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忌郊渎摹4忧澳昕迹酱丝蹋昧税送蛉Ф儆嗳舜危渲泻郝靼搿C磕昕じ讼牡牧革魑镒剩蟾旁凇
  他想了想,靠近听者身边,低声说了个数字。
  “嚯!”
  听者悚然吃惊。
  周虎连忙又道:“这些港口、邸舍、船厂每年也有巨大利益生发,去年的时候,大概有……”
  他又凑近过去,低声说了个数字。
  听者继续吃惊,但又明显地高兴起来。
  看着他的脸色变幻,雷远不禁哈哈大笑:“仲邈,你来做宜都太守,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与雷远并骑观看宜都各地情形的,便是雷远的老朋友,此前担任梓潼太守的振威将军霍峻。
  霍峻在荆州诸将中资历甚浅,所以通常被当作与关平、刘封等人一辈。其实他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年纪比诸葛亮、庞统等人都还大些。
  此前玄德公入蜀的时候,从涪城一路向南攻打,留霍峻出面接管梓潼及北面剑阁、白水等诸多军事要塞。霍峻仅以五百人行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将控制范围扩张到葭萌,并驻军在那里,堵住了由汉中南下益州最重要的通道,后来又连续几次击退北面来敌,并趁着汉中大乱的机会,将力量延伸到阳平关下。
  凭此功勋,霍峻被任命为裨将军、梓潼太守,当玄德公进位汉中王以后,他又被提升为振威将军。
  因为玄德公今后将会在汉中、成都两地驻扎,由汉中到蜀郡的沿途要地,都会纳入汉中王府下属的专门机构直辖,所以霍峻也就卸任梓潼太守,等着下一步的任用。
  玄德公为此专门召见了霍峻,问他对任命有什么想法?
  霍峻老实地说,自己实在不服益州水土,若有可能,想回荆州去。玄德公当即允许了,过了两日便有任命下来,使霍峻出任宜都太守。宜都的治所夷道,与霍峻的家乡南郡枝江就只一水之隔,玄德公可谓十分体贴了。
  然则雷远此时看来,霍峻甚是沧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老十岁,显然在益州是吃过苦头的。
  听得雷远大笑,霍峻也微笑道:“续之,你放心往苍梧去……我也不会让你吃亏的。”


第七百一十四章 良配
  玄德公在汉中即王位,随即回返成都,陆续发布对麾下文武百官的调整任命。
  比如历任乐乡县丞、乐乡长、夷道令的蒋琬,就被调为汉中王国的尚书郎,成了新任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的部下。但这显然是个临时的职务,想必很快就会另得重用,所以蒋琬上个月就收拾家当前往成都去了。
  又比如向朗,差不多同时被召至成都,据说可能出任益州某一大郡的郡守。
  倒是对雷远的任命相对慢一些,直到十月初,玄德公的使者费诗才从成都来,拜雷远为左将军,假节,苍梧太守,董督交州事,并封都亭侯。
  虽然雷远本人和诸多同僚、部属们,已经从若干渠道陆续得到了消息。但封拜使者当真来到,还是让所有人都觉得很高兴。
  左将军,是金印紫绶的汉朝重将,位次于三公,而在九卿之上。以此职务而论,雷远在玄德公麾下武人中的地位与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三人同等,远高于其余诸将。
  当然,同为四方将军,也有高下之分。
  关羽不仅得到前将军,另外又假节钺,董督荆州,进一步明确了他作为玄德公首席大将的地位,得以全权负责荆州方面。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汉中太守,看似无董督一方的职权,却是益州向关中军事进取的直接负责人。
  至于雷远,他得到了玄德公本人长期使用的将军号,可谓极显亲厚了。雷远又直接担任交州苍梧郡的太守,凭此全权负责交州,名正言顺。
  这三人,便是玄德公麾下能够独立负责某个战略方面军政事务的重臣。
  相对而言,倒是黄忠的后将军有些单薄。有传闻说,名义上隶属于黄忠的兵马,实际上还要受翊军将军赵云的管辖,也不知是真是假。
  雷远倒是很好奇,也不知费诗在继续往江陵去拜授关羽职务时,关羽会作何反应。好在自己在荆州时,对关羽很是恭敬,与关平更是往来密切的好友,当不至于引起关羽的针对。看来多半会如前世记忆中那样,由黄忠吃下关羽的蔑视吧。
  雷远从建安十四年的深冬来到荆州,至今不过四年。
  四年里,他从乐乡长做到了四方将军,出镇一州的大将。与雷远相比,霍峻投靠玄德公虽然早一年,地位却低了些。但霍峻是当年与雷远一起射猎踏青的旧友,此时两人并辔同游,倒也并不拘束。
  雷远更深知,霍峻是极其沉稳扎实之人,从不虚言。听他说到,不会让自己吃亏,雷远略略侧身,感兴趣地问道:“仲邈的意思是?”
