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6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批骑士簇拥下的轩车开始移动。他便神情木然地随着车轮震动摇晃着身体。从各处斗拱垂下的雨线打在轩车的华盖顶上,再沿着四面的帷幕流淌下来,帷幕一角被风吹起,搭在了车厢内部。他便垂着眼睛,看着车厢底部的水渍慢慢扩大。
  骑队在雨中肃然前行,车驾离开宫禁,一直向东。沿途有数以千计的将士不避风雨,如同枪矛那样挺身直立扈从。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来到一处高台之下。
  台分三层,坐北朝南,呈上圆下方之状,车驾愈到近处,愈觉高台巍峨。
  许褚的声音从外间传来:“魏王在台上等候。陛下,请登台。”
  刘协默然出外,一脚踏上泥水飞溅的地面,随即沿着阶梯快步向上。
  他身后的卤簿仪仗人等慌忙跟上,然而因为雨越来越大了,刘协头顶上的华盖并没起到什么作用。当刘协走到高处的时候,他的袍服几乎湿透了,层层布料牵扯了他的脚步,而阶梯愈发湿滑,以至于他不得不探手撑着阶梯,才能继续攀登。
  好在八十一级台阶不算太多,当刘协有些踉跄的时候,他总算登上了高台。打湿了的头发黏在了他的额头,阻碍了视线,他拨开发丝,才看见高台正中有一大殿,大殿的屋檐下,魏王曹操正乐呵呵地看着雨幕,偶尔和身边的人谈说几句。
  曹操注意到刘协到来,挥了挥手。
  于是他身旁的所有人,连带着皇帝的仪仗们都退下了,只留下他自己和刘协相隔数尺,并排站在屋檐下眺望。
  这时风雨愈来愈猛烈,闪电和震耳欲聋的雷声也愈来愈密集。高台周围雨水横流,原本矗立不动的将士们纷纷将旌旗放到,以免被风雨损坏。三层高台边缘的戍守的军卒里,有人缩着身子,借助垛堞挡避风雨。
  而高台后方一些规模草就的附属建筑方向,有许多民夫不但没有避雨,反而在军校们的呵斥和皮鞭下更加卖力地劳作。满身泥浆的他们在泥水中拖动着装满土石的柳条筐和原木,远远看去,仿佛土黄色蚁群在雨中挣扎。
  曹操道:“好大一场雨。”
  刘协默然。
  曹操又问:“陛下在许都时,可曾见过这样的大雨?”
  “不曾。”
  “莫说陛下没有见过,我戎马数十年,踏遍大半个天下,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雨。”曹操满意地道:“不枉我耐心等了两个多月!那些个熟悉荆襄气候的老农,没有骗我!”
  刘协感觉,曹操很有些亢奋,又有些特别的快意。他期盼这场雨做甚?这和他面临的天下大局有什么关系?刘协不知道该如何应答,于是试探地问道:“这场雨,对魏王很重要么?”
  “很重要,太重要了啊!”曹操按着自家腰带,感慨地道:“大雨之后必有洪灾,洪灾过处,荆襄敌军必然一扫而空。荆襄方面的威胁去除以后,我择一大将领兵从容西巡,刘备在凉陇又能有何作为?我估计,到十月前后,边疆征战大致底定,受禅台也该修建完成,那时陛下便可安心卸下天下重任了,哈哈。”
  “哈哈,哈哈。”刘协也跟着笑了两声。
  曹操睨视着皇帝:“陛下也觉得很高兴么?”
  刘协做了二十多年有名无实的皇帝,愈到后来,愈是无足轻重。反倒是帝位即将嬗替之际,他才有了几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此等情形,刘协自然明白,所以他也比往日胆大些。
  听得曹操询问,他忽然忍不住道:“我觉得有些滑稽。”
  “滑稽?”
