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地一声大响。
兵刃交错的声音就在徐晃的头顶爆发,劲风从他顶门四散落下,吹得他须发飘拂。
四名抬舆的士卒终于反应了过来,他们惊呼一声,有人想往前,有人想往后,结果使得整个步與猛烈晃动。徐晃侧身抱紧边缘,轻声道:“不要动!不要慌!”
忙乱间,徐晃抬头瞥了眼,看见一杆大槊正从上方探过,挡住了韩德的巨斧一击。
持大槊之人身披铁铠,体格高大,相貌堪称英俊。他横向里拦截巨斧,竟只用单臂持槊发力,赫然是韩遂部下的头号猛将阎行。
再看周围,韩遂所布置下的发难人手尸横满地,无复孑遗,视线所及,到处都是殷红的血迹。而梁兴、李堪两人,各自都被十几把刀枪逼着,一动都不敢动了。
“彦明!你……”此举完全出乎韩遂的意料,他瞪着阎行,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阎行是西凉军中屈指可数的骁将,名声仅次于马超。昔日韩遂与马腾敌对时,阎行曾与马超对决,双方厮杀到枪矛俱断而不分胜负,阎行随即以断折的矛杆痛砸马超的脖子,几乎杀死马超。
当然,这次对决在马超口中,又是另一番场景。但无论是谁都承认阎行之勇,他也是韩遂能成为关中十将之首的最大凭依。
后来阎行代表韩遂拜谒曹公,受到厚待。阎行遂将自己的父母安置到邺城,又力劝韩遂遣子为质。
此举使得韩遂怀疑阎行的忠心,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阎行,双方结为翁婿。
此番韩遂试图接连刘备,吞并汉中曹军,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昨夜特意召了阎行深谈,之前还策动了阎行的手下去解决徐商,以坚定阎行的信念。
韩遂还格外答应阎行,若吞并汉中曹军以后,将会把其中大部交给阎行,并推举阎行为自己的后继,成为关中诸将的下一任首领人物。
谁知道阎行昨夜答应得好好的,这会儿却突然翻脸?这么多年的老部下,老同伴,多少腥风血雨都一起闯过,临到这时候,怎么就成了敌人?
韩遂踉跄了几步,抚着胸膛猛喘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彦明何以如此?”
阎行虽控制局面,脸上却毫无喜色。
听得韩遂问话,他摇了摇头:“马孟起不要父母,韩文约不要儿孙,你们都是枭雄,心硬如铁石,我万万不及。我的父母家人都在邺城,须得保他们安然无恙啊……”
第五百六十二章 背叛
“那这数万凉州将士的性命又如何?”韩遂反问。
阎行面不改色:“身在这种乱世,能在战场上痛快战死,我以为,反倒是好事。”
“彦明,你当年劝我依附曹公时,就已经想到了现在的局面吧?你说我心如铁石,你呢?”韩遂仰天大笑。
阎行张了张嘴,想要说几句,可忽然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只是长叹了口气。
这两人既是主从,又是翁婿,彼此紧密合作多年。韩遂以智略机变见长,阎行以雄武善战著称,放在关中诸将里面,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但要说心硬心软,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韩遂固然是惯于向盟友捅刀子背反的大行家,阎行也未见得不如。中平五年时韩遂、马腾推举前任信都令、凉州名士阎忠为首,统领三十六部叛军。
阎忠被迫就任不久,各部叛军彼此争权夺利,互相攻伐。而与阎忠亲若父子的侄儿阎行却带着汉阳阎氏的家族部曲、打着阎忠的旗号跟随韩遂四处屠杀扩张。阎忠不久就忧愤致死,他的死与阎行有没有关系?许多人都怀疑,可谁也没有证据。
