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百四十七章 平定(上)
  十二月末的时候,荆州各地的气候最是干燥。于是早就规划过的,对灵渠的整治,终于可以大规模展开,零陵郡动用的民夫数量在秋收时跌落到三百人以后,重新猛增到了三千五百人。
  这桩工程关系到荆州、交州两地的运输,前将军关羽从江陵发来过文书询问进度。左将军雷远更是特别关注,甚至在工地上,一直就有苍梧郡的匠人勘查督促,其中还有好几个是拿到过雷远亲赐绶带的“师匠”。
  故而连带着新任的零陵太守习珍也不敢怠慢,每三日或五日,总有一天专门带人到现场去探看。
  习珍做了整整两年的零陵北部尉,虽然年轻,想法比以前周全。他这么做,自然是因为明白自己的太守职位从何而来。
  年中的时候,雷远带领宗族中人南下交州,顺便送了自家小妹到昭陵,与习珍成婚。由此完成了庐江雷氏与襄阳习氏这两个大宗族的联姻。
  襄阳习氏本身并非儒宗,而是以经商致富的豪门巨族。虽然族长习祯如今是两位军师将军的重要助手,俨然为荆州世族领袖之一,但家门底蕴到底还薄弱了点,所以格外重视宗族联姻。
  比如习祯的妹妹,习珍的长姊,早就嫁给了庞统之弟庞林。当年曹公南下荆州,庞林夫妻失散,习氏独自在襄阳抚养庞林之女,直到曹刘两家以荆州士人和曹军俘虏互换,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而习珍再迎娶雷远的妹妹,则一代人的亲眷里,既有玄德公帐下文臣的翘楚,也有出镇一方的重将,习氏宗族的地位由此不可动摇。
  在婚礼过后不久,原本的零陵太守郝普便被调回江陵,而习珍则升任零陵太守。习珍当然不会傻呵呵地觉得,这纯系汉中王看中了自家才能。此等任命当然有深意在。
  后来习珍通过习氏的人脉打探过,诸葛亮、关羽和雷远三人在江陵会谈时,对荆州、交州两地的军政事务做出过许多协调,自家出任零陵太守,便是其中的一项。
  诸葛亮当然乐于提拔荆州士族中的后起之秀,而雷远也需要一个有能之人,摆在荆州,确保两地的联系。毕竟郝普身为元从,居然会被江东密谍操纵于股掌,连带着把自家的太守府拿来当作江东人的聚点……这也太蠢了,别说关将军,就连汉中王都承受不了这样的丑闻。
  雷远只要求换一个可靠的零陵太守,不仅情有可原,而且理直气壮,关将军都没办法拒绝。
  只不过,此前郝普为零陵太守,驻在零陵城;习珍担任零陵北部尉,驻在昭陵。如今习珍当上了零陵太守,治所依旧在昭陵;关将军与荆州治中潘濬商议后,另外调了汉中王的元从、安成长吴砀为零陵南部尉,驻在零陵城。
  这是用人的常理。
  习珍遂走马上任。他上任以来,配合着关将军和雷远和要求,不断修缮荆、交之间的水陆道路,并一改郝普的做法,大力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其中特别关注灵渠工程,也有习珍私人的原因:
  随着荆、益两州的统合,近来荆州各地的文武官员颇有调动,有些从益州来的官员自视甚高,颇不将周边同僚放在眼里。习珍隔三岔五去灵渠,也有向外展示我习伯玉背后有人,你们休得小觑的意图。当然,他也能藉此掌握交州的局势,以使零陵郡随时应变。
  这一日午前,习珍就把郡中公务处置完了,按照惯例带着数名幕僚纵骑南下。一路疾行,到了天色将晚的时候,抵达灵渠。
