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远点了点头。
  夷陵城就在营地后方地形略微高处,有几条斗折的道路穿行于起伏岗峦,把营地、码头和城池连接在一起。距离有点远,看不清城池的守御情况,只觉得城墙很低矮,本身规模并不大。
  倒回头来,首先得拿下码头。
  夷陵城的地理位置重要,并不仅仅体现在扼守峡口群山之险,还与大江的水文环境密不可分。
  因为荆门、虎牙二山的扼守,大江突破山峡以后,于此地再度急剧收窄,最窄处只有里许,因而江流湍急汹涌。水面下又有叫作虎牙滩的连绵礁石群,船只触之则沉,绝无幸免。
  在这样的环境下,由江岸到水面、由水面到江岸,也是很困难的。从上游往下游的船只如需休整,通常会在北岸的夷陵城下,以临江河的码头作为停靠之处;而下游往上游的船只,则在南岸的夷道城修整,停靠丹水码头。
  此番冯习等四将搭乘荆州水军的船只逆流而上,将会先抵夷道,然后下船沿着江畔道路步行,抵达孤山以后,在水势平静处换乘小舟渡江。之所以如此,便是为了绕开荆门虎牙之险。
  荆州水军的家底远不如江东那般厚实,不到万不得已,都应避免险航。
  但乘坐小舟的话,每次运输的兵力有限,所以抢在守军之前控制码头渡口,确保渡江顺利,就很重要了。
  “具体在哪一处蹚水过河比较容易?”雷远问道。
  向导指了指脚下:“就从这里,然后向对岸那三棵老树并排的位置。这一段水深不会超过两尺,对面全是缓坡,也容易上岸。”
  雷远问部属们:“都听清了?”
  贺松、任晖、刘七等人一齐点头。因为邓铜不在,他的部下现在都交给了刘七这个匈奴人。
  “那就按照此前计划的,景叔,你打头。接着各队依序过河,动作要快。”
  任晖应了一声,自去集合部众。
  从昨天开始,他这一队骑卒就换上了缴获来的吴军骑士袍服。因为吴人骑兵甚少、作战中又有损坏,所以打扫战场以后只凑出二十来套可用的,形制还不统一。此前跟随雷远威吓乐进的时候,他们用了一次,似乎勉强起了一点作用;这会儿正好再用一次。
  片刻之后,任晖大声催马,带着数十骑跃入临江河中。
  冰凉的河水使得战马猛地打了个喷嚏,前蹄连连跃起,任晖勒着缰绳,轻轻抚摸马颈,使这位好伙伴冷静下来,继续渡河。
  没过多久,骑队就越过河水。在骑兵们趟水的过程中,有些居民模样的人诧异地抬头来看,发现是熟悉的装扮之后,又放松下来。还有人露出期盼的神色,大概以为这是哪支渡江作战的部队成功撤退回来了吧。
  直到任晖等人登岸,营地方向才出现几名士卒,一边叫嚷着,一边走过来。
  “我们是吴侯的部下!奉军令来此!”任晖应付着喊了几声。
  百余骑向营地方向直冲,距离那几名士卒越来越近。
  当双方靠拢的时候,几名士卒赫然发现,只有前队少部分骑兵穿着吴军服色,而他们手持刀剑杀气腾腾的姿态,绝不是自家的部队。
  但已经迟了。任晖正纵马从他们身边掠过,随手提起系在马鞍旁的短戟敲了下去。沉重的短戟借着战马奔腾的速度,砸在一名士卒的头上,发出“砰”地一声闷响。那士卒仰面倒地,头盖骨碎了,鲜血和脑浆喷涌而出。
  他的同伴们也随即被杀死,尸体软软地倒在地上。
  顷刻之后,上百名骑兵撞碎营地外围的围栏,直冲进军营里。
  军营的规模不小,各处设施营造得也很用心,可是里面的人很少。除了最大的一处营房里立即有数十人手持武器冲出来,其它各处,只有惊恐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太容易了。”任晖对自己说。
  任晖和他的部下们顺着军营里的道路往复奔驰,很快就把少量敢于抵抗的人杀死。更多的士卒直接就投降了,根本没有抵抗的意思。他随即分派部下们控制码头和仓库。
  这时,后继的骑队陆续渡河。任晖催马赶到路口,想要迎接雷远进入军营。却见骑队丝毫都不停歇,直接向夷陵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第二百五十三章 劝降
  任晖这才注意到,码头和营地里发生的战斗并未惊动夷陵城,这座城池简直毫无防备,仿佛本来就在等待他的新主人。
  这使得做好恶战准备的任晖有些无聊,他向远去的骑队挥了挥手,兜转回来向部属们嚷道:“好了,把俘虏们都好生看管起来,别再吓唬他们啦!”
