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自己能怎样?雷氏部曲当中敢于肆意妄为的,已经身首异处;这么硬的先例在前,自己能怎样?
在这个瞬间,多年流离所培养出的滑头终于压过了半辈子的桀骜。甘宁箭步向前,一把挽住雷远的手臂。
他过于凶悍的脸上,竭力挤出一丝笑容来:“将军!将军!将士们都只听我的命令行事,错在我甘宁一人,与将士们无关!权且记下五十棍,不不,记下四十棍可好?将军?”
第三百四十六章 森严
行军法不是作生意,当然没得谈。
雷远直接拒绝了甘宁,而他的部属们开始向前威逼。
那是真正的威逼,甚至可以说是作战的准备,绝非花架子,甘宁看得出来。负责具体指挥的,是站立在校场后方的郭竟,随着他低声下达指示,一个个传令兵沿着校场边缘奔走,将原本从江州城各处汇集过来,部伍散乱的雷氏部曲一点点地微调。
适才甘宁仗着抓了一个违背军法的雷氏部曲什长,有些疏忽了,这时候注意力转回来,才发现整座校场的局势已经不同。
弓弩手就位,枪矛手就位,刀盾手就位。甚至在甘宁身后的郡府里面,也开始传来将士们快速接近的甲叶铿锵声。
在火光的掩映之下,上千将士们毫不掩饰地调整队列,也毫不掩饰己方的高度戒备。甘宁毫不怀疑,自家的部属们再敢乱说乱动,立即就会被斩杀于当场。
这些部属们追随甘宁时间最长的,已经有二十多年。他们一起纵横在大江之上肆意劫掠,一起转战荆州、江左,每个人都是殒身不恤、谈笑赴死的好汉。甘宁常常感叹自己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所以他始终只能纠合起这样规模的力量,固然剽悍酷烈、敢斗敢杀,数量却难免少了一点。
但今天甘宁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治军手段。
雷远的个人勇武,放在甘宁面前不值一提,想必在将士眼中也没什么威风;他不擅饮酒,极少参与饮宴游玩,远不如甘宁那样重视与麾下将士的亲密往来;他行事繁琐细密,总是不断拿各种东西来约束部下,据说在宜都的时候,一个月里推行的部曲运作条例多达六十条,号称每日两更全勤,从武器甲胄的保养管到吃饭喝水的须知,还勒令基层将士们熟读牢记,以致苦不堪言。
这样的治军方法,几乎每一方面都是与甘宁习惯的套路反着来。所以甘宁虽然身为雷远的副将,却素来对庐江雷氏部曲的战斗力不以为然。
尤其在甘宁投入左将军麾下,随同雷远一起深入巴西以后,他发现无论对抗徐晃,还是夺取江州,都是自己发挥其超群勇力对抗敌军主将,而雷氏部曲中那些校尉、司马们,老实说乏善可陈,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军队当中,分别高下的唯一途径就是战斗力的比拼。之所以甘宁选择在夺取江州的当日悍然屠杀严颜满门,有一部分原因便是甘宁觉得雷远必然依赖他的勇武,因为依赖,也就必然宽待。
可现在的情况显然与预想不同。雷远并没有表现出对甘宁所部的特别依赖,或者说,哪怕他有所依赖,也不会因此而宽纵军法上的要求。
就在片刻之前,他理直气壮地杀死了自家部曲中违反军法的七个人,与此同时,他的部下们没有人求情,没有人表示哪怕一丁点的异议!
甘宁青年以后,颇曾读书。他记得《尉缭子》中曾说,“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士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次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如雷氏部曲这般,至少便是令行士卒之军。
这代表雷远对军法的要求已经渗透到了这支军队的骨子里,他还有一整套的办法来作为支撑。这样一支军队在战场上会多么可怕?