  本来习珍准备一口气赶到灵渠西面的始安县,但他的几名幕僚骑术远不如他,奔了大半天,都疲累之极。虽然天气已经冷了,可他们一个个都大汗淋漓,在马上都挺不直腰背。
  习珍便不强求,他找了一处驿站,勒马止步道:“今日就在这里歇息吧,天色已晚,最近又在山里开挖沟壑,设置新的船闸,道路不似往常好走……没法赶路了。”
  几名幕僚连声称好,纷纷扶着鞍桥从马上滚落。有两个体力差的,直接就坐倒在地,一时挣持不起。
  庐江雷氏虽然迁移到交州,但他们在荆州办的马场依旧保持着,还不断扩大规模。这几名幕僚骑乘的马匹,都是习氏从庐江雷氏手中交易来的北地好马,比寻常驿马强了不止一筹。可这些马匹奔驰了许久,也都累得呼哧呼哧喘气,浑身上下汗水流淌,把厚厚的毛皮都浸透了。
  一名幕僚连声呼唤驿卒,让他们牵马入槽,上精饲料。
  自从雷远进入交州,荆交两地的联系,较之去年大大增强了。尤其在雷远设置供销社,以较低价格向交州大肆倾销货品以后,两地之间的商旅,数量多了三倍不止,规模更是暴增。
  这些商队背后,都有荆州世族乃至汉中王部下元从诸将的身影。不少商队管事本人就带着官职。所以商队常常把货物存放在驿置附近的邸阁,而重要人员都住到驿站里头。
  倒不是因为驿站更舒适些,而是关乎脸面,关乎沿途的安全。
  此时驿站里便有许多人宿下,天色已经黑了,而习珍的部下幕僚却大叫大嚷,驿站里顿时有人抱怨。
  幕僚也不客气,直接喝道:“零陵太守公务来此!诸位就不要多说了!”
  驿站里抱怨的声音戛然而止。
  过了会儿,驿站的几间正房里,有一道门户打开,灯烛的光亮射了出来。
  有个高大的身影站到门口,向外拱手唤道:“是习太守来了么?苍梧北部都尉雷澄拜见。”
  驿站里有少去交州的行商顿时嘀咕,苍梧郡不是交州的地盘么?交州苍梧郡的北部都尉,擅自前来零陵,是不是不太妥当?看他与零陵太守说话的语气,好像也不够恭敬啊?
  正这么想着,便看到习珍原本正在擦汗,这时候把布巾一扔,快步走了过去,亲热地挽着那人的手臂笑道:“巧得很,向明,我正想去见你呢。”
  从上个月起,雷远对交州各地的军事职务做出安排。
  吴班、雷铜两人此前已升为偏将军,与马岱分别驻兵苍梧郡的各处要隘、屯堡,而郭竟以偏将军的身份兼任合浦太守。另外,丁奉为南海郡尉,马岱为郁林郡尉,雷澄、贺松两人分别为苍梧北部尉、苍梧南部尉。
  雷澄这个苍梧北部尉,主要负责与灵渠贯通的漓水沿线治安,与零陵郡的往来协调很多,因而就任后,专门到昭陵拜见过习珍。
  此前习珍出任零陵北部尉的时候,因为习氏的部曲兵力不足,曾向雷远求援。雷远便令范巡组织商队与习珍同行,而以雷澄带领部曲打着商队扈从的旗号支持习珍。习珍与雷澄两人,已是老交情了。
  雷澄伸手虚引:“习太守客气了,请进来说话。”
  习珍走到近处,见雷澄脸色甚是轻松,心头一喜,当即笑道:“哈哈,好。”
  进了屋,关了门。习珍立即问道:“我兄长那边,看来很顺利?”
  往年习珍唤雷远,都直呼续之的,但现在雷远成了他的妻兄,地位又显然高了不止一筹,故而习珍人前人后,都以兄长来称呼。
  雷澄满脸笑容地点了点头,从袍袖中取出文书,双手奉给习珍:“承蒙习太守关怀,请看文书……就在十天前,受我家将军驱使的交州汉蛮各部,联军两万,攻下了日南郡象林县,完全平定了交州。”
  “哈哈哈,好!好极了!”习珍大喜。


第七百四十八章 平定(中)
  习珍站起身来,在屋里往来走了两趟,又问:“向明,军报可曾发往汉中王处?”