  “久闻魏王麾下雄师百万、虎将千员、智士谋臣不计其数。可是赫赫诸公群集于南阳,却不能为魏王克敌制胜,以至于魏王殚精竭虑数月,只为了等待一场大雨,期盼能靠雨水来淹没敌人……天下事,难道真能靠一场大雨来决定么?”刘协笑着摇头:“魏王,我真觉得,这有点滑稽。”
  曹操眼神一凝,然后也笑了起来。
  “陛下,你真以为,我只是在坐等这场雨?”


第九百八十二章 大水
  “难道不是?”刘协问道。
  曹操哈哈大笑:“陛下,你没有带过兵,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愿闻其详。”
  “陛下有没有听说过高皇帝问淮阴侯将兵的故事?”
  “自然听说过。当年高皇帝问淮阴侯,如我能将几何。淮阴侯答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高皇帝又问,于君何如。淮阴侯答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曹操颔首:“这些年来,吹嘘我用兵如孙、吴的人很多。我自己也著兵法、注解古时兵书战策,时常有些不同于古人的心得。不过,我这人性子轻佻,平素研习兵法再多,事到临头常常忘却……不瞒陛下,以用兵而论,我当与高皇帝并驾齐驱,纵然稍有一得之愚,大体差相仿佛。”
  这段话看似谦逊,其实以汉臣的身份,将自己与大汉的高皇帝相提并论,实在是狂妄到了极处。偏偏曹操这么自如说来,仿佛理所应当,一点也没有不妥。
  于是刘协也只能脸色白了白,没法答话。
  “十万!”曹操根本没有注意刘协的神色。他继续眺望远方,沉声道:“将十万兵横行沙场,战胜攻取,这差不多是我的极限了。真到了后来动辄二十万、三十万众上阵……那些人要么用来壮声势,要么用来当诱饵。除此以外,我并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现在荆北的局势也是一样。数十万众云集不假,但我顾得了南阳,便顾不了襄阳。既然我身在南阳,不敢轻动;真正身临前敌的,便只有子文、文烈乃至张郃、朱灵、满宠诸君。他们纵领十万之众,也非关羽、雷远的对手。而我若亲临前敌,又恐后方朝局种种变化,留守之人难以应付……”
  说到这里,曹操深深地叹了口气:“难啊,难!可惜文若、公达、奉孝等人走得太早了!若他们尚在,我便能放手一战,何至于分身乏术?”
  “魏王说的这些,和这场大雨有什么关联?”
  “哈哈,言归正传,言归正传。”曹操继续道:“这次分布荆北的朝廷大军,再加上荆襄等地原本的驻防诸军,合计超过二十五万众。我一开始便想好了,要将布置在襄阳、樊城的数万人当做诱饵,他们的作用,便是用不断失败来吸引关羽和雷远两军北上。”
  “原来,近来襄阳等地的战事不顺利?”
  “倒也称不上不顺利……敌军步步迫近,这早就在我预料之中。”
  曹操不经意地挥了挥手,慢慢地道:“敌军在步步北上的过程中,先听说我要在襄阳城以浮桥阻敌、投石破敌,于是直扑鹿门山来应对;待他们到了鹿门山,随即又会发现我要决淯水堰堤,发水淹敌。初时我估计,他们会在淯水周边的堰塘作文章,试图争夺这些堤坝。倒不曾想,最近两个月里,他们在襄阳周边逡巡不进……我料他们必是自作聪明,打算将计就计,用什么谋划来坑害我军。”
  刘协殊少参与军政,但他自幼聪慧异常,自来南阳,又成日里盘算局势,整日整夜地思忖不休。听到这里,他立即明白了曹操的意思,插口道:“我明白了,魏王在襄阳的浮桥、投石布置是假;而在淯水沿线堰堤的布置依然是假。这些布置,只是为了掩护魏王真正的杀着……便是这场豪雨?魏王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豪雨?”
  曹操真没料到会出现猛烈到这种地步的豪雨。但他为了此战,对荆襄周边的天时地利,真正下过大功夫去潜心研究、多方询查。所以他确实料定今年会有连绵大雨,而且十有八九会酿成重大的水灾。
  他立即沉声道:“正是!两军对决之际,越是复杂的谋划,越容易出问题。而我真正的谋划,其实再简单不过。就只等他们来,一场大水淹之!”