说到底,羌胡叛军从上到下,每个人的手上都沾满了乡里、亲族、伙伴和同僚的血,他们全都是狼心狗行之徒。
只不过,这些年挣扎下来,叛军的势力越来越凋敝,前途也越来越渺茫。待到投降了朝廷以后,又被夏侯渊和徐晃当作消耗品去硬扛刘备的进攻,死伤惨重。对此韩遂无法接受,所以想重新独立,于曹刘间谋取立身之地;而阎行等人不似韩遂这般酷爱割据,所以愿意用数万人的性命去换自己的仕途前程罢了。
乱世刚开始的时候,如关中羌胡叛军这种因为利益而结合的团体遍布天下,臧霸、孙观等人在青徐一带的泰山群寇势力,丹阳祖郎等人的江东宗部,庐江雷氏所在的淮南豪右联盟,乃至当日董太师纠合起的并州凉州武人集团,都是其中的代表。
若时势有利,他们分布地方、扩充势力,俨然能够以一隅之地与天下雄豪抗衡,可一旦时局不利,这样的势力难免分崩离析。
以利相交者,利尽则散;以势相交者,势去则倾,这是天下的常理。
便如韩遂,他所擅长的,是在羌胡叛军之中往来依违,再把旧日同伴尸体上掘出的油水瓜分给部下们,以扩充自身的势力。但到了现在,关中诸将已经彻底分崩离析,韩遂本人也被陷在汉中,再也提供不了任何东西给部下了。于是,如阎行这样的旧部不免会想,莫如作翻了韩文约,瓜分他的血肉。
这时候,嘴上说些什么,还有什么要紧?
背叛、出卖、欺骗、吞并,本就是数十年里凉州诸将最习惯的事。
现在轮到韩遂本人来承担后果罢了。
随着本阵处韩遂的亲信部属纷纷被杀,凉州人阵线远近各处一阵躁动。但躁动很快就平息了下来,甚至当阎行所部的精锐士卒开始杀死分布在各营的韩遂亲信督军时,所有人都冷静地看着。
大概凉州将士早就习惯了头上的将帅走马灯一般的变。既如此,今日再变一变,韩文约换成阎彦明,又有何不可?
有一个韩遂的亲信部下不知道怎么逃离了其他人的控制,一下子冲出队列,朝着本阵方向狂奔而来。奔了十几步,大腿被箭矢射中,于是摔倒在地。
他便顺势跪在地面上,冲着韩遂那座华丽的穹庐连连叩头。此举让追踪过来的兵卒吃了一惊,只听那人狂呼大吼道:“我是程银将军的部下,我不是韩遂老儿的人!”
然而没喊几句,士卒们赶到他身旁,将他死死地按住。他们看到阎行平伸手臂,比了个向下砍的手势,当即乱刀斫下,将这人杀死了。
这场景引来几许躁动,好像有人跟着在大喊,辩解自己并非韩遂亲信,或者是王国的部下、或者是北宫伯玉的旧人,但阎行的部下们按部就班地一排排过去,一个个地将他们杀死,整片队列慢慢地恢复了安静。
当整场清洗完成的时候,原本清澈的沮水带上了缕缕血色。剩下的那些将士,那些衣裳褴褛、面目呆滞的凉州武人便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他们的新首领,漠然而盲目地准备继续投入杀戮和战斗。
徐晃转回头来,看看韩遂:“文约先生,你还有什么话?”
韩遂沉默不语,他的气度尚存,但时不时地抬眼去看沮水对面,隐约有些焦躁。
阎行有些讥诮地道:“你在等蜀军到来么?成公英昨日傍晚潜出营外,替你向刘备传了信,对么?”
韩遂猛抬头:“你!”
“你在书信上对刘备说,今日你会在广石营寨劫持公明将军,造成混乱,刘备所部可以乘势渡过沮水,攻陷广石,威胁阳平关,对么?”
韩遂瞪着阎行,起初有些不可思议,慢慢又平静下来,只是脸色愈发灰败,额头和两颊的皱纹好像一下子深了许多:“原来成公英也背叛了老夫。”
成公英是金城人,擅骑射,多智谋。如果说阎行是韩遂的爪牙,成公英就是韩遂的腹心。韩遂多年来纵横捭阖于关陇,其中的许多决断,都是与成公英商量的结果。这几日韩遂意图与曹军决裂,前前后后的谋划都是与成公英两人计议而成,其间与刘备的沟通,成公英也参与过数次。
然而,他也背叛了?
