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9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关键时刻还得是自己人可靠啊!武礼这位老堂兄当年因为身份的原因一直被先皇所打压,一个好好的宗室之才居然蹉跎了大半辈子,亏得皇上英明,把武礼重新提拔了起来,而现在有了武礼这样的帮手,郭亲王转战印度的把握就更大了几分。

    对于郭亲王,包括康德来讲,豪格早就是过眼云烟了。豪格一脉说起来是多尔衮造的孽,其实顺治先帝和豪格的关系极为不错,兄弟之间感情亲厚异常。

    豪格死于多尔衮之手时,顺治勃然大怒,甚至为豪格私下痛哭不已。后来清算多尔衮时,其中多尔衮迫害豪格就是一条大罪,可惜后来康熙对豪格一脉依旧深有防备,从而导致武礼最终夺爵。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现在无论是豪格、顺治、多尔衮还是康熙,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豪格一脉早就再也没丝毫威胁,而武礼的忠诚和能力现在已经得到了证实,既然是宗亲,为何不能重用?难道不任人唯亲还任人唯疏不成?

    郭亲王就着粮草和物资收集的事继续和武礼交谈了会儿,甚至还要留武礼吃午饭。不过这被武礼拒绝了,按照武礼的说法是国事为重,眼下马上就要清廷向西转移了,手上的事还有许多,他必须要尽快多收集粮草物资,为清廷转战印度做好更扎实的准备,时间紧迫哪里还有什么吃饭的闲情?

    郭亲王亲自送武礼出去,看着武礼因为辛苦而疲惫的身影,还有在风中微微晃动的花白发辫,郭亲王心里再一次对武礼生出了一丝感动。

    武礼回到了自己的镇国将军府,其实说是将军府,就是之前他一家老小住的小院。

    前些日子,郭亲王有意要给他换地方,却被武礼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按照武礼的说法,他寸攻未立,国家正在困难时期,自己作为宗室当和大清共患难,如何能以私利碍公呢?

    这个回答更让郭亲王对武礼亲近,而且通过郭亲王的口传到了康德的耳中,也使得康德对武礼另眼相看。

    其实这些话只是武礼嘴上说说,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刚刚复爵,这时候绝对不能招摇,从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再说了,马上就要走了,还在乎住的地方干嘛?何况这里他都住了这么久了,现在搬家除了享受几日外招惹的全是麻烦,武礼又不傻怎么会干这样的事?

    “爹,您回来了?”刚迈进大门,听到动静的阿舒尔连忙迎了出来,他知道今日武礼去见了郭亲王,下值后哪都没去一直在家里等着,见着武礼回来后连忙上前搀扶着他。

    “进屋!”武礼轻声对儿子说道,阿舒尔会意点点头,两人径直进了武礼的正屋。

    “爹,今日王爷那边……?”

    “王爷今日很是高兴。”坐下后,武礼略有得意道。

    “爹就是爹,儿子佩服万分!”阿舒尔松了口气,翘起大拇指对自己老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是必须的!”武礼得意笑道。

    同时,阿舒尔又看看身后,这才小声问:“其他的……王爷没在意吧?”

    “在意什么?为什么在意?为大清,为皇上,为王爷办事,要的是个结果,一些旁支小节如何能在意?”武礼大模大样用眼角扫了儿子一眼,阿舒尔嘿嘿一笑,伸手抓了抓发青的头皮。

    “收来的东西可需藏好了。”武礼低声对儿子吩咐:“过几天还有些东西进府,这可是我们一家子以后的依靠,别让人注意到,对了,就连你屋里的也不能说,明白不!”

    “明白明白,儿子早就安排好了,除了我和爹您外,绝对没有第三个人知道。”阿舒尔连连点头,他当然清楚这点,这些财物可是好不容易弄来的,以后不仅是他们一家的依靠,更是将来晋身的开路法宝。

    这些日子,武礼依靠着康德和郭亲王的信任,为大清收集粮草和物资,同时也私下大捞特捞,除去上缴的财物外,父子二人藏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光是金银就有上万两,还有古董和珍宝不计其数,这些东西现在全由阿舒尔好好藏着,等到离开的时候再一起拉走。

    武礼之所以这么用心办事,一来是为了取得康德和郭亲王的信任,二来就是为了这些财物。

    这天下有不偷腥的猫儿?当然是没有的!武礼为大清收刮粮草和物资的同时不先把自己的口袋塞满简直就是愧对吃了这么多年的盐,何况武礼心里很清楚,一旦大清离开西域,这个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既然如此哪里还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再说了,收刮粮草和物资从哪里来?还不是从西域各民族的老百姓和乡绅商人等身上来?为了达到目的,武礼这些日子可没少干天怒人怨的事,借着这个名义他甚至直接带兵马屠了好几个地方,但有反抗者全部铁腕镇压。

    杀光、烧光、抢光!

    这就是武礼的“用心”办事,不然哪里有这么顺利?而且他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大清和自己的私欲,更是暗中得到了东边的支持,这样做简直一举三得,何乐不为呢?

    “对了爹,东边刚来了消息……。”阿舒尔开心了好一阵子,突然想起一件事。

    “你这小子,为何不早说?什么消息?”武礼脸色一变,急忙问。

    阿舒尔凑近武礼的耳朵轻声说道:“东边对爹极为赞赏,并让儿子告诉爹,如有需要还能帮爹再进一步……。”

    武礼微眯着眼,想了想微微点头:“这个事我知道了,暂时不用回复他们,等过些日子再说。”

    “爹!为啥?”阿舒尔有些不明白武礼,既然东边说能再帮他们一把为什么不直接应允下来?这趁热打铁不是最好时机么?

