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9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蒋瑾说的没错,交通的问题是针对两地统治的基础,如果无法满足交通,朝廷不可能在未来对两地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充其量也就是在几处要地设置官府,管理周边区域罢了。
在两地的许多地方,朝廷的政令根本无法达到,这短时间还没问题,可时间长了,必然会造成地方势力的抬头,从而影响到地方统治和施政。
“大规模建成恐怕有些难度,朝廷财政虽然宽裕,但也无力支持全面铁路建设。”
“这是自然,臣也是如此考虑,但臣以为在两地各城之间的铁路或可以先建,臣之前主管工部,对于此事算是有些心得,只要朝廷对此支持即可,毕竟路要一步步走,饭也要一口口吃嘛。”
蒋瑾笑着回答道,朱怡成一听也乐了,这倒也是一个办法,先以点带面,一步步来,这样的难度小些,也更适合两地。
“其二是两地的人口问题,臣以为除向两地移民外还应该由两地向外移民,既要进去,也要出来。”蒋瑾继续说第二个要求。
朱怡成微微一愣,他倒没想到蒋瑾会想到这一步,不过仔细琢磨蒋瑾说的极有道理,移民的同时也从西域和藏地向其他地方移民,从而彻底改变两地的人口结构,这种操作虽然繁琐和时长,可一旦做好了确是免除后顾之忧的好事。
试想,等上十几二十年后,西域和藏地的本地人口基数远远下降,而汉人的人口不断上升,那么到时候两地的人口结构就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一来两地就同中原没什么区别了,也避免了未来两地可能会产生的各自问题。
“这件事可以做,但怎么做,如何做,需好好想一想,此外如何移出,又如何安置,等蒋卿去了那边视察一番,仔细想好了再给朕上个折子。”
“臣明白。”蒋瑾连忙应道,接着又说起了第三点,也就是最后一点。
“皇爷让臣总督西域、藏地两处,是皇爷对臣的看重,但臣以为两地设省、州、府、县一事还需尽快,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朝廷要想在两地长治久安,以军管代替民政只是权宜之计,只有真正在地方设置官府才是长远之道。”
蒋瑾的目光长远,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军机大臣,看待问题自然全面。眼下无论是西域还是藏地,又或者朱怡成之前对他说的拆分西域建设兵团还是新设藏地建设兵团,这些虽然是解决地方施政问题,可实际上依旧是军管而不是真正的民政手段。
就连蒋瑾作为两地总督,从职权来说同样也是军政一把抓的,但本质上却是治军大于民。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问题不大,反而因为军管效率更高,更便与地方治理,但在长期来看却不是一件好事。
这其实是蒋瑾在用这方法委婉提醒朱怡成,建设兵团制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就和当年朱元璋搞军户屯田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难免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来,只有真正设立全面的民政制度才是根本。
这点朱怡成倒是有些疏忽了,他回想到历史上的那些问题,甚至包括二十世纪下半叶初期时的情景,心中默默点了点头。
蒋瑾看得极为清楚,他提出这点的确考虑长久,对此朱怡成表示同意。朱怡成告诉蒋瑾对于两地的设省和州府县由目前军机处展开讨论,年后拿一个计划出来,等下一届军机处进行实施。
不过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考虑到两地的特殊情况,军管制度和民政制度会同时实施,等到后者不断完善后,前者才会慢慢退出舞台,从而被后者取代。所以无论是现在的军机处还是蒋瑾本人,对于这件事必须有一个长期规划。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新时代(终章附感言)
“董铭何时到京?”朱怡成问。
“他是上月从昆明启程的,云南至京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由云南北上入川,至重庆后坐船沿江南下,到南京后再北上南通州换火车,算下来恐怕要正月底才是到京师。”蒋瑾想了下回道。
朱怡成点点头,董铭这几年在云南任左布政使,云南在他的治理下着实不错,无论是地方民政还是针对少数民族的改土归流政策,董铭可以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董铭不仅是一个清官,更是一个能臣,年后军机处人员替换,董铭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他回京后就将直入军机,成为新的军机大臣并兼任刑部尚书。除去董铭外,首席军机大臣的人选也已经定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现军机大臣曾逸书。
曾逸书的军机大臣职务是后补的,所以他的任期还有一任,虽然曾逸书在现军机处的排名不算高,但蒋瑾、庄岩等人去职后,曾逸书就成了军机处剩余的军机大臣中的老资格,何况曾逸书此人极有能力,做事认真负责,对于政务手段老练,无论从那方面来讲都是接替蒋瑾的合适人选。