  “续之的宗族、庄园、产业凡有留在宜都的,我自会公平相待。续之在宜都各地的施政,我都萧规曹随,绝不轻易更动。另外,庐江雷氏在乐乡大市的一应安排,也都照旧,乃至与之相关的、具体办事的人,仍然都由续之举荐。如何?”
  霍峻这番话说来,雷远并无喜色,反而陷入深思。
  此时的庐江雷氏宗族,和当年在淮南时候大不相同。当年的庐江雷氏就只是占据山险、以武力为凭的地方豪霸。但经过雷远在荆州的数年经营,庐江雷氏及其诸多依附宗族,已经成了广治产业、与士农工商各阶层都有深深关联的实体。
  雷远很清楚,自己得以出镇交州,固然出于中枢对自己的重视,也出于中枢对地方豪武宗族的防备。某个强大宗族以郡县为基本,以商贸利益为手段,在整个荆州的影响力不断扩张,某种角度来说,或许将成为政治上的隐患。
  而这个宗族如果去了交州,身处汉家影响力的边缘地带,其扩张、其深耕地方,反倒会成为汉家影响力扩张的前驱,进而成为在荆州以外稳定荆州的力量,这又是中枢所乐见的情形了。
  既如此,庐江雷氏在交州的扩张、在荆州的收缩,就应该同步进行。
  在雷远想来,虽然宗族在荆州扎下的根基,非轻易所能拔起移栽,但霍峻作为继任的宜都太守,必定担负中枢的特别嘱托,将会全力推动庐江雷氏的迁徙。
  今日雷远与霍峻见面,便打算就此好好谈个方案。
  然则霍峻现在的态度,竟似是乐见庐江雷氏在宜都的存在?霍峻不像是这么不知轻重的人啊?
  想了想,雷远直言不讳地问道:“多承仲邈的好意。只是,这是大王的意思,还是仲邈本人的意思?”
  “是大王亲口对我吩咐的。”霍峻正色道:“他说,续之虽然董督交州,但庐江雷氏宗族欲留荆州、欲往交州,都可随意。大王看重续之的才能,相信续之必能稳定交州。至于其它,都是末节。”
  雷远微微颔首。
  老实说,这么大的交州,想要迅速纳入掌控,不动用庐江雷氏的底力,根本不可能。今后数年间,整个宗族重心向南是必须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想来中枢群臣和玄德公都很清楚。
  但玄德公特意遣故友来继任宜都太守,再传来这样的口信……这份关怀和信任,实在是非同小可。
  一方面授人重任而不疑,另一方面待人以恩义而少权术,只凭这用人之道,便不愧为当世英雄。而这口信,确实也让雷远之后行事方便了很多。
  雷远感慨地叹了口气。他揽住缰绳,对霍峻道:“仲邈,你我心中有数,一切都不必担心。”
  “好。”
  当下两人花了几天时间,陆续现场看了宜都郡内各处。使对应的属官、吏员一一拜见新任太守,也同时移交种种簿册和文书。与此同时,雷远继续安排他自家宗族和部队的南下调动。
  而十月中旬的时候,江陵那边有信使来,请雷远往江陵一行。
  此行并无公务,而因为一桩私事。
  这私事又非同小可,关系重大。原来是关平要成婚了,邀请雷远参加婚礼。而关平的妻子也着实堪称良配,乃是汉中王的女儿。


第七百一十五章 一面
  这消息来得确实突然,也因为雷远最近忙着自家事务,对江陵那边殊少关注。突然知道这消息,他竟吃了一惊。
  “汉中王把女儿许配给坦之?”他当场重复了一句,随即压低嗓音,疑惑地问道:“汉中王的女儿?”
