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以为,进入宜都郡境内时,将会遭到宜都太守霍峻的猛烈抵抗,却不曾料到大军一路前进,经过几处营造完备的屯堡、坞壁都无敌军驻防,连居民百姓都逃散一空。于是陆议所部长驱猛进,当晚便攻入乐乡,直逼夷道。
乐乡县城以南不远,便是乐乡大市。
雷远初设大市的时候,周边只是一片荒草地。但经过数年经营,大市规模不断扩张,外围更有一座座仓库、邸舍、酒肆拔地而起,最终不仅占据了整片荒草地,还把半个乐乡县城包围在内。
陆议使诸军各自择地进驻,但严禁滋扰留守的商贾、民众。
他在空无一人的列肆间往来踱步,又到列肆后方的层层邸舍中看了看。邸舍中的物资大半未动,堆积如山,为防将士乘机劫掠,有甲士巡逻看守。陆议负手出来,啧啧称奇。
他道:“早就听说雷续之有经济之才,果然名不虚传。鲁子敬当日与吕定公图谋交州,只想到交州所出犀角、象牙、玳瑁、珠玑之利,却不曾想过,这一处大市才是源源不断的财富所出啊。”
身边一名部曲首领连忙道:“此番取得荆州,宗主功勋赫赫。或者,今后能向吴侯请求,取得乐乡大市的管控?”
陆议笑而不语。
过了会儿,他问:“这大市如此兴旺,莫说是我,就连吴侯都久闻其名。而大市周边,又早有建成的坞壁、堡垒交错拱卫。只要屯驻两千人在此,我方轻易便奈何不得。然而霍峻竟龟缩夷道而将之拱手让出,以至于我能挥军长驱直入……你以为,这是什么缘故呢?”
部曲首领蹙起眉头,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陆议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地道:“这一战可没那么容易,里头的门道多着呢……不相干的事,先别想太多!”
第八百三十章 预设
陆议向乐乡大市以外走去。
此地囤积的物资货品,当真如山如海,不愧是数州财货汇聚之地。那雷续之凭此支撑起了堪称天下间屈指可数的豪武家族,而陆议如果执掌此地,做得应该也不差。
但那都是后来的事,眼下,陆议一点也不准备让部下动用这些财货。要收荆州人心,就要从眼前之事做起。不止部下们不能动,陆议本人也不会沾手半点。
出门之后就遣人封存整片大市,虽然不能如冯谖般约车治装,载券契而焚毁,至少应该拿出秋毫无犯的姿态。陆议秉承着这个想法,适才已经连续接见了四五拨驻在乐乡的商人首领。
这些商人,无非是希望兵戈所过,不要祸及他们的邸舍仓储。
以陆议的身份,本不必理会这些商人,但陆议明白,四五拨商人之后,便有四五十拨商人,而在这些商人身后的,便是荆州本地的乡豪世族们。所以陆议客客气气地对待他们所有人,甚至还择了其中数人,授予官职,并赏赐了相当数量的钱币。
陆议希望荆州的乡豪世族们明白,江东从来都不是他们的敌人。
江东世族们是江东的主人,如果荆州的世族们愿意配合,他们也会成为荆州的主人。
“宗主!宗主!”部曲首领忽然从身后追了出来,满脸紧张神色。
“怎么了?”陆议笑问。
这位部曲首领名叫韩扁,是追随陆氏多年的旧人,曾在陆议的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部下任门下贼曹史。
兴平二年时,孙讨逆攻庐江,陆康据城固守,韩扁本来已受休假,却遁伏还赴,暮夜缘城而入,协助陆康守城。两年之后城池陷落,陆康病卒,而陆氏族人百余遭离饥厄,死者将半。
当时陆康之子陆绩年仅八岁,于是十四岁的陆议代替陆绩纲纪门户。
从此韩扁投入陆议门下,历任部曲督、县中贼曹从事等职。多年来,韩扁从青年进入中年,须发渐渐花白。他恭谨尊奉陆议的每一句话,诚如陆议的臂膀。
但这时候,他显然没有听从陆议的吩咐。
看他的神色就知道,陆议让他不要多想,可他明显还是想多了。
“宗主,你刚才是说,这一战,另有门道?这……这……”韩扁皱着眉头,压低嗓音道:“宗主,咱们积攒起这些家底不容易!这一万人,都是精锐,用得好了,能支撑门户二十年!”
