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胆大的百姓,问道:“陈将军出面郊迎,不知来的是哪一位高官贵人?”
  有个小军官听到了,笑答道:“不是哪一位,是哪一批!是雷将军和交州的二千石们!”
  雷远是一个月前从交州出发的。
  他举荐的交州二千石们,实守之期尚不满一年。汉中王专门颁令,以远郡劳苦为由,提前使他们转“真”。并请雷远领他们前来成都觐见。
  雷远心知,必定有什么关于曹操的最新信息到了成都,关系极其重大。他不敢耽搁,立即行文各郡,召集二千石们。本以为或许有人推三阻四,却不料包括区景在内的诸人全都响应得很迅速。
  于是他按照此前的计划,领着这几位交州地方的豪杰和随行人等,迤逦往成都来。因为沿途水陆道路贯通的缘故,虽然半道上刻意显示悠闲,故而停留两日,带众人见了见昔日荆州战场,抵达成都倒也不慢。
  通报行程的使者抵达成都后,汉中王为了显示亲厚,特意使陈到出城,到长星桥迎接。
  一行人过了长星桥,雷远问道:“叔至,接着是去馆舍么?”
  “诸位的随员且去馆舍,明日会有正式的欢迎宴会。至于诸位太守……”陈到转向雷远身后的区景、夷廖、钱博、士祗四人:“汉中王很想念续之,也久闻交州英杰之名,盼与诸君佳集。听说诸位今日到此,特意吩咐,请直接往汉中王府相会,以解思慕之情。”
  四人连声谦逊,当下车骑越过江桥入城,军吏领着大队转向馆舍,二千石们则继续向北,绕过几处闾里,抵达汉中王府的东侧门。
  一行人在侧门下马,步行越过几处院落,沿途也没见几个拱卫的戟士、甲士。正盘算着这会儿到了汉中王府的哪里,脚步踏过一处月洞门,便见玄德公穿着便服,革带麻鞋,微笑着降阶相迎。而按剑侍从在后侧的,依然是赵云。
  建安十六年时,玄德公取蜀,以雷远为别部,转战巴郡、江州。到九月头上益州平定,雷远遂领兵折返。算来两人已经有将近四年没见了。
  透过屋檐的阳光洒在刘备的鬓角,似乎白色的发丝比四年前密集了些,但那种老兵所特有的赤诚眼光却一如既往。
  四年前的刘备,虽已雄踞荆南,势力终究还只在割据一方的程度;现在却已是统领荆、益、交三州的王者,势若鲲鹏扶摇,再也无需掩饰包举宇内的志向。雷远不敢怠慢,连忙趋前几步行礼,连带着身后的诸郡太守们也都忙不迭拜倒。
  刚俯下身,却听脚步连响,刘备紧走上前,用力揽住了雷远的臂膀,将他扶起:“哈哈哈,好久不见啊续之!辛苦你了!”
  他上下端详着雷远的面容,满意地道:“脸黑了,胡髭变长了!英锐依旧,却多了几分沉稳!好!好!不愧是我看重的左将军!”
  转过头,他向赵云快活地嚷道:“子龙,你别站着啊。你的佳婿来了!”
  雷远又向赵云施礼。
  刘备如此谈笑晏晏,平易近人,一丁点都没有王者的架子。他连一句话都没顾上与交州诸人去说,可区景等人的紧张情绪却忽然消散,这时候全都笑了起来。


第七百六十三章 决断(上)
  自古以来,欲图大业、成大事者,首先要能得人。
  当日雷远在灊山闲居时,竭力招揽可靠的人才。他有后世的见识,有雷绪次子的身份,可前后花了三四年功夫,到赤壁战后,也不过纠合了郭竟等二十名忠诚部下,一度要凭着二十人去冲曹军的骑队。
  后来他的事业渐起,部众从数十扩充到数万,乃至现在董督一州之地,领数十万军民。但无论身份怎么变化,雷远都格外注意克己下士,保障部属的忠心。
  但在拉拢人心方面,刘备的才能仿佛天授,任何人都无法与之相比。
  便如此刻,待雷远与赵云寒暄几句。回头看时,区景等人面带激动神色,恭谨地向刘备行礼、回话。刘备亲热地与他们一一攀谈。明明是此生第一次见面,明明口音很不相合,有时候要连说带比划,可偏偏就热络得像是老友,一点都没有隔阂。
  区景的性格桀骜,哪怕是面对雷远,也绝不轻易屈居下风,骨子里带着蛮人凶狠习气。可现在,雷远只见刘备握着区景的手说了什么,然后区景居然感动地呜呜哭了起来!
