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起,台湾副将王三元猝不及防被义军围攻所杀,总兵王国兴带几百人狼狈出逃却一头撞上宁波大军,随后被俘。

    几日后,台湾的清军残余力量被完全清剿,就此台湾全部收复。自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陷台湾后,神州彻底沦丧时隔二十六年,台湾重新归大明所有,当消息传到宁波时,整个宁波上下欢腾一片。

    “如何?”大都督府,朱怡成身着崭新的监国王袍,李娟儿正带着几个婢女为他整装,望着从西洋购来的镜子中映出的自己模样,朱怡成笑呵呵地问。

    “监国殿下英明神武,仪容自是不凡。”李娟儿微笑着回答道,同时上前为朱怡成小心系上一块明黄的玉佩,接着后退几步,抬头看着站在那边的朱怡成,目光中满是欣喜,可却也有淡淡的忧虑。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似乎感觉到李娟儿所想,朱怡成挥手让婢女退下,上前握住她手道。

    李娟儿不敢把手抽回,只能低声道:“殿下,这可不合……。”

    “没什么合不合规矩的。”朱怡成对面前这个姑娘真诚道:“无论我是谁,站在你面前的还是以前洪大哥!这么多日子风风雨雨都过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放心吧,等正式登位后,孤就会下诏立你为后……。”

    “可是殿下,我……。”当听到这句话,李娟儿猛然抬头,显得有些不敢相信。

    朱怡成笑道:“先不说大明天子本就得娶民间良女,何况你更不一般,尽管放心,如今孤的话就是规矩!”说完,朱怡成用力捏了捏李娟儿的手,李娟儿眼中瞬间起了雾气,但她的嘴角却绽放出花儿般灿烂的笑容。

    拿下台湾,朱怡成重登监国之位已确定,这几日整个宁波都在为此事忙碌着,同时邬思道向朱怡成进言登位后速速立后,以安天下人之心。对于这点,朱怡成答应了下来,不过他可不想随随便便找个不认识的女人当后,而且在他心中早就已有人选,而这人选就是一直跟着自己的李娟儿。

    对于这个选择,如是清廷王公或者是皇帝当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放在其他朝代也要讲个门当户对什么的,可唯独大明却是不同,大明自朱元璋起,皇帝的皇后或王爷的王后大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子,这是朱元璋立下的祖宗规矩,一来是他本人娶的马皇后就是贫贱之妻,夫妻感情很是深厚,自起兵到夺取天下夫妻一直相互扶持相敬如宾。二来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外戚势力过大而影响到皇权,如娶民间女子就没这个麻烦。

    所以,当朱怡成把这个祖宗规矩搬出来,要立李娟儿为后时,邬思道、廖焕之等人也无法反对,而军中董大山、马功成这些大将对于李娟儿本就亲近,朱怡成要立李娟儿为后,他们当然是举双手赞同。

    此次朱怡成登监国位可不像上次那么草率,在邬思道等人的尽心安排下,登位典礼异常宏大,而这时宁波义军也完全打出了大明的旗帜。

    登基当日,朱怡成先穿着孝服,在先帝和神灵的牌位前祷告,等到了吉时,钟鼓齐鸣,他才换上黄色的衮服王袍登上高台祷告,此时在宁波的各级官员也都身着焕然一新的朝服,文武分为两列跪于高台两侧。结束祷告后,朱怡成步下高台,登上云舆,在文武陪同下入原大都督府,也就是如今的监国府。

    下了云舆,朱怡成上云盘,随后在宝座坐下,此时文武按品级依此而入,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礼毕后,廖焕之作为文官之首在诏书上盖上大印,以宣告监国登位。

    当监国登位之声从殿中传到殿外,再一步步传到整个宁波城的时候,整个宁波瞬间沸腾起来,满城都是欢呼雀跃声……。

    朱怡成在宁波突然亮明身份,重登监国位,这消息如同张了翅膀一般朝着四面八方飞去。当得知此信息时,全天下的义军先是目瞪口呆,紧接着是欣喜若狂,至于在江西的袁奇得知此消息后更是心头复杂无比。

    当初,他把朱怡成这个“奇货”拉到前台,以监国虚名推到天下人面前以为自己摄政之用,从而在浙江突然崛起,如果不是当初杭州一战过于草率,从而导致大败的话,那么他袁奇就是这天下义军的最高首领,甚至已拥有和清廷直接抗衡的力量。

    只可惜,杭州战败,最终导致他后来三起三落,如今虽然占据九江、武昌一带,并已把势力向西伸向了四川,只等四川白莲教众起事,袁奇可趁势打通四川道路,从而取得更大的地盘。可谁想他一直以为早就在杭州之战就死了的朱怡成却一直活着,那神神秘秘在宁波多次击败清军,力量不断强大,甚至现在还拿下台湾的洪强居然就是朱怡成?而现在,拿下台湾后的宁波势力已成了天下义军最强大的一股,更可怕的是朱怡成正式向天下宣布他的身份,在宁波重登监国位。

    一想到如此,再回忆到当年他第一次见到朱怡成的情景,袁奇实在不敢想象记忆中那个懦弱无能又胆小怕死的少年居然独自做出了如此大的事来。感慨之余又不免得有些懊悔,虽说朱怡成的登基诏书中并未对袁奇有任何指责,反而依旧称他为大明忠勇王,同时对袁奇部是夸奖并好生安抚,让袁奇在江西再接再厉,联合各地义军对抗清军,以早日完成反清复明大业。

    可是袁奇却敏锐地察觉到这诏书只称自己为忠勇王,却没提他反清大元帅的名头,所以袁奇心里很清楚朱怡成对于自己的态度。就像祝建才那边也是,朱怡成的诏书中默认了祝建才汉王的身份,至于平天大元帅什么同样只字未提,其用意是显而易见,朱怡成明显是以其监国身份用这种方式来从形式上取得对袁、祝二部名义上的统辖,而这种大义是袁奇和祝建才无法抗拒的,如果他们不承认朱怡成的正统地位话,那么作为竖起反清复明旗号的两支义军当何去何从呢?