  “可这样一来,岂不是……”刘协皱眉想了想。他骇然瞪着曹操,脸色愈发白了。
  “荆州军当然也对周边气候有所了解,但在他们看来,汉水上游有曹子丹所部大军正在进退鏖战,淯水上游则有襄樊当地数以万计的驻军分守。这两处但有任何水文变化,首先遭殃的一定是魏王的部下们。所以他们以为足有余裕应对,能够安心谋划。他们为了隐藏自己的意图,还始终分兵驻在各处洼地,以为这样能够迷惑魏王。可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
  曹操面不改色地笑道:“天时难测,这一场大雨、一场大水,据在上游的我军都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敌军又如何预料呢?正如适才所说,十万人以外的部众,本来也难以指挥。用来当作诱饵,很是合适。”
  那不止是诱饵,还是送死的诱饵。
  只不过,曹操终究提早做了准备,折损再怎么惨烈,死得大都是底层士卒,想来有办法尽量保全自家军中的将校、骨干。而刘备那边的荆州、交州之众猝当洪水,只怕……
  刘协深深吐了口气。
  他将视线转向西面天空。那里有深黑色的密云层层叠叠,隐约可见云层下方的雨水铺天盖地,宛如天河倒泻。在那片雨云下方的汉水会是怎样汹涌?又有多少人即将或者已经被卷入汹涌浊浪中?而当汉水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浮天东向冲刷的时候,又会出现何其惨烈的情形?
  刘协向曹操微微俯首:“用数万己方将士作为诱饵,用数万人的性命与敌人陪葬。魏王,你真有大魄力、大决心。我实在是佩服之极。”
  “难得陛下如此夸赞,老臣真是不胜荣宠。”曹操颔首还礼:“此举诚非吾愿。然而,要非如此,不足以摧破强敌,平定天下。”
  刘协苦笑。
  此时的雨势竟比方才又猛烈些。殿堂前的屋檐下,数百道白色的水柱飞泻而下,撞击在铺了石板的地面,发出雷鸣般的声响,好像数百个小型的瀑布同时轰鸣。那撞击声也像某种巨大的力量在一下下撞击着刘协,使他心动神摇,再也说不出话来。
  两人一齐看着天空,沉默了半晌。
  俄而曹操再度开口说话,却问了个与此前话题全不相干的事。
  “陛下身边那个小黄门,是个有心的。他往来省内、省外,颇收集了些外界的消息告诉陛下,是也不是?另外,他还替陛下传达过几条口信,是也不是?”
  曹操的语气平静,但说的内容却让刘协简直要魂飞魄散。
  刘协知道曹操说的,便是适才反复劝说自己退入室内休息的小黄门。此人已经是自己能够驱使的最后一人,若再少了他,所谓的皇帝就和囚犯没有任何一点区别了。
  刘协双腿发软,几乎撑不住身子。他连忙扶住身旁的廊柱,勉强道:“只是个寻常寺人罢了。我从没来过南阳,遂向他询问些风土人情,无关军机要务。至于口信什么,更是无稽之谈。”
  曹操摸着肚子,摇头道:“若非此人,陛下怎能知道汉水上游、淯水上游的驻军分布呢?至于接受口信之人,陛下你要看他们的口供么?陛下,你这是何必?何苦?”
  “这……这……”
  曹操语重心长地道:“这一场战事,我赢定了。十月禅让之前,还有许多事要做。还请陛下,莫要无端生事,这对你我都好!”


第九百八十三章 天灾
  汉水蜿蜒数千里,自西北群山入汉中,经房陵,再入荆襄。其灌溉之利,造就了汉时堪为天下翘楚的两个大郡:南阳郡和南郡。
  建安十三年曹操夺取荆州北部,遂以南阳郡西部的南乡、析、筑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