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更能明白,这些扈从们如此警惕,恐怕其中不乏对自己的提防……这让他略微有些沮丧。
  事实上,奋威将军抵达的第一天,县城附近就出了这样的事,已经使这年轻人觉得脸上无光,偏偏此事与自家的老搭档句扶相关,又很难启齿解释。
  狐笃正在盘算的时候,身在扈从之中的雷远,转而看了看小心翼翼随侍在身边的冯乐。
  冯乐依然一副恭敬自守的姿态,把腰弯得像一只大虾。
  最近这段时间,冯乐随侍在雷远身边,并不负责实际事务,只是发挥他熟悉巴西形势的特点,随时提供咨询。
  冯氏族长将冯乐推荐给雷远的时候,只说他如何精干有能。见面以后雷远却觉得这人性子软弱,又过于谨慎。明明生的方面大耳、相貌堂堂,却总是一副小意伺候的样子,不像是雷远的下属,像是新纳的小妾。
  可用了一阵子,雷远又感觉冯乐其人,颇有他的好处。此人确实谙熟巴西郡的人文、地理,随便雷远问起什么犄角旮旯的小事,他都能说出三五条来,就算不精准,也不致有大的差错。
  他对各地官吏的性格、手段也很熟悉,便如雷远生出一只额外的眼睛,总能提前发现一些什么。这几日雷远提兵向北,沿途控制宕渠水周边,期间有几处乡亭的异动,都是冯乐慧眼鉴出。
  狐笃带领雷远等人出城巡视时,冯乐暗中向雷远报说,狐笃的神色有些不对,恐怕就在午间短短片刻,发生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建议扈从们加以提防。
  所以扈从们的反应才会如此及时。
  不过,雷远本人并不为此担心。
  蛮夷在这时候忽然骚动,确实巧了些,但雷远信得过狐笃的诚意,也理解狐笃的难处。
  雷远是反抗朝廷的土豪出身,近来又有担任县长、太守主政的经历,因此非常了解地方官员的苦处。以汉昌这种边鄙小县来说,官吏的管控范围和程度,与中原核心区域简直天差地别。
  事实上,县寺只是这片广袤群山中诸多势力的一股,县寺所代表的政权,与各种地方上的宗族势力、异族部落犬牙交错,彼此渗透、互相制约,谁也没有压倒的优势。
  雷远最初抵达乐乡时,面临的也是这样的局面。只不过他凭借庐江雷氏宗族的数万人丁、数千战兵,强行碾出了一条平坦大道罢了。
  既如此,狐笃在汉昌县具体有些什么样的操作,雷远并无意苛求。毕竟雷远只是来抵御北方米贼袭扰的,并非巴西太守。在宜都郡,他固然可以做到如臂使指,但在巴西郡,便得牢记水至清而无鱼。
  眼看狐笃神色不豫,雷远从扈从圈里策马出来,停在狐笃身边,拍了拍他的胳膊:“此前我在荆州曾遭人行刺,所以部下们难免有些紧张,德信请勿介意。至于那些蛮夷该如何应对,你是地方官,我们是客人。我们悉听安排,并不相扰。”
  狐笃有些吃惊。他的大眼骨碌碌转了转:“既如此,将军请在此稍待,我去去就来?”
  “德信请便。”雷远神色安然地拱了拱手:“若需援手,尽请言之;若无需援手,我便在此处,坐等德信事了。”
  狐笃长长舒了口气,深深地看了雷远一眼。
  雷远笑着对狐笃道:“只是烦请尽快处置,我来此不易,还盼着见识当地山水胜景呐!”
  “请将军放心!”
  狐笃更不迟疑,大声叱喝催马,带着自家部下们急行向前。
  李齐从队列后方过来,躬身问道:“将军,是不是先退到城里?”