直到今天之前,甘宁还觉得自家在公安城外若能放手一搏,未必就会被雷远打败,但这时候他忽然有点明白过来:他所熟悉的那套领兵的手段,能够用好数十人、数百人,但雷远所推行的,才是足以统领数千乃至数万人的办法。
或许雷远离开了雷氏部曲的支撑就什么也不是,但只要他和他的部曲、和他的庞大地方势力捆绑在一处,甘宁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更不要妄想与之对抗了。
这种情况下,恳求又有什么用呢?雷远已经支撑起如此令行禁止的体系,就绝不可能网开一面、自挖墙角。
雷远平静地看着甘宁,什么话也不说。
而甘宁的脸色越来越沉重。他慢慢地松开攀住雷远臂膀的双手,后退一步。
雷氏部曲们继续逼近,越过两人对话的位置。几名甘宁的部下开始骂骂咧咧,有人摆出反抗的姿态,立即被十七八杆长枪兜头盖脸地逼住,分毫动弹不得。
随即执法队如狼似虎向前,将跟随甘宁从郡府中出来的数十人全都拖到校场中央。
校场之内,近千将士甲胄鲜明,刀枪锐利;校场外圈,掺杂着益州民夫的部队陆续汇合过来,民夫们的纪律性稍微差一些,虽然不敢大声喧哗,低声言语的响动却嗡嗡不止。
有人压着嗓子问:“不是打赢了么?为何还要杀人?杀的是谁?”
领队的都伯道:“雷将军入城之前颁下三条军令,你可记得?”
“不得滥杀、不得扰民、不得纵火?”
“正是。适才杀的,便是庐江雷氏部曲中,违抗军令、入室劫财的七个人;此刻要惩治的,则是甘将军所部,滥杀严太守家眷的那一批。”
“却不知怎么个惩治?”
“甘将军解职,那些部属们,全都杖责一百。”
“杖责一百!那岂不是……真是军纪森严……”
甚至连校场远处,各个里坊的绵延墙头,也开始有百姓小心翼翼地探头观看。
众目睽睽之下,田漠亲领人手,挨个行刑。
甘宁的服软求恳发挥了一点效果,此前随他在郡府中大肆屠杀的,合计四十七人,其中有十二人在战斗中受了不轻的伤,断然熬不过一百军棍。这十二人权且寄下,其余三十五人,五个一批,轮流来。
军棍行刑,较之于斩首还要残酷的多。粗长的军棍起落不休,受刑的将士有的惨叫,有的呻吟,大多数咬牙不语,最后全都气息奄奄。军棍上很快就沾了血,每次抬起,甚至还带起破碎的、黑紫色的皮肉……这是扎扎实实的一百军棍,是能活活打死人的!
军法尉大声报数,田漠面色如铁,缓步巡行其间。
第一批受刑的五人当场死了三个,剩下两个血肉模糊的伤员被拖到另一边,自有医官为之紧急救治。
雷氏部曲当中,每百人配备专门的卫生员,并有士卒三五人学习过简单的外伤处理。每个校尉麾下,则有专门的医官若干。有罪必惩,这是军法;有伤病必得救治,这也是军法。
而在田漠这边,动作不停,一声令下,带出第二批受刑之人。
这一批被当场打死两个。
负责施刑的军法队士卒换了两班,俱都胳臂酸软。田漠一声令下,原本报数的上前负责施刑。
第三批又打死了两个。
待到第四批的时候,全军莫不失色,在外围观看的民夫或百姓,甚至有惊骇哭泣出声的。此时甘宁部下最凶悍的士卒都忍不住腿软。军法队出了十个人,将他们拖到校场中央,继续行刑。
甘宁满头大汗,以手遮面,不忍观看。
而雷远按剑而立,神色丝毫不变。
待到天色微明,三十五人执刑完毕,当场杖毙十七人。全城、全军为之肃然。
第三百四十七章 仁人
甘宁固然是第一流的猛将,可雷远并不会因此而有任何顾忌,他所依靠的,从来都是自家的严整部曲,是纳入在体系内的数万百姓,而不是某几个勇夫。
后世有大贤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雷远深以为然。
身边“咣当”一声,甘宁把长刀扔在地上,环顾左右:“大牢在哪里?”