  当下宾主尽欢,而雷远简直目瞪口呆。
  欢会过后,天色渐晚,太守们至馆舍歇息。
  雷远在成都有自家宅院,最初属于刘焉部下的校尉贾龙。因为就在赵云宅邸的南面隔邻,所以日常托给赵云管着。
  荆州诸将入蜀之后,多有在成都周边买取田庄,扩充宾客和徒附规模的。唯独赵云丝毫也不添置家产,身边也始终是原先那些部曲老兄弟,因为遣了赵律跟随着女儿,实际上人数比初时还少了些。至于做杂务的仆婢,更只有玄德公分几次专门赐予的三十余人。
  这些人管着翊军将军府,已经忙不过来。故而雷远的宅子,是王虎带着几个军队里的杂役,隔三岔五过来打理。
  军队中做事情的手段,难免粗糙。
  宅邸正门、正堂几处,倒是打扫得仔细。然则雷远往后堂走了没几步,便被房梁上上吊下来一张蛛网拦路。李贞打算去厢房看看,随手拂开一重帷幄,结果帷幄表面的积灰像大雪那样飘洒下来,令他连打喷嚏。
  他连连退步回来,转身又看到几个精致的案几。这些案几虽说被擦得干净,但因为用的是粗布,下得力气又太大,以至于绘彩的漆面都磨损了,露出底下竹木材质来。
  李贞是识货的,顿时露出痛惜的表情。雷远向李贞摇了摇头,感激地向王虎拱手:“劳烦兄长多年照看。”
  王虎有些尴尬:“咳咳,本来该收拾的像样些,然则近来忙乱,一时没抽出人手。”
  雷远拍着王虎的胳臂,笑道:“咱们是厮杀打仗的武人,又不是文弱儒生,哪来这些穷讲究?哈哈,无妨的。”
  王虎躬身道:“多谢雷将军……”
  雷远连忙拦住他:“唉,兄长,你我如同家人,何至于如此生分?依旧如往常那般,叫我续之便是!”
  “好。”王虎笑着应了,随即略压低些声音:“续之将军休息一会儿。晚间大王还会召见。”
  “今晚?这么急?”
  “大王说,明日又有种种琐事。如今局势有些特殊,各方取齐便议,不能拖延。”
  “那,我就静候大王相召了。”
  领着交州的二千石们来转正,本就是个幌子。晚上的专门会见,才是正题。雷远令李贞取出携来的文牍,自己再看一看,加深些印象。
  到戌时前后,王虎果然来请。
  雷远跟着他,依旧从此前经过的侧门进入。这时天色昏暗,他沿着蜿蜒廊道走了几步,就辩不清方向了,依稀感觉与下午所在的厅堂不是一处。走了好一会儿,周围建筑渐渐稀少,溪流、树木和亭台楼榭渐多。而领路之人从王虎换成了王府中的近侍。
  某处有些眼熟的水榭中,灯火通明。雷远迈步而入,便见汉中王刘备居中端坐,诸葛亮坐在下首,与刘备低声商议着什么。在诸葛亮下方隔开几席,雷远的老朋友简雍箕踞倾倚,好像在打瞌睡。在这样的会议上如此放纵,简雍真是好胆量,汉中王也真是好脾气。
  在简雍的边上落座的,是个三十来岁的长脸文官,正是新近被前将军关羽擢为功曹的得力部下杨仪。杨仪也是雷远的老熟人了,他见了雷远,却很矜持,只微微颔首。
  诸葛亮举起羽扇指点道:“续之,来这里坐。”
  “好。”
  雷远落座之后,陆续又有若干人到场。雷远认得的,文官有庞统、董和,武将有赵云和讨逆将军吴懿。吴懿的族弟吴班,如今正随雷远在交州,故而吴懿向雷远微笑示意。除此以外,还有两三人雷远不认得,大抵都是近来汉中王拔擢的英俊之才,只是此刻也没人向雷远介绍。
  玄德公进位汉中王后,前后数次对文武下属进行了大规模的升赏,但能担当重责、参与机密大事的心腹、股肱之臣,大约便是这些人了。
  唯独尚书令法正公务繁忙,来得最晚,他一溜小跑赶到时,满头大汗涔涔,高冠都歪了。