    邬思道的确深知人心,这个手笔正是出自于他,其实无论是朱怡成还是邬思道心里都清楚,这样做并不能改变袁奇和祝建才两部的实质掌握权,可是这样做却是必须的,只有这样做才能在全天下竖立起朱怡成监国的威望和大明正统的地位,而邬思道也断定,无论是袁奇还是祝建才就算心中不满,他们也绝对不会对此有任何反驳。

    事实也是如此,当得知诏书内容后,袁奇和祝建才虽然暗暗咒骂朱怡成无耻,却不敢真正撕破脸进行反驳,毕竟他们都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难道因为这一份诏书不反清而先反朱怡成么?如果这样做的话,他们的大义何在?

    登位当日,宁波文武各有封赏,由原幕府各职改为六部,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朱怡成以监国继续摄大都督之职。同时,立李娟儿为后,对于各地义军首领也各有封赏,福建的陈五显更是直接封总兵官,其部一应均有封赏……。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复职

    康熙的脸色发灰,双手更在微微颤抖,如果此时他心中的愤怒能像火山般喷发出来的话,那么整个京城都将被化为灰烬。

    不过最终,康熙还是渐渐平静下来,毕竟当了四十八年皇帝的他已经历过太多风浪了。无论是初登位时在权臣鳌拜阴影下的朝不保夕,还是三藩作乱时的风雨飘摇,或者是北征大漠时被断粮草差一点儿全军覆没……这些都被他克服,而那些给自己带来莫大危机,甚至差一点儿夺走他天下的敌人们也一个个早就尸骨成灰了,只有他还端坐在这皇帝的宝座上,掌控着天下至尊的皇权。

    “朱怡成,大明监国,好!好一个朱怡成!好一个大明监国!”

    康熙咬牙切齿地喃喃自语,最后却大笑了起来。他怎么都没想到,笼罩在清廷头上几十年的朱三太子死后居然又冒出了其后人,这个早就不知道下落,传闻已死在杭州大战中的朱怡成居然一直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而且还在宁波逐步坐大,如今更是堂而皇之地登上所谓的大明监国之位。

    地方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如此大事居然一点都不知晓,当初江南剿匪甚至还把朱怡成这个反贼中的反贼忽略,从而导致如今局面。

    一想到这,康熙恨不能把这些渎职的官员全部捉拿查办甚至砍了他们的脑袋,可惜这些人有的早已死了,有的也已病重去职,还有一个还是自己的儿子,总不能为了这事把大阿哥拉出去砍头吧?此时的康熙是自登基四十八年来的头一回,更是让这位一直沉浸在圣君、仁君和太平盛世中的皇帝感觉到自己无比的疲惫,还有从所未有的无力感,

    “皇上,隆科多在外请安……。”一个太监轻声提醒道,把康熙从思绪中拉回现实。

    “叫!”康熙凝凝神,开口道。

    太监连忙应了一声,很快一等侍卫隆科多从外进来,见到康熙连忙叩首请安。

    康熙并没马上让隆科多起身,而是眯着眼打量着面前这个人。说起隆科多,他不仅是康熙的表弟,更是康熙的小舅子,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是当朝一等公,也是康熙皇帝的舅舅和岳父,之前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要职,但由于和皇子过于亲近,前些年被康熙降三级留用,不过由于他身份特殊,依旧是朝中最有势力的大臣之一。

    至于隆科多,早在康熙二十七年就被授予一等侍卫之衔,后又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之职,可谓深得信任。但几年前,由于其父佟国维介入皇子之争,导致被康熙大怒撤其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大臣之职,同时找了个下属犯法隆科多作为上级监管不严,未能尽心办事的由头罢顺手免了其副都统、銮仪使的职务,但仍在一等侍卫上行走。

    这时间一晃就四年多过去了,如今的隆科多看起来似乎比之前沉稳了许多,看来这些年的磨练还是颇有效果的。

    “起来吧……。”好一会儿,康熙才道。

    “谢皇上!”隆科多先又磕了个头,这才手脚并用从地上爬了起来。

    “赐座。”

    康熙话音刚落,在一旁的太监就搬了个凳子过来,隆科多连忙谢过,这才小心翼翼地半边屁股落坐,双手规规矩矩摆在膝上,毕恭毕敬准备听康熙教诲。

    康熙先是不闲不淡地问了几句隆科多的家事,毕竟双方是亲戚,这也是康熙用这种方式表示对隆科多亲近的一种手段。隆科多一一小心回答,说了一会儿话,康熙又问了他近来的情况。

    “回皇上,奴才这些年一直遵循皇上当年的教诲,以皇上‘行为端正,勤谨为之’这八字时时勉励自己,丝毫不敢放松……。”

    听到这话,康熙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今天他把隆科多找来不是拉家常的,如今天下反贼四起,尤其是宁波的朱怡成直接亮出身份,自称大明监国,以图反清复明。现在这些反贼已不再是什么疥癞之患,而已实质性地威胁到了大清安危的地步。

    此时的康熙已有了极大的危机感,他非常清楚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的道理,当年的朱三太子一个虚名就搅得整个大清几十年不稳,而现在更不用说朱怡成直接以大明监国身份割据江南甚至拿下台湾了,再加上袁奇、祝建才和陈五显等反贼的势力,这是康熙自平定三藩后所遇到最大的危机。

    虽说康熙登基以来,一直向天下宣扬满汉一家,甚至还亲自祭祀过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