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细线,是道路么?”
  “丝毫不差!”雷远恭维了一句:“陈将军久历军旅,胸中自有丘壑,人所不及也。”
  “这幅图是好图!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比这更好的!”陈兰点了点头。这种精密的舆图,通常都是深藏于帝王高官之家或朝廷有司,堪称重宝。陈兰过去数十载戎马生涯,都是靠着极简略粗糙的舆图,从不曾见过如此标识细密的。看着这样一幅舆图,他甚至感觉自己的头脑也为之一醒,许多本来模糊的印象瞬间清晰了起来。他有些急躁地问:“这东西哪儿来的?”
  “是我亲笔所绘。”雷远微微躬身。
  “哦?哈哈……想不到,小儿辈还真有一手。”
  辛彬轻咳一声,站到雷远身边:“续之,你想说什么?”
  几句话的功夫,帐中各个首领和曲长已经纷纷围拢在舆图之前。
  “我们现在的位置在此。军报上讲,兄长所领的断后兵力在此;计算行程,现在应该到了这里。”雷远取了笔墨,在图上依序画了三个墨点,又画了条较粗的黑线:“他们的行进路线,便如此前所安排的,是从六安至番山,到小霍山,再到天柱山。这条路线足以封死曹军大队的行进方向,确保本部的安全,以兄长的勇武善战,也绝不会放任曹军突破他的防御……但这不代表曹军之威完全不能及于我们。”
  雷远持笔点点戳戳,在黑线之旁,又描绘出数条虚线:“据我所知,这几条山路,都是可以绕开兄长所领兵马,直抵我方本部的。虽然这些都是险峻难行的山路,但以曹军的兵多将广,调遣少量能够翻山越岭的精锐骑兵,根本不是问题。今日各队已有遭到曹军骑兵滋扰的,之后,这种情况只怕会更多。诸位,这就要求此刻在山中的各路、各队都必须保留足够的兵力以自保。”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兄长那边急需接应没错,但如果为此动用所有的力量,那等于将各家宗族的部曲徒附和百姓们都直接暴露在曹军骑兵的威胁之下。各位,我实在以为不该如此。面对此等复杂多变的局势,各家宗族,都必须始终保有足够的兵力才行。”
  话音刚落,蔡沣便情不自禁地点头:“是啊!是啊!”
  身为蔡氏族长,他比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要重视自家部曲徒附的安危。毕竟淮南豪右联盟本身,就是为了各家宗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才纠合起来的团体,一切行动本该以此为首要目的。陈兰提出尽起各家宗族兵力的建议,只是为了与庐江雷氏争夺联盟中的军事指挥权;蔡沣虽然基于立场而支持,可一旦有人提出更有利于宗族的说法,他便毫不犹豫地横跳了过去。
  这情形使得陈兰嘿嘿冷笑了几声。可他不想与蔡沣发生争执,一时便不知说什么好。
  “可……可是……”辛彬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吐了一两个字,又无奈叹气。此前他一直在敷衍着陈兰的意见,不希望由陈兰带领全部兵力支援雷脩、与曹军决战。因为这样的操作,无疑是对庐江雷氏权威的削弱。可是,当雷远直截了当否定陈兰的建议,辛彬又突然想起:那么身陷危险的小郎君该怎么办?谁能去救他?怎么去救?辛彬明白,自己的方寸已然乱了,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军帐里的气氛,因为两边首领的犹豫而陷入了诡异的沉静中。
  “可是……”丁立叹了口气:“小将军那边怎么办?还有梅乾那老家伙也在那里,难道看着他们厮杀到死,一个个送命?”
  “什么?”邓铜霍然而立。
  雷远立即道:“断然不可!”