“哈哈,不必担心。”陆议向四周看看,示意其它扈从们走远些。
多年来,陆议习惯了将万般难事都放在自己心中揣摩,但有些时候,和韩扁这样有经验的军校聊几句,也能让陆议整理整理自己的思路。何况韩扁所关心的,也是陆氏宗族子弟都会关心的事,身为主将和陆氏族长,不能不加以解释。
“宜都郡这地方,有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形复杂奇崛,山水交错,又因为雷远在此地的多年经营,是能够固守久战的根基之地。若我据守此地,绝不会退守夷道孤城,坐等遭受围攻,而会尽量把战线扩张,依托山川险阻,发挥本地将士熟悉地形、进退自如的特点,阻遏敌人的前进,也拖延时间,等待成都的援兵。”
韩扁想了想,抚髯颔首:“宗主说得是。”
“我听说,那霍峻是汉中王下属的有能之将,在益州所建战功,就源于梓潼方向群山间的进退攻守。我能想到的,那霍峻应当也能想到。那他为何收缩兵力,作出如此不智的选择?”
“我的疑虑便在此地。这会不会是霍峻诱敌深入之计?他是不是意图伏击我们?”年纪渐长以后,韩扁变得有点啰嗦,瞬间又绕回了原来的话题:“宗主,咱们积攒起这些家底不容易!可不能随便撞进谁的圈套里!”
“初时我也这般怀疑,但后来再三想过,又觉不像。”
“何以见得?”
“霍峻是宿将,他要诱敌,也会做得像样些,至少安排些兵力做做阻截的样子。他为什么不做?只可能是因为霍峻的兵力实在不足,他在宜都江南部分的力量,比我们预想的要虚弱很多。”
“宗主,宜都郡是重镇,还能招引荆蛮为援,怎可能兵力不足?纵使我们奇袭猛进,占了先手……可他们怎会连野战迟滞的小队兵力都凑不出?”
陆议意味深长道:“或许凑出了,但不在夷道。”
韩扁奇道:“宗主是说,他把重兵调到了江北的夷陵?这又何必?夷道、夷陵两城,俱为门户,难道还有轻重之分?”
陆议摇了摇头:“适才我询问了乐乡当地人,听说就在今天早晨,霍峻紧急收拢各地兵力,要求他们向夷道城集中。而在霍峻的命令抵达之前,有三拨人,动得格外早。”
韩扁不知陆议为什么换了话题,他愣了愣,继续听着。
“一拨,是驻守乐乡大市的庐江雷氏部曲将段丰所部,这一支兵都是甲士,极其精锐。一拨,是乐乡县的县尉,统领县兵的梁大所部,这梁大乃是乐乡宗帅出身,曾经据城而守,击退过吕子明的部下。还有一拨,则是宜都郡功曹刘郃的亲附宗族、坞壁人丁,这批人乃是宜都本地的地里鬼,许多人还曾为刘景升的部下军官。”
陆议叹了口气:“这三拨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庐江雷远的旧部。”
韩扁的脸色变了:“莫非……雷远已到了荆州?”
陆议微微颔首:“十有八九。”
昨夜吕子明分派各路兵马,要求陆议领兵急速西进,任务首先是封闭峡口,切断荆益两州的联系,另外,务必要阻止雷远进入荆州,纠合部众。可是,按照陆议的说法,这第二项任务,竟已失败了?
近数年来,庐江雷远隐约已成了吴侯的心头大患,己军未能阻止此人的行动,使此人得以进入荆州……在吕子明那边怎么交待?吴侯也必定不悦!
