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外人如何能了解我的心酸痛楚?眼看自家的扈从,都把我当作了背主而卖友的叛徒。既如此,还有什么好多说的呢?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此时一名劲服持剑的年轻人匆匆登上马道,看见费观的尸体以后,稍稍一愣,随即向潘濬颔首:“承明兄,唤我何事?”
此人乃南阳名士李肃,是潘濬此番谋划的重要助手之一。
李肃字伟恭,他少以才闻,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人以此服之。然而玄德公却认为李肃名过于实,多年来抑之于州府闲散从事之职。
李肃空负才学,却蹉跎岁月,常耻于居人之下,遂与潘濬通谋。
潘濬所聚集起的同伴,当然不止李肃一人,还有中郎将夏侯承、州从事史石幹、南郡尉曹周条等。而他们则又代表了更多的人。
潘濬指了指费观的尸体:“宾伯不幸遇难,但我已与他约定儿女婚姻,将为吾子潘翥迎娶宾伯之女。麻烦伟恭领人速去保护宾伯的府第,若江东军意图攻打,就对他们说,万事待我出面不迟。”
李肃露出佩服的表情,领命而去。
潘濬又令人收殓费观的尸身,这才徐步走下马道。
在马道下方,数百名部曲肃然等待。
江陵这样的坚城,不可能被某个疯子突发奇想,一拍脑袋决定命运。
潘濬不是疯子,他所做的事,不是一人心血来潮,更非遭人算计不得不尔。他之所以这般做,是因为荆州范围内,有人需要他这般做。
所以在他谋划大事的时候,身边并不缺乏同伴。他也确确实实地能够调动出大量人手来,在费观的眼皮底下控制住一片城墙和一座城门。
而在江东军入城之后,他还会得到更多的力量。比如此刻这数百人,便是多个宗族凑出来的。这些宗族虽然没有胆色参与今日献城之举,却知道在吴军入城以后,该怎么向新主献殷勤。
老实说,过去数年里,潘濬时常担心他们中的某些人会忽然翻脸,去向关羽告发。他甚至做过好几十次的梦,每次都梦见自己的谋划成空,被关羽挥刀砍下首级,醒来后浑身大汗,心悸欲死。
好在现在不必再担心了。
虽说关羽的行踪尚未确定,虽说雷远这厮就在城外,可南郡的中心始终在江陵。一旦江陵易手,关羽所部的亲眷家人就成了人质,保准再无战心,哄堂而散;而雷远所部区区数千人,除了逃亡,还能做什么?
潘濬素日里颇读兵书,这会儿按着兵法上的道理细细推算,再次确认了:
吴军已然进城,大势几成定局。
好几年的努力,好几年的小心谨慎,终于都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
潘濬向他们微微颔首,问道:“此刻江东将校有谁在?”
“是宋定校尉所部,他已经往北去,攻向前将军府。治中可有什么吩咐?”
“派个人去催促吕子明。就说,城中守军尚多,还有那些将校的部曲、军户百姓,不是我一句话就能吓住的,请他赶紧调度大军进城!”
第八百四十三章 何人(下)
安排军务后继的时候,潘濬又忍不住想到一件可笑的事:
因为蒋琬的关系,潘濬和雷远一向熟稔。大约年余之前,雷远在与潘濬书信往来时,曾经说什么,江陵、公安等要地,必须由靠得住的人镇守。又说,有些职务看重才能,但也有些职务,在才能与忠诚之间,必须确保忠诚。
雷远这个江淮土豪,居然一本正经地与儒门高士谈论用人,谈论忠诚。
雷远好像以为,守将、主将靠得住就天下太平……可主将以外的人呢?
近数年来,对玄德公不满,而又有意图乃至有实力改变荆州归属的人越来越多。便如此刻,费观这个主将以外,还有我潘承明为首的一批人啊!