  适才的战斗并没有造成多少死伤。这座营地里,能够提刀作战的人比任晖想象的更少些,一处处房舍里,住着的都是士兵的家属。现在骑兵们正策马奔走在房舍间,把人们赶到营地中央的广场,然后把少量青壮年男子和老弱妇孺分开看押。这个举措难免伴随着凶恶的威吓或鞭打,使得妇孺们误以为骑兵将要杀人,纷纷哀号求饶。
  任晖连忙派了几个部下出面,大声宣布己方乃是玄德公的部下,此来并无意杀戮,只需要青壮们帮忙去码头收拾,迎接后继的大部队到来。于是营地里渐渐恢复安静。毕竟这些都是益州逃人,对吴侯并没什么忠诚可言。
  与此同时,雷远和其他的骑士们策马向着夷陵城的方向前进。
  本来他的目标只是临江河码头,但夷陵城既然空虚无备到了这样的局面,那也不妨直接拿下,不必非得等到步卒大队汇合。
  他并没有策马狂奔,而是控制着速度,使得整支骑队保持不疾不徐的压迫感,也使战马不会太过疲惫,保有能够猛烈冲刺的体力。
  ·城池里终于有人注意到了这支骑队。城头上出现人影绰绰,往来奔走呼喊着什么,还有一些士卒从城门洞里出来,排成了几列松散的横队。有个军官一边出来呼喝,一边指挥着其他人,从城门两边搬出拒马。
  然后马队驰过,拦在城门口的横队就像被洪水冲击的堤坝一样,瞬间溃散了。好些人大声惨叫,随即叫声又戛然而止。骑队们毫不留情地践踏过去,铁蹄所过,血肉四溅。
  象征性的防御甚至没有起到象征性的作用,直接就被粉碎。当后继骑队不断越过城门,残余的守军个个都脸色惨白,他们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也就没人理会他们,直到堕在骑队最后的几人向他们喝道:“不想死的把武器丢下!双手抱头!到这里跪下!”
  他们立即丢弃刀枪,用膝盖挪到骑士指定的位置,驯服地跪好。
  进入城池以后,雷远对李贞做了个手势。李贞随即举起手中的长枪,左右横摆。
  因为此行是轻装前进,骑队没有携带专用的军旗,李贞和李齐二人在长枪前段扎着赤色的三角型小帜,作为指挥号令所用。随着赤帜召展,骑队中分出两队沿着城墙左右包抄,又一队翻身下马,杀向城头。其余人继续向前。
  夷陵城是座小城,格局也简单,进城以后看到有座高大的建筑矗立在西北角,那便是官衙,距离城门只有数百步而已。
  官衙四周也有墙垣,并且比城池外围的墙垣更加厚,更加高大。
  这时候骑兵大举入城,马蹄轰鸣声和喊杀声此起彼伏。官衙里的人总算被惊动了,在满城的喧闹中,有人嘶声大喊着:“有贼人入城!关上门!守住官衙!”
