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则,足下的那些真思至道,与讨曹灭贼的大业有什么关系呢?”
张鲁思忖片刻,终于道:“这天下间操弄谶纬、方术、符箓、神仙之说的,虽然其道各有不同,但彼此多有关联。江东那些尊奉于吉为教主的,北方左慈、郤俭之流推崇辟谷、导引和星纬的,与我正一盟威的道众历年往来;若有事务,多半都会给我三分薄面。若续之将军有意,我以荆州为中心,仍可……”
雷远抬手往下压了压,制住了张鲁的讲述。
张鲁的意思很明白。他希望雷远允许他在荆州重建五斗米道的传教中心,作为交换,并承诺可以分享教众之间的联系渠道,为玄德公所部在江东和中原各地的活动提供帮助。比如简宪和这样的说客,便可以经师、方士之类的身份为掩护。
即便被从汉中连根拔起,但若有机会,仍想着重起炉灶传播其教义,这份不屈不挠的劲头,不得不令人佩服。
但雷远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
汉朝施行儒家制度,以仁礼之道治国,推行的是伦理和教化。这样的制度固然有其内在缺陷,但雷远至少能确定,其学问绵延千余载,直到后世仍有独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而张鲁的那一套,目前来看,尚脱不了怪力乱神的窠臼,雷远虽不熟悉其内容,但却知道自古以来的地上神国,从来都没有好下场。所以,雷远绝不会允许在荆州出现第二个汉宁郡。
“我曾听说太上老君有言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公祺先生还是先想清楚该怎么应对那些蛮部比较好,我会遣人在岑坪以西,设立荆州治中从事的驻地,并出面邀约荆蛮各部首领,使足下与之熟悉……其它的事情,不妨慢慢再议。”
五斗米道的教义之中,有“一散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之语。将老子称为太上老君,便是五斗米道的发明。雷远用此来拒绝,带着几分客气。
张鲁丝毫都不沮丧,立即道:“那也是应该的。数十年前,先祖便是周旋于益州群山巴賨蛮部,扫除妖魔,救护生民。如今在荆州如此行事,正合正一盟威之道。”
雷远微微颔首:“另外……”
“另外,自然还需教导蛮部民众尊奉朝廷政令。续之将军请放心,导人向善,也是我们的本分。”张鲁知情达意地道。
“如此甚好。”雷远笑着起身。
他毫不拘束地坐到张鲁身边,又侧过身,将袖中的拐枣倾了些出来,分给张鲁:“公祺先生,日后便须多多有劳了。你我精诚合作,必能相得益彰。”
雷远刻意示好,张鲁却连连摆手。
“续之将军……”他苦着脸道:“这就免了。”
雷远一愣。
张鲁叹道:“此处地气虽暖,到底是在深山盛寒之处。续之将军,你可曾想过,这几株果树怎就满树佳果,生发如此?”
雷远皱眉起身,霍然拔剑。
剑锋映着阳光,熠熠生辉,照得张鲁眉眼间一片青芒。
张鲁神色镇静,挥手比划,做了个请便的手势。
雷远挥剑拨开果树下茂盛的草甸,只见草甸下的泥土显示出可疑的黑紫色。他用剑尖拨开松散浮土,底下便露出高度腐烂的尸体。尸体有许多具,或僵硬或腐化的躯干肢体彼此纠缠着,有的手掌中握紧断裂刀剑,大多都没有首级。而尸体周边的大片土地,都被献血浸润过,哪怕后继多历风雨,依然凝结成一块一块。
雷远吐了口气。
他挺直身体四面看看,这情形很明白了,深潭周边的一处处草甸,其实都是丢弃尸体的地方。看尸体的腐化程度,这应该是两三个月前,也就是荆州军沿峡江水陆道攻入益州时的斩获。
那时候诸葛亮与张飞、赵云、刘封等将从宜都出发,突破峡口,强攻鱼复及周边诸要塞。
想来有一队溃兵逃散至此,被荆州军追及,旋即遭到歼灭、枭首。那些首级被割走记功,尸体被丢弃在原地,短短数月后,化做了肥料。
到了现在,荆益两州仿佛始终都是联盟,而这些益州军人的牺牲毫无意义,就只让几株果树长得丰茂。
而适才李贞等扈从们攀登树木捡拾拐枣,便是踏在遍地堆积的尸体之上。
若在战事频密时节,见几具尸首不算什么。但这时候,雷远忽然就不想再待在此地了。
他将手中的拐枣果实扔回草甸中,向较远处的扈从们沉声道:“我们走吧,沿着山道,再往前看看!”