  “无需多虑。我们就在此等候。另外,传令让我方的部队安心屯驻,不要妄动。”
  李齐方才遣人回去传令,便听得前方群山间号角之声四起。
  有不少人循着号角方向,从各处奔走而来。隔着茂盛林木和坡地,看不清具体的人数。
  又有人往县城方向纵马奔驰,沿途声音高亢地大喊:“平梁山方向有賨贼行动,县君有令,各处聚兵戒备!”
  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将这命令传了下去。
  再过片刻,汉昌城里奔出一行手持简单武器的壮丁,排成两列,在几名武人打扮的高大汉子带领下,往平梁山的方向快步行去。一行人经过雷远所部身边时,虽然一方器械精锐,一方只是勉强凑手,可他们目不斜视,昂首挺胸地奔走,气势居然不堕。
  雷远问李齐:“这一批,大概有三百人?”
  李齐点头道:“三百二十人,其中持弓弩者三十,还有六匹马。”
  李齐有个特长,估算兵马速度极快,眼光一掠,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雷远心想:“上午狐笃说,已经派了上百壮丁在隘口;知道我要去现场探看,他又加派了百余人。午时听说了蛮夷的消息,句扶领县尉所部两三百人出动警戒……再加上这会儿的三百出头,小小一个县城里,居然已经调动了近千人行动。且不谈周边局势,狐笃对这汉昌城中的人力调动,着实已经做到了极处。”
  他看着那队人迤逦往深山中去,回身再看自家的扈从们,只见一个个面目肃然,杀气腾腾,不禁笑道:“此番出城是为了赏玩风景,大家不妨放松些。虽然一时不能入山,在此地远眺群峰,也足以开阔心胸。”
  当下众人在此地休息。
  狐笃留了几个部属在此地伺候,雷远将他们和冯乐叫到一起,细细询问米仓道沿线的山水形势。再以此为由,延伸到整个巴西郡,乃至益州各地的传说、逸闻。
  他此番动兵既然是投石问路,任务便不止在军事,另外也包括打探各地情形,接触各地人才、贤士,为玄德公的入蜀作先期的鼓吹。
  这时候众人说到巴西郡的人才,先从郡治阆中说起。冯乐如数家珍地道:“阆中大姓,有狐、马、蒲、赵、任、黄、严数家,近代以来,马氏尤盛,为官宦者甚多。处事明达如本州书佐马勋、详查干练如本郡贼曹马齐。对了,还有狐德信也是出自马氏,原名唤作马忠……”
  雷远微微吃了一惊:“马忠?”
  几名狐笃的部属纷纷起身道:“这正是我家县君名讳。”
  “一时惊讶,以至失礼。诸位休怪。”雷远知道这是为人部属的礼节,立即向他们颔首示意。
  在雷远的记忆中,说到季汉中期能够出镇一方的出色人物。自然绕不开镇汉中的王平、镇南中的马忠、镇永安的邓芝,这三人,都功勋卓著、威名赫赫,堪称国家栋梁。
  此前雷远在短短数日里与王平擦肩而过,又与邓芝处得不算太协调,正在心中稍有些遗憾的时候,却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忍不住站了起来,摆出眺望远方的架势,微笑着对自己道:“原来狐笃便是马忠!”
  他不禁有些好奇,以狐笃的才能,平定突发的蛮夷扰乱,会需要多久?
  没过多久,深山中再度响起号角之声。
  几名狐笃的部属俱都欣喜,纷纷道:“穷山之中倒也罢了,蛮夷敢在汉昌城外胡来,简直是昏了头。”
  李贞哈哈笑道:“这么快?”
  冯乐慌忙解释:“或许是蛮夷数量不多的缘故。”
  正说着,山间一骑奔来,众人认得,是狐笃身边一名亲近部曲。
  那人纵马奔到近处,翻身禀道:“启禀雷将军,我家县君在平梁山隘口拦截了意图闯关的蛮夷一千五百余人。其中,还包括了汉中曹军校尉何平。”


第三百二十一章 追踪
  何平这厮胆子不小,竟然又潜回巴西郡来了?竟然在这里被狐笃拦截?