雷远大抵是没有想过。
一来,因为他毕竟不是荆州将领,没法体会许多荆州士人的所思所想;二来,他这种以武勋起家的乡豪,也不知道在这世道,一个人乃至一个宗族,想要立足和发展有多么难。
赤壁之战以后,荆州士人大批依附于玄德公,势若百川归海。之所以如此,无非是看好玄德公的未来,想要攀龙附凤。所谓南阳帝乡虽已渐渐衰微,但许多荆州士人都觉得,只要紧随着玄德公,就能使荆楚才俊蒙冠带之荣、济济于朝堂。
初时数年,这样的想法倒也没错。因为玄德公的元从甚少,他对荆州人的依赖极深,整个幕府上下,几乎完全被荆州士人所垄断。
但玄德公入蜀以后,这局面忽然就变了。因为前任益州牧刘璋降伏的缘故,玄德公对益州的旧文武格外厚待,唯恐刘季玉的遗臣们对新主不满。数年下来,在军政两方面,蜀地豪强著姓之人不断攀升高位。而除了最初跟随玄德公入蜀的那批荆楚菁英之士,竟极少有江陵官员后继调往益州出掌要职的。
益州大大小小的郡国多达十七个,而荆州只有七个,双方的官员数量本来就不对等,玄德公再这么厚待下去,荆州人的位置还能保留多少?潘濬虽在荆州,却也注意到原本由荆州人控制的关键职位,有好些都陆陆续续落到益州人手里了!
光是如此倒还能忍一忍,后来玄德公特意用夏侯惇和张郃两人,向曹氏换回了荆州士人流落在襄阳的妻子家眷,勉强算个补偿。
可随即又发生了两件令潘濬极其不满之事:
一者,玄德公为了理顺财权,在大司马府下设司盐中郎将、司金中郎将之职,分由南阳人王连、蜀郡成都人张裔担任,统管荆益两州的盐铁事务。
王连虽是南阳人,却久在益州,完全和益州人一个鼻孔出气,对荆州的盐政横加指摘,肆意打压;而张裔其人才诚堪任,然性不公平,对荆州士人自冶铁中来的利益也大加盘剥。
短短两年间,荆州地方与王连、张裔二人因为盐铁琐事而导致的冲突,前后发生了二十余次,其中至少有五次闹出了流血冲突。玄德公竟没有一次站在荆州士人的立场说话,完全支持王连、张裔两人!
二者,玄德公入蜀之后,召集诸葛亮、法正、刘巴、伊籍、李严五人,制定“蜀科”。参与制定律令的都是思虑精详之人,制定出的律令便苛严异常。而且此前只说用于蜀地,不久却将之发布到了荆州、交州。
潘濬本人也常被他人称为苛严,但在他看来,苛严的只能是术,而不能是法度本身。这些律令一条条地压下来,不知道多少荆州世族因此束手束脚,还有多人触犯罗网而遭严惩。
包括潘濬在内的不少荆州人,都曾上书玄德公求恳宽纵,望能治国以仁。可结果与盐铁之事并无却别,玄德公没有一次站在荆州士人的立场说话!
这样下去,荆州地方的士人岂不成了中枢那些益州人激浊扬清的垫脚石?赤壁战后义无反顾的支持,就是为了这结果?诸多宗族出钱、出粮、出人,就为了给自己套上束缚?
潘濬叹了口气。
许多人都抱怨,玄德公变了,于是许多事情也就和当年不一样了。
也有人说,玄德公没变。可谁能料到他说的那些话,他自己居然当真的?他居然真的会动手打击豪强、压抑大姓?
他老人家再怎么样,从左将军到大司马,从大司马到汉中王;可跟着他、支持他的荆州世族们,又图的什么?就图被打击、被压抑?
说到被压抑,我潘濬潘承明本人,也在荆州治中的位置上坐了整整八年。八年前,孔明之下便是我潘濬,现在呢?中枢那边的新贵们谁还记得有个荆州治中?