第四百一十七章 休整
当晚,雷远所部中军在鱼复驻扎。鱼复县城所处的位置,是峡江间难得的较平坦处,江山回阔,城池周围数里,外周又有数百顷田亩可供耕作。
虽然城内屋舍少而破败,但城西公孙述所建的白帝城旧址也可屯兵,较之于沿途所经穷山恶水,已算得条件不错。
此地也是益州辖区的最东段,再往东面不远,越过扞关,就到荆州宜都郡的巫县。
故而朐忍、鱼复两县的县长,及汉丰、羊渠、赤甲山等几座营垒的镇戍将校都来此地拜见雷远,并恭贺新任江关都尉就职。
这几处地方,都属于巴东郡的管辖。
巴东太守赵莋在降伏于荆州入蜀大军之后,就随军到了成都,如今已改任益州别驾从事。与他一同担任别驾的还有巴西郡太守庞羲和益州郡太守董和等人,一时间别驾几至十余人之多。
玄德公的意思,应当是以别驾之职暂时安置刘季玉所任命的益州大郡太守,从而逐步收拢地方郡县之权。而诸位别驾们都驻在成都,也可在玄德公面前从容展现才能,以备日后另行擢用。
也正因为巴东太守不在的缘故,雷远这个江关都尉便是巴东郡职位最高者,当地文武都来拜见。
这些人的情况,雷远在成都时就翻阅左将军东曹的版籍,有所了解。
两名县长中,朐忍长名唤伍羊,字裕平,是巴郡吏员出身,一步步做到本地县长的,因为在任上时常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故而极具人望。然则数年前县里流行时疫,他的妻儿都染病暴亡,故而这几年来日渐颓废,常常骑牛行于乡间消磨时日。好在名声犹在,政务不致荒废。
鱼复长名唤吴省,是南郡麦城人,少年时有神童之名,习春秋,通数家法,一度几乎得举明经。只因为与邻家女婢私通而败了名声,不得不投入军中为吏员。此前他是张飞下属,数月前调任鱼复长,在峡江沿线民夫征集、后勤支援方面,颇建功勋。
汉丰、羊渠、赤甲山等营垒的镇戍将校,多是刘封所部。其中赤甲山营垒有个名唤吕唐的军校,还曾多次随在刘封身旁与雷远行猎游玩,雷远与他颇为熟悉。而再下级的小校,有益州降人,也有荆州人,大致是一半对一半的样子。
当晚众人在城中置酒宴会,会上谈说些荆益两州不同的风情,也有人恭维雷远的战绩。及至半酣处,一名益州小校行酒,竟然提起数月前荆州大军过境时的惨烈杀戮和耀武扬威之状。众人慌忙捂了他的嘴,将他拖出堂外。
吕唐回来,赶紧代他谢罪:“此人实是喝多了,一时感慨,并无他意。还望将军宽宥。”
雷远连道无妨。
次日启程前,他再度召集各县长、将校。
他说:“我在成都时,曾听玄德公反复说起,荆益两州唇齿相依,恩若兄弟。数月前峡江间的战事,是为了平定益州叛乱、迫不得已之举。如今战事消弭,昔日的对手现在已是同袍,彼此便当亲睦,莫要囿于往日的冲突。”
随即雷远请吴省出面,统计此前战斗中此地军民的死亡数量,再组织人手沿着峡江搜索,尽量收拢遗留在野外的将士、百姓尸身。无论是荆州人、益州人,都统一收殓、安葬。如有可能,也对死者遗族予以抚恤。
说完,他又当场取出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财专供此项开销,并留岑鹏在鱼复,监管一应开支。