韩遂一辈子都喜欢隐藏在暗处操纵局面,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他人眼中,宛如跳梁小丑。什么是众叛亲离,什么是穷途末路,便是此刻的真实写照了。
“成公英昨日向刘备另外携去我的亲笔书信,说此前所述有关广石的计划,全属骗局,是想要吸引蜀军一部前来,然后聚而歼之。所以,蜀军的援军不会来。”阎行继续道:“我另外告诉刘备,凉州军将会在阳平关以南暴动,扰乱南北山之间的防线。请刘备遣一支兵力,从南面突入。”
“南北山之间,大概夏侯将军已有准备?”韩遂问道。
“正是。夏侯将军领了精兵在彼处埋伏,刘备的部下只要敢来,必遭挫败。然后……”阎行看了看徐晃。
徐晃接着道:“昨日里,我们已得曹丞相急令,一切以确保关中、凉州为要,不必死守汉中。只要有一场过得去的胜利,稍稍阻遏刘备的进攻势头,我们就可以收兵到南郑,再徐徐退回关中去了。”
韩遂暴怒:“你不早说!”
所有人看着他,都觉韩遂竟说出这样的言语,实在是年老昏聩之极。
最后还是阎行踏前半步:“文约先生,请早做决断吧!”
韩遂感到浑身发冷。他摸了摸自己腰间的短刀,那是当年驻扎在灞桥时,下属进献的宫中珍玩,刀身镶嵌玛瑙珊瑚等宝石,刀刃异常锋利。
他睨视着徐晃,厉声道:“至少我宰了徐商!”
徐晃大怒,简直想要亲自出手杀人。而韩遂冷哼一身,往自家穹庐里去了。
过了半晌,阎行进去看了看,又出来向徐晃微微颔首。
徐晃转过头,眺望广石南面的阳平关,喃喃地道:“却不知夏侯妙才那边,行事可顺利?”
第五百六十三章 耳目
去年曹操挥军到长安,压制关中十将,迫使韩遂等人降伏。随后因为许都中枢的政局不稳,他不得不提前折返,而以夏侯渊、朱灵、路昭等将常驻关中,统筹关中、汉中两地的战局。
到今年年初时,夏侯渊由行征西护军提升为征西将军,成为地位高过钟繇的关西曹军统帅。
后来刘备迅速整合益州军,发起对汉中的进攻,而夏侯渊则亲领大军前来汉中抵御。双方激烈交手将近半月,夏侯渊渐觉难以支撑。他固然是夏侯氏宗族中极善战的大将,却也知道进退,并非莽撞匹夫。
刘玄德是被曹公视为大敌的英雄人物,他亲提荆益两州雄兵杀到阳平关,又遣马超扰乱凉州,张飞虎踞巴西……这样的局面,靠着少量曹军和那些被驱使的凉州人,真的顶得住?
数日之前他就已经向徐晃提出,不必在汉中穷耗,而应该及时退走,依托关中腹地重整兵力,阻绝刘备北上之路。当时徐晃严辞拒绝,甚至不惜厉色道:“将军欲去则去,我受丞相所命,有死而已。”
但韩遂的叛变却成了契机。
夏侯渊和徐晃都明白,会发生这样的事,代表凉州的承受能力确实已到极限。韩遂的死几乎必然引起凉州人的动摇,而阎行和成公英也未必就真的忠诚,如果非要再这么下去,更大的失败不可避免。
当夜两名重将秘密会谈,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打一个狠仗,然后争取尽快撤回。当夜夏侯渊便已派征西司马郭淮急返南郑,要求赵俨、司马懿等官员迅速安排汉中民众迁移关中。
赵俨和司马懿等人,都是曹丞相一手提拔的杰出人才,夏侯渊对他们的能力有十足的信心。所以他真正需要努力的,是在阳平关前线,是要打一个胜仗,要让刘备所部受到沉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