潘濬不满。潘濬以外,还有很多人不满。
到最后,这些不满就汇成了一句话:如果玄德公无意优待士人,士人为什么非要跟着玄德公?
毕竟现在还是乱世,是君臣互择的时候!
这些年来,抱持不满的荆州人不在少数,早就不是赤壁后的情形了。只不过江陵城里那些元从们不知道而已。在关将军和诸多元从看来,荆州始终固若金汤;可他们不是荆州人,怎么能理解荆州人内部的暗潮汹涌呢?
世事无常,各有各的立场,谁也怨不得谁,只能无奈向前。
潘濬与玄德公之间没有私怨,只是,他既然被留在荆州的荆州人当作领袖,就要为他们打算,为他们争取。
既然玄德公靠不住,荆州人就只有靠自己。
费观一死,南郡易手,而孙刘之间的矛盾从此就会激化到不可收拾。此时孙权只能拉拢荆州人,而潘濬动用自己的影响力,至少可以号召起荆襄世族手中一万以上的部曲!有这样的力量,当得起孙权的拉拢!
有这样的力量,能做多少事?扬州、青徐等地都做得到的事,荆州人没理由做不到。陆顾朱张之辈世族、臧霸之流土豪能做到,潘濬和围绕在潘濬身边的荆州人有什么做不到?
以此作为开头,荆州人也该尝试着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至少,新任的镇军将军、荆州牧潘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道路,才是真正扎实可靠的。难道不比远赴中枢,和益州人争宠强些?
只不过,潘濬爱惜羽毛,原本没想过要亲自动手杀人的。做到这程度,实在太难看了,这便等若断绝了自己的后路。
唉,此等情形,诚非所愿;宾伯啊宾伯,我对不住你啊。
潘濬再次叹了口气。
此时,更多吴军开始向城内进发。江陵城中多有荆州文武官吏的府邸家眷,家中的部曲子弟竭力抵抗,却毕竟人手分散,一个个府邸逐次易手,如狼似虎的吴军不断前进,时不时将厮杀化作了屠杀。
混乱开始扩散。
鼓角齐鸣、箭矢飞掠、刀枪并举、士卒嘶吼、百姓哭嚎。千千万万的、可怕到极点的声音恍若实质般,从江陵城内升腾而起,仿佛要在城池上方聚集起一个收割生命的黑色漩涡。
第八百四十四章 办法
巨大的声浪在整座江陵城里翻涌震荡,然后向四周席卷。从人马的狂乱嘶鸣声里,能够辨别出许多人呼号着:“费太守战死了!城破了!城破了!”
这呼号声带着绝望和癫狂,明明每一声都像是撕裂了嗓子,却能让距离城池数里的雷远等人也听得真切。
“怎么可能?”众将士无不脸色丕变。
雷远回过头,立即看到江陵城中有好几处浓烟腾起,还有火光闪动。而城头的守军将士俱都惊慌。
雷远与费观打过交道,深知此人确有治军之能,绝非雍容风议的摆设。他麾下的南郡郡兵号令严明,也绝非随意动摇之兵。出现这样的情形,只有一种可能……费观战死,而且是在江东人有预谋的操纵下战死了!
这样一来,江陵城也确确实实地被打破了!
雷远身边的一名扈从攀在一处斜生古树上探看,这时候颤声道:“怎么会?天啊!全都完了!”
惨呼声中,他脚下拌蒜,骨碌碌地往树下摔跌。
扈从们都是满身甲胄俱全,这一下摔得肯定不轻。可周边的同袍们谁也没有伸手去扶,皆因每个人都又惊又怒,顾不上了。
江陵城怎么就破了?
这座城池,是数百年来的荆州治所,近世以来又屡屡作为军事重镇。关将军驻扎此地的时候,更是投入了绝大力量增修兴建,形成了堡垒环绕、水势为凭、城中有城、层层嵌套的防御体系。而驻守城池的费观,也是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