  因为雷远的地位与从前不同,来宜都邀请雷远的参加婚礼的,是他的熟人赵累。赵累最近也升官了,现在乃是偏将军。
  见雷远一时没想起来,赵累提醒他道:“续之将军,你该记得的。咱们用夏侯惇和张郃等人,换回的那些人里……”
  “原来如此。”雷远这才想起,他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着实要恭喜坦之,贺喜坦之了。哈哈,我明日就启程往江陵去……我和仲邈同去!”
  建安十三年的时候,曹公挥军南下,在当阳长坂,大破玄德公所部和依附玄德公共同逃难的十数万百姓。当时铁骑纵横砍杀,荆州军民血流漂杵,尸骸山积,玄德公仅以身免,而妻、子俱都没入军中。
  当时赵云身抱公子刘禅,保护甘夫人,杀出重围。而玄德公的两个女儿则被虎豹骑首领曹纯所获,后来被曹纯纳为小妻。
  前年曹纯病逝,二女皆无所出,遂出别院寡居。总算曹操尚有气度,遣人日常照应供给,衣食并不缺乏。
  到了去年秋天,曹刘两家连场鏖战,曹军屡败,以致夏侯惇、张郃及张郃所部的上万精锐都落入荆州军的掌控之中。曹操当时身在襄阳,则决意对荆襄周边坚壁清野,彻底清理荆襄当地的大族,将他们大部分迁徙到中原安置为屯田民,而较少部分则用来向荆州交换夏侯惇和张郃等人。
  荆襄士人在曹氏控制区域的,多与玄德公部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个提议,玄德公不会不允,也根本不能不允。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成功地互换了人丁,雷远在这过程中,还跟着关羽见了曹操一面。
  而这协议本身,自然有专人加以完善。成都那边有特使参与,请求曹公将数年前在当阳长坂掳掠的荆州军家眷放归,其中便包括了玄德公的两个女儿。
  这会儿嫁给关平的,便是其中一人。
  来到荆州数年,雷远也大略听说过诸多元从文武们当年颠沛流离的惨澹情形。婚后更常听妻子赵襄讲述过去的经历。赵襄当年便是从长坂坡的死人堆里护着两个弟弟逃出生天的;而赵襄的母亲,早在多年前就没于战乱了。
  关平三十多岁了,此前曾经有妻有子,也同样丧于离乱。他与刘氏女当年就认识,此时重逢,倒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故而这场婚姻,对两人来说,应该都是挺合适的选择。
  这么多年战乱下来,亿兆生民家破人亡、背井离乡。如玄德公、赵云、关平这样史书留名之人,尚被时局所迫,不能庇荫妻子家人,更不要提无数黔首黎民埋骨异乡,生死不还;无数家庭天各一方,从此再也不得团聚。
  这样的世道,这样的断肠故事何止千万,能够与经历仿佛之人相濡以沫,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雷远回到内堂问了问,才知道赵襄也认识刘氏女,两女少时还是闺中密友。赵襄早就知道了这桩婚事,只不过雷远近来忙碌着去往交州,每天要见的部属和宗族中人不下数十,如阎圃、马忠等幕僚、辛彬、周虎等管事更是连着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