  “孝直总是这般心急。”刘备笑着说他一句,忙叫仆役入来,为众人奉上凉汤,稍去燥意。待仆役退开,扈从首领傅肜亲自站在水榭以外守把,一应无关人等退开。
  此时水榭中鸦雀无声,众人都望向刘备。
  刘备手扶案几,环顾众人,沉凝道:“诸君应当知道为何而来。”
  “是。”
  “最近数月,有关曹孟德的种种传言甚嚣尘上。有些事,虽几经商议,始终难以决断;但形势所逼,我们又不得不决断。所以召集诸君来此,务求尽快定下应对的方略。诸君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
  说着,刘备向诸葛亮点了点头,示意由诸葛亮继续主持。
  过去的许多年里,这已经是惯例了。于是诸葛亮从身边取出几捆卷宗,整整齐齐摆放面前,轻咳一声道:“诸位……”
  忽然有人扬声道:“大王,军师,我有一事,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声音来得着实突兀。
  说话的竟是杨仪。
  杨仪在此,代表的是前将军关羽。但他本身的职务只是前将军功曹从事,一个大吏罢了。他竟抢在所有人之前贸然发言,着实大胆到了极处。
  刘备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
  诸葛亮平静地道:“威公,请说。”
  “我听说,昔日袁本初病死,曹军急讨袁谭、袁尚而不克,祭酒郭嘉谏言曰,袁绍二子,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如今的局面,正与当日差相仿佛,我以为,根本不必急于决断。”


第七百六十四章 决断(中)
  杨仪是代表关羽来的。关羽坐镇的江陵,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始终面对着极其复杂的军事政治形势,实在容不得关羽从容往成都一行。故而关羽才派遣下属功曹来。
  以杨仪本身的职务,还远远没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他在这会上,其实只需要安静旁听,在会后向关羽如实转达中枢的决定即可。
  谁也没想到杨仪连等待诸葛亮开场的耐心都没有,直接就跳出来言语?更想不到杨仪这厮开口就说,中枢这阵子反复权衡思量的难题,其实根本不存在。
  杨仪刚说完,便惹得文官列中一名高大男子厉声呵斥:“荒唐!”
  此人位在杨仪上首,姿容俊朗,极有英伟风范。杨仪斜乜他一眼,虽不知此人身份,却也不敢造次,于是冷冷地道:“足下何人?以为荒唐在何处?”
  “我乃益州治中彭永年是也!”那男子正冠起身,站到堂中:“大王,诸君,我也有几句话想说。”
  原来此君便是彭羕。
  玄德公进位汉中王的时候,以诸葛亮、庞统为军师将军,并署府事,又以法正为尚书令。这三人在中枢政务体系里实权最重。而在地方政务体系里,汉中王之下虽不设州牧,但仍保有原本荆益两州各自的牧府,以治中从事典州事,向汉中王府负责。
  在荆州,出任治中从事的是潘濬,而在益州,有同等职权的则是益州治中从事彭羕。
  雷远在交州时,便曾听说,这位彭羕彭永年早年被刘璋钳为徒隶,后来得到庞统和法正的举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