    “你懂什么!知道什么叫过犹不及么?”武礼瞪了阿舒尔一眼,随后又悠悠道:“再说了,东边谋划甚大,虽现在我们上了他们这条船,可也不能他们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如此大事一旦败露可是了不得的,你爹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远,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你小子还嫩着呢,好好学着!”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大转移

    “十哥做的不错。”清廷行宫,康德的心情很是不错,在他下首坐着郭亲王和淳亲王。

    物资收集的差不多了,郭亲王特意前来向康德汇报此事,正好碰上在此的淳亲王。

    “这都是皇上英明,奴才只是尽了本分。”郭亲王谦虚说道,但他神色中的得意却是掩饰不住的。

    不过也难怪,原本按他们商议的,物资收集并没那么容易,由于康德变法的失败使得民间百姓日子很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需征集如此大量的物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谁想到才过去了这么些日子,郭亲王就把事给办的差不多了,表功的同时自然有了几分得意。

    “老十,如此之快就收集完成,恐怕此事另有人协助吧?”在一旁,淳亲王笑问。三个兄弟关系亲密,虽然如今君臣已定,但相互私下交谈自然不是普通臣子能比的,所以说起话来也更随意些。

    淳亲王这话一出,康德不由得也朝着郭亲王看去,郭亲王这人什么样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如果说打仗的话绝对没什么问题,可要说做这些琐事,恐怕就不是郭亲王擅长的了。

    “哈哈哈,九哥不愧是九哥,这要说起来还多亏皇上,所以奴才才说皇上英明!”郭亲王哈哈大笑,拱手朝着康德那边一礼。

    “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淳亲王听了更是好奇,就连康德也起了兴趣。

    当即,郭亲王就把武礼的事拿出来讲了讲,讲述中尤其称赞武礼办事用心,能力颇强。武礼是康德派给自己的,现在有如此成果不是康德英明神武么?

    “武礼?”淳亲王对这个名字依稀有些熟悉,可一时间却想不起来这是谁了。

    郭亲王当即说了下武礼的身份,当淳亲王提到武礼是豪格的孙子时顿时记起了武礼是谁,这不是他们哥几个的那位老堂兄么?早在好多年前武礼还有爵位的时候在宗室聚会场合见过几次,可淳亲王记得武礼的爵已被康熙给夺了,后来武礼就成了闲散宗室,之后就再也没什么交往。

    “奴才记得武礼当年似乎被皇阿玛夺了爵?”淳亲王询问道:“如今怎么又冒出来了?皇上还让武礼去了老十那边?”

    康德听郭亲王提前了武礼,当然知道这事,当即笑着解释了几句。原来在不久前因为有人推荐武礼,康德是知道武礼这个人的,只是长时间不交往早就印象淡了。

    康德即位后,皇帝的位子在满清内部虽然还算稳固,可由于大局的不稳,康德依旧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尤其是之前康德变法的失败,使得满清现在内忧外患,再加上康德自决定由西域、藏地转向印度之后深感手上的人才缺失之苦。

    毕竟眼下满清已不再控制中原,早就被大明赶得远远的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才不是被大明招揽,或者就根本不再康德治下,由此康德颇为苦恼。

    在这种时候,有人推荐了武礼,武礼虽然是豪格的孙子,可也是大清宗室,正宗的黄带子出身,虽然被夺了爵,但当年康熙夺爵出于什么原因,康德仔细想想自然是明白的。

    眼下正是用人之时,用宗室远比用旁人放心的多,所以康德就恢复了武礼的爵位并给他升了一级,之后又把武礼招来见了一面。

    见面后交谈一番,康德发现武礼这个老堂兄虽说年纪大了些,可头脑清醒,虽不懂军事,可对于杂务却颇有心得,而且武礼向康德表现出了忠心不二和想办事,肯办事的姿态,这让康德颇为欣慰。

    就这样,康德就提拔了一下武礼,不仅升了他的爵位还把武礼放到郭亲王身边协助。因为他知道郭亲王在杂务上的不足,既然武礼对于杂务有着方面的能力,不如看看他真正的本事。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武礼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去了郭亲王部下没多久就做出了这样的大事,居然短短时间内就把物资给收集齐了,听郭亲王说武礼还保证过些时候还会有更多的物资筹集完成。

    淳亲王听完后这才明白了前应后果,当即微微点头,接着他想了想又道:“武礼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此事的确不容易,恐怕花了些手段吧?”

    “这是自然!”郭亲王在一旁笑道:“没有手段当然做不到这,武礼这些日子可是杀了不少人,虽然手段有些激烈,但终究是为我大清用心办事。”

    康德和淳亲王听后并没有什么不悦,反而表示认同。反正西域包括藏地这两个地盘他们不准备要了,杀些人算得了什么?等到了印度那边,重头再来就是了。

    再说了,满清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原本就是靠着杀人抢掠起的家,这些事都是祖宗们老干了的,他们这些子孙再干不是天经地义?

    治天下需要仁义,现在已不是治天下的时候,大清需要重起炉灶,一切从头再来,和当年打天下没什么区别。

    别说杀了不少人,就算把西域的人全杀光了他们也不会觉得可惜。西域各族和中原不同,那些民族百姓各有信仰,要收服他们为大清所用极难,这点康德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么就是废物和垃圾,从废物和垃圾身上换取些必须的东西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无论是康德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