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7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一开,就如同在堤坝上挖开一条暗沟,纵使一时无损,迟早会酿成大祸。
但他不愿意外人以为他苛待庶弟,行事凉薄,故而一直没有想好,该怎么敲打雷深。
雷远深沉惯了,心中反复思忖,不至于流露于外。雷深本人对此尚还没有体会,故而藉着骠骑将军之弟的身份,在江陵活得很是滋润,处置宗族的生意往来也井井有条。
一个多月前,雷深又格外积极地为雷远张罗元旦的热闹喜庆。他专程折返交州,从新宁县封地收取出产,又协助赵襄安排了家中的大笔财货进出,包括添置物什,新增府邸服侍人手等等。因为做事很利落,连赵襄都称赞他。
但雷远由此更觉得,雷深虽有才干,却愈来愈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高门子弟,满眼都是宗族的利益,而绝少风霜侵袭下横刀而立、严整如钢铁的武人风范。
今日雷深忽然提出,要私下拜会兄长。接见的时候,雷远也不问他,直截了当地道:“江陵周边的族中事务,你且不要再着手了。我身边缺一个部曲督,你来。”
这个职务对其他人来说,乃是亲近的要职。但对雷深而言,未免权柄大削。一时间,他不禁眼前发黑,却丝毫不敢违逆兄长的意思。
过了好一会儿,他哑然道:“谨遵兄长之令。”
这时候雷远才徐徐问道:“你此来有何事务?”
雷深伏地请罪,满头大汗地道:“兄长,有一人……请我向兄长奉上拜帖。”
“哦?什么人?”
雷深不敢多说,只道:“兄长一看拜帖便知。”
雷远接过他双手奉上的拜帖,眼神一扫而过,面色如常,无有异状。
雷深刚松了口气,却听雷远道:“渊白,我身为骠骑将军,诸事皆有属官负责,无需谁人替我通传内外。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你就去日南郡耕地,再也不要回来了。”
雷深跪在地上,额头的汗把地板打湿一片,连声道:“遵命!遵命!”
“至于这位客人……他每次来,都这么神神秘秘,很有意思么?”雷远掂了掂拜帖:“此君现在何处?”
“他随江东的商队同来,现在城外南市邸舍驻足。”
雷远嘿嘿笑了两声:“渊白,你去吧。”
雷深深深行礼,小步趋退出外。
半个时辰之后,一辆辎车从江陵南市出发,从侧门进入了骠骑将军府。
李贞亲自赶车,沿着府中道路,抵达一处戒备森严的别院而去。
入得别院,辎车停稳,车上帷裳一掀,下来一名气度沉稳内敛的中年人。
中年人向前紧走几步,对着阶前的雷远行礼:“拜见续之将军。”
雷远伸手相请,引着此人上堂落座。
“伯言始终是这么神出鬼没。”雷远轻笑两声:“以如今的局势,足下便是自称江东之主,也无不可,何必如此殷勤登门?真要有什么见教,遣一人为使,我当洗耳恭听。”
“我主孙将军尚在,我何德何能,敢狂悖自称江东之主?”陆议微笑摇了摇头,随即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续之将军,请看。”
李贞上前接过文书,来至雷远席前躬身呈递。
雷远将之展开一看,原来不是文书,而是一副关中舆图。舆图上大致标注着长安周边的城池、要塞乃至驻军情况。雷远自己是用兵的大行家,一眼便知关中守军这时候大体分作两部,黄权在东,陈到在西。反倒是长安城本身,稍嫌空虚,诺大个城池,大概只放了三五千人……那都不够站满城墙的。
而舆图右上角,有一道用朱砂涂抹的粗大红色笔划,从代表着龙门口的方向,一直指向长安。雷远凝视着红色笔划,上下看了两遍。
“这是?”
“好教续之将军得知,曹魏方面突起精锐骑兵五万之众,渡龙门而西。就在你我谈话的时候,这支骑兵,已经抵达长安城下,或许,已经在攻城了。”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卧龙
堂上寂静无声。
雷远和陆议落座以后,李贞陪在下首。他没有看到那舆图中标注出的关中详细军事布置,但从陆议的平淡语气中,却能听出隐约的肃杀之意。
中枢怎么会如此疏忽?关中重地,两国交战的最前线,怎么会露出这样的破绽?曹军数万人直抵长安,而长安城中似乎又没有提前准备……接着会怎么样?
好些个问题都在脑海盘旋,瞬间使李贞满脸骇然,背后的袍服一阵冰凉。
他立即起身。
陆议眼角一跳,却见李贞站到厅堂以外喝令:“将军要谈机密事务,所有人退出二十步外,敢有擅闯者,皆斩。”
雷远轻笑了两声:“我这个部属,没什么见识,有些大惊小怪。伯言不要紧张,来,喝茶。”
这李贞乃是雷远最早的一批部属之一,随雷远东征西讨,无役不从,乃是雷远心腹中的心腹。现在他又转任骠骑将军西曹掾,实际负责雷远部下的诸多密探、细作。这等人若没什么见识,天下也没谁有见识了。
陆议懒得接这个话茬,端起茶盏,啜饮一口。
过了会儿,他忍不住问道:“适才含章的惊讶,出自于臣子的忠心。他虽惊怪,我却以为理所当然。而续之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却始终如此平静?我不知,将军你是绝擅养气,城府深沉呢,还是……”
陆议拖长了声音,雷远反问:“还是什么?”