  他提高嗓音,继续道:“有兄长与梅将军领兵苦战断后,我们才能够安心撤退。他们稍有闪失,我们就要直面无穷无尽的曹军追兵,那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救援是必须的,但是……”
  “救援是必须的,但是能够动用的兵力不多,小郎君,你是这个意思吗?”邓铜低声道。他是雷脩坚定不移的支持者,纵使此前遭到雷绪的惩处,却不会因此改变立场。这时候听得雷远的言语中似乎另有深意,他顿时咬紧牙关,瞪着雷远的眼神十分骇人。
  “莫要急躁,我们能动用的兵力不多,但是可做的事情不少。你且听我说完。”雷远淡然道:“兄长所部此前所经的番山、小霍山等地,都算不得崖谷高峻,纵有险要之处,也不能倚之长期抗击曹军。所以,只能一路且战且退,与敌反复纠缠,必然损伤惨重。但计算路程,他们今日应该已到了天柱山中,所以,关键在这里!”
  雷远提起笔,在代表雷脩所部行进路线的黑线上重重画了一道横杠:“这是天柱山中极重要的一处隘口,名唤擂鼓尖。此处山路蜿蜒二十余里,全程仅容两三骑并行,峡道中途唯有一处台地可以屯聚兵力,两侧都是千尺危崖,绝无遭敌军翻越之虞。适才所说的……”他指了指紧贴黑线的几道虚线:“那几条可容曹军骑兵穿行的小路,也在擂鼓尖隘口下经过。”
  他看看身周凝神听说的各人,继续道:“这里,便是曹军大队人马想要追及我等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丸泥以封,将他们死死钉住的地方。”
  雷远倒转笔杆,重重戳在刚画下的横线上:“我带着三五百真正的精锐,前往接应兄长所部,随后不与曹军纠缠,火速后退至此处,用心扼守。凭借地形优势,曹军纵然肋插双翅也不得过。在那里守五天,甚至十天都有可能,然后,就得看本营各位的动作速度了……曹军追击我们,是为了夺取追随我们的徒附民众,只要民众们尽快到达安全的地域,曹军也就失去了目标,不会再与我们纠缠下去。”
  “五天?十天?怎么保证能坚守五天、十天?”有人问。
  “我没法保证,只能尽力而为。阁下若有其它良法,现在就可以说。”雷远摇头。
  帐幕中再度陷入寂静。
  丁立暗暗感慨: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位雷家的小郎君极少理会庶务、酷爱游山玩水的名声,这便是过去数年间游山玩水的成果了吗?这不是什么能够克敌制胜的妙计,却是当前局势下,唯一可以被相关各方都接受的、能立即实施的方案。
  他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道:“这地方我去过,确实险要,可以试一试。”
  “三五百人?”陈兰想了想。他何尝不看重自己宗族的利益?如果有办法以最小的代价堵住曹军,那是再好不过了。他倒并非真想亲自与曹军对抗,更未必非得在这时与庐江雷氏争个高低。他盯着雷远看了半晌,狭长的眼眶中,淡黄色的瞳孔一转:“要真正的精锐吗……我手中能有一百人,不过调集需要点时间。”
  邓铜冷笑:“我也有一百人,现在就能行动!”
  另几名宗族首领也纷纷道:“我这里可用的精锐有五十人……”
  “我有甲士三十人!”
  辛彬想了想,大声道:“如果大家觉得续之的方法可以一试,那就试一回……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都等等再说!另外,原已派人联络吴侯和刘豫州,请他们发兵救援。我会急遣信使,催促他们十万火急来助!”
  数人先后发声,才想起尚未请示雷绪。急回头时,却听阴影中的雷绪并无声息。
  辛彬连忙道:“宗主睡了,他适才点了头!”