当日,军正便遵照雷远的吩咐,将甘宁押入郡中大牢。
甘宁所部在城外尚有一支兵力,此时得知甘宁将被下狱,顿时鼓噪,随后就被五倍以上的雷氏部曲包围。
雷远倒也不为已甚,遣人向他们宣布说,雷将军与甘将军之间,并无私怨,也不会刻意苛待,如果他们不放心,可以选出代表去探望主将。将士们将信将疑地讨论了一阵,推举了几名得人信任的老卒进城。
江州城的牢狱在郡府正北,贴着北面的城墙,距离郑晋用计夺取的城门很近。
几名老卒原本以为甘宁会在某一处牢室里,结果不然。牢狱内外,都被雷远的扈从守把了,腾出了狱官所居的一处正房给甘宁,除了不能走出牢狱,其余别无约束。甚至就连此前甘宁扔在校场甲胄、武器也被好好收拾了,找了个木架,挂在屋内。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雷远的扈从们为甘宁送来吃食,无非稻饭鱼羹之类,虽不精致,量倒是很足。甘宁大吃大嚼着,随口问道:“昨晚的事,雷氏部曲中,有什么反映?”
他所说的事,自然不是奇袭夺城,而是后来那当众执行军法的严苛之举。
他的部下们互相看了看,一名老卒吭吭哧哧地道:“雷氏部曲中的老人都说,小郎君还是心软……呃,小郎君便是那雷远了,他在继任庐江雷氏宗主之前,一直被唤作小郎君的。”
甘宁只听了前半段,就吃惊起身。
他长大了嘴,任凭稻饭悉悉索索从嘴里掉出来,半晌才道:“心软?因为那么不痛不痒的罪名,连砍七个脑袋,那些部曲还觉得雷远心软?这帮淮南人都疯了吗?”
“他们说,自从雷远担任宗主,对自家部曲的照顾实在周全,做部下的就应该令行禁止。何况按照族中律令,违背号令的,本该褫夺田产、逐出家宅、剥夺子弟在乡学就读的资格,结果雷远竟然自己出钱,弥补他们家中的损失……”老卒一边回忆,一边道:“部曲中许多老资格的将士都说,小郎君年少时就性子温和,如今虽然治军从严,心底里对大家还是体恤,行事留着余地……”
甘宁简直要骂出声来。他一屁股坐回远处,把饭碗重重地顿在案几上,打断了老卒的话语。
“对我们这边的处置呢?他们不觉得,当场杖杀我甘兴霸的部下,太过分了吗?”
他的部下们互相对视几眼,另一人道:“这倒确实。我熟悉的几名雷氏部曲将都说,相比大庭广众下活活打死,一刀斩首毕竟痛快些。说到底,雷将军对自家人还是厚道。”
甘宁顿时不想说话了。
他盘膝坐好,露出思忖的神情。
部属们静静地等了半晌,眼看着时间未免太久,有人问道:“将军,说到底,我们大伙儿都忍不下这口气,您看是不是……”
“住嘴!”甘宁厉声训斥这几人:“我犯军法受惩,理所应当,用得找你们这些蠢货操心吗?都老实点,我在牢中之时,你们悉数听从雷将军的指令,不得有半点轻忽!”
几名老卒被骂的灰头土脸,回到营里也没想明白,别人问起,只简单答道:“将军无恙!”
到了当日晚间,雷远将各处城防布置完毕,再度遣人去通报这支兵众,让他们进城驻扎在郡府内部,原本用来驻守严颜本部的营房,距离大牢仅一墙之隔。
次日他们又让人去探望甘宁,说起自家就驻扎在郡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