陆议似笑非笑,再看雷远脸色。
雷远慢慢地将舆图收起,一手按在上头,轻轻用手指叩击:“伯言,你是江东有力人物,文才武略,可称一时之秀。如你这样的人,短时间内连续两次来我江陵,总该有些正经的目的,而非和我打一些哑迷。”
“曹氏以倾国之精锐,对上懵然无备的汉家君臣。在曹氏看来,自是扭转颓势的机会,值得一拼。我虽不知贵方在长安城中如何应对,可无论如何,这一战之后,天下局面必定会再有变化。”
说到这里,陆议看看雷远的脸色。
雷远依然淡定,做了个手势,请陆议继续说。
陆议避席而起,向雷远端端正正行个礼:“续之将军,自从你率众数万,不远千里而投荆州,其后十余年,威名震动天下。议虽不才,颇曾读书,编观自古以来的英雄人物,无论军政,皆有赫赫之功,屡次独撑大局如将军这般的,甚少;年纪轻轻而居高位如将军这般的,甚少;拥数十万众、数千里之地,形同诸侯而始终尊奉朝廷的,甚少。”
“哈哈,伯言过誉了。”
陆议正色道:“可将军有没有想过,在长安之战以后,将军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呃……想过啊。”雷远揪了揪胡髭,笑道:“我是想,日后若条件允许,就在南海或者西域继续开拓,或许有机会看看万里之外的风光,看看那些传说中的瀚海、大洋、草原,还有那些礼仪文化独特的异域万国。”
陆议大笑。
“伯言,你笑什么?”
“此言简直与孩童说笑无异,将军何必诓我?我倒是为将军仔细想过的,只恐越俎代庖,引得将军不悦。”
雷远倒是说的真心话,却不料被陆议看扁了。他用力“嘿”了一声,勉强道:“伯言有何高见,不妨说说。”
“曹氏倾力一击,非同小可。无论此战最终的结果如何,玄德公所处的中枢兵力,必定遭到重创,而国都遭人攻打,朝廷的威势也必受重挫。到那时候,成都中枢对荆、江、交三州的仰赖将会更强。将军的威势,便仿佛楚汉争雄时的齐王!人臣的威势到了这程度,便仿佛怀璧其罪了!”
陆议的嗓音渐渐低沉,话声却在厅堂中往来震荡,只觉得比原来更加响亮:“当日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项王使武涉往说齐王韩信,言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可三分天下王之的道理,韩信不听,最后的结果如何,续之将军可知道么?今日我来,就想用同样的言辞,问一句足下,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雷远露出思忖的表情。
“甚至于……”陆议向前半步,继续道:“长安之战若有万一,续之将军更要细想了!汉家嗣君如此年幼,哪有使天下英雄俯首的能力呢?将军岂不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李贞喝退侍从甲士之后,原本站在厅堂下首侍立。这会儿只觉得陆议的言语可怕到了几处,他下意识地退到门边,却依然觉得有只言片语飞进耳里,于是索性退到阶下,一手按剑,在院落里往来巡视。
雷远低头不语。
陆议所说的这些,他很少想到。以陆议的身份,这么专程前来,郑而重之地提出,倒让雷远有点受宠若惊。
站在陆议的角度来看,天下事如果真有了大的变数,英雄志士自然乘势而起,并无值得犹豫之处。如果雷远这个“韩信”改弦更张,那自然又会有“彭越”、“英布”之流跟进。孙权、陆议等人,再比如青徐臧霸等地方势力,也由此会获得重新撬动天下的可能。
不过,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大概说的就是眼前情形吧。任何时候,雷远的目标都是平定乱世,而非延续乱世。既然他确信新生的汉室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便不会改弦更张而逞一己之私。
这就决定了,陆议的劝说终究是一场无用功。
何况有一件事情,陆议不明白。这天下间,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但雷远很明白。
雷远起身,用两根手指夹着陆议带来的舆图,投进了案几旁边的炭炉。
“续之将军?”
“伯言,你所说的这些,前提是汉家朝廷在长安的存在,定然受到重创。不过……”雷远笑了起来:“你信不信,曹军再怎么用尽心机,依然输定了,而且会输得干脆利落。”
“不可能!”陆议连连摇头:“我这份舆图,得来不易。续之将军,贵方在关中的布置,实实在在就是这般。长安城中既无重兵,也无重将,谁能匹敌数万曹军精锐?难道,续之将军觉得年过六旬的玄德公能有万夫莫敌的勇力?又或者,指望光禄勋李严?”
他沉吟稍顷,沉声道:“李正方早前坐镇豫章,与我在彭泽两岸对峙数年了。此君虽有才力,却绝非力挽狂澜的人!”
“咳咳……伯言你有所不知。”雷远忍不住又揪了揪胡髭:“长安城中有一人用兵,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只不过此人素来谦抑,甚少展示军略,我这十数年来,都快等得不耐烦了。”
陆议失笑:“这天下,岂有十数年不历战阵,而能挥军克敌制胜的?请问续之将军,此等人物,是神?还是仙?”
雷远返身落座,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是卧龙。”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送死
曹彰原以为,姜维所部眼看到己方铁骑大举出动,应当誓死抵挡,为诸葛亮争取逃跑的时机。那也无妨,就当在吃大餐之前,先来几份美味的小菜。
可他完全没有想到,姜维所部竟然分散成小阵。这是何意?他们不打算硬拼到底了?
身边一名副将催马紧随着曹彰,笑道:“诸葛亮毕竟是书生,真到了生死关头,哪里指挥得动底下的将士?姜维所部分明是眼看情形不对,而只求自保了!这是好事啊!大王,我军必将大胜,必能擒杀诸葛亮!”
曹彰想了想,对那副将道:“你去后队,待我突入汉军本阵,就令人去劝降那姜维。此人是凉州士子的后起之秀,若能降伏他,对日后战局,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