  “快冲!冲进去!”雷远略抬高些声音。
  李贞和李齐同时把长枪向前斜指。整支骑队同时发出呐喊,加速催马。
  官衙的厚重大门正在慢慢合拢。
  雷远身后有些带弓箭的骑手张弓搭箭,把箭矢雨点般泼洒过去,绝大部分伴随着“笃笃”连响,射在大门上,只有少数几支从两扇门当中射入,激起几声嘶叫。
  大门继续合拢。如果未能一鼓作气冲破大门,之后再行强攻,可就有些麻烦。
  雷远微微皱眉。
  这时候贺松向身边一名部下挥了挥手。
  这名部下立即从袖中抖出深色的厚布,蒙上了战马的眼睛,然后猛烈地叱咤催马。几个呼吸之后,他就猛撞在了只差一线尚未合拢的大门上。
  以战马的重量,在加上全速奔驰的冲击力,绝不是门后面的人能够抗衡的。轰然大响之中,两扇大门猛烈地迸开,一扇敞到了半开,还有一扇的铰链裂开了,歪歪扭扭地倒了下来,压住了好几个试图关门的人。
  骑队继续向前。
  当雷远冲过大门的时候,发现战马已经筋断骨折而死,而那名催马撞门的骑士在战马撞击大门的瞬间纵身下马,在地上翻滚了好几圈,碰到墙上才停;虽然灰头土脸,但向着骑队连连挥手,居然安然无恙。
  “好身手!”雷远策马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不禁赞了一句。
  贺松面有得色地道:“宗主,这都是当年在江淮间袭掠坞壁的老套路啊。”
  这时骑队不断冲入官衙中,激起扬天尘土。聚集在大门后方的敌人眨眼间就被冲散、被撞倒,后方又有敌人狂喊着飞奔过来支援。骑士们不住地刺杀挥砍,将敢于反抗的敌人杀死。
  开阔的庭园里挤进了许多人,彼此挥砍、刺击、格挡、冲撞。他们的盾牌和甲胄被锐器撞击着,发出连绵的响声,时有鲜血四溅、吼叫连连。顷刻间双方各有数人横尸就地。
  骑兵们失去了奔驰冲击的优势,一时间难以取胜,后排的骑兵们纷纷下马,从前排的缝隙间冲上去厮杀。而李贞带着一些部下们,从耳房攀上墙垣,然后跨坐在墙垣上,向官衙内部放箭射击。
  官衙中人虽然坚持抵抗,可是他们的数量终究无法与庐江雷氏部曲相比。他们当中最勇猛的、一个体格强健的年轻武士往复奋击,两次迫退了骑士们的攻势,最后被李齐领着枪矛手包围,身上透了几个血洞,倒地不起。他的部下们也陆续被杀死杀伤。
  这年轻人一倒,其余人薄弱的防线随即土崩瓦解,顷刻间正门、二门接连失守。剩余的人一直退到后方的屋舍里,被下马的骑兵们重重围拢。
  不过,这种坚韧程度,已经很不错了。仿佛拒守在官衙里的这批人,和城池里的松散守军根本不是同一伙。说来有些奇怪,甘宁已经抽空了夷陵等地的可战之兵,但眼下这些人,又是从哪里来的?
  雷远在正厅前方下马,直接踏过堂前台阶,穿过开敞阔大的正堂。待要再向前进,贺松阻止道:“宗主,莫要再靠前了,小心冷箭。”
  雷远点了点头,依言站在原地:“你去告诉他们,左将军、荆州牧遣军来此,凡抵抗者,都是逆贼。立即弃械投降,可免一死。”
  贺松前去传话。
  后方屋舍处杀声立止,有人长叹一声,发出号令,随即便传来丢弃武器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骑士们簇拥着两个人,返回到厅堂里。
  一名颌下三绺长须的老将,还有一名三十岁出头的文士。
  老将倒还罢了,面容颇带风霜之色,颌下须髯斑白,神气有些怠惰。而那文士的个头很高,肩膀宽阔,从走动的姿势来看,显然身怀武艺。虽说此刻性命掌握于他人之手,但他并不显得非常惊惧,反倒顾盼左右将士,双眼非常有神。


第二百五十四章 正方
  雷远此来夷陵,事前当然做过功课。
  此前与吴军作战所得的俘虏,大部分都缴了械,送到公安城下统一安置,作为此后谈判所用的筹码。但是也有些落在雷氏部曲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