  “对对!宗主点头了,我看见了!”不少人都表示赞成。
  “那么,我们立即整兵,立即行动!”雷远道。


第三十一章 苦战(上)
  当淮南豪右们响应雷远扼守擂鼓尖隘口的提议,各自派遣精锐组成队伍的时候,雷脩已经与曹军追兵激烈搏杀了数日。
  深秋时分,夜幕降临的早,这一晚上又浓云遮蔽星月,即使打着火把,也难以辨识前路。再加上雷脩和他的部属们不走大路,只往野地里行进;所以曹军骑兵追杀了一阵,不得不悻悻而回。
  即使如此,击退这一波曹军的追击也非易事。经历连续几次你死我活的惨烈厮杀、终于得以喘息以后,雷脩环视四周,只见从骑们散坐在山野树丛之间,周身都是血污,个个疲惫不堪。
  有人身上中了箭未及拔出,这时候用小刀一点一点地向外剔着箭簇,撕裂筋肉的剧痛使他发出低沉的、如同兽类喘息的声音,脏污的血水随着他的动作被挤压出来,流淌到脚下的土地中。
  其他人也大半都带着伤,各自都趁这时候处理着自己的伤处,但没有人发出大声的呻吟或者呼叫。
  他们都是经历过许多次战场厮杀的幸存者了,对痛苦的忍受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这批精锐骑士本来将近三百人,现在还能行动的,大概只有一百五六十的样子。数十名雷姓的亲兵已然死伤殆尽,曲长刘宇、于建和屯将曹可、曹猛、雷桓等人都战死了,雷脩特别得力的骑兵首领侯炽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为免落入敌手,主动自刃而亡。
  还有很多重伤者,因为没法同行,都被弃之不顾。此刻领兵的曲长只剩下了贺松,他正和几名残存的队率穿行在士卒们中间,一个个探看他们的状态。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在雷脩等人的殊死掩护之下,梅乾带着步卒们已经退入了番山。这磅礴蜿蜒的群山中处处岩崖险峻,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曹军的兵力优势。
  明天一早,骑兵们也得进山,然后继续撤退。雷脩背靠着一株老树,心里反复盘算着。
  按照雷远的计划,撤离的路线是从六安至番山,到小霍山,再到天柱山,共计一百七十里。雷脩本人也是谙熟周边地理形势之人,知道雷远说的没错,这条路线恰好堵死了曹军大队人马南下的道路,能够为诸多江淮豪右所在的本队提供足够的掩护。
  也正因此,雷脩等人行进在这条路线上的每时每刻,都会面临着曹军的巨大压力。
  何况,这次面临的不仅是寿春的曹军,还有汹涌而来的曹公亲率大军!前所未有的苦战,还在后头。
  他突然想起灊山大营军议上的场景。当时,自己担心陈兰、梅乾等老资格的军头不愿配合行动,因而陷入犹豫;而一向文弱的二弟竟似有跃跃欲试的意思?雷脩不禁笑了笑,有趣的很,曾经内向而谨慎的小孩子,终于渐渐不一样了啊。
  雷脩除了擅长作战厮杀以外,自认是个平凡的普通人;但他觉得雷远不是,在雷远看似文弱的身躯内,蕴藏着某种普通人不具备的特质。如果雷远在此,前几日里的周旋应当会更加稳妥些吧,或许这场仗,会有不一样的走向。
  可是再怎么样,雷远在身为兄长的自己心中,始终还是个小孩子。接下去的战场厮杀,没小孩子什么事。那是刀剑和弓矢施展之所,只有依靠战士的勇猛无畏!
  雷脩抬眼眺望,在南方,大别山脉从西南方向延伸过来,在这里与广阔的江淮平原汇在一处,形成无数起伏的丘陵。
  这里的地势比北方的平原要高出不少,所以视野非常开阔。雷脩向北,可以看到六安城的城墙和城楼都化作了地平线上黑色的剪影,城中有血色的火光莫名冒起,灰色的浓烟随着火焰升腾到半空,很快被肃杀的秋风吹散了。秋风从北向南,继续吹拂,吹到他混合了血和汗、湿透了的衣甲上,带来浸入骨髓的寒意。
  迷迷糊糊地休息了半晚,次日凌晨,雷脩便带领骑士们纵骑进入山地,走了约莫五里,重新与步卒们汇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