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8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说朱伯?之前的太子只是一个头衔的话,那么现在的朱伯?已经从上位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了。自从学院毕业,进入军中服役,朱伯?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他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父皇为什么会对大明皇室定下这种在以前看起来“叛经离道”的规矩。

    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在深宫中养出来的储君就算再聪明再有智慧,也不如到民间、到军中亲身体会。何况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是否是一个天才,这样的培养教育方式至少能够让大明的历代君王有着独立自主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朱伯?是如此,本杰明也是如此。虽然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的成长。

    最终,朱伯?打消了插手本杰明计划的想法,同时他也期望本杰明能够用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从而闯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下午了。朱伯?和本杰明虽然初次见面,但他们却聊得极是投机。只可惜,本杰明告诉朱伯?他要回船上去了,他所在的商船已经完成了在广州的工作,明天一早就要离开广州前往巴达维亚,在巴达维亚稍作停留然后经过柔佛去印度,然后再从印度返回欧洲。

    虽然遗憾,但朱伯?依旧给了本杰明真诚的祝福,并且送给了他一个礼物。

    这是一块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怀表,但这块怀表是大明科学院特制的,无论其精确度、内部结构还是耐用都远超西方最好的怀表。

    尤其是这块怀表的底部还刻着精美的盘龙花纹,上面有着代表朱伯?的身份印记。当然了,本杰明并不认识这些,他仅仅以为这是一块普通的怀表,虽然怀表是贵重之物,但对于朋友的馈赠本杰明并没有拒绝,欣然接受。

    “这是我小时候洗礼时母亲给我的,我的朋友,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上帝能够给带来你好运。”收下了怀表,本杰明想了想,从脖子上取下一个小小的十字架,这个十字架只是普通的银制十字架,但正如他所说是他身上最珍贵的东西。

    他把十字架送给了朱伯?,微笑着送去了自己的祝福,并且承诺如果再有机会来到大明的话,一定会在大明多呆些时间,到时候两人再好好聚。

    傍晚,本杰明在码头挥手向朱伯?道别,朱伯?看着他登上了一艘英国的商船,直到本杰明的身影在船上消失。

    在码头站了会儿,朱伯?笑了笑,最后用力再向那艘商船挥了挥手,这才转身离去。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祭祀回京

    在本杰明离开广州的第二日,朱伯?也离开了广州北上上海。

    上海,这个新兴城市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今是大明最大的海贸城市,相比几年前朱伯?途径上海的时候,现在的上海更为繁华。

    同在广州一样,朱伯?并没有通知任何地方官员,依旧以一个普通海军军官的身份在上海住了三日。

    这三日里朱伯?逛遍了整个上海,了解了下上海的经济、贸易、治安和城市规划,甚至还去了普通人居住的区域转了转,以体验民生。

    在上海倒没碰上在广州的情况,一切都很平常。之后朱伯?就坐从上海至南京的火车,在火车上美美睡了一晚,第二日中午时分就抵达了南京城。

    到了南京后,看看时间,朱伯?找了个地方暂住了下来,等到第二日清晨的时候,朱伯?起身,登上一辆临时租用的马车,车上放着些祭祀用物。这些东西都是昨天下午朱伯?特意在城中买的,其实以他的身份和要祭拜的人而言,这些东西显得太过寒酸,充其量也就是普通人家所用,不过朱伯?却没有大张旗鼓,因为朱怡成曾今告诉过他,祭祀在心不在礼,太祖以布衣之身起家,驱逐鞑奴恢复中华,不是普通皇帝。

    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依旧体恤民生,从不铺张浪费。对于子女的教育同样也是如此,这是历代皇帝无人能比的。

    前明时期,包括朱怡成的大明时期,朝中对孝陵进行祭祀极为隆重,这自然是后代子孙的孝道,但却不符合太祖皇帝的本意。

    朱怡成曾今告诉过朱伯?,如果朱怡成是太祖的话,那么他必然不喜这样,倒不如后代子孙和平常人家一般常来看看,和他老人家拉拉家常更符合太祖的意愿。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伯?这一次替父祭祀极为低调,除了暗中护卫的锦衣卫外,地方官员一概不知一概不晓,更没有弄那些大张旗鼓的举动。

    一人,一马,一车而已。

    朱伯?赶着马车朝着孝陵方向而去,随着离孝陵越来越近,道路上的人也逐渐稀少起来,毕竟这个地方不一般,普通人很难进来,而且大明复兴后对于孝陵有一直百人的锦衣卫守护,平日不仅守护孝陵,同样也是避免外人惊扰。

    朱伯?的马车长驱直入,早在他出发的时候暗中护卫的锦衣卫就通知了孝陵那边,所以守护孝陵的锦衣卫根本就没拦截,在朱伯?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放开了道路,令他通行畅通。

    马车直接驶进了孝陵外围,过了片刻后就到了孝陵神道起点。

    神道的两旁立着一尊尊石人石马,四周林荫环绕,显得肃穆异常。

    朱伯?停下马车,下得车来。他站在神道起点,望着长长的神道和两旁的石人石马,过了许久朱伯?郑重其事地鞠躬行礼。

    这些石人石马大多是当年前明时期的开国将臣和他们的战马,立在此处就如同生前一般守护着长眠在此的太祖皇帝。想到此,朱伯?遥想当年心中满是感慨,更有无限遐想。

    行礼之后,朱伯?没有再上马车,他牵着马车步行上了神道,顺着神道往前后,过了神道后到了下马坊,在下马坊停下马车,从车厢内取出祭品直接背在身上,然后迈步进了孝陵正门。