韩扁急得额头出汗,随即问道:“那么,便是这厮正在江北集聚兵力?他要做什么?”
陆议还没说话,韩扁又想到一事:“这样的话,谢旌可就危险了!他明日才过枝江,距离我们甚远……真要有什么事,我们来不及渡江援救的!”
“没错。”
“那怎么行?”韩扁嚷了一声,又压低了嗓音:“宗主,若谢旌这一路兵败,我们形如断了一臂啊……”
“好啦!好啦!”陆议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宜都郡的兵力既然向江北调度,那我们正好趁机括取江南各地,攻取夷道。至于江北那一头……若雷远果然在江北集众,谢旌那点兵力,便是一个预设的诱饵。”
“什么?”
“数年谋划,只为了毕其功于一役;种种变数,早就已经纳入了衡量。无论吴侯、吕子明还是我,怎会一厢情愿地以为雷远不能及时折返呢?”
“宗主已经有了对策?”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数日之内,皆有分晓。”陆议道:“况且,用谢旌那些兵力,来确定雷远的行踪,难道不划算么?”
韩扁下意识地反驳:“那可是三五千将士的命!”
陆议面色依旧平静,只稍稍加重语气:“那可是庐江雷远!区区数年来,此人手底下,已有程德谋、周幼平、步子山等人,和三五千江东将士的性命!”
第八百三十一章 力胜(上)
江南的夷道周边,霍峻继续忙于坚壁清野,只待陆议来攻城。
而江北的雷远连夜重整编制,预备出击。因为将士长途调动疲惫,雷远使将士们当夜休息一晚,次日向东行进。
他的计划,是及早进入枝江县西,待谢旌所部沿江西进之时发起伏击,先破此部,进而再楔入枝江县以东,尝试突破江东水军对沮水、漳水的控制,直接呼应江陵。
枝江县位于江陵城周平原的最西端,与夷陵县的群山相接,地势以丘岗平原为主,较之夷陵固然开敞,地形却十分复杂。自荆山深处发源的诸多河流,都经枝江蜿蜒向南,其著名者,除了沮水、漳水以外,在县城的西面还有洋溪、三郎溪、花溪、沧茫溪、渃溪等二十余条。
这些溪流俱都深阔,彼此时有交错,春夏时溪水汹涌,波流回荡,遂潴为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深深浅浅,几无边际的薮泽。春夏时节,湿地间青绿色的芦苇丛正在疯长,足足有半人多高。风吹过,亿万苇杆摇摆起伏,宛若波涛。
趁着清晨天气尚暗,而沿途薄雾弥漫,雷远所部急速行军,巳时便赶到了洋溪东面的一处村落。村落中有百余人口,雷远下令姑且禁闭,以防消息走漏。
站在村头高处的茂密林地向东看,可见官道两侧有狭长的平地,南面是洼地沼泽,北面则有几座起伏不大的小山,小山下的坪坝密布矮树和乱草。
雷远将马岱所部骑兵安置在一处坪坝后方,而刘郃、文四所部等汉家部曲分散潜伏在南面的洼地中。蛮兵数量虽多,不习战阵之法、不耐约束,故而安置在西面村落后方,作为乘胜扩大战果所用。
安顿部伍之时,他也派出精细斥候向东侦查,不到半个时辰,斥候们便回报说:吴军到了。
雷远急令诸军隐蔽,须臾之后,吴军果然大至,打起的军旗上大书一个谢字。估算其兵力规模,约有三千。
雷远将眼前茂盛的芦苇稍微拨开些,仔细又看一遍,随即叫来斥候,沉声吩咐:“火急再探,吴军可有后队?”
斥候躬身领命,淌着水去了。
此时吴军沿着官道缓缓向前。最前方的数十名士卒,已经抵达洋溪,正手持竹竿,探察可有适合涉渡之地。
远处有数声清脆鸟鸣传来,那是刘郃所部在催促发动。
雷远恍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