  雷澄微笑:“信使就在驿站中,我陪他同来的,明日起八百里加急,直往蜀中。”
  习珍连连点头。
  他打开门,大声唤道:“准备酒食!要好酒!”
  习珍当然大喜,不止喜在交州平定以后,零陵、桂阳两郡的南线安全便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林邑国一旦平定,则交州与扶南、干陀利、婆利、丹丹等国南海诸国的贸易再无妨碍。
  习珍约莫记得,前年受荆州战事的影响,习氏在与交州的贸易中,获取的利益大概在四五百万钱;因为雷远出镇交州的缘故,今年尚未结束,习氏商队所获已经到达七百五十余万钱。而当交州往南的贸易路线被打通,这个数字会扩张到多少?
  且不谈习氏宗族所得,光是习珍自己,在过去两年间就增加了三百部曲,都是配有坚甲利刃的精锐。在乱世中,这真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何况习珍素来勇猛,还很有建功立业的念头!
  须臾间,驿卒携来酒肉等物,又拿了额外的灯烛布设。习珍举樽劝饮,随即问道:“具体的军情如何?说来下酒!”
  原来在十月末的时候,林邑国王区逵亲自深入交州,督令麾下各部与雷远为难,谁知就在一日之间,林邑国的重要附属夷廖、钱博先叛;而区氏宗族的支柱、以骁勇著称的区景也与区逵决裂。
  区景甚至亲领本部,在郁林以南的山地中向区逵所部发起猛攻,区逵当场重伤,在部属簇拥下败退。
  此时雷远领兵亦到,就在战场上与区景等人相会,公开赞赏他们对朝廷的忠诚。这消息立刻就遍传周围无数深山丘壑,使得汉蛮各部的首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发生了什么。
  林邑国在交州的影响力虽然庞大,但此前多年被士燮所压制,毕竟还没到能让无数地方豪族真的不顾一切效死的程度。当有心人推波助澜,把区逵重伤溃逃的消息继续传出,越来越多的交州地方势力从犹豫、观望,转向了决断。
  当即便有部落出兵,赶往郁林以南汇合。还有些宗族部落来不及调动丁壮,但由族长亲自出面,携带粮秣物资前来输诚纳款。
  而雷远对他们一一加以抚慰,将他们贡献的粮秣物资全数提供给区景等人聚集的军队,作为南下作战的军粮。同时又恰巧有苍梧郡供销社下属的商队赶到,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向与会各部售卖铁刀、皮甲、箭簇、矛头等物。
  汉家豪右通常都有经营的本事,家族中自有积蓄;而交州各地蛮夷部落,有的富裕,也有的十分贫困。那些贫困的,别说没有钱财,连可以用来交换的粮食货品也拿不出……所以才想要抢掠区氏,填饱自家的辘辘饥肠。
  于是当即便有人提出,自家实在囊中羞涩,想买些弓矢刀剑,却买不起,如之奈何?
  商队中当即便有管事名曰辛平的,笑眯眯提出,可以用此战的战利品、或者自家部落的田地人丁为抵押,向供销社借款。这借款有个名头,唤作“九出十三归”,最是体贴,最是划算了。
  两三日内,在雷远的现场见证之下,至少三十名交州地方豪右与区景等人约定一同作战,共破区氏,共分林邑。他们当场便聚集起将近一万五千人的庞大兵力。而左将军雷远虽不参与战事,却以维护交州治安、避免百姓无辜受难的理由,派遣偏将军郭竟领精兵两千同行。
  之后各部联军鼓勇而前,区景匹马当先,衔尾追击,而郭竟所部先往南去,乘势攻灭了几个昏了头的寨子,完全控制了合浦郡以后,再自西向东迫入交趾。
  这时候局势的发展已经由不得人控制,交州汉蛮各部派遣的兵力仿佛潮水一般攻入交趾郡,然后继续向南。
  这些地方势力零散兵力绝大部分都很孱弱,彼此也根本谈不上配合可言。区逵虽然重伤,但一边逃亡一边召集部众,沿途勉力指挥部属,打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