这个安排很快就被传到了外界。没过多久,许多本地百姓便赶到县衙哭喊拜谢,甚至在军马启程之后,还有跟随着队伍,连连叩首行礼的。
在这种世道里,得到百姓的感谢竟然如此容易,百姓所受的苦难可想而知。其生生死死,在很多大人物眼中或许就像蝼蚁、蒿苇一般的轻贱吧。
此时百姓们悲伤哀婉的声音在峡谷深山间回荡,随着部伍远离,又和起伏的猿声兽吼混在一起,渐渐难以分辨。而大军在万山耸峙的巍峨峡谷中间,逐次沿江东行,将士前后探看,只觉己方便如一行黑色的蚁线般不起眼。
明明是一支得胜之师,将士们行军沿途,脚步轻捷,时常高唱军歌,但此时此刻,忽然又想起离家数月,血染征袍,伙伴多有凋零,气氛不知不觉便显萧瑟。
好在这一日晚间,便抵达巫县。
前队郭竟所部五天前就已经过了。四天前,宜都郡功曹桓庶桓幸之、督邮郭辅郭恒直和大吏习源、向充等人都已赶到巫县,提前组织百姓携带粮食、酒肉等物犒军。
庐江雷氏部曲自从入驻宜都郡以后,军纪极严,军民之间的关系可称融洽,而军中诸将也有威声。因为部曲主力从宜都出发,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今番终于见到他们得胜折返,当下就有许多人自发夹道欢迎的。
尤其是庐江雷氏的徒附百姓们和将士家属,许多人迎到了巫县以西二十里外。
这样的欢呼和拥护,使得将士们略有低沉的情绪重新高涨起来。
当日在巫县休整一夜,次日出发,用了五天时间,经秭归至夷陵。
此时邓铜、贺松两部已经提前进驻夷陵,对整座城池进行军事管制,厉兵秣马,准备与曹军作战。
雷远本部遂在临江河登船,顺水直放夷道城以西的丹水码头,然后各归本营,彻底进入放假休整状态。
雷远本人在夷陵稍许停留,先与邓铜、贺松二将会面,询问近日里荆州战局,并作后继的军事调动安排。
原来就在雷远行军的这段时间,坐镇江陵的关羽与北方曹军进退往来,已经杀了好几个回合。
先是乐进所部进驻寻口,与文聘所部合攻关羽。关羽初战不利,勒兵缓缓后退,乐进乘胜追击,被关将军设伏痛击,一战击斩甲士五百余,二战又击斩甲士数百。这都是乐进下属的精锐,其折损使得乐进痛彻心扉。
荆州军随即反攻,迅速收复寻口、荆城,关平所部水军在汉津与文聘鏖战数场,而乐进以粮尽为由折返襄阳。
也就是说,由乐进、满宠、文聘三员曹军大将组织的钳形攻势已经被关将军痛打到稀碎,荆州军在汉水沿线进退自如。
既然如此,便无需雷远所部紧急出面救场。
雷远盘算着,先往江陵去拜见董督荆州的顶头上司关羽,如果关羽允可,就从夷陵直接出兵,翻山往临沮去,进而威胁宜城,顺便探一探汉水上游房陵、上庸等地的虚实。
邓铜、贺松都是宿将,相应的军事准备自然由他们负责。
到了申时,夷陵城中的官吏和驻守军将准备了宴席,想请雷远当晚赴宴。
官吏们前来邀请时,县寺中只有李齐、王平等扈从在。他们替雷远传话说:“离家数月方得凯旋,实在思念家人。故而,且过一日、两日,再与诸公畅叙。”
原来午时以后,雷远只带了几个扈从乘坐轻舟渡江,直放夷道城去了。
第四百一十八章 码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