  部曲所报的消息,对雷远来说是个惊喜。
  倒不是说雷远对这些史书有载的名人额外看重。近两年来,雷远所掌握的力量渐渐增强,地位渐渐提高,身边的文武官吏,也如滚雪球般聚集。纵不敢说将才云集,他也自信凭之足与任何强敌周旋。待到以后各级学校渐渐完善,后继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
  雷远惊喜的地方是,何平是他近期能找到的、地位最高的曹军军官了。
  此前雷远在宕渠城下击败徐晃的时候,抓捕了曹军俘虏若干人,但他们口中说出的话,终究有些遮遮掩掩,难以尽信。有那么几个竹筒倒豆子的,地位不到,说的那些纯系捕风捉影,立刻引得雷远恼怒,将之扔回宜都挖煤。
  但雷远又急于了解汉中的情况。
  他是孤军远出千里之外,北方的张鲁和曹军虎视眈眈,貌似盟友的益州官吏随时可能化友为敌,背后由宕渠水至大江再到荆州的联系却细若线缕;短期内,除非荆益两州的合作更上层楼,否则很难获得大规模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知微察隐、料敌先机,就是最关键的要务。
  怎么做到?便如兵法云:动而胜人者,先知也;先知者,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何平便是雷远所需要的那个人。他与寻常人不同,是亲自去往汉中,实任校尉的军官,如果拿下此人、降伏此人,就能彻彻底底地了解到汉中曹军的真实情况!
  雷远勉强压抑住心中喜悦,沉声道:“汉昌长可有需要我协助的地方么?”
  那部曲躬身道:“彼等人数甚众,我家县君打算先挫其锐气,待到他们犹疑退避,或者可以仰仗将军的军威,迫使他们降伏。”
  雷远微微颔首。
  狐笃绝对是个聪明人。雷远估计,如果今日自己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绝对信任,恐怕他就未必会拦截住这么多的蛮人。而他遣人来说什么“仰仗军威”,更像是有意识地把面对何平的机会让给自己。
  那很好,雷远确实需要这个机会:“就请带路吧,我们往山间一行。”
  山间道路陡峭难行,但雷氏部曲们大多都是走惯了起伏山路的,哪怕披甲带刀,也行动自如,这使得带路的部曲频频回头,很有些钦佩。
  虽然天气炎热,可山间险峻深幽之处,自然带着一股独有的阴森感觉。
  尤其是战场上。
  当雷远看到在狭窄的空间里,一些汉昌县兵和蛮夷战士的尸体堆叠在一处,有几颗血肉模糊的头颅被砍下来作为震慑的时候,忽然就想起了灊山中的情形。虽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战斗的规模也不可比,可战斗双方决死冲突的心情,大概并没很大区别。
  “蛮夷已退,他们虽然勇猛,却缺乏坚韧和有序的组织,绝大多数人都是乌合之众。所以攻了两次以后,投降了一部分,剩下的人向南溃逃。”狐笃提着刀,站在隘口边缘道。
  上方岩层遮挡了阳光,雷远看不清狐笃的面貌,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狐笃立即从阴暗处站了出来,他的宽袍被束进腰带里,袖口和胸前都溅上了血。这代表适才的战斗迫得他亲自上阵,并不似说得那么轻松。
  雷远端正严肃地行礼致意:“辛苦汉昌长了。”
  他随即又问:“将士们损失如何?”
  “在这些山道上,没有完善的城寨终究不行。虽然尽量据险而守,可县里的壮丁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还是死了五十多。另外,轻重伤的倍于此数。”
  雷远已看到有些丁壮丢弃了武器,开始在那堆尸体中翻检自家同伴、邻居或者亲眷的尸体,偶尔发出低沉的叹息。严格来说,不见得特别悲戚。在这个深山中的县城周边,汉人和蛮夷的对抗上百年来几乎永无休止,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死人。
  “隘口城寨的设置,请尽快写个条陈,我们来盘算一下该怎么做。”雷远点了点头:“那么,蛮夷现在退往哪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