁迫他投降金国。这不正是瞌睡遇上枕头,凑巧了么!
于是,便有了吴三桂独爱陈圆圆,为此不惜背叛明朝,投入金国怀抱的浪漫爱情故事。
山海关一失,努尔哈赤直接领着百万清军长驱直入。崇祯没有料到金皇努尔哈赤竟然敢引发战火,错不及防下被清军迅速打到了腹地。当明军反应过来时,百万清军已经杀到了明朝首都之下。
面对清军压境,崇祯积极应战,与臣子们奋斗在第一线上。只可惜,BJ城中只有十余万兵马,在清军不计代价的强攻之下,明军终究还是倒下了。如历史一般,崇祯最终还是自缢在了皇宫之中。
而在覆灭明国首都之后,清军士气大盛,一路势如破竹,打的明军忘风而逃。李自成没了崇祯的协助,在清军的八旗铁骑下,也唯有苟延残喘。
而在努尔哈赤入侵大明帝国的同时,成吉思汗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