此外岳钟琪也将卸任西北军最高指挥官的职务,转任总参谋部主官,从而替代庄岩接替军机大臣一职。
从这点来讲,朱怡成对于军机处的安排还是很妥当的,既有之前未到期留任的军机大臣,同样也有新入的军机大臣,以老带新以确保军机处的平稳过度,并保证朝廷施政的持续性。
“请皇爷放心,军机处交接事务臣已经在着手了,必然不会耽误国事,况且董铭一向忠于国事,此次入军机也是众望所归。”似乎是看出了朱怡成所想,蒋瑾开口安慰道。
朱怡成笑笑,摆摆手道:“朕有什么不放心的,尔等都是国之重臣,有你们在朕放心的很。”
说道这,朱怡成叹了口气,又有些惆怅道:“只是朕有些感慨,这时间过的实在是太快,一晃就那么多年过去,当年朕设立军机处时仿佛就在眼前,可如今就连蒋卿的任期都到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日子朱怡成总是有些怀念之前的往事,也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
当年来到这个世界,朱怡成才是不满十八岁的青年,可现在已是年过中旬了。二十多年的光阴似箭,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又感慨万千。
同蒋瑾又说了会儿话,朱怡成这才结束了这次谈话,时间已经不早了,明天就是大朝会的日子,这是每年中最重要的一日,同样也是大明新年的开始。
蒋瑾走后,朱怡成起身,他没有和往常一样继续处理政务,而是走到了偏殿门口随手推开了殿门。
殿门一开,一股寒风卷着片片雪花直吹了过来,相比殿内的温暖如春,殿外,一片银装素裹,整个紫禁城,包括整个京师都在白茫茫之中。
肩头微微一重,朱怡成扭头望去,身后的小江子已为他披上了大氅。
“皇爷,天冷,需小心龙体。”小江子低声说道。
朱怡成没说什么,目光重新转移到了殿外,望着空中一片接着一片飘落的雪花,而在不远处,一片白色之中却露着不少点点红色,那是宫中新年的装束,其中有宫灯,也有红色的彩带,依稀之间还能听到忙碌的宫中宫女们和小太监们轻快的笑声。
“一年又过去了。”朱怡成说道,似乎是在和身后的小江子说,也似乎在自言自语。
是啊,一年又过去了,明年这个时候同样会有大雪,同样也会有雪花飘落,但飘落的雪花却已不是今年的雪花了。
想到这,朱怡成心中更多了几分惆怅,但同时目光又有了坚定。
因为他,大明得到了复兴,也是因为他,这个世界得到了彻底改变。
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历史上那充满愚昧落后的满清时代,更不是会后来那个令人羞辱,沦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明现在已经占到了世界的顶端,未来的大明何去何从,这条道路朱怡成已经为它指明了前进方向。
朱怡成相信,就算自己数十年后离开这个世界,但他创立的大明依旧会以一条历史上不一样的道路前进,从而让历史和世界铭记。
朱怡成遥想着未来,他仿佛看见了雄伟的陆军组成的现代化坦克、装甲车,钢铁洪流势不可挡。海军的航空母舰、战舰遨游七海,牢牢控制着全球海权。天空中是空军的战机呼啸而过,卫星监视着全球一举一动,大明人驾驶宇宙飞船腾空而起,登陆月球、火星,前往太空深处,探索遥远的宇宙……。
大明百姓安居乐业,人人为自己大明人的身份骄傲自豪,整个世界为大明而无比崇拜,以学习大明的文字、文化为荣……。
日月所至,皆为明土。
朱怡成笑了,这一切不再是梦想,他或许看不见了,但他坚信自己的子孙一定能够看见,一定能够同自己一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父皇……。”
朱伯?的声音响起,不知什么时候太子已经来了。
望着自己的嫡长子,现在的朱伯?已褪去了脸上的稚气,完完全全是一副大人的模样了。
朱伯?的眉目之间和朱怡成极像,但又有着他母亲李娟儿的秀气,这些年的历练让他更显得沉稳大方,现在的太子已逐渐开始独当一面,未来的日子里朱怡成会继续亲手教导和扶持他,等到合适的时候,朱怡成会把皇位再从自己的手里交给自己这个儿子,让他成为帝国下一任的掌舵者。
朱怡成不是贪恋权利的人,做皇帝说起来是一个苦差事,同时更是一份责任。这也是朱怡成一直这么教导朱伯?的,就想后世那句话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皇帝同样也是如此。
“来了。”朱怡成微笑着向儿子点点头。
“母后请父皇过去,说是时间不早了,宫中家宴已经设好,诸妃和弟弟妹妹都在等着父皇……。”朱伯?轻声说道。
今天是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大明皇室和民间一样同样要吃年夜饭,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由皇后李娟儿来安排,今天也不例外。
这时候朱怡成才发现原本就有些灰蒙蒙的天空已渐渐暗了下来,宫中的红色宫灯也一盏盏点亮,平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息。
“走吧,去的晚了你母后又要埋怨我了。”朱怡成笑道,示意朱伯?一起走。当父子迈步的时候,身后的小江子尖锐又带着节奏的喊声顿时响起。
“皇爷、太子爷……摆驾坤宁宫……。”
(全书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