    从正门而入,再进去就是孝陵的中心区域了。看守孝陵的锦衣卫早就在正门内列成了两行,静静站着等候着太子朱伯?入内祭祀。

    朱伯?入正门后站定,望着两排巍然不动的锦衣卫,他抬手向他们行了个庄重的军礼。

    随着朱伯?的军礼行起,一声喝响打破了宁静,紧接着锦衣卫以无可挑剔的军姿立正、回礼,然后目送着朱伯?向里慢慢走去。

    朱伯?独自一人在孝陵内呆了许久,谁都不知道他如何祭祀,也不清楚他在里面和太祖说了些什么,因为没有任何人来打搅他。

    直到一个多时辰后朱伯?双手空空从里面出来,外面的锦衣卫依旧和他进去的时候那样静静站着,军姿任然一丝不苟。

    看着这些锦衣卫,朱伯?再一次向他们行礼表示敬意,而锦衣卫们和之前一样以庄严肃穆的姿态回礼……。

    朱伯?是午后才离开的孝陵,等到他回到南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到了住处,他依旧沉浸在孝陵时的感慨之中,心中更一层明白了朱怡成为什么让他这时候来孝陵祭祀的原因。

    在南京城,朱伯?没有回皇宫居住。虽然大明已经还都京师,不过南京的皇宫作为行宫依在。

    考虑到身份和行踪不便让外人知晓,朱伯?避免麻烦就在城中另找了地方住,几年没回南京,朱伯?和朱怡成一样有些想南京的美食了,他第二天特意去了趟当年朱怡成经常去的那家老店,品尝了老店的美味,然后又去皇宫附近转了转,看看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

    做完了这些,朱伯?直接过江,在江北上了北上的火车返回京师。

    第三日清晨,离京两年多的朱伯?终于回来了,当他踏上位于丰台马家铺的京师车站站台时,情不自禁深深呼吸了口,只感觉这家的空气带着香甜的味道。

    “殿下!”

    回到京师,朱伯?无法低调,锦衣卫指挥使张冉亲自带人来车站迎接。

    “张将军,辛苦你了。”朱伯?微笑着向张冉点点头,他在外这些年虽是服役,却知锦衣卫一直在暗中守护,包括这一次回京也是如此,这都是张冉的细心安排,而且张冉在安排的过程中让朱伯?最为满意的就是锦衣卫从不擅自行动,只是暗中守护,更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殿下,车就在附近,您请。”得了储君的一声辛苦,张冉心中很是高兴,当即示意朱伯?跟随他走。

    在站台的一侧,一辆看似不起眼,但有着大内标记的马车静静停着,这是张冉为朱伯?安排的。

    朱伯?上了马车,见张冉正要离开去另外一辆马车,朱伯?迟疑下就让张冉和他同坐一辆马车,张冉自然不会拒绝储君的意思,当即谢过后登上了马车。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到位

    再一次回到紫禁城,朱伯?的心情略有复杂,离开了这么久,见识了外面世界的广阔,小小的紫禁城这天地对于他来说有些狭窄。

    不过作为国家的储君,未来大明的皇帝,紫禁城不仅是他的家,同时也是大明帝国的中枢所在。

    回到宫中第一时间,朱伯?就前去朱怡成的偏殿拜见父皇,当他到了偏殿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的目前李娟儿也在。

    皇帝、皇后,此时此刻就同游子归来普通人家的父母一般期盼,见到父皇母后,朱伯?快步上前,以大礼参拜,口称儿臣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娟儿连忙上前扶起朱伯?,上下打量着自己这个长子:“瘦了,黑了,也长高了。”

    朱伯?嘿嘿笑着,在海上这么多时日如何不瘦不黑?至于长高了那就不用说,原本他就是个少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从服役到现在个头已窜了不少,现在快和朱怡成一般高了。

    朱怡成站在不远处,他同样用着欣慰的目光打量着自己这个长子,从朱伯?的精神气还有他所得知朱伯?在军中服役的情况来看,这个长子不仅长大了,也成了真正的男人。

    “好了,让?儿坐下说话。”相比皇后李娟儿,朱怡成要沉稳许多,毕竟他是皇帝,是父亲,作为这两者的威严他不可能和李娟儿一般如此真情表露,可话语中对孩子的关切却是显而易见的。

    拉着儿子的手,李娟儿让朱伯?坐在她的身边,关切地询问他这两年中的情况。

    朱伯?挑了些军中趣事说了说,在海军服役总是有风险的,不过对于这些朱伯?半句没提,李娟儿是个极聪明的女人,她也不问这些,毕竟在她看来孩子平安回来就好。

    这一聊就是小半个时辰,朱伯?还给父皇母后带了从南海带回来的礼物,这礼物虽不怎么起眼,但在朱怡成和李娟儿心中,无论多宝贵的礼物都比不上孩子千里迢迢带回来的新意更重要。

    “我回宫准备一下,等会同你父皇来我宫里,在外这么久了,一定想母后的手艺了吧?”说了会儿话,李娟儿笑着起身,她知道朱怡成还有不少事要和朱伯?讲,她在场不怎么防备。

    再说了,朱伯?回来,李娟儿要亲自下厨给儿子做一顿晚餐,这孩子在宫里的时候就喜欢她的手艺,现在离开这么久,作为母亲自然要亲自操持这件事。

    “孩儿送母亲……。”

    “不要了,就几步路的事,你先和你父皇好好聊聊,等过会过来就是。”轻轻在朱伯?的手背拍了拍,李娟儿笑着说道,随后起身先离开了偏